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個人想法呀,其實線上教育,不太適合青少年。本來之前很多人做線上,也有家長報名,是因為很多線上方便和便宜,主要還是便宜。然後疫情之後,不能面授了,不能耽誤孩子學習和輔導,所以線上就火了1年多。同樣問題也就大面積的出現了,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對身體影響比較大(眼鏡還是脊椎)。看不到老師,老師的真實水平不知道,無論直播和錄製其實對於面授來說,對老師的考驗就不是那麼大了。

    而且線上教育來說,網路成本比原來要高很多,app的開發,維護,宣傳都是要多很多的,何況線上起來之後,無論大小都可以做線上,還有一些人在抖音,等等平臺,就自己開直播做線上,無形的就影響很多的流量分散。

    隨著疫情的控制,大家還是要回歸面授的。

    當然了,線上還是比較社會,大學生,成年人的,畢竟沒有那麼多時間,沒有那麼自由去面授,所以線上隨時可以看。

    以上個人想法,不喜勿噴。

  • 2 # 李小汪老西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線上教育大面積的裁員,背後有行業問題,經濟問題,也有監管問題。

    1、先說一下,行業問題。

    不論是線上教育,還是人工智慧教育,都不能脫離教育的本質。

    脫離教育的本質談教育,脫離教育的基本問題,該教育變革,基本都是在“忽悠”。

    教育的問題,是教與學的問題,教學活動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簡單來說,教育最核心,也最重要的是人與人的問題。

    如果不關注人與人,不關注教師與學生,那麼,這樣的教育變革,和製造永動機沒有太大的差別。

    部分線上教育,只關注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只關注教育技術的變革, 而不關注技術對學生、教師的影響。

    縱觀教育技術發展史,發明家、投資人總會高估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幻燈片剛發明出來時,一些發明家就預言,老師將會失業,幻燈片將徹底顛覆學校教育。

    網際網路興起,又有專家預言,網際網路會改變教育形態,線上教育才是教育的未來。

    80後、90後,可能見過幻燈片,現在的多媒體就是由幻燈片演化來的。

    從事過一線教學工作的人,基本都有這樣的感觸,多媒體確實能提高課堂效率,但也會影響課堂效果。

    比如,數學課堂上,老師直接用多媒體放答案,會嚴重擾亂學生的思考過程。反而是,傳統的板書,效果會好很多。

    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學習不僅是知識的傳授,學習環境、講授者的語音、語調、表情、互動過程等,也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也就是說,教育學首先是關係學。知識是透過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學生與學生的關係等,一系列“關係”為紐帶進行傳播的。

    線上教育,過分強調知識的分發,強調知識的傳播效率,甚至為了提高知識的傳播效率,不惜對老師進行包裝,打造明星教師。但是,知識傳播效率的提高,是以弱化師生關係為代價的。

    大部分線上教育,和違背牛頓力學定理製造機器是一樣的道理。

    有些人可能會說,既然部分線上教育機構,嚴重違背教學規律,為什麼很多線上機構卻異常火爆?

    這個問題涉及到線上教育的商業邏輯。

    2、線上教育的商業邏輯

    大部分線上教育,按照產品型別劃分,可以分為小班課、大班課和一對一。

    按照上面分析的,一對一效果肯定比小班課好,小班課肯定比大班課好。

    從某些線上機構公佈的財報來看,一對一的復購率和收入額,也比大班課和小班課高。

    因此,部分線上教育,主要依靠大班課引流,後續透過營銷或者話術,把大班課學員轉化為小班課或者一對一學員,最後完成一個銷售的閉環。

    有些家長願意選擇線上小班課,或線上一對一,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一是,線上一對一比較方便,孩子不用跑來跑去,節省了去輔導機構的時間。

    二是,國內教育資源極其不均衡,部分縣城或市區,優秀培訓講師極其匱乏,線上教育給這些地區帶來了相對優質的師資。

    但依靠線上一對一、小班課盈利,又和網際網路的規模經濟相違背。

    一對一需要不斷的招老師,不斷的提高優秀教師的待遇,否則留不住老師,留不住老師就不可能持續留住學生。

    而要觸達縣城或三線以下城市的使用者,宣傳成本會非常高。一些線上機構,獲得一個精準客戶的平均成本是50元。更重要是,三線以下城市,使用者購買力有限,機構不可能依靠高毛利獲利。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大部分線上教育機構的做法,不是改進產品,或重回線下,而是“打價格戰”“廣告戰”。

