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短房
-
2 # 奇文趣事60分
明朝和清朝兩者的封爵體制不同,兩朝的郡王對親王的禮儀和稱謂也不同。
明朝分封為皇子一律封為親王,親王的世子(嫡長子)一律襲封為親王(世襲罔替)餘子皆封郡王。郡王的長子世襲罔替襲封郡王,餘子降爵,這一制度被明朝歷代皇帝奉為萬世不變的祖訓,一直延續至明末。
朱元璋稱帝后,除了祖輩宗族的叔伯,兄弟們(稱帝前都去世了)追封的郡王和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郡王外以及異姓追封郡王外(如追朱元璋姐夫李貞及開國功王),朱元璋將自己的二十六個兒子中的二十四個全部封為親王,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
親王的政治待遇極高,他們“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明初的親王中的鎮邊九大塞王甚至還擁有節制藩地內的兵馬之權。
朱元璋去世後,皇四子燕王朱棣不滿朝廷的削藩政策發動靖難之役,率燕軍攻破京師,奪取了建文帝位,成為明成祖(明太宗),他吸取了藩鎮分封的經驗和教訓,改革了藩鎮的權利和制度,形成“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並在朱元璋的在異姓勳貴的基礎上更加強化中央對同姓藩王的集權,規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軍事事務,不得擅自離開封地,結交地方官員,無詔不得來京(朝廷要宣召親王要差遣禮部官員或駙馬,內官齎持御寶文書並持金符前往王府或王城,才允許親王進京朝見)。
所以在永樂之後的明朝諸藩,各親(藩)王體系內的親王是互相見不到面的(除非大家約好準備叛亂之時),說想老百姓過年過節走走遠房親戚也是不可能的,明會典也對此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明英宗天順五年,奏準親王赴藩如果經過其他藩王的封地,會提前告知當地藩王,經朝廷特許才讓當地的親王出城,則二王相見,藩王見後立即回城。若不讓相見,親王經城而過,藩王不許出城相見。
在一地(王國)宗藩體系中親王(國王)如同大樹的主幹,那郡王就如同支脈(靖江王除外)。郡王爵位是建立在親王爵位體系之下的,如秦(親王)府(西安)永安郡王,晉(親王)府交城郡王等等。
綜上所述不同封地的親王基本不可能互相見面,更不要提在各親王體系下的郡王跨區域互動了。所以各藩的郡王只能在本藩見到自己的親王(一脈相傳的)。在爵位上,親王是下天子一等的王國君主,郡王是臣。在宗法上親王代表的是王國大宗,郡王代表的王國小宗,所以郡王要定期朝賀親王。
朝賀時,明親王在王城正殿設王座,設拜位在殿外,禮樂起親王升座,郡王由贊禮官指揮,由大殿東階上來到拜位鞠躬,樂止。再樂起後四拜,郡王跪稱賀並致詞後,復位再拜,親王安座受禮,拜賀之後由西階下殿。
面對親王,郡王在致詞時對自己的稱謂應該是某親王下或之前的某代親王(加諡號)之後的某封號郡王及名字,如是親王的晚輩則加上自己某小子,小孫,小侄,侄孫的稱謂,祝王父殿下,王祖父殿下,王伯父殿下等稱呼,如果郡王是親王的長輩則不加後邊的這些稱呼。明朝有嚴格的禮儀規定,天子,親王,郡王雖有長幼之分,但在朝堂之上必講君臣之禮。
