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反面之人性的弱點
-
2 # 隨風幻月
這是一位教授對學術的態度,基本上也代表了美國教育對學術的態度,而我們不得不佩服這種態度。教授的長信看到開頭基本上就能想到這是怎樣的一個事件,可能對於這個學生來說他只是要一個學位為以後的人生作助力,但是人家的教育並沒有那麼多其他因素考慮,學術就是學術,研究就是研究,標準不一樣所以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就不一樣。這也是中國該學習的地方。都說本科生越來越不值錢,但是真正將要求提高,減少混日子的人數,按本科生教育大綱真正培養學生……雖然很艱難,但是這樣才是中國教育的出路。教育改革都改高考,其實真正教育階段在大學才開始呢……向這位教授致敬,向美國教育致敬,希望中國教育能活過來
-
3 # 了無痕32339855
教育的理念其實就是社會的理念!中國教育只停留在培訓文憑層面,沒達到培養人才的高度!老師沒有培養超越自己的人才意願!反智主義成為社會潛意識!觀念不正,行為就不端!所謂人品決定做事原則,性格決定做事風格!
-
4 # 二石
嚴重贊同這個教授的信。不是說這個學生人就是失敗的,他的性格和做事方法不適合做學問,做生意,從政,做管理什麼的都可以,唯獨不可以做學問做研究。因為做學問是件非常嚴肅的事,孤獨而又沒那麼光鮮的事。如果對這件事沒有熱情,沒有嚴肅的態度,是做不好的。
-
5 # 一片空白之王某人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華人求學的慾望之根,然而這本身就是“商賈之道”而非“為學之道”。
而“為學之道”的標準卻是“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不知道當我們真的要以這個標準去求學的時候,我們的父母答不答應,老師答不答應,學校答不答應?
“吾愛真理”之所追求,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凡俗俗子而言,不是本性不想去做,而是“臣妾真的做不到”的無奈。
-
6 # 惜日的記憶-
原因1,自己本來就是去渡金,學朮研究是晃子,人家不貫這臭毛病。原因2,中國教育的痺端高分低能型人才。死讀書讀死書。原因3,不想用功,中國投機取巧的本事全會用但這是美國不管用。
-
7 # 上海飛雲客
看到這篇文章,內心深有感觸。教授的意見中肯,而富有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先把人做好。踏實,勤奮,孜孜以求!耍小聰明,玩花活,最總都得把自己玩進去。這個學生要好好的感謝這位老師。
-
8 # 張沈生
其實就兩個字“誠實”。做人不誠實不比壞蛋好在哪裡,研究生不誠實就會禍國殃民。別說袁教授刻薄、不講人情,她只是盡做人的本分而已,也是做人的起碼要有的原則。批評袁教授的人,就是把“誠實”的原則看淡了,不以為意了。
-
9 # 風雨人生146855553
我認為做的對,現在社會資訊交流非常快,是好事也是壞事,比較容易助長懶惰,投機取巧的行為,但做學問絕不應該成為這樣,因為你做的學問也許是未來的一種學習綱領,或者是未來學習的一種方向和方式方法,如果大家都去學文化快餐,就有可能失去未來,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誰都可以炒剩飯,但要是剩飯都餿了,你就怎麼加作料味道也強不了,還有害
-
10 # 使用者4534705942
我感覺這個教授寫的還是很中肯,很有道理的,做事情就應該腳踏實地,先踏踏實實做人,再踏踏實實做事,先理清做這件事是目的,再透過你想要的開始努力。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感覺這位教授還是很令人欽服的!
-
11 # 扭轉乾坤33215601
我認認真真讀完教授的話,中國有一段時間社會發展很快,社會上的人很浮躁,無論做哪一行都很浮躁,我讀研究生和大學,很多都像這個學生,有用的能賺錢的就學,純理論的就不學,想起來就很慚愧,那些純外語的書,買回來看了幾頁就沒興趣了。。。如果誰能跟我說番話也許我的生活會變一個樣子!