    使用者不買賬,沒有關係,只要加盟商、投資人願意出錢就可以。

    過去幾年,線上教育火爆,並不是使用者需求旺盛,也並不是因為線上教育解決了教育中“效率與效果”的困境,而是因為資本的加持。

    炒股不如投資原始股,炒三線以下城市的房子,不如炒限購房。

    雖然,普通老百姓手頭沒錢,日子過得緊巴巴,但金融機構、部分大公司,不缺錢。

    央行不斷的放水,不論是大水漫灌,還是精準滴灌,大部分錢都會流到讓人焦慮,讓人攀比的行業。畢竟,這些行業才有可能取得暴利。【這個問題就不詳細說了,否則就擋了別人的財路】

    依靠資本加持,依靠燒錢,一些網際網路公司,也能活下去。

    3、教育監管風向的變化

    但現在教育監管的風向變了,以後教育機構上市門檻可能要提高,甚至有可能會限制教育產品的價格。

    如果不能順利上市,或教育行業投資門檻提高,聰明的資本肯定會選擇急流勇退。

    產品本身有問題,使用者的需求也有限,又沒有了資本的加持,線上教育只能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轉型,或縮減規模,才是明智之舉。

  • 3 # 韓老師家庭教育

    非典後,也出現過第一代網校的衰落潮!線上教育,對孩子的主動性要求很高,而當今家庭教育下的大多數孩子,缺的就是主動性。沒有主動性,就難有輔導結果。

  • 4 # 睿知睿見

    一句話概括:盈利模式被改變了!

    線上教育的模式是透過大面的營銷來獲客。

    而為了獲得更多的客戶,他們在宣傳的時候就會誇大。

    透過這種方式,他們的使用者增長速度相當驚人,這就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

    那麼這就違背了兩點:第一國家要減負;第二,廣告法不允許虛假和誇大宣傳。

    於是監管就出手,不允許他們線上擴張,不允許打廣告。

    別小看這個動作,這改變了他們的盈利模式,直接導致他們無法擴張。那麼就要了他們的命。

    培訓機構很多,我們就挑教育機構的龍頭 好未來 為例,來看看它們的商業模式:

    1.營收從2015年的6.2億美元,到2020年的45億美元,5年增長了7倍;但你仔細看看淨利潤呢,前期增長很緩慢,而最近兩年居然虧損。

    請仔細思考了。短時間爆發式的增長,是不是需要公司在硬體和軟體上都跟得上才能保證教學質量。

    硬體的建設,也許燒錢就能解決。但是軟體呢?也就是老師和員工的素質,這是短期內能提升的嗎?

    做過生意,開過公司的人都知道,這是顯然不可能的。就比如這兩年很火的奶茶店,蜜雪冰城,短期開了1萬家店。你覺得公司的創業指導服務能跟上嗎?

    好未來,這幾年的大規模擴張,於是講課老師和輔導老師都非常缺人手,所以就大量招聘。

    你以為是招聘的熟手嗎?不好意思,絕大部分都不是。比如,最近爆料的,大量應屆畢業生本來跟它們簽了三方協議,但是監管出手後,它們就直接違約,不要這些畢業生來上班了。

    2.學生人數(長期正價課)從上年的296萬增長到今年的4,65萬,同比增長56.6%。

    學生短期的大規模暴漲,請問,如果不是事先儲備足夠的人員,教學質量如何保障?據小道訊息,很多培訓機構招聘人就跟抓壯丁一樣。抓進來先用了再說。

    當國家打壓培訓機構虛假宣傳的時候,他們馬上就大規模裁員了。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如果真是靠質量做起來的,國家這種限制他們營銷的打壓手段怎麼可能傷筋動骨呢?

    3.看看它的學校擴張速度和城市擴張速度,短短4年就翻了1倍多。還記得瑞幸咖啡是怎麼死的嗎?

    4.銷售費用率居然飆升到48.5%,而管理費用還有25.6%(這裡面也有很多是用於營銷的)。

    同時還可以看到,銷售費用的增長遠遠高於營收。這就是典型的靠營銷獲利的模式,根本不是靠質量。

    那麼請問,家長們教的錢都是交給培訓機構的,還是老師,亦或是廣告商呢?

    5.最直觀的是獲客成本,到達了1000元以上。意思就是,你看看你教的學費,裡面至少有1000元是廣告商的。

    其實絕大多數的教育培訓機構都是這個模式。

    要知道,優質的老師是稀缺資源,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個好的老師都是極其幸運的。

    不信你可以問問自己以及朋友,看看這輩子你遇到過幾個好老師。

    這些機構本來就不重視教學質量,全靠營銷搞出來的業績。

    所以,死掉也不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裡面有多少英雄可以打敗“單挑之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