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羞於拒絕別人主要是因為害怕自己的個人形象因為一次拒絕而被破壞,以及我們沒有形成健康、清晰的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y),心理學中的個人邊界是主要是指自己情感上的界限,也就是說在與他人交往時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的位置。生活工作中有不少“老好人”看起來樂於助人,時常以討好的姿態拯救別人,心甘情願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為別人解決問題,也讓他人不斷入侵自己的邊界,其實自己很委屈,在拒絕時則更會感到十分愧疚,這種個人邊界則是不太健康的,那麼在意識到這一點以後,該如何克服呢?
首先,需要明確自己是有權利拒絕別人的,認同個人邊界明晰了才會真正獲得他人的尊敬,明確自己的感受相比其他人的感受來說更重要,這並不是一種自私,而是明白犧牲自己討好他人並不是一種真正明智的相處之道,不但讓自己疲於應付、心情沮喪,也得不到別人真正的認同,反而會認為你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建立了正確的自我邊界認知後,需要明確具體的行為底線,也就是說哪些事情可以接受,哪些則是重要的原則,接下來也就是開始真正的拒絕別人越界的要求了。
當然,拒絕他人也是一門藝術,畢竟活在中國社會中,直接冷淡地拒絕還是會有損自己的友好屬性,不過心理學家總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拒絕技巧幫助你更溫和而又不失堅定地拒絕他人:第一步是當你準備拒絕ta的某個請求時,儘可能這樣開頭來承認對方的處境:“我知道你現在確實需要幫助",把自己放到對方的角度考慮讓ta明白你是理解他的;第二步就是緊接著的however了,需要你清晰、具體地陳述自己拒絕的理由,這一步比較艱難,不過還是可以在結尾的第三步告訴對方:即使你拒絕了他,你還是替他考慮的,比如說對方要求你幫助他考試作弊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確實需要有人幫助你透過這次考試,不過這次我並不能幫到你,因為我……而且,很可能被發現,我被發現沒有太多關係,但你馬上要面臨……評獎,對你的影響很不好……”這樣說下來,既明確了你的態度,又不至於讓對方強烈感受到被拒絕的痛苦。
通常我們羞於拒絕別人主要是因為害怕自己的個人形象因為一次拒絕而被破壞,以及我們沒有形成健康、清晰的個人邊界(personal boundary),心理學中的個人邊界是主要是指自己情感上的界限,也就是說在與他人交往時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的位置。生活工作中有不少“老好人”看起來樂於助人,時常以討好的姿態拯救別人,心甘情願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為別人解決問題,也讓他人不斷入侵自己的邊界,其實自己很委屈,在拒絕時則更會感到十分愧疚,這種個人邊界則是不太健康的,那麼在意識到這一點以後,該如何克服呢?
首先,需要明確自己是有權利拒絕別人的,認同個人邊界明晰了才會真正獲得他人的尊敬,明確自己的感受相比其他人的感受來說更重要,這並不是一種自私,而是明白犧牲自己討好他人並不是一種真正明智的相處之道,不但讓自己疲於應付、心情沮喪,也得不到別人真正的認同,反而會認為你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建立了正確的自我邊界認知後,需要明確具體的行為底線,也就是說哪些事情可以接受,哪些則是重要的原則,接下來也就是開始真正的拒絕別人越界的要求了。
當然,拒絕他人也是一門藝術,畢竟活在中國社會中,直接冷淡地拒絕還是會有損自己的友好屬性,不過心理學家總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拒絕技巧幫助你更溫和而又不失堅定地拒絕他人:第一步是當你準備拒絕ta的某個請求時,儘可能這樣開頭來承認對方的處境:“我知道你現在確實需要幫助",把自己放到對方的角度考慮讓ta明白你是理解他的;第二步就是緊接著的however了,需要你清晰、具體地陳述自己拒絕的理由,這一步比較艱難,不過還是可以在結尾的第三步告訴對方:即使你拒絕了他,你還是替他考慮的,比如說對方要求你幫助他考試作弊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確實需要有人幫助你透過這次考試,不過這次我並不能幫到你,因為我……而且,很可能被發現,我被發現沒有太多關係,但你馬上要面臨……評獎,對你的影響很不好……”這樣說下來,既明確了你的態度,又不至於讓對方強烈感受到被拒絕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