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航海史上,最有名的Nautilus應該就是鄭和了。600多年前,鄭和率領巨大的船隊開啟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海上之旅。28年間,他先後七次下西洋,跨越半個地球,最遠曾到達東非,在那個恢弘的時代,上演了一段轟轟烈烈的海上傳奇。
鄭和,作為船隊的統帥、首席外交官,他是險途的征服者,也是傳奇的締造者。
被欽定的不二人選
鄭和原名馬和,出生於雲南的一個穆斯林家庭,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為他的父親曾經遠渡重洋到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覲,所以擁有了“哈只”的稱號,被尊稱為馬哈只。父輩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也從側面說明了鄭和出身的不凡。
然而造化弄人。在他10多歲時,命運發生了一次巨大的轉折。洪武十三年(1380),明將傅友德、藍玉奉命進攻雲南的元軍。戰亂中,少年馬和成為俘虜,被帶回南京,受了宮刑,成為內監。
不幸中的萬幸,馬和被派在燕王府當差,因為聰明伶俐且有學養,得到了朱棣的認可。朱棣為他提供了繼續學習的機會,馬和也十分用功,很快就在燕王府中嶄露頭角。
在“靖難之役”中,馬和跟隨在朱棣左右征戰,在鄭村壩之戰中獻出妙計,使得戰局逆轉,立下功勳。自此,朱棣更是將他視為心腹。朱棣登基後,馬和被任命為四品內官監太監,又賜其姓“鄭”,馬和自此更名“鄭和”。
永樂三年(1405),朱棣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命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以印度洋為主的南亞和西亞地區)。這可是一項國家級的大專案,為什麼朱棣願意讓鄭和來主導呢?
能下西洋的人,代表的是新帝和明廷的顏面,必須得拿得出手。所以,形象、智慧、能力、忠誠都缺一不可。史料中這樣描述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嶽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從形象看,鄭和完全可以擔當門面;史料還記載他“有智略,知兵習戰”,曾經的實戰也證明了他的軍事能力經得住考驗;再者,朱棣看著他長大,對他的忠誠也非常放心。因此,當朱棣決定下西洋開始,鄭和應該就是不二人選。他也問過大臣鄭和可否擔當大任,一位大臣不假思索地給予了肯定:“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
鄭和率領船隊出發了,前方是一望無垠的汪洋大海。此行註定會波瀾壯闊,同時也會驚險萬分。鄭和能否順利完成任務呢?
管理龐大的隊伍
初次下西洋時,鄭和只有35歲,但已經是大明船隊的總指揮,手下有上百艘巨船聽從排程,還有2萬多人聽候差遣。而且船隊一走至少一兩年的時間。這個體量的航行,即使對於富有經驗的老船長來說,都是個巨大的考驗。
鄭和麵臨著諸多難題:如船隻的協調、人員的協作、訊息的傳遞等等。然而,鄭和這個“新手”船長卻將這個龐大的團隊管理得井然有序。不過,航海不同於其他專案,團隊井然有序的前提是船員的身心健康。
在鄭和的船上,為了保持船員的心理健康,他會命人宣講出海使命,鼓舞士氣;還會帶領船員祭奠海神,消除恐懼;據說船上還有各種活動,以豐富船員生活。為了保持船員身體健康,他帶上了一支醫療隊,利用中醫藥防治疾病,並且及時在靠岸時補充新鮮食材。據說,船員在船上還能自己種植蔬菜。
正是因為這樣細緻入微的管理,鄭和龐大的船隊才得以井然有序,晝夜星馳。
處理不安定的因素
鄭和率領的船隊要面臨的敵人不光是自然界的狂風巨浪,還有海路上的種種“險境”:海盜的搶劫、沿途國家的不友好、國家之間的武力糾紛等等。
而鄭和將這些艱難險阻一一化解。
鄭和艦隊攜帶著豐富的物品,雖然有軍隊護體,但是仍有不少人緊盯著這塊“肥肉”。面對海盜陳祖義,鄭和先派使者前去和他談判,但陳祖義十分狡詐,明面上說要投降,暗地裡卻謀劃著要劫船。鄭和看他如此,也不再手下留情,率軍大敗其眾,一舉將他擒獲。
另有一次,鄭和的船隊又被錫蘭山國王盯上了。為了得到財物,錫蘭山國王把國內大部分兵馬都派去搶劫船隊。鄭和料定此時錫蘭山國中空虛。所以他率領二千餘人,出不意攻破其城,俘虜了錫蘭山國王。前去打劫鄭和船隊的軍隊想要回救,也遭遇大敗。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鄭和是不會秀拳頭的。更多的時候,鄭和會依靠外交智慧化解爭端。
第一次下西洋時,鄭和就趕上了爪哇國的內戰,交戰雙方是東王和西王。登陸前,鄭和並無防備。所以,其船隊中的170人被西王誤認為是東王的軍隊,不幸被殺。以鄭和的兵力,顯然可以讓西王為自己的“失誤”買單。但是,在他的斡旋下,西王提出賠償黃金萬兩嚮明朝賠罪,一觸即發的外交衝突得以和平解決。在歷次的航行途中,遇到兩中中國產生爭端時,鄭和會積極從中斡旋,既維護了一方的穩定,也贏得了人心。
