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飛,重飛、沈飛、成飛、哈飛哪家研發能力較強?為什麼?
首選沒有重飛這個廠,應該是中國四飛——成飛、西飛、沈飛、商飛。以下我們分別介紹下:
1930年,張學良在瀋陽北郊建立了一座飛機場,這座飛機場就是著名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的前身。1951年6月29日,“國營112廠”成立,此後名稱改過三次,分別是國營松陵機械廠、國營松陵機械公司以及瀋陽飛機制造公司,1994年6月29日,正式更名為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名稱一直沿用至今,雖然改過很多名字,但是一直業內人士和軍迷圈的夥伴們都親切地稱之為“沈飛”。
沈飛是中國最早成立的航空企業,他成立於1951年,是中國重型戰鬥機研發的核心單位,而最早沈飛的技術來自蘇聯,最早沈飛在蘇聯米格17戰鬥機的基礎上,生產了大量的殲5戰機,在米格19戰鬥機的基礎上生產出了殲6戰機,而這兩款戰鬥機對維護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領空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而後來沈飛又研製出了殲8戰鬥機,目前中國空軍70%以上的戰鬥機都是由沈飛研製和生產的,所以沈飛在中國空軍的歷史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沈飛的現狀卻並不好,早先沈飛研製了殲14戰鬥機,參加了中國第5代隱身戰鬥機的競爭,然而最終獲勝的卻是成飛的殲20,而目前沈飛也拿不出一款先進的戰鬥機。
(蘇聯援華專家在112廠與中國軍工人員的合照)
沈飛還有個外號叫“沈霍伊”,這是軍迷調侃的叫法,意思就是沈飛只會仿製蘇霍伊設計局的戰機,像殲11仿製的蘇-27,殲-15仿製的蘇-33,殲-16仿製的蘇-30,不過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畢竟……沈飛的殲-8仿製的是米格-21,殲-6仿製的是米格-19,都是米高揚設計局的飛機。
(殲-11仿製的蘇-27,目前是中國的主力三代機之一)
當然調侃歸調侃,沈飛對於新中國空軍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在新中國空軍最脆弱的時期,沈飛的殲-6是獨自撐起了共和國天空的保護傘。殲-6是目前中國製造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一款戰機,半個多世紀裡,殲-6一直中國空軍的中流砥柱,擊落過20多架入侵的各型外軍飛機,且自身沒有一架被擊落,就憑藉這一點,沈飛“中國殲擊機的搖籃”的稱號就當之無愧。
(2010年6月12日殲-6戰鬥機正式退出中國空軍裝備序列,6爺辛苦了)
沈飛的殲-8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種第二代戰鬥機,在海軍航空兵中服役數量較多,對於殲-8,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擊事件,事件導致中國的一架編號為81194的殲-8戰機墜毀,飛行員王偉犧牲(事件中墜毀的殲-8編號為81194,而非盛傳的81192,只是81192是王偉平時飛得較多的戰機,目前81192已於2013年退役),也正是因為這一事件暴露了殲-8戰機不適合用於高空攔截。
(在藍天翱翔的81192)
目前沈飛的殲-11系列、殲-16系列已經在逐步海軍航空兵中逐步取代殲-8,成為守護中國海洋的主力戰機,從這也可以看出,沈飛設計製造的飛機在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地位非常高,連殲-31也一直有傳言稱會成為未來的新一代艦載機,可以看出海軍對沈飛的依賴。
(殲31未來的前景目前仍不明亮)
沈飛雖然有著光輝的歷史,但近年來一直在走下坡路的狀況也是不容忽視,並且沈飛在國內的最大競爭對手成飛正如日中天,成飛全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飛堪稱是後起之秀,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成飛設計製造的戰機可以說開創了中國戰機的新時代。
(成飛的殲-7暢銷多國,圖為孟加拉國的殲-7)
殲-7,雖然殲-7和殲-8一樣都是米格-21的改進型,但明顯要比殲-8受歡迎的多,現如今中國空軍依舊保持著數量可觀的殲-7,並且殲-7也成為了國家的搖錢樹,出口多個國家,硬是把原型機米格-21看得眼紅,而且殲-7的終極魔改型號“梟龍”在巴基斯坦可是功勳戰機,今年4月才擊落了一架在印度的“表親”米格-21。
