-
1 # 無聊的三石
-
2 # 金龍湖
我們都知道咱們國家的高速公路,最高速度只能跑到120公里,但在實際高速公路上面開車會發現,明明是按照120公里的限速跑,但是後面老有車子在後面催,甚至會有一些車子從右側呼呼就過去了,這些比跑的更快的人會不會超速,如果嚴格按照120公里限速來說確實是超速了,那麼在限速120公里的高速上跑到了130甚至135為什麼沒有被扣分罰款。
跑高速能不能超速10%.
第一點,由於車子上速度表的表顯跟實際速度是有差別的,按照喵哥個人在高速上跑高速的時候,用導航測的速度跟表顯速度來看,喵哥跑在120公里的表顯速度的時候,導航實際上顯示在115~116,也就是說表顯速度比實際速度會低大概5%左右,這個設定在車子出廠的時候是廠家有意為之,就是為了防止超速,讓人看上去覺得很快,實際上比看上去的速度稍微慢一點。
跑高速能不能超速10%.
第二個,表顯跟實際速度有誤差,這個誤差不是廠家故意設定的,而是在使用過程當中造成的,因為表顯的速度是計算輪子的轉速得出來的,但是輪子在使用過程當中,隨著輪胎的磨損,輪子的輪徑會越來越小,雖然輪子變小了一點點,但是在高速運轉的時候,它的差別就會變得比較大,所以同樣的車子新輪胎跟舊輪胎,它的實際速度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
3 # FFL140415053
限速120 超速10%以內不處罰。錶速也有預留。所以一般情況下,錶速不超140 問題不大。 如果你車速慢,請自覺走右側車道。
-
4 # 向西116208581
高速並不是全程測速的,目前我所知道的測速應該只有三四種!一種固定測速,一種移動測速,還有就是區間測速!規避這些你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一下超速也是不會被拍到罰款的!不過還是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才是最重要的!
-
5 # 海無顏L
很多人跑高速都很討厭別人從右邊超他的車,而從左邊又超不過去,還有些心胸狹隘的人故意壓著後面的車不讓超。高速上開車最佳的狀況是不扎堆,不擁簇。長期跑高速的老司機寧可罰款,也要儘快超速,擺脫車流量大的擁簇路段。而有的司機駕駛車輛壓著車道,右側有大貨車,後面的車就是超不過去,仗著自己跑的是120碼的速度,與大貨車並行。老司機都懂得,一旦發生事故,後面的車輛都會遭殃。所以,儘快超速擺脫這一段路才是上乘選擇。
所以,我跑高速的時候,寧願違章罰款,也會以120碼以上的速度,甚至急加速到150碼以上的速度,儘快超越長龍車隊。以生命安全為第一要旨。
有槓精又出來說150碼也不安全。其實安全不安全和速度還真沒有多大關係。現在的轎車隨便一加速就可以懟到150碼。安全是和當時的態勢及對周圍車流的預判才是第一位的。
只要安全,該快的時候一定要快,該慢的時候一定要慢!
-
6 # 金陵六十六釵
你看,這話問的。
1.表顯120,實際有120嗎?
2.即使實際120,上限還有個20%呢。
3.不超過去,你不怕被追尾嗎?
4.都在你後面排著,排的多了,高速自然就堵車了。
-
7 # 溪邊海棠張
你好,限速120km,你的車開到120了,但是車速不超10%是不罰款的,所以高速車速不超132km就可以的,他們就超你車了,不怕罰款扣分
-
8 # 迷茫的在路上
一般的高速都有限速盲區 也就是一段限速一段沒有限速 一段區間測速一段固定測速 我一般開快的時候都是躲避測速路段 當然了也有任性的車主不管限速不限速車好就是開 說實在的 我的是寶馬X5 開這車跑高速120確實有點不耐煩 所以我都是 過了限速路段就一腳油門到160左右
-
9 # 大釗日常
根據車型不同,每個車的表顯速度並不是測速裝置所監測到的速度
簡單點可以看你的導航顯示速度就行,比如奧迪的表顯和導航顯示速度相同,別克的表顯就會比導航上的速度快2-4㎞!
測速裝置一般測到的速度都會低於你的實際速度測速裝置不管國內還是國外,測到的速度都會低於你的車行駛的真實速度,根據我曾經超速被拍的經驗當你超速到140-150km/h的時候,測速裝置監測到的速度是135km/h左右
現在除山東省以外,都是使用的定點測速➕區間測速目前山東省全部改為少量區間測速,定點測速不作為處罰標準,只作為發生交通事故時的責任判定條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很多老司機都會選擇快速行駛,到了定點測速點再減速,或者到了區間測速再按限定速度行駛
老司機都懂的規避測速裝置的竅門比如限速是120,保持在130左右也是沒問題的,親測
並且,區間測速和定點測速是一樣的規律,進入區間測速後,一般導航都會出現提示,當前速度,平均速度,還剩幾公里出區間測速區間!同樣是限速120,只要保證你的平均速度在130左右就OK,同樣親測
最後,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大家一定要安全駕駛,不要超速哈
回覆列表
你保持好自己的車速和車道就行,有時候可以適當減一點速讓超車道上的車儘快完成超車,隨時注意後方來車情況和前方的路況,安全駕駛就行!至於別人超速違章,你就別替他操心了,自有交警叔叔會聯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