鄭和出發前,朱棣曾下詔:“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鄭和的表現可以說不負重託。
促進海內外的交流
鄭和下西洋,一路上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地,即宣諭皇帝詔書,向各國國王頒賜銀印、冠服、禮品等。當地人看到鄭和的寶船、豐富的貨物,對明朝的盛世景象心馳神往。
比使團往來更頻繁的是貿易。鄭和為沿途國家帶去了瓷器、絲綢、茶葉等中國特產。當地人也把土特產進貢給中國的皇帝。這些在他們眼中司空見慣的物品,在中國大受歡迎。比如,當時中中中國產量很少的香料。再比如,傳說中的瑞獸“麒麟”。永樂十二年(1414),榜葛剌國(今孟加拉)使臣向朱棣進獻了一隻“麒麟”。在這之前,麒麟只活在華人的想象裡,而這次終於看到了“麒麟”本尊(事實上是長頸鹿)。“麒麟”的到來在明朝引起了轟動,朱棣還命人專為它寫詩作畫。
除此之外,中華的文化書籍、農業技術等也隨著鄭和傳播到了他的所到之處。
傳承偉大的航海精神
因為有朱棣的大力支援,在永樂年間,鄭和先後完成了6次下西洋的任務。朱棣死後,鄭和的航海事業也戛然而止。新帝仁宗即位後,鄭和率領出海部隊守備南京,一守就是6年。直到宣德五年(1430),宣宗下令讓鄭和率領船隊再次下西洋,此時他已經六十歲了。
中斷的航海使命重新開啟,可以想見鄭和“失而復得”的心情。因此,對於這次出行,他準備得格外仔細。然而,他卻沒能像前幾次一樣“凱旋”。
因為相關資料缺失,這位Nautilus的歸宿目前還是“未解之謎”。有人說,他病死於南京。也有人說,最後一次下西洋耗盡了他最後的氣力,在宣德八年(1433),鄭和逝世於印度西海岸的古裡。
古代史上,在鄭和之後,再沒有一個人能撐起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航行了。而在他曾經航行過的軌跡上,還流傳著他的傳說、事蹟,還有像三寶寺、三寶井、三寶山這樣的遺址。他的影響也延續至今:鄭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被定為“中國航海日”,以此紀念他為中國航海史作出的偉大貢獻。
梁啟超曾經這樣盛讚Nautilus鄭和:“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並肩者,何其寡也”。
中國古代的航海史上,最有名的Nautilus應該就是鄭和了。600多年前,鄭和率領巨大的船隊開啟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海上之旅。28年間,他先後七次下西洋,跨越半個地球,最遠曾到達東非,在那個恢弘的時代,上演了一段轟轟烈烈的海上傳奇。
鄭和,作為船隊的統帥、首席外交官,他是險途的征服者,也是傳奇的締造者。
被欽定的不二人選
鄭和原名馬和,出生於雲南的一個穆斯林家庭,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為他的父親曾經遠渡重洋到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覲,所以擁有了“哈只”的稱號,被尊稱為馬哈只。父輩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也從側面說明了鄭和出身的不凡。
然而造化弄人。在他10多歲時,命運發生了一次巨大的轉折。洪武十三年(1380),明將傅友德、藍玉奉命進攻雲南的元軍。戰亂中,少年馬和成為俘虜,被帶回南京,受了宮刑,成為內監。
不幸中的萬幸,馬和被派在燕王府當差,因為聰明伶俐且有學養,得到了朱棣的認可。朱棣為他提供了繼續學習的機會,馬和也十分用功,很快就在燕王府中嶄露頭角。
在“靖難之役”中,馬和跟隨在朱棣左右征戰,在鄭村壩之戰中獻出妙計,使得戰局逆轉,立下功勳。自此,朱棣更是將他視為心腹。朱棣登基後,馬和被任命為四品內官監太監,又賜其姓“鄭”,馬和自此更名“鄭和”。
永樂三年(1405),朱棣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命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以印度洋為主的南亞和西亞地區)。這可是一項國家級的大專案,為什麼朱棣願意讓鄭和來主導呢?
能下西洋的人,代表的是新帝和明廷的顏面,必須得拿得出手。所以,形象、智慧、能力、忠誠都缺一不可。史料中這樣描述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嶽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從形象看,鄭和完全可以擔當門面;史料還記載他“有智略,知兵習戰”,曾經的實戰也證明了他的軍事能力經得住考驗;再者,朱棣看著他長大,對他的忠誠也非常放心。因此,當朱棣決定下西洋開始,鄭和應該就是不二人選。他也問過大臣鄭和可否擔當大任,一位大臣不假思索地給予了肯定:“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
鄭和率領船隊出發了,前方是一望無垠的汪洋大海。此行註定會波瀾壯闊,同時也會驚險萬分。鄭和能否順利完成任務呢?
