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繁星落石
-
2 # 康康愛上書
即將到來的左手“5G”右手“AI”的變革時代,我們如何去閱讀?
關於閱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則新聞:
2020年1月2日,以“5G,加速美好生活”為主題的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新年首場,攜手智慧製造及工業4.0專家王喜文來到了位於深圳永珍天地的華為全球旗艦店。王喜文作為華為閱讀領讀人分享了5G與閱讀的數字變革、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等精彩內容。
在即將迎來左手“5G”右手“AI”的變革時代,為什麼華為閱讀要開一場普及5G新變化的讀書會?
對於我們這些熱愛閱讀的人,在接下來的5G與AI的變革時代,我們又將如何更好的去閱讀呢?
01
“數字閱讀讓使用者在網上獲取圖書的途徑大大增多,手機閱讀讓閱讀環境變得不受限制,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而進步,閱讀這個繼承了幾千年的形式也迎來了它的生死變革!
閱讀的邊界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我們原來的範疇。
自古到今幾千年來,提到閱讀,就會跟