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輝煌
在新媒體誕生的初期,網路上的內容匱乏。那時候要做內容是蠻容易的。
大概在10年的時候,只要你翻開書,把名人名言它分段抄到微博上,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大號。
或者,去抄一些段子、笑話,像當年的什麼冷笑話精選之類,東抄西抄就能抄成大號。
如今的困境
流量向大號聚集
那些前臺只能顯示到十萬閱讀量的大號,後臺統計表上資料,很可能是天文數字。
如果讓那些xx新媒體排行榜、xx新媒體學院的老闆來回答,當然有必要!否則哪兒來這麼多人來報他們的培訓班?專業的新媒體運營人才缺失不夠,但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新媒體號啊!
因為我做自媒體運營時間比較長,從早期兼職做,到後來轉為專職,總有十年了。也經常有朋友過來取經問:我怎麼樣來運營我的這個自媒體。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自己經驗不夠,我認為做成功一個以後,就可以持續複製。於是就再幫朋友去做成大號。
結果後來發現:有的號能做起來,有的號不能做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運營公號的首要問題
筆者遇到過的運營者及其目標大概有以下這些:
4.在某行業甚至全社會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個人,如資深媒體人、偶像級企業家、著名學者、甚至當紅藝人等等,希望透過自己巨大的的影響力進行變現;
6.才華橫溢的內容創作/生產達人,或擅長寫作,或擅長漫畫,或能歌善舞,本身已經在其他平臺證明過自己並擁有一定數量的種子使用者;
7.無明確商業目的,抱著“試試看”、“或許能”的心態,在某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筆耕不輟,期待某一天能成為大號;
其中,1/2/3是企業,4/5/6/7/8則是個人。
針對目的的建議
To 企業運營者3:沒有明確的運營目標,也不打算進行長期投入,運營了半年以上仍然進展緩慢,那麼,建議你乾脆停止投入,無論是資金還是時間,做不好,不如不做。
不過,一旦你把目標定位在成為某個領域的頭部大號甚至更高,你同樣需要聘請一個專業團隊來替你打理除內容生產之外的一切。
To 個人運營者7/8:哪怕這幾年你已經積攢了幾百甚至幾千個粉絲,但,還是別抱有太高的期望。
給你一個誠懇的建議:在成為優秀的自媒體內容生產者前,踏踏實實找個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自媒體去投稿,磨鍊自己的內容生產能力。
有作者資源——要麼有影響力,可以很輕鬆地找人來寫質量還不錯的文章;要麼就是本人特別擅長的寫東西。
擅長社交,具備行業影響力,有傳播渠道。
目標不明確,又不具備資源,就不建議做這方面的嘗試了。
如果具備了上面某一項條件,是不是就可以運營了?只能說它們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紅海揚帆
有一定專業背景或影響力,也能寫作的朋友,也許會抱有期望:透過積累,從小做到大,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是比較難。畢竟目前圖文新媒體已經是紅海了。(像最近開始火爆的像抖音之類,另一種形式的新媒體另當別論。)
之所以能崛起,是因為他們都做了很多的準備:內容生產者、推廣渠道、傳播資源或大咖配合等。
近期崛起的公號都建立了專業的團隊,成員各有特長,互相彌補短板。
現在這個時候,很難再靠個人運營者能夠僅靠自己,從頭開始獲得巨大的影響力了。
不求成為大號的公號
有的朋友早期做過積累,現在有幾十萬粉絲。作為個人寫一些技術文章,一週更新兩三篇,也不指著這個吃飯。這樣的話呢,其實堅持下來還是比較容易。
A1:目前比較多的就是內容電商、培訓、廣告。
咪蒙這種頭部大號,開始的是以這個廣告為主,那最近的這段時間也開始做一些這種課程的嘗試,結果被大家這個群起而噴之。
很多行業的媒體現在除了接廣告,他們可能還要也會做一些這種專業的課程。
這個活動應該說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但也要看是什麼樣型別的。
如果你捲進來的使用者,不是你新目標使用者的話。可能是花了很多錢和精力,靠獎品或福利招攬了一些使用者,結果以後再一發內容就掉粉。這樣的企業也挺常見的。
促銷手段的目的是把使用者留下來,然後再進行轉化。如果產品、內容不足以留下使用者。這種促銷行為,很可能無效。
A4:很正常,這類事兒見多了。
各個運營平臺,封殺其他平臺的分享我是司空見慣了。
Q5:還有想諮詢
曾經的輝煌
在新媒體誕生的初期,網路上的內容匱乏。那時候要做內容是蠻容易的。
大概在10年的時候,只要你翻開書,把名人名言它分段抄到微博上,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大號。
或者,去抄一些段子、笑話,像當年的什麼冷笑話精選之類,東抄西抄就能抄成大號。
如今的困境
流量向大號聚集
那些前臺只能顯示到十萬閱讀量的大號,後臺統計表上資料,很可能是天文數字。
如果讓那些xx新媒體排行榜、xx新媒體學院的老闆來回答,當然有必要!否則哪兒來這麼多人來報他們的培訓班?專業的新媒體運營人才缺失不夠,但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新媒體號啊!
