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機圖

    這個問題過於籠統,不同種類的發動機不能一概而論,而中國在不同種類航空發動機領域的技術積累差異也很大。

    在活塞發動機領域,中國的技術積累並不深厚。除初教-6採用的活塞-6以外,中國根本沒有大規模生產的航空活塞發動機。歷史上中國曾經研製過活塞-7和活塞-8兩種活塞發動機,但這兩型發動機均基於蘇制ASh-82系列,不但技術老舊而且自主研發色彩並不濃厚。雖然目前活塞式發動機已經不是航空發動機的主流,但缺乏在該領域的技術積累仍造成了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結構的不完整。

    渦槳和渦軸發動機是另一個非常顯著的短板。渦槳和渦軸發動機在結構和原理上非常接近(可以認為渦槳發動機換個螺旋槳傳動方向就是渦軸發動機),因而兩者只要其中一者落後另一者也必然落後。中國實現量產的渦槳發動機中沒有獨立研製核心機的型號,其中渦槳-5、渦槳-6為仿製蘇式發動機的產品,渦槳-9為使用渦軸-8核心機發展而來,而渦軸-6、渦軸-8均為法國發動機的授權生產型號。目前,獨立研發的1000千瓦級的渦軸-9已經批次裝機,功率更大的渦軸-10也在穩步發展,另外還在設計5000千瓦級別的新型核心機,未來可以該核心機為基礎設計新型渦槳和渦軸發動機,但尚需時日才能取得成果。

    相比之下,中國的渦噴發動機具有較高的水平。中國透過仿製生產渦噴-5、渦噴-6、渦噴-7、渦噴-8、渦噴-13等型號積累了較強的渦噴發動機技術基礎,而仿製J69的渦噴-11、J85的渦噴-10/12則讓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瞭解了美製渦噴發動機的設計特點。從渦噴-14由問題重重到能夠裝機使用的過程來看,中國獨立研製效能優秀的渦噴發動機已經沒有技術障礙,而渦噴-15的仿製則讓中國積累了大推力渦噴發動機的技術,由此來看中國在渦噴發動機領域技術水平不低。

    在普遍評價不高的渦扇發動機領域,中國的水平其實並不算落後。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渦扇-6的研製,證明了中國當時已經初步具備了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設計和製造能力。而透過對美、俄先進渦扇發動機的學習和了解,中國已經掌握了大推力和中推力渦扇發動機的設計製造技術(包括最關鍵覺得核心機部分)。目前中國在推重比7一級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方面已經能夠實現批產和裝機,整體水平與美、俄接近;推重比10一級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雖然尚未研製成功,但發展相對穩健(實際上已經研發除推重比10級別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國家也只有美國和英國)。中國在渦扇發動機領域真正的問題在於缺乏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技術積累,而這一領域屬於與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截然不同的技術領域,在這一方面中國所需絕不是一日之功。

    衝壓發動機技術是中國較為領先的技術領域。中國的亞燃和超燃衝壓發動機都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而且技術不侷限於技術研究和試驗領域。在從反艦導彈到乘波體飛行器的多個航空器動力領域,中中國產衝壓發動機已經實現了成體系發展和大範圍、批次裝備,具有這種能力的國家少之又少。

  • 2 # 軍武嘚波嘚

    軍用航發目前已經可以滿足要求,但是航發的技術積累跟英美俄這幾個航發大國相比還有明顯差距。即便是我們做出效能達到西方國家同類產品的發動機,還是有差距在那擺著的。航發的研發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一點點將別人都走過的路全部走一遍,才有可能完成積累。如果航發強國在航發上往前探索了一百步的話,我們現在大概也就走了有十步左右的樣子。

    中國軍用航發的發展現狀如何?為什麼說和航發強國還有差距?

    目前軍用航發的主要發動機是渦扇發動機。無論是戰鬥機使用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還是軍用運輸機使用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都屬於渦扇發動機的範疇。只是應用的機型不同,發動機的推力推重比有所差異而已!

