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夷吾

    企業年報上的虧損,總的來說是財務計算方式的虧損。但是實際情況下有很多原因,就算虧損也要經營下去。這裡舉幾個例子:

    鋼企:鍊鋼爐停用再重啟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說,某些機器裝置是不能熄火,一熄火造成的損失。比付出員工工資還要高。

    政府補貼。企業在生產,那麼他會解決很多人的就業問題如果一家企業可以解決幾萬人的就業。那麼政府絕對會補貼。但是如果企業停止生產。那麼員工要麼沒有工資。要麼就是最低生活保障金。政府憑什麼補貼?

    現金流。企業只要在生產。那麼他的供應鏈就一直存在,從供應鏈到銷售端就會產生現金流,就算企業虧損。只要現金流不斷那麼企業依然能存活的很好。通常很多企業跑路破產,就是因為現金流斷了,俗話就是資金鍊斷了。然後破產跑路。

    另外還有其它一些門道,只要記住一點。企業在經營,就是活的,停止經營就是死的。活的,還能救,死的就等被分屍。

  • 2 # 不執著財經

    我曾經在一家民企工作過十多年,也經歷過幾次經濟波動週期,企業寧願出現虧損,也不願意停產是有很多原因的,而這些都是難言之隱。

    第一,可能這家企業管理層認為,目前的經濟只是暫時的不好,國內經濟還有復甦之時,現在如果把員工都辭退了,未來經濟復甦時,再招回來就難了,隊伍就更不好帶了,還有機器裝置一直要運轉,長期不運轉,就變一堆廢鐵了,而即使眼前出現虧損,也要咬牙堅持下去。

    第二,前面企業欠銀行的鉅額債務咋辦?如果企業宣佈停產,銀行馬上就會來催債,你欠債的所有公司都會排隊來討債,馬上會發生擠兌事件。而如果繼續生產下去,你還可能透過延長或者減免債務的方式,與債權方達成諒解,畢竟你的機器在運作,人員在工作,還是有緩過來的可能性,人家就不可能把你一竿子打死。

    第三,製造企業多數是老企業,至少擁有上千名員工,你要是一停產,上千人失業,這不是把責任推給社會了嗎?為了維持穩定,地方政府也不允許企業關門倒閉,甚至有些地方政府還對這類企業進行財政補貼式的輸血。製造企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當然還要繼續堅持下去

  • 3 #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企業家不是傻子,都是理性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這與利潤最大化是有區別的,也就是說即使是處於虧損狀態,也絕對是權衡利弊後的最優選擇。

    首先,對於製造業來說,固定資產投入成本很大,而且生產極為系統化。這意味著一旦停產,固定資產擱置所損耗的成本將遠遠大於生產時的虧損額,也就是說,裝置執行狀態比封停狀態保養維護成本低。並且,一旦停工再恢復則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材料和時間。

    其次,利潤並不是判斷一個企業經營狀況的最優指標,利潤只是一個期間值,短期虧損並不是致命的,況且製造業由於固定資產投入比重大,長期平均成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遞減的,透過生產技術和經營策略的調整,不斷積累技術和市場優勢,將來轉虧為盈必然指日可待。

    最後,還涉及到社會影響的問題,有些企業還要承擔一定的社會成本,它的生死存亡牽涉到就業、上下游企業、稅收、資金流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因此,停產也不是僅僅因為虧損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

  • 4 # 財會視點

    即使全年停產白給職工發工資不過1.3億元,維持生產反而還要虧損3億元,為何還要維持虧損狀態生產。

    簡單的算賬,確實是這樣的,但實際情況卻是非常複雜的,不能簡單的這樣算,要具體的深入的分析。根據題主提供的資料,製造業,工資支出年1.3億元,在職職工估計應該在1500人以上,應屬於大型製造企業了,如全面停產,牽涉的問題更多更復雜了;因為沒有該企業的具體財務資料,無法具體分析其虧損原因及其為何虧損還要繼續生產,這裡只作一個籠統的簡單的分析:

    一、人工成本只是影響企業利潤的一部分,該企業除了1.3億元的職工薪酬外,還有原輔材料成本、設施裝置磨損及維護成本、融資成本、研發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等。特別是以下幾項是屬於固定成本。

