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鳴人給路飛上課
-
2 # 新風化語老師
但是嚴師不等於苛責,嚴師和愛生並不矛盾。現在社會,能遇到一個嚴師真是不容易,也是孩子的幸運。
現在的孩子,有很多嬌生慣養,老師稍微批評一下,跳樓者有之,自殺者有之,如果遇到一個,老師前程盡毀,這讓老師這個職業一不小心成了高危職業。
老師幹工作如履薄冰,誰願意為了別人的孩子,砸了自己的飯碗呢?所以,嚴師越來越少了。
玉不琢不成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和情況出現,作為老師,我們要起到教育和引導的責任,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嚴而有度,嚴而有法。
比如,我曾經有個學生,化學學習成績很好,她的目標就是考名校,我對她的化學成績要求就是第一名或者滿分。
所以對於她出現的一點點失誤,我都會和她分析錯誤的原因,力爭以後不再犯相同的錯誤,她也很認同我對她的要求,我們配合很好,高考那年她考了我們市的狀元。
03.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遇到了一位真正的嚴師,那您應該慶幸,並積極配合老師,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多年以後,我們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最感激的往往那些對我們嚴愛有加的老師。
年前不懂嚴師情,懂時已不再年輕!
作為老師,我們也要謹遵自己的職業操守,在其職,謀其責,做好學生的良師諍友,這才是最理想的師生關係。
-
3 # 璞玉丸石
老師的管理,最好是寬嚴相濟,凶慈適度。
俗話說慈不帶兵,太過於溫柔的老師,沒有點霸氣,是管不住全部學生的,除非是這個班一個調皮的學生都沒有,全是品學兼優的。
有些年輕教師,喝了不少的教育名家的毒雞湯,胸懷理想,心裡充滿著“對孩子只能進行愛的教育,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等等先進的教育理念,以為自己能大有作為。
事實上,這些理念似是而非。有些所謂大家,說的都是空話,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自以為跟學生打成一片,多給學生愛和歡樂,學生都能被轉化,全部變成乖孩子。結果呢?和學生沒有了邊界感,最後是搞得自己哭鼻子,一個班變成了爛攤子,科任教師連課都沒法上,還得等別人來收一個爛攤子。
所以對學生還是要嚴格要求,學生表現好的時候,對學生要有慈愛的關注,該表揚鼓勵的不吝惜誇獎的詞彙。對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要精心的呵護。平時跟學生相處,要溫和慈愛。
但是,學生表現不好的時候,有違紀違規情況的時候,該凶的時候要凶,該嚴厲的時候要嚴厲。要讓孩子能夠識對錯,懂規矩,該責罰的時候也不能心慈手軟。
否則學生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不會改正。其他同學也會紛紛效仿,長此以往,正氣樹不起來,一個班的風氣就被帶壞了。
-
4 # 鄉村蠟燭
老師管教學生有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在學校裡或者班級裡做出了一些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如打人罵人,偷竊東西。如果不管,聽之任之,學生就會得寸進尺,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不利於教育教學的開展,也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二是學生違反了《中小學生守則》及《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如上課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課,作業不認真完成,違反課堂紀律,睡大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按理說,父母應該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家教,避免學生違反校規校紀,懂得感恩,努力學習。可是現在多數家長喜歡當甩手掌櫃,把孩子交到學校以後,一切都是學校的事,彷彿與家長無關。按理說,家長應該配合學校老師共同管教孩子才是理所當然。
中國古人尚且懂得:“教不嚴師之惰,養不教父之過。”,教師和家長都應該負起責任,哪一方都脫不了干係。“教不嚴師之惰”是講在教育教學中,老師要嚴格管教學生,否則就是不負責任。有的家長懂得“嚴師出高徒”的道理,總是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嚴加管教。
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在當地小學讀書的時候,老師對學生非常嚴格。我的父親對自己的孩子也非常嚴格。家校聯合管教,共同培養孩子。如果孩子在學校犯錯,回到家裡可能還會被家長責罵。所以我在學校很少犯錯,也不敢犯錯,很自覺遵守紀律。
現在的孩子貴,不像以前的孩子,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非常寵愛,甚至溺愛。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或者管教,家長覺得特別不舒服,其自私霸道的心理,有可能會到學校鬧事。老師只能少管閒事,對有這種家長的學生最好不管。
其實老師管學生,一來體現老師對學生負責任。二來表現老師的責任心強。當然老師管教,要有個度,不能像老虎那樣凶,也不能像傭人那樣任其自然。
-
5 # 棲哈丶
嚴肅、嚴謹、嚴格、嚴於律己、嚴酷、嚴苛等等這些都是嚴。那麼,作為老師管教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嚴呢?