    中國目前的典型軍用飛機所採用的渦扇航空發動機有四種,分別是飛豹戰機使用的渦扇9,也就是仿製自英國斯貝發動機的秦嶺的中中國產型號。梟龍戰機使用的渦扇13,也就是中國仿製俄製RD33的中中國產化型號,名字叫做泰山。再就是我們現在廣泛裝備於四代戰機殲10,殲11以及殲15殲16以及殲20的渦扇10系列發動機,大家注意,渦扇10並非仿製,而是中國自主生產的中中國產化型號,也是中國解決空軍心臟病的標誌型號。除了以上這三款戰鬥機用的發動機,目前中國還有一款可以用於運20和轟6轟炸機的渦扇發動機,型號是渦扇18。這款型號是獲得俄羅斯授權,在國內仿製的俄羅斯D-30KP-2發動機。

    當然,螺旋槳飛機使用的渦槳發動機以及直升機使用的渦軸發動機中國都有自己的產品,這些飛機大多用於輔助飛行和陸軍航空兵,我們暫時先不談。我們本篇著重看一下關乎空軍戰鬥力的渦扇發動機。

    以上我們所羅列的型號中,只有渦扇10系列發動機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其他幾款像渦扇9,渦扇13和渦扇18這幾款發動機,都是仿製的國外型號。除了渦扇18勉強效能還算不錯以外,渦扇13和渦扇9明顯落後了,其效能指標僅僅是上世紀60年代航發大國的水平。不過這些發動機裝備的飛機我們要麼停產了,要麼是專門用於出口。我們大規模生產的戰機,運輸機和轟炸機等型號目前大規模採用的是渦扇10系列以及仿製俄羅斯的渦扇18這兩款。

    渦扇10是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立項研發的大推力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在渦扇10之前,中國還花費了大力氣研發了渦扇6,後來因為技術儲備不足,最終不得不抱憾下馬。渦扇10最終可以持續開發,主要還是中國軍費充足,可以為航發的研發持續不斷地注入資金。目前渦扇10最新型號的效能資料可以排在世紀第四的位置,落後於美國F135,F119以及俄羅斯的117S。很多人將俄羅斯產品30也拿出來做對比,這是不客觀的。產品30這幾個字代表的是還未完成研發,未定型裝備部隊的型號,是俄羅斯繼承前蘇聯的研發代號習慣為其正在研發的更先進的渦扇發動機所起的代號!

    咱們現在戰機主要使用的渦扇10發動機是中國唯一走完航發研發全過程的渦扇發動機,其他幾款雖然可以使用,但是都是仿製的外國型號。技術落後,效能上還達不到世界同類產品的標準。目前中國在研的下一代軍用渦扇發動機,其中的典型就是渦扇15,渦扇19和渦扇20三款.前者是一款對標世界先進水準的航空發動機,渦扇20是為了替代效能相對落後的D30和渦扇18,是中國渦扇10擴充套件外涵道發展的大飛機專用型號。目前兩者都在緊張的測試之中,相信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定型並適裝相匹配的飛機型號.而渦扇19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中等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從黎陽發動機廠所公佈的資料來看,這是一款對標現在美軍最新型號的F414航空發動機,也就是超級大黃蜂所裝備的發動機而研發的。而且渦扇19是中國目前唯一在設計效能上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型號,預計未來的裝機物件是正在緊張試飛的隱身艦中型載機殲35。未來殲35搭配渦扇19,將取得遠超F35的效能躍升!

    目前中國軍用渦扇發動機的現狀可以用兩點概括,第一個是夠用,也就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可以滿足所有軍用飛機的使用。第二個是全部實現了中中國產化,不管是自主研發的還是仿製的國外型號,我們在生產上不存在什麼障礙。效能雖然落後一點,但是不至於被國外卡脖子。很顯然,這樣的現狀並不是我們需要的,目前我們和英國,美國以及俄羅斯相比,在先進渦扇航發上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別的不說,我們長時間進口俄製發動機本身就說明問題,最近雖然解決了,但是並不算效能領先。軍用飛機航發的效能直接關乎空軍戰機的技術性能,沒有領先的航發,空軍要想徹底領先就還有障礙。那麼咱們的航發為什麼和英美俄有差距?具體的差距又在哪裡呢?

    中中國產航發為什麼落後?落後的地方具體在哪些方面?