(巴鐵的梟龍戰機)
不過殲-7之後,成飛並沒有像沈飛一樣執迷於仿製蘇俄的戰機,而是向西方靠攏,堅持自主設計研發能與世界先進水平抗衡的先進戰鬥機。在沈飛的殲-9下馬後,成飛的殲-10便開始走上了正軌,殲-10戰機公開後,因為外形的原因,外媒認為殲-10是參考了以色列“獅式”戰鬥機和美國的F-16,但事實上,殲-10立項的時候,“獅式”還未首飛,當時的中國又不可能接觸到F-16,因此殲-10是一款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中國產三代機,外形之所以與他國戰機相似,是因為那個時代西方的主流三代機都採用了類似的氣動佈局,歐洲的“陣風”和“颱風”戰機也是如此,也表明了成飛確實是摒棄了俄式戰機,選擇與西方接軌。
(殲-10C在珠海航展上的“眼鏡蛇”機動秀出天際)
也正是如此,軍迷又將成飛戲稱為“成洛馬”,與“沈霍伊”的調侃意味不同,“成洛馬”更多的是一種讚揚,將其比喻為中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殲-10成功以後,成飛更是再接再厲開創了奇蹟,研發了中國的第四代重型隱身戰機殲-20,使得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二個服役四代機的國家,值得一提是,與殲-10踩著殲-9上馬一樣,殲-20同樣是擊敗了沈飛的殲-31,成為中國空軍的新寵。
(殲-20的做工非常精緻)
沈飛和成飛之間的“角逐”還將繼續,目前已進入“白熱化”,未來也將更加激烈,其實不管成飛和沈飛到底誰的研發能力更強,這對中國航空來講是一件非常有益的是事情,同行競爭,能夠促進創新、進步,很顯然殲-10和殲-20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當然我們也希望沈飛能夠重拾輝煌。
(日本攝影師拍攝的殲-20)
西飛也創立於1958年,而他們成名的代表作是殲轟-7飛豹戰機,另外中國空軍所使用的轟-6轟炸機也是他們的產物,另外最近幾年開始大批次服役的運20也是由西飛生產的。而最後一個飛機制造企業則是哈飛,而哈飛生產的主要是直升機包括直9、直19和直20都是由哈飛生產的。
(“飛豹”曾是中國海軍航空兵唯一的殲擊轟炸機)
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40多年來,研究過20多種飛機,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是“飛豹”殲擊轟炸機,以及中國“寶刀不老”的轟炸機轟-6。除了軍用飛機外,西飛在民用領域其實發展的非常不錯,比如運-7和新舟60,西飛雖然名氣不大,但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轟6k)
(運20)
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就基本上只是針對商業用途飛機的設計開發,商飛也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於2008年5月11日在上海成立,雖然年輕,但成績可不小,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設計製造的中中國產幹線民用飛機C919就是出自商飛之手,C919也是中國首型大型客機,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 ,截至2018年2月26日已累計獲得815架訂單,對於中國客機領域來說,商飛目前起著舉足若輕的作用,未來前程完全不低於軍用飛機。
(C919在中國航空史上有里程碑意義)
當然沈飛和成飛的名氣大家都是知道的,事實上中國還有“兩飛”很重要,被合稱為中國四飛,只是關注的人比較少,那就是“西飛”和“商飛”,他們也為中國航空工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但實際上,哈飛是中國直升機生產的核心部門。哈飛在法國“海豚”直升機的基礎上,研發出了多款衍生直升機型號。後來的直19和直20直升機,也都是哈飛的傑作。
從目前的知名度上說,成飛無疑是最高的一個,然而在實力方面,這四大飛機制造企業可以說各有千秋,它們的貢獻都是獨一無二的,因而很難去判斷哪一個實力更強。除了這四大飛之外,我們還有昌飛、貴航以及景德鎮飛機制造廠等航空企業,這些企業也是非常優秀的。
與美國波音和洛馬公司不同,中國航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國家需求,而不是為自己賺回多麼高的利潤,無數研發人員在為了中國航空業的發展辛勤工作,非常值得我們尊敬。
中國四飛,重飛、沈飛、成飛、哈飛哪家研發能力較強?為什麼?