朝拜結束後,贊禮官會將眾長輩的郡王引入偏殿,親王再向長輩的郡王行家禮,四拜不叩首,郡王坐受,回禮,再以輩分相稱,親王可以稱呼長輩郡王為王叔,王兄等,但郡王絕不能稱呼親王為王弟,王侄,必稱呼為某王殿下。另外如果郡王是親王的長輩,年過五十就不用朝見親王了,由長子代之。如果是親王的晚輩,年過六十由長子代之。
清朝的宗室爵位襲封是另一回事了,功封,恩封,襲封,考封,皇子從最低輔國公(入八分)直到最高的親王各個檔次的爵位都有。高階宗室爵位無詔不能離京,也沒有封地(但賜旗份兒和王府莊田)。
正好和明朝親王不讓進京是相反的,所以幾輩子封下來的親王,郡王都集中在京城,雖說是都姓愛新覺羅,朝堂之上以爵位稱呼(某親王,某郡王),但親王郡王對出自本支近支的宗室親族私底下會按輩分稱呼(什麼七叔八大爺的),隔得太遠的宗族的一般見面直接稱呼某王爺即可(拎不過來了),也可以私下按行幾稱呼,比如親王在他的兄弟間行三,郡王直接稱呼三爺就行了。
-
3 # 㜣然含笑
清朝或者明朝君王見了高一等親王自稱是什麼?明朝和清朝兩者的封爵體制不同,兩朝的郡王對親王的禮儀和稱謂也不同。太子的自稱是“孤”或“本宮”,不過說到清朝,其實除了康熙一朝外都是沒有太子的,康熙前,皇太極和福臨包括康熙本人都不是太子,而是以皇子身份在皇帝死後被八旗諸王推舉出來或者皇太后選出來繼承皇位的。親王或者亂世時的諸侯也可以稱“孤”,但是“本宮”只能太子稱,因為太子是“東宮”,其他親王不能這麼自稱。中國古代的自稱有這嚴明的規定。皇帝自稱“朕”是秦始皇開的頭,當時丞相李斯建議設立一個皇帝的第一人稱,秦始皇就選擇了“朕”這個字。此後普通人也是不能隨意用“朕”,只有皇帝才能說。
-
4 # 西來東往131
兩朝的體制還是有區別的,所以稱呼也不同。明朝分封為皇子一律封為親王,親王的長子襲封為親王(世襲罔替的那種),其它兒子才叫郡王。郡王的長子襲封郡王,其它降爵。分封完後的這些親王郡王都要去自己的封地的,所以一般他們是見不著的。對親王,郡王在對自己的稱謂是某親王下或之前的某代親王(加諡號)之後的某封號郡王及名字,如是親王的晚輩則加上自己某小子,小孫,小侄,侄孫的稱謂,祝王父殿下,王祖父殿下,王伯父殿下等稱呼,如果郡王是親王的長輩則不加後邊的這些稱呼。明朝有嚴格的禮儀規定,天子,親王,郡王雖有長幼之分,但在朝堂之上必講君臣之禮。朝拜結束後,禮官會將眾長輩的郡王引入偏殿,親王再向長輩的郡王行家禮,四拜不叩首,郡王坐受,回禮,再以輩分相稱,親王可以稱呼長輩郡王為王叔,王兄等,但郡王絕不能稱呼親王為王弟,王侄,必稱呼為某王殿下。另外如果郡王是親王的長輩,年過五十就不用朝見親王了,由長子代之。如果是親王的晚輩,年過六十由長子代之。
清朝的宗室爵位襲封是另一種情況,功封,恩封,襲封,考封,皇子從最低輔國公直到最高的親王各個檔次的爵位都有。高階宗室爵位沒有王詔是不能離京的,也沒有封地。正好和明朝親王是相反的,所以幾輩子封下來的親王,郡王都集中在京城,雖說是都姓愛新覺羅,朝堂之上以爵位稱某親王,某郡王,但親王郡王對出自本支近支的宗室親族私底下會按輩分稱呼什麼叔什麼爺的,隔得太遠的宗族的一般見面直接稱呼某王爺即可,也可以私下按行幾稱呼,比如親王在他的兄弟間行老四,郡王直接稱呼四爺就行了。
-
5 # 桐華凰珞
清朝和明朝的體系不一樣,清朝的親王出不了京城。
明太祖朱元璋再建立明朝後分封了十幾位親王,如寧王,衛王(後改封遼王),燕王朱棣,豫王(後改封代王),晉王,慶王,秦王,蜀王,楚王,吳王(後改封周王),漢王(後改封肅王),伊王,鄭王,汝王,唐王。