    先來看看我們為什麼落後。大家在提到中國航空發動機的時候,大多數人都知道我們和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但是這個差距是怎麼來的?我個人的理解主要還是用於此項研究的費用嚴重不足造成的。就拿我們的渦扇10研發的起點來說好了。

    渦扇10是中國為殲10戰機配套研發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渦扇10研發的技術指標對標的是美國的F110,也就是F16以及F15上裝備的發動機。美國這款發動機的研發費用總額有多少大家清楚嗎?相當於中國1987年國防經費的1.5倍。而這麼大的研發投入對我們剛起步的航發工業來說肯定是不可能實現的,我想中國渦扇6的下馬跟費用太大,無法持續投入也有很大的關係。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即便我們的研發部門雄心萬丈,面對經費不足也只能望航發興嘆了。航發雖然被譽為航空工業上的明珠,但是本質上還是一款工業產品,工業產品本身就涉及到工業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的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環環相扣,才能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即便是國外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也是多個公司合作的結果,並不是一個設計院,一個生產車間就能解決的。說到航發大家總是說我們起步晚,落後時可以理解的,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二戰之後興起的現代航發工業的時候我們已經建國了,起步時間從50年代開始算並不晚,核心問題還是我們經濟實力不夠,相關的配套遲遲無法建立!

    我們到底在航發上的落後在哪裡呢?有的說我們的軸承技術不行,壽命太短,有的說我們的材料不行,無法滿足加工設計要求等等。其實這些說法比較牽強,我們航發領域的落後是全產業鏈的落後,絕不是哪一個關鍵點的落後。如果僅僅是一個點落後,多年來我們應該早就攻克了,而整個體系的落後就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彌補的了。

    先進的工業品研發,是多個部門聯合才能完成的。前端是戰機研發部門提出需求,設計體系進行設計公關,還需要工業部門提供合格的材料以及生產部門跟得上的加工工藝,接下來才開始試驗製造,完成以後還要測試,即便是達到設計要求還需要考慮批次生產的問題,比如降低成本,提高效能,這些都需要一大批設計研發生產部門持續不斷地圍繞一款產品投入精力。

    咱們接下來看看這一套流程走下來有多難,先來說需求,這個肯定是需要適配戰機的,所以需求端包含的所謂推力,推重比只是個籠統的概念,雖然有明確的數字要求,但是在設計端卻存在著巨大的障礙。如果沒有做過航發的設計,你怎麼知道如何達到需求資料的設計細節呢?

    比如航發的涵道比要達到多少才能滿足推力要求,要達到這個標準的話,燃燒室的溫度又要達到多少?轉速要達到多少?這些是最基礎的資料,如何設計就是個大問題,國外不會告訴你答案,只能自己摸索。這個過程本身就是探索的過程,要不斷地試錯才行!

    當第一步滿足需求之後,接下來還需要為下一步設計的細節進行再設計。因為航發是要使用的,並不是實驗室的實驗平臺,所以各個細節還是要繼續往深了鑽研。咱們直到航發的葉片上都有很多的小孔,這些小孔如何排布?數量是多少?位置是多少?孔徑是多少?深度是多少?每個葉片的散熱孔都是一樣的嗎?如何安裝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從設計端一點點的摸索實驗,這些資料的獲得主要靠積累,計算根本無法獲得穩定的資料。以上還僅僅是在設計環節就存在的障礙。

    同時設計並非是一個設計單位完成,整個航發的設計牽扯到非常多的工業設計門類,需要多部門配合完成。這個就是高階工業品設計體系的問題了。是不是所有的設計部門都能跟上趟,哪一個部門落後了?這裡所謂的跟得上,不僅僅要求設計技術方面,還需要設計的思路和理念不落後,這些抽象的概念需要什麼樣子的人來配合完成?中間的技術障礙如何解決?

    完成設計之後的加工工藝能不能跟得上?加工這一個環節是將設計產品化的過程,很多人認為中國的高階機床和生產工藝落後,導致加工這一環節也存在落後。實際上這都是細枝末節。加工工藝是可以改進的,先進機床有落後不假,但是還是可以滿足生產要求的,相信這點我們還是可以做到的。最大的問題還是製造加工和設計理念不協同,導致製造和設計脫節。這些抽象的概念看上去只要有老師傅就可以解決了,其實根本不是那回事兒!還是各部門協調的問題。工藝創新,工藝應用等都需要跟設計結合才行,要不即便工藝有進步,但是達不到設計要求也是不能滿足需要的!