首選沒有重飛這個廠,應該是中國四飛——成飛、西飛、沈飛、商飛。以下我們分別介紹下:
“沈飛”1930年,張學良在瀋陽北郊建立了一座飛機場,這座飛機場就是著名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的前身。1951年6月29日,“國營112廠”成立,此後名稱改過三次,分別是國營松陵機械廠、國營松陵機械公司以及瀋陽飛機制造公司,1994年6月29日,正式更名為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名稱一直沿用至今,雖然改過很多名字,但是一直業內人士和軍迷圈的夥伴們都親切地稱之為“沈飛”。
沈飛是中國最早成立的航空企業,他成立於1951年,是中國重型戰鬥機研發的核心單位,而最早沈飛的技術來自蘇聯,最早沈飛在蘇聯米格17戰鬥機的基礎上,生產了大量的殲5戰機,在米格19戰鬥機的基礎上生產出了殲6戰機,而這兩款戰鬥機對維護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領空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而後來沈飛又研製出了殲8戰鬥機,目前中國空軍70%以上的戰鬥機都是由沈飛研製和生產的,所以沈飛在中國空軍的歷史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沈飛的現狀卻並不好,早先沈飛研製了殲14戰鬥機,參加了中國第5代隱身戰鬥機的競爭,然而最終獲勝的卻是成飛的殲20,而目前沈飛也拿不出一款先進的戰鬥機。
(蘇聯援華專家在112廠與中國軍工人員的合照)
沈飛還有個外號叫“沈霍伊”,這是軍迷調侃的叫法,意思就是沈飛只會仿製蘇霍伊設計局的戰機,像殲11仿製的蘇-27,殲-15仿製的蘇-33,殲-16仿製的蘇-30,不過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畢竟……沈飛的殲-8仿製的是米格-21,殲-6仿製的是米格-19,都是米高揚設計局的飛機。
(殲-11仿製的蘇-27,目前是中國的主力三代機之一)
當然調侃歸調侃,沈飛對於新中國空軍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在新中國空軍最脆弱的時期,沈飛的殲-6是獨自撐起了共和國天空的保護傘。殲-6是目前中國製造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一款戰機,半個多世紀裡,殲-6一直中國空軍的中流砥柱,擊落過20多架入侵的各型外軍飛機,且自身沒有一架被擊落,就憑藉這一點,沈飛“中國殲擊機的搖籃”的稱號就當之無愧。
(2010年6月12日殲-6戰鬥機正式退出中國空軍裝備序列,6爺辛苦了)
沈飛的殲-8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種第二代戰鬥機,在海軍航空兵中服役數量較多,對於殲-8,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擊事件,事件導致中國的一架編號為81194的殲-8戰機墜毀,飛行員王偉犧牲(事件中墜毀的殲-8編號為81194,而非盛傳的81192,只是81192是王偉平時飛得較多的戰機,目前81192已於2013年退役),也正是因為這一事件暴露了殲-8戰機不適合用於高空攔截。
(在藍天翱翔的81192)
目前沈飛的殲-11系列、殲-16系列已經在逐步海軍航空兵中逐步取代殲-8,成為守護中國海洋的主力戰機,從這也可以看出,沈飛設計製造的飛機在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地位非常高,連殲-31也一直有傳言稱會成為未來的新一代艦載機,可以看出海軍對沈飛的依賴。
(殲31未來的前景目前仍不明亮)
“成飛”沈飛雖然有著光輝的歷史,但近年來一直在走下坡路的狀況也是不容忽視,並且沈飛在國內的最大競爭對手成飛正如日中天,成飛全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飛堪稱是後起之秀,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成飛設計製造的戰機可以說開創了中國戰機的新時代。
(成飛的殲-7暢銷多國,圖為孟加拉國的殲-7)
殲-7,雖然殲-7和殲-8一樣都是米格-21的改進型,但明顯要比殲-8受歡迎的多,現如今中國空軍依舊保持著數量可觀的殲-7,並且殲-7也成為了國家的搖錢樹,出口多個國家,硬是把原型機米格-21看得眼紅,而且殲-7的終極魔改型號“梟龍”在巴基斯坦可是功勳戰機,今年4月才擊落了一架在印度的“表親”米格-21。
(巴鐵的梟龍戰機)