另外明朝還有封西虜和北虜為王的規定,還有封異姓王,如滁王王郭子興,隴西王李貞,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岐陽王李文忠,寧河王鄧愈,東甌王湯和,河間王張玉。
不過,這裡有些是死後追封的,如俆達,常遇春,還有西平侯沐英,洪煕元年,追封東平王,河間王張玉三代為王。
令典:親王子曰“世子”,禮服視郡王;郡王子曰“長子”,禮服視鎮國將軍。公、侯子應襲者,授勳衛及帶刀舍人,不當言世子也。
明朝所封王國,王之國。所過州縣、文武官迎接、便服行四拜禮。
還有明朝的所有封國,和其他封國都不會有見的機會面,除非是皇帝召藩王進京,不然藩王到藩地後是不得離開封地,就如第一代周王,他曾在明成祖朱棣登基後,擅自離開封地去看望自己的岳父馮勝,結果遭到了問罪。
再明朝親屬之間見面相互尊稱,如:皇后稱皇太后為皇太后陛下,皇太后稱長子為長子皇帝,稱長孫為長孫皇帝。
親王再皇帝面前自稱第幾子,某王某稱,如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他再沒有登基時,需要稱朱元璋為父皇陛下,自稱為四子燕王臣,稱皇后為母后殿下。
如果是孫子輩,那就要稱皇帝為祖父皇帝陛下,稱皇后為祖母皇后殿下。
如果是天子的弟弟,則需要稱皇帝為大兄皇帝陛下,稱皇后為尊嫂皇后殿下。
如果是天子的侄子,就需要稱皇帝為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稱皇后為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
如果是親王之間,或者是親王的弟弟,或者是親王的長輩就會稱為伯父殿下,
-
6 # 聖化萬千
明朝親王下天子一等,為宗國之君,郡王為宗國之臣,郡王見親王,四拜不叩首,如郡王為長輩,入偏殿還家禮,親王對郡王四拜不叩首;郡王晚輩見親王自稱子某. 侄某. 孫某. 侄孫某,稱親王為王父殿下. 王伯父殿下. 王祖父殿下. 王伯祖父殿下,如郡王長輩見親王則自稱某.封號臣某,親王可稱郡王為王叔. 王兄,但郡王不可稱親王為王侄. 王弟,應當稱某王殿下。
回覆列表
明代嚴格實行王公間的隔絕,除了同出一系的一字王和兩字王間有“家人相見之禮”,不同系統的一字王和兩字王間是永不見面的,當然也沒有禮儀安排。明朝一字王和兩字王間打交道僅出現在南明時代,比如桂王系統的永明王朱由榔(永曆)和唐王系統的唐王朱聿鍔(紹武),這次“見面”如何“稱呼”,大家都知道了。同出一系的一字王和兩字王間相見“敘家人之禮”,即不拘束於爵位的高下,僅僅根據家族輩分序齒見禮,這是因為同一系的一字王和兩字王是至親,他們間的相見實際上是小家族的聚會。
清代親王和郡王間是會頻繁見面的,因為除了蒙古等外藩王公,普通的親王和郡王都沒有封地,朝廷也不排斥他們在朝辦事。
根據《清會典事例》,親王不能主動訪見郡王,郡王拜訪親王,親王出殿迎接但不降階,進殿後郡王二跪六叩,親王還一跪三扣,辭別時郡王一跪一叩,親王跪而不叩。親王出行遇見郡王,郡王讓道而不下馬,兩人不交談。
親王見郡王稱“本爵”,郡王自稱名。但由於親王和郡王間往往非至親即同僚,一般非朝堂見面不那麼講究,《嘯亭雜錄》說多以家人禮互稱,但相互稱呼字號則是禁忌,因惟恐皇帝聽見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