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刀筆小吏1970
-
2 # 書墨ye
眾所周知在大家的眼中嶽飛是個非常優秀的將領,然而,對於岳飛真正的死亡原因,其實眾人的理解,或許有所偏差,因為宋高宗曾經在岳飛靈前說道:“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也就是說,或許岳飛的死亡,是有一定的其它原因的。
岳飛屢次大破金兵
岳飛的出現,使得宋朝有了力挽狂瀾的希望,也讓被金國打得崩潰的朝廷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在岳飛的帶領下,岳家軍經過了幾次北伐,收復了發亮的失地,大破完顏兀朮的“鐵浮屠”和“柺子馬”,讓完顏兀朮哀嘆:“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意見挫衄。”
就在岳家軍大放光彩,準備北定中原,感慨“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再與諸君痛飲!”的時候,宋高宗趙構卻立即降詔,命岳飛班師回朝。面對這樣的政策,岳飛自然是不滿的,所以上書爭辯:“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然而,趙構心意已決,一日之內給岳飛發了12道金牌,命岳飛即刻班師,岳飛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只能哀嘆道:“十年之力,毀於一旦。”
岳飛回朝後不久,宋高宗為了向金國表達議和的決心,甚至任由秦檜給岳飛編造罪名,最終令岳飛、岳雲和張憲這3位名將喪生,也令宋朝走上了不歸路,更讓趙構和秦檜成為後世子孫唾罵的物件。
岳飛被殺的原因
很顯然,對於趙構的行為,世人都是不解的,但是倘若站在他的角度而言,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因為趙構殺岳飛,是可以有好幾個理由的,最容易讓人想到的原因或許便是“功高蓋主”了。
顯然的,皇帝是不希望有一個人,威望比自己高,並且手握重兵的,因為這樣可能會給他的皇位造成威脅。當然,趙構說出“非卿不忠,非朕不明”的言語,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這個理由並不足以讓趙構殺了岳飛。而真正的理由其實非常明顯,因為岳飛想要“迎回二聖”。
大家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雖然在某種意義上,“迎回二聖”的口號是趙構喊出來的,也是他想要收買人心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趙構的內心裡,他卻定然是不希望這件事情發生的,否則的話,他的皇位將會被這兩個人所動搖,使得趙構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而這樣的局面,顯然岳飛並沒有考慮到。
一個優秀的將領,不僅僅是帶兵打仗,也不僅僅是為國家開疆闢土,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知道皇帝所想,不遺餘力為皇帝效力,甚至不願意去做對皇帝不利的事情。而在這個時候,岳飛為“光復河山”的口號迷亂了雙眼,自然也就領會不到趙構的內心所想。而這樣的一個人,趙構自然也就很難留下來。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岳飛應當是政治的犧牲品。
-
3 # 水瓶視線
趙構本身沒有根基,靠南方士族和北方軍閥扶起來的,有些利益集團對北伐興趣不大,打下來還得花錢,自己不一定有好處,所以估計是利益集團要阻止北伐,這從後面也可以看出來,岳飛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後面是避開皇帝直接暗殺了主導北伐的人。
回覆列表
趙構絕不是一個能夠做傀儡的阿斗岳飛也不是曹操,趙構在岳飛死後說了這句話似在為自己開脫,又似在替岳飛平反,其實趙構這話說的就是一個意思:岳飛你太不懂事啦!就像一個無可奈何的父親說一個不聽話任性頑劣的孩子,岳飛的死完全是政治因素有點不確切,裡面趙構和岳飛兩個極端性格的碰撞也不無可能,到了最後趙構也知道了岳飛無意迎二帝回來,也不是想當軍閥搞割據,但是岳飛經營了幾十年的岳家軍已經成了橫艮在兩人之間的不能逾越的嶺,北宋末年實際上已經又一次軍閥割據的局面顯露崢嶸,只是在強大的金軍事實力面前各地都不敢跑單幫,因為跑單幫的結果就是死路一條。
到了南宋初年,小朝廷偏安一隅金幾次南下都不成功後南北對峙已成定局後,幾個軍事力量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割據,以至於互相配合對金作戰都不經過朝廷兵部和樞密院,趙構無可奈何的看著幾個軍閥在眼前轉來轉去不聽招呼心理是恐懼的。
殺岳飛是免韓世忠這都是為了收回對部隊的掌控鞏固自己的政權,一旦外部的威脅不夠大了,內部危機就必須解決,就是所謂的‘卸磨殺驢’。
所謂的‘千古奇冤’岳飛的死就是一個在國家朝廷面臨大廈將傾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在想跑路想投降想活命想自保的時候,岳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中流擊水,挽救了危機以後被想狗一樣的殺掉,讓天下仁人志士咬牙切齒扼腕嘆息。
居功自傲也好不聽招呼也罷,也許英雄就是一個簡簡單單普普通通的人,也有性格缺陷也有行事乖張也有心底秘密也有粗鄙不堪,但是在民族大義之前閃光的形象下面一切都無所謂了,只因為他是英雄他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