不過殲-7之後,成飛並沒有像沈飛一樣執迷於仿製蘇俄的戰機,而是向西方靠攏,堅持自主設計研發能與世界先進水平抗衡的先進戰鬥機。在沈飛的殲-9下馬後,成飛的殲-10便開始走上了正軌,殲-10戰機公開後,因為外形的原因,外媒認為殲-10是參考了以色列“獅式”戰鬥機和美國的F-16,但事實上,殲-10立項的時候,“獅式”還未首飛,當時的中國又不可能接觸到F-16,因此殲-10是一款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中國產三代機,外形之所以與他國戰機相似,是因為那個時代西方的主流三代機都採用了類似的氣動佈局,歐洲的“陣風”和“颱風”戰機也是如此,也表明了成飛確實是摒棄了俄式戰機,選擇與西方接軌。
(殲-10C在珠海航展上的“眼鏡蛇”機動秀出天際)
也正是如此,軍迷又將成飛戲稱為“成洛馬”,與“沈霍伊”的調侃意味不同,“成洛馬”更多的是一種讚揚,將其比喻為中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殲-10成功以後,成飛更是再接再厲開創了奇蹟,研發了中國的第四代重型隱身戰機殲-20,使得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二個服役四代機的國家,值得一提是,與殲-10踩著殲-9上馬一樣,殲-20同樣是擊敗了沈飛的殲-31,成為中國空軍的新寵。
(殲-20的做工非常精緻)
沈飛和成飛之間的“角逐”還將繼續,目前已進入“白熱化”,未來也將更加激烈,其實不管成飛和沈飛到底誰的研發能力更強,這對中國航空來講是一件非常有益的是事情,同行競爭,能夠促進創新、進步,很顯然殲-10和殲-20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當然我們也希望沈飛能夠重拾輝煌。
(日本攝影師拍攝的殲-20)
“西飛”西飛也創立於1958年,而他們成名的代表作是殲轟-7飛豹戰機,另外中國空軍所使用的轟-6轟炸機也是他們的產物,另外最近幾年開始大批次服役的運20也是由西飛生產的。而最後一個飛機制造企業則是哈飛,而哈飛生產的主要是直升機包括直9、直19和直20都是由哈飛生產的。
(“飛豹”曾是中國海軍航空兵唯一的殲擊轟炸機)
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40多年來,研究過20多種飛機,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是“飛豹”殲擊轟炸機,以及中國“寶刀不老”的轟炸機轟-6。除了軍用飛機外,西飛在民用領域其實發展的非常不錯,比如運-7和新舟60,西飛雖然名氣不大,但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轟6k)
(運20)
“商飛”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就基本上只是針對商業用途飛機的設計開發,商飛也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於2008年5月11日在上海成立,雖然年輕,但成績可不小,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設計製造的中中國產幹線民用飛機C919就是出自商飛之手,C919也是中國首型大型客機,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 ,截至2018年2月26日已累計獲得815架訂單,對於中國客機領域來說,商飛目前起著舉足若輕的作用,未來前程完全不低於軍用飛機。
(C919在中國航空史上有里程碑意義)
當然沈飛和成飛的名氣大家都是知道的,事實上中國還有“兩飛”很重要,被合稱為中國四飛,只是關注的人比較少,那就是“西飛”和“商飛”,他們也為中國航空工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哈飛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但實際上,哈飛是中國直升機生產的核心部門。哈飛在法國“海豚”直升機的基礎上,研發出了多款衍生直升機型號。後來的直19和直20直升機,也都是哈飛的傑作。
從目前的知名度上說,成飛無疑是最高的一個,然而在實力方面,這四大飛機制造企業可以說各有千秋,它們的貢獻都是獨一無二的,因而很難去判斷哪一個實力更強。除了這四大飛之外,我們還有昌飛、貴航以及景德鎮飛機制造廠等航空企業,這些企業也是非常優秀的。
與美國波音和洛馬公司不同,中國航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首先考慮的是國家需求,而不是為自己賺回多麼高的利潤,無數研發人員在為了中國航空業的發展辛勤工作,非常值得我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