-
12 # 難民Nick
這位中國留學生如真是教授所說的:利用感情和其它智慧博取教授給(他她)一個學位證,再利用學位證去到處無視真正學問和真理去到處取得私人利益的心態的一個人,這種情況下被教授開除是絕對的
-
13 # 桑基魚塘993
這封信畢竟是一家之言,我考究不了真實情況,只能百度出袁勁梅是搞哲學的。哲學是一門非常主觀的社會科學,並且帶有強烈的所在國家和社會的政治性質。這就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我們看待這件事不能預設教授正確,二是學生的成績由誰透過什麼方式和標準去判定。信中基本圍繞著學生的“功利”和“自以為是”去描寫,細節不多。充其量是學生的本科成績不好和經常說一些教授不認可的名人。而名人是誰?天知地知,教授知學生知。進一步說,真正能在哲學上有所作為的能有幾人,如此強烈主觀性的學科真能憑一封信立判是非?比如說,如果在美國真實反映基督教的歷史和所為,那你必然成為“異教徒”;如果在倭國真實反映二戰史就必然遭到打擊報復。一個人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思維,也不可能不為利益驅動。袁教授你明知這個學生本科成績不好,僅僅因為覺得他“聰敏”就錄取,你的標準也太主觀了。只希望,袁教授能出淤泥而不染,不是黃皮白心,但作為一個做社會科學“學問”者能有幾人?只要求,那些香蕉人,別再拿這件事來標榜包括但不限於美式教育和“正確”的西方口徑。
-
14 # 心路獨舞
讀完了長信,做為先在美國求學然後在美國大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華人,我完全贊同袁勁梅老師的觀點,很多問題在我工作中遇到的不少中國留學生身上也有所體現,這封信值得打算或正在美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好好閱讀。
一是在為什麼要讀研究生做學問上的差別。美國的就業比較好,本科畢業生的起步工資也不低,因此選擇讀研究生尤其是博士學位的人其主要原因是熱愛做學問,袁老師這個“東西方比較哲學”的純學術專業更是,畢業後的就業渠道很窄,基本上就是在搞研究做學問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而中國留學生到美國讀研究生的目的多是藉機一腳踏進美國,拿到學位可以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然後申請綠卡留下來,這其中雖然不乏一些人熱愛做學問,但目的卻有些功利,因此出現這種不踏踏實實做學問而只想混下來拿到學位的學生就不是什麼偶然的事情了。
二是在抄襲問題上的認知不同。在美國,你寫的文章中若超過7%的內容和網上雷同(有專門軟體界定),就被認定抄襲;而在國內,有些文章超過三分之二和網上基本相同都不會認為是抄襲,頂多算是“過度引用”。我曾在《讀者原創版》2014年第5期寫過一篇題為《在美國作弊之後》的文章,描述我親手處理過的一對中國留學生的抄襲事件,貼在公號上面後,就有一個讀者留言質問我“區區這麼一點小事為什麼要難為中國留學生,而不是幫助渡過難關”,原以為這只是個別人的無知,但仔細一看後面竟有很多人點贊,我頓時大驚,這要怎樣的沒有是非觀念和正誤原則才會這樣去想啊。
三是在大聰明和”小聰明“之間的認知差別。在美國,知其不知所以正視,奮起趕上是大聰明,因此學生會努力去讀沒讀過的書,踏踏實實讀懂,然後再去認認真真寫書評。而像這名開除學生那樣攜名人而自重、網上搜二手書評而不懂裝懂是小聰明,原本以為可以矇混過關,不想卻連得三個C和一個I。如果這名學生能夠及早正視自己不足的話,原本會避免這種局面,因為根據克瑞頓大學的規定,研究生得到第一個C時,就會發送一封警告信,同時告知其導師,這時他其實就應該好好自省並及時調整。在收到前兩個C的時候,他依舊還有機會透過透過踏踏實實的努力彌補,但是他的一錯再錯導致累計三個C,最終到了面臨被開除的局面。如果該學生有特殊原因,此時可以向研究生院董事會上訴,董事會由各學院20多位教授組成,他們要根據申訴學生的作業、成績、上訴理由、導師評價,投票決定是否開除,顯然他的上訴最後也失敗了。
四是大學在“寬進嚴出”和“嚴進寬出”上的差別。美國本科用“寬進嚴出”描述基本上還算準確的,進入大學不是保險箱,各校都有淘汰率,從10%到50%不等,越好的學校淘汰率越高。而對研究生來說,用“嚴進嚴出”似乎更準確一點,要不袁勁梅老師當初就不會到北京親自面試這名最終被開除的學生了,而進了研究生院並不代表能畢業,研究生院的淘汰率更高一些,進入博士專案的最終只能碩士畢業、進入碩士專案的半途被勸退或者畢業沒有學位,這樣的事情平時我聽多了,根本算不上是什麼新聞。
有人或許會說,我們這些人在美國居住多年,學會了“認死理”,忽視了中美兩國不同的社會環境,其實這樣說的本身恰好證實了兩個國家在“誠實”這件事情上認知的巨大差距。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個誠實端正的態度,無論做什麼都要先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的社會或許會暫時取得一些暫時的進步,但想真正進入發達社會還是很難的。