我覺得當今時代老師之嚴,不是舊時先生那樣的板著面孔,一把戒尺在手,一副嚴苛的樣子讓人不寒而慄。今天的老師,都是經過專門院校培養出來的師資,文化知識全面,專業基礎紮實,面對學生群體,他們會有許多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是全面發展的學生。
這樣說來,老師們的教學嚴謹,老師們的嚴於律己,以身示範也都貫穿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了。有些所謂的嚴,並不就是對學生責罵體罰,恰恰是老師善於運用所學,認真瞭解學生心理狀態,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表現,科學制訂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這樣的嚴才具有積極意義。
這個暑假,我的孫女數學考差了。她的老師要求每天做十道計算題,解決五個數學問題。孫女每天按時做,老師每天在微信檢查指導,有點進步就及時鼓勵,有了問題也馬上指正。這是多麼負責任的老師!這樣的老師犧牲假日休息,無償指導學生學習,這就是對學生負責任的一種可貴的嚴。
-
6 # 小彩筆
老師管的嚴好不好?
也好也不好,那要看老師在哪些方面管得嚴。
這些方面,老師管得嚴當然好,能讓孩子在考試中,不丟不必要的分數。
再比如有的老師對孩子語文預習要求的特別嚴,讀幾遍課文,做好預習筆記,這也是非常要必要的,只有課文讀得熟,才能在課堂上和老師有所迴應,有更精彩的表現。
對學生的評價管得嚴就不好有的老師對學生要求比較苛刻嚴格,比如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如果孩子回答錯了,老師不僅會糾正孩子的答案,還會要求學生“想好再回答,沒想好就別回答”。
這樣嚴格的要求將挫敗孩子學習以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所以在這方面管理得嚴就不好。
比如不往地下扔紙屑、見到老師長輩問好,升旗等重大活動,要遵守紀律等,這些方面嚴格要求,更能打造一個文明懂禮的好少年。
還有的老師對學生玩什麼樣的運動專案管得也很嚴,比如不允許孩子玩踢出去、打籃球之類的運動,怕碰著其他孩子。
這些管得嚴當然不好,限制了孩子的愛好。
結語總之,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不能一概而論,管得嚴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要看具體情況分析。
-
7 # 睦恩
管理是一種嚴肅的愛!
但是呢,全社會都在溺愛我們的孩子!這一點是致命的錯誤!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
可是我們的老師卻嚴不起來了!從幾何時教師就被媒體盯上了,只要是與“教師”相關的花邊新聞就受到大家的熱議!教師不是人啊?教師就沒有七情六慾?哪個領域沒有壞人壞事呢?只是媒體惹不起、不敢報道而已!
家長朋友們要明確一個觀點:家長、學生、教師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三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大家一起是一種合作關係!教師需要制度的授權、需要家長的授權,才能毫無顧慮的“嚴起來”!
教師管理學生沒有惡意,不會刻意的欺負誰、歧視誰!家長朋友不要把社會上的一些惡習聯想到學校裡,這樣的花是自尋煩惱!
如何理解“嚴”?
嚴不是打,也不是罵!
嚴是立規矩,按規矩辦事!
同行們需要和家長溝通,把規矩講明白、把立場闡述清楚!還需要和學生們把目標講清楚,把規矩說明白!
如果家長朋友遇到了一位嚴師,請你支援他、理解他、相信他!大多數的老師從一個校門走入另一個校門,身份卻轉變了,的確缺少對社會的整體認識,有一些單純、簡單的做法還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包容!
-
8 # 尊姓芳名妙聯詩
管的嚴的老師肯定好。
誰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成龍乘風?