因為我做自媒體運營時間比較長,從早期兼職做,到後來轉為專職,總有十年了。也經常有朋友過來取經問:我怎麼樣來運營我的這個自媒體。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自己經驗不夠,我認為做成功一個以後,就可以持續複製。於是就再幫朋友去做成大號。
結果後來發現:有的號能做起來,有的號不能做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運營公號的首要問題
筆者遇到過的運營者及其目標大概有以下這些:
4.在某行業甚至全社會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個人,如資深媒體人、偶像級企業家、著名學者、甚至當紅藝人等等,希望透過自己巨大的的影響力進行變現;
6.才華橫溢的內容創作/生產達人,或擅長寫作,或擅長漫畫,或能歌善舞,本身已經在其他平臺證明過自己並擁有一定數量的種子使用者;
7.無明確商業目的,抱著“試試看”、“或許能”的心態,在某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筆耕不輟,期待某一天能成為大號;
其中,1/2/3是企業,4/5/6/7/8則是個人。
針對目的的建議
To 企業運營者3:沒有明確的運營目標,也不打算進行長期投入,運營了半年以上仍然進展緩慢,那麼,建議你乾脆停止投入,無論是資金還是時間,做不好,不如不做。
不過,一旦你把目標定位在成為某個領域的頭部大號甚至更高,你同樣需要聘請一個專業團隊來替你打理除內容生產之外的一切。
To 個人運營者7/8:哪怕這幾年你已經積攢了幾百甚至幾千個粉絲,但,還是別抱有太高的期望。
給你一個誠懇的建議:在成為優秀的自媒體內容生產者前,踏踏實實找個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自媒體去投稿,磨鍊自己的內容生產能力。
有作者資源——要麼有影響力,可以很輕鬆地找人來寫質量還不錯的文章;要麼就是本人特別擅長的寫東西。
擅長社交,具備行業影響力,有傳播渠道。
目標不明確,又不具備資源,就不建議做這方面的嘗試了。
如果具備了上面某一項條件,是不是就可以運營了?只能說它們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紅海揚帆
有一定專業背景或影響力,也能寫作的朋友,也許會抱有期望:透過積累,從小做到大,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是比較難。畢竟目前圖文新媒體已經是紅海了。(像最近開始火爆的像抖音之類,另一種形式的新媒體另當別論。)
之所以能崛起,是因為他們都做了很多的準備:內容生產者、推廣渠道、傳播資源或大咖配合等。
近期崛起的公號都建立了專業的團隊,成員各有特長,互相彌補短板。
現在這個時候,很難再靠個人運營者能夠僅靠自己,從頭開始獲得巨大的影響力了。
不求成為大號的公號
有的朋友早期做過積累,現在有幾十萬粉絲。作為個人寫一些技術文章,一週更新兩三篇,也不指著這個吃飯。這樣的話呢,其實堅持下來還是比較容易。
A1:目前比較多的就是內容電商、培訓、廣告。
咪蒙這種頭部大號,開始的是以這個廣告為主,那最近的這段時間也開始做一些這種課程的嘗試,結果被大家這個群起而噴之。
很多行業的媒體現在除了接廣告,他們可能還要也會做一些這種專業的課程。
這個活動應該說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但也要看是什麼樣型別的。
如果你捲進來的使用者,不是你新目標使用者的話。可能是花了很多錢和精力,靠獎品或福利招攬了一些使用者,結果以後再一發內容就掉粉。這樣的企業也挺常見的。
促銷手段的目的是把使用者留下來,然後再進行轉化。如果產品、內容不足以留下使用者。這種促銷行為,很可能無效。
A4:很正常,這類事兒見多了。
各個運營平臺,封殺其他平臺的分享我是司空見慣了。
Q5:還有想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