-
15 # 升值君
其實這就是中美教育體系的不同。
首先要說一點,xx同學絕對是個人才,能考上美國的博士,還在課業之餘,創辦了一個雜文網站。
如果這位xx同學是在中國的教育體系內,不但不會被開除,反而會很吃得開,混得如魚得水。
因為在中國,博士是最高學位,甚至說,是一種頭銜和地位的體現,讀了博士一般來說,並不意味著你就要搞學術,甚至說,專業的博士生導師,很希望自己的弟子多元化發展,尤其是哲學文學這些社科類專業的教授和博導們,巴不得自己的弟子中出一個這樣會來事,有經濟頭腦的文化商人,無他,中國的學術,尤其是社科類學科的學術,地位特別低,在薪火相傳的同時,身在象牙塔的學者和教授們,要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將來吃誰的問題。
這很尷尬,也很現實,這就是中國學術面臨的窘境。
所以,在國內,面對xx同學這樣的學生,博導和學者會作出跟美國教授迥然不同的選擇,有學術良心的最多延期讓他畢業,大多數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破不說破,讓他混到畢業就算了,精明點的,甚至會提前做好鋪墊,畢竟這樣的人精也不能得罪,搞不好,自己手下沒有商業頭腦的其他弟子,就要給這位xx同學打工呢,必要的時候照顧一下師弟師妹們,也是薪火相傳的應有之義。
畢竟誰都有山高水低的時候。
但是,xx同學搞錯了一點,這是在美國。與中國不同的是,在美國,選擇了讀博士,基本就等於限定了你的人生道路,那就是做學術,尤其是這種社科類博士,基本上未來就是做學術,可保衣食無憂,但是不會有成為商人的可能。
你從袁教授的信裡可以看出來,美國的社科類學術界也不富裕,但是基本的學術尊嚴還在。袁教授的憤怒可以理解,好不容易申請的專案,就是要培養學術人才的,所以可以想像,學術訓練也是非常嚴苛的,與中國的博士們不同,並不是你想混就混過去的。
這也是美國教育體制的特點,讀博,目標就是成為學者,要經歷無休止的學術訓練,它並不是一個最高榮譽頭銜和地位,也不是一塊敲門磚。
換言之,要名,就別想要利,這位xx同學顯然是把國內那一套拿到美國去了,希望混混過去。
所以在信裡,袁教授反覆強調的是,做學術的操守,我想,應該警醒的不止是xx同學,培養出xx同學這樣的學生的土壤,同樣值得警醒。
-
16 # 歪歪流水
我覺得袁教授說得很對,這不是什麼文化歧視,就是起碼的學術精神的要求。國內的大學已經被社會風氣沾染太多了,很多人認為混學校就是混社會,不管什麼學位都可以靠人情世故去混到手。如果國內大學不改變,中國的科學和社會理論創新絕不會有出路
-
17 # 使用者9073099799048
教授前面所說的都很贊同。也能看的出來是一位博學睿智的學者。但最後的社會背景。不知是說留學生還是國家。國家的話那隻能說不敢苟同,留學生的話那就可能真跟他周圍的環境以及家庭有很大的原因。 看了真的很羞憤啊,不過大多數留學生還是很好的,都是去學習知識,提升自己,開拓眼界。而不是為了那個所謂的“留學”。
-
18 # 拉磨特熱
讀完教授的信,感覺上,第一,教授語言平實、公正和誠懇,沒有居高臨下,也沒有抓著辮子橫加指責,有的是推心置腹地懇談。教授估計感覺自己也是中國血統,言語比較剋制,怕言語過激引起華人的反感,感覺不易。第二,教授的信觸及了國內教育和學術界的一些弊端,這些弊端在國內儼然已成為默許或習慣或者風氣。具體地說就是求學、做學問的動機是為了功利,為了職業、名利,而求學和做學問的過程變成了投機取巧、抄襲複製、不求甚解,而這些現象在國內缺乏監管和懲治,以至於氾濫成災。第三,教授與這名學生不是一路人,一個是喜歡做學問過程的人,一個是不關心過程,只在乎做學問結果、利用做學問來投機的人,矛盾衝突是必然的。
-
19 # 搞定47992570
這封信的資訊量很大,他反映美國社會是個多元化並存的社會~高尚與卑鄙存在於大學不同的學科。做學術、學問研究容不得任何虛偽、投機取巧,需要有一種不記名利,為追求科學真理獻身精神。而其他學科(金融、經商)等你可以靈活不擇手段達到目的。就像特朗普一樣在任何場所可以黑白顛倒、胡說八道。只要能把別人忽悠住就行!所以,在美國留學要根據美國的國情和自己的追求選擇好學科。
-
20 # 芝寶懷念狼
開除得好!相當多的所謂留學生是什麼貨色,相信大家已經漸漸清楚了。不排除有特別優秀的孩子出國深造,到大多數,是在國內高考中的失敗者,家裡有點錢或者很有錢,送出去鍍金,你在國內學得都一塌糊塗,說明你的智力、態度、方法等等是不行的,開除你這件事其實就是一個象徵,說明你不行,是混子。
回覆列表
至少這位教授說的話是誠懇與真實的,無論成功與失敗,或是走哪條路,都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尊重知識的人,做一個對得起良心的人,做一個不被利益燻蝕的人,做一個值得人生的人……,這樣才能活出自己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