如果一個老師什麼都不管,你覺得這個班的學生還會學習好嗎?老師是天底下最大公無私的人,他們為了孩子的未來,可以說是日夜操勞,有時候,真的不是為了一個月幾百塊的獎學金。
所以,家長們應該多理解老師,配合老師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讓你的孩子能夠快樂的學習。
-
9 # 笑看男籃
老師管學生嚴好不好?你可以逆向思維一下,如果老師對學生管教不嚴,學生無論學習還是學做人都稀裡糊塗,老師都視而不見,孩子這學上得還有用嗎?所以老師對學生嚴好不好你自然就知道了。古人早已總結了嚴師出高徒,而且古人的總結在實踐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
10 # 草編的戒指40
以前的老師一般都是超級愛學生的,學生不聽話或者難教一般都會叫放學後繼續教育,罰掃地那些都是教育階級而已,但留學才是最厲害的,或者直接說下課後到我宿舍,然後各種教育。現在的老師都工資的,教出來的學生沒一點教養,小部分而已。都沒我這個小學生懂事。
-
11 # 鳴人給路飛上課
我的職業就是一個老師。我認為老師管得嚴很好。
但是,這裡的嚴格必須得有“方法”,有“分寸”。
我們必須清楚,在當下,一個嚴格的老師,很容易被外界誤解外,就是一個只知道體罰的學生的老師,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片面的。
一個嚴格的老師,在日常管理中,體罰是很少使用的,甚至不存在體罰,但是,依然會讓學生感到一種無聲地壓力。
管得嚴,是在教學上的認真負責。
一個老師的嚴格,不是體現在不苟言笑,而是,他在教學上的認真和負責,這種認真教學態度,在教學管理上就表現外嚴格。比如,嚴格的老師,對自己的課堂秩序,課下作業,學生的上課秩序,學生的日常規範,都有詳細的規定,並對學生的不守規矩的行為,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但是,這裡的懲罰措施不是體罰,而是相應的懲戒。比如,可能僅僅是讓學生在班裡站幾分鐘而已。當一個老師的 課堂處處有規矩,時時有規矩的時候,學生才會有一種緊迫感。
此外,對制度的執行力,更能體現一個老師的嚴格。只有老師做到了一視同仁,才能讓學生真實的遵守老師的規矩,班級才能形成好的學習風氣。
教學的嚴格,會延伸到課堂之外,會讓學生更懂道理。總之,老師管得嚴很好。
-
12 # 春風餘暉
過去有句話叫嚴師出高徒。
嚴是責任心的體現,是一種大愛。我們的孩子處於快速成長期,如同小樹一樣,能不能成才,需要園丁的呵護,更需要不斷的修理矯正。
孩子們的性格千差萬別,針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時期都要有正確的嚴格的管理手段,因為孩子的性格儘管有天性,但也是可塑的。有句話叫習慣成性格,只有老師嚴格要求學生做正確的事兒,時間久了就會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
13 # 洪爺33344611
老師對學生就是要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可以說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但也有人認為管嚴了容易出問題,因此也放鬆了管理。
因為學生是未成年人,受年齡大小,家庭環境,個性特點,自覺性,社會等諸多因素影響,自控能力不相同,行為習慣各不相同,只有用嚴格的教育來規範約束,才能增強自控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反之,放鬆了嚴格教育管理,學生就會我行我素,按自己的思維去行事,無法達到規範要求的目的。
比如常見的要求,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要按時完成作業。但就有學生課堂上不守紀律,玩其它東西,找同桌說話,影響別的學生學習,根本沒有聽講,授課老師你發現了,要不要管?如果不管就仍其他發展,害的是他自己,影響的是別人(其他學生)。
如果簡單粗暴就可能發生教育性質轉變,成為體罰或變相體罰行為。使老師處於被動動地位。
你認為此時應該怎樣教育才是最好的辦法?
回覆列表
我是個老師,我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發言權。
我認為,老師的嚴格應該體現在細微之處,換句話說就是“嚴在當嚴之處,愛在細微之中”。嚴格不是事無鉅細,每件事都那麼苛刻。而是有所側重。
老師管得嚴。不是說老師只知道體罰學生。只知道體罰學生的老師,絕對不是一個嚴格的老師。
老師在什麼地方應該管理,比如在學習必須嚴格管理,不能絲毫的手軟。要想做一個嚴格的老師,必須在第一節課就給學生立規矩。給學生講明,在學習上的各種規章制度。比如,上課睡覺罰站,上課吃動詞罰站,上課不認真聽講罰站。課下抄襲作業罰站,等等類似的制度,讓學生知道一些事情不能做。而且,老師必須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學習好,或者有背景,就對一些學生網開一面。這樣會削弱老師的威嚴。
在嚴格的同時,在生活中要真正的關心愛護學生。一味的批評只會增加師生之間的隔閡。嚴格的老師,在課下會表達對學生關係。比如,在自習課的時候,班主任會給學生的水杯裡都倒上熱水。比如,流感的時候,班主任會在班裡給同學們熬醋消毒。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列舉。
一個嚴格的老師,只有把學習上的嚴格和生活的愛護,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稱得上一個嚴格的老師。如果,只是一味的在學習上體罰,老師不管多麼嚴格,對學生的成長都不好。因此,嚴格的老師都是剛柔並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