管理龐大的隊伍
初次下西洋時,鄭和只有35歲,但已經是大明船隊的總指揮,手下有上百艘巨船聽從排程,還有2萬多人聽候差遣。而且船隊一走至少一兩年的時間。這個體量的航行,即使對於富有經驗的老船長來說,都是個巨大的考驗。
鄭和麵臨著諸多難題:如船隻的協調、人員的協作、訊息的傳遞等等。然而,鄭和這個“新手”船長卻將這個龐大的團隊管理得井然有序。不過,航海不同於其他專案,團隊井然有序的前提是船員的身心健康。
在鄭和的船上,為了保持船員的心理健康,他會命人宣講出海使命,鼓舞士氣;還會帶領船員祭奠海神,消除恐懼;據說船上還有各種活動,以豐富船員生活。為了保持船員身體健康,他帶上了一支醫療隊,利用中醫藥防治疾病,並且及時在靠岸時補充新鮮食材。據說,船員在船上還能自己種植蔬菜。
正是因為這樣細緻入微的管理,鄭和龐大的船隊才得以井然有序,晝夜星馳。
處理不安定的因素
鄭和率領的船隊要面臨的敵人不光是自然界的狂風巨浪,還有海路上的種種“險境”:海盜的搶劫、沿途國家的不友好、國家之間的武力糾紛等等。
而鄭和將這些艱難險阻一一化解。
鄭和艦隊攜帶著豐富的物品,雖然有軍隊護體,但是仍有不少人緊盯著這塊“肥肉”。面對海盜陳祖義,鄭和先派使者前去和他談判,但陳祖義十分狡詐,明面上說要投降,暗地裡卻謀劃著要劫船。鄭和看他如此,也不再手下留情,率軍大敗其眾,一舉將他擒獲。
另有一次,鄭和的船隊又被錫蘭山國王盯上了。為了得到財物,錫蘭山國王把國內大部分兵馬都派去搶劫船隊。鄭和料定此時錫蘭山國中空虛。所以他率領二千餘人,出不意攻破其城,俘虜了錫蘭山國王。前去打劫鄭和船隊的軍隊想要回救,也遭遇大敗。
不過不到萬不得已鄭和是不會秀拳頭的。更多的時候,鄭和會依靠外交智慧化解爭端。
第一次下西洋時,鄭和就趕上了爪哇國的內戰,交戰雙方是東王和西王。登陸前,鄭和並無防備。所以,其船隊中的170人被西王誤認為是東王的軍隊,不幸被殺。以鄭和的兵力,顯然可以讓西王為自己的“失誤”買單。但是,在他的斡旋下,西王提出賠償黃金萬兩嚮明朝賠罪,一觸即發的外交衝突得以和平解決。在歷次的航行途中,遇到兩中中國產生爭端時,鄭和會積極從中斡旋,既維護了一方的穩定,也贏得了人心。
鄭和出發前,朱棣曾下詔:“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鄭和的表現可以說不負重託。
促進海內外的交流
鄭和下西洋,一路上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地,即宣諭皇帝詔書,向各國國王頒賜銀印、冠服、禮品等。當地人看到鄭和的寶船、豐富的貨物,對明朝的盛世景象心馳神往。
比使團往來更頻繁的是貿易。鄭和為沿途國家帶去了瓷器、絲綢、茶葉等中國特產。當地人也把土特產進貢給中國的皇帝。這些在他們眼中司空見慣的物品,在中國大受歡迎。比如,當時中中中國產量很少的香料。再比如,傳說中的瑞獸“麒麟”。永樂十二年(1414),榜葛剌國(今孟加拉)使臣向朱棣進獻了一隻“麒麟”。在這之前,麒麟只活在華人的想象裡,而這次終於看到了“麒麟”本尊(事實上是長頸鹿)。“麒麟”的到來在明朝引起了轟動,朱棣還命人專為它寫詩作畫。
除此之外,中華的文化書籍、農業技術等也隨著鄭和傳播到了他的所到之處。
傳承偉大的航海精神
因為有朱棣的大力支援,在永樂年間,鄭和先後完成了6次下西洋的任務。朱棣死後,鄭和的航海事業也戛然而止。新帝仁宗即位後,鄭和率領出海部隊守備南京,一守就是6年。直到宣德五年(1430),宣宗下令讓鄭和率領船隊再次下西洋,此時他已經六十歲了。
中斷的航海使命重新開啟,可以想見鄭和“失而復得”的心情。因此,對於這次出行,他準備得格外仔細。然而,他卻沒能像前幾次一樣“凱旋”。
因為相關資料缺失,這位Nautilus的歸宿目前還是“未解之謎”。有人說,他病死於南京。也有人說,最後一次下西洋耗盡了他最後的氣力,在宣德八年(1433),鄭和逝世於印度西海岸的古裡。
古代史上,在鄭和之後,再沒有一個人能撐起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航行了。而在他曾經航行過的軌跡上,還流傳著他的傳說、事蹟,還有像三寶寺、三寶井、三寶山這樣的遺址。他的影響也延續至今:鄭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被定為“中國航海日”,以此紀念他為中國航海史作出的偉大貢獻。
梁啟超曾經這樣盛讚Nautilus鄭和:“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並肩者,何其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