    所謂固定成本是指不隨企業的經營業務量(產量)變動而相應變動的成本,也就是說無論企業的業務量怎麼變動,它的成本總額在一定範圍內基本上保持一個固定的金額,即使企業停產了,它仍然會產生的。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固定資產折舊。企業的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儀器裝置、器具工具、交通工具等,特別是製造企業,廠房、機器是主要的生產設施裝置,佔了固定資產的很大部分,這些固定資產之前就已建成和購置,之後要按照其使用年限進行分攤計入當期成本費用中。

    (二)、無形資產攤銷。企業的無形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軟體使用權,商標、專利等使用權等,這些無形資產要在其受益期間進行分攤計入當期成本費用中。

    (三)、借款利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借款情況,這些借款不會因為企業停產而不計息,照樣是要收利息的。

    (四)、日常運轉支出。企業只要沒倒閉清算,就算停產,一些日常運轉所需費用還是要開支的,比如,企業日常管理費用,守留人員的費用,等等。

    固定成本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企業不管是停產,還是繼續生產,它都會發生的。該企業繼續生產而多虧的1.7億元中,有很大一部分應該是以上這些固定成本,該企業即使不生產它也是會發生的。因此,該企業停產發生的虧損不僅是人工成本1.3億元,還有以上這些固定成本,比1.3億元要大得多。

    二、該企業停產虧損少繼續生產虧損越多,為何還繼續生產?除了上述固定成本因素外,可能還存在以下幾個因素:

    (一)、企業外部環境的暫時性影響。由於企業外部環境因素的變化造成暫時性的經營虧損增加。

    (二)、企業現金流影響較小。企業利潤是按"權責發生制"原則來確認的,屬於紙上利潤,企業虧損並不代表沒有現金流,因此,雖然賬面虧損增多,但企業的現金流並未斷裂,日常運轉未受到影響,還沒有達到資不抵債,到期不能償還債務的境地。

    (三)、企業長遠的考慮。由於企業產品的更新換代,市場拓展,技術改造,研發、發展戰略規劃等,這些專案費用達不到資本化標準的都要計入當期費用,這樣會造成當期虧損增加,但它是為未來企業的發展所作的前期投入,雖然當前虧損增加了,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在以後的經營中會賺回來的。

  • 5 # 您關心的財稅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一個企業破產大部分和企業的長期虧損有必然的關係,但不一定完全就是因為企業長期虧損造成破產的,比如國內的京東、美國的亞馬遜、特斯拉公司,也是長期虧損的,由於這些高科技企業非常受投資人的熱捧,或這說是投資人認可,他們會源源不斷輸入現金流,致使他們最後都成為偉大的企業。但是企業的現金流為負數,現金流枯竭是企業倒閉的最主要原因。回到主題,年虧損3億的製造企業,即使停產白給員工發工資年消耗也不超過1.3億,為何要維持虧損狀態生產的理由如下:

    一、幾十年來建立的客戶網路瞬間崩塌

    (一)企業一旦不生產,存貨銷售完後,企業之前建立的整個客戶網路瞬間就會崩塌,這樣企業的資金鍊就會斷裂,一旦行情變好,你要再創業繼續從事以前的老本行已經很難,以前那些客戶你要拉回來就會非常困難。一是你已經沒有信譽啦,二是原來客戶為了生存一定會找其他供貨商,一旦新的供貨商產品被客戶接受,那麼很難再去更換產品的。

    (二)企業虧損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因為經濟環境不好或者突發災難,如今年的疫情爆發,全球經濟環境都不好,這個時候你只要熬過這個經濟寒冬,很快就能好起來的,因為客戶還在,供貨商也還在,工人也還在,廠房、機械裝置也還在,企業的信譽也還在,做起來會很快的。這個時候你只要根據銷售額的變化調整生產數量,儘量把庫存降為0,減少庫存對資金的佔有量。

    (三)企業虧損是因為企業生產的產品已經跟不上時代,沒有市場,這個時候就應考慮轉型,把企業以前生產的沒有市場的產品停止生產,儘快降價清理庫存,尋找可代替的產品進行生產。

    (四)企業賬面虧損3個億,由於虧損額以後連續5年(高科技企業是連續8年)能抵企業所得稅,實際上虧損3×(1-25%)=2.25億元(高科技企業是3×(1-15%)=2.55億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考駕照最難的科幾,你考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