    其實說這麼多,主要是為了表達我們在這一領域長時間投入不足,導致整個航發體系出現了整體的落後。就像上面我們說的,假如這是個未知領域的話,國外現金航發巨頭的探索和積累要遠超過我們,他們不但有經驗積累,而且很多錯誤已經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知道了。在多次探索之後,在某一個領域走彎路,還是越來越少的。我們才剛剛開始,有時候設計達不到需求要求,工藝生產達不到設計要求還是存在的。我們只是在走他們曾經走過的路而已!

    一般認為航發的設計研發,需要航發工業體系至少走完三款不同的航發,從設計到生產,改進,才能培養出一個先進的航發工業體系。這裡面不但包含了設計,生產工藝,主要包含的是過去嘗試過的錯誤,積累到的經驗。在下一次航發研發提出需求的時候,可以針對性地進行難點公關!有完整的隊伍還要匹配對應的投入,先進航發才可能研發成功。美國上世紀90年代已經完成了F110的基礎上,此後的F119研發耗資也超過了百億美元,這個數字現在看來並不多,但是放在當時是恐怖的存在,要知道當時大多數國家一年軍費都沒有那麼多。

    現在中國已經完成了渦扇10系列的研發,改進,升級等工作。應該說從設計到生產改進我們都培養了一批合格的企業和人才,整個航發的設計體系也建立起來了,也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接下來對於其他提出新的需要的航發目標出現之後,我們應該可以拿得下,至少不會像曾經渦扇6下馬一樣,只知道設計而無法生產,提出了宏大的需求資料,自己卻沒有錢,也沒有經驗,最後來了個人走茶涼,人心離散!

    小結:中國航發現在整體上和先進國家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們的航發工業也就可以勉強滿足空軍發展的需要。現在說超越還為時尚早,就是將現有體系完善都是需要時間的。但是我們也不用氣餒,至少目前中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是空前的,軍費充足是基礎,只要有錢了,這樣那樣的落後都是可以趕得上來的。相信中國的航發總有一天可以追得上世界先進水平的,不過要給我們的航發體系時間,畢竟長時間的落後想要一朝反超,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困難還是存在的!

  • 3 # 軍武資料庫

    問到W君的專業問題了。

    落後世界先進水平大約20-30年吧。

    雖然目前矚目的WS-15峨眉發動機現在成功了,但是WS-15是在俄羅斯的R-79V-300向量發動機基礎上吸收經驗和進行改進而製造出來的發動機。

    雖然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次超水平發揮,但是自主研發全部智慧財產權的發動機在中國還是沒有辦法達到的。

    中國發動機主要的問題集中在材料上。

    發動機的葉片材料設計基礎過於薄弱。用在發動機上的葉片在發動機不工作的時候葉片的形狀尺寸和在發動機工作起來的時候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基礎資料太少,因此在葉片材料的製作上存在巨大的差異,而且這個差異並不是靠引進國外發動機就能解決的。

    簡單的說在常溫下的發動機葉片和在工作狀態下發動機葉片溫度相差900-1200度,金屬的熱膨脹和熱疲勞帶來的強度和尺寸變化規律現在中國的航空工業還沒有掌握。

    而類似於F-22的普惠F119發動機或者F-35的普惠F135發動機的葉片在工作的時候可以恰到好處的延伸形變並不會降低設計效率,並且可以保持很長的發動機壽命。這點就夠中國的航空工業再研究20-30年的時間。

    並且由於我們的殲-20或著說殲-10的保有量比國外的F-15、F-16、F-18的保有量要低一個數量級,那麼在實踐應用上所得到的資料就過於有限。因此在未來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上還會有很簡單的道路要走。當然如果殲-20裝備2000架,而且保證每天都有大量的飛行訓練或飛行任務,那麼我們的航發就有足夠的基礎資料可供研究那麼在中國的第六代戰鬥機上天的時候或許航發就不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自己有時候精神很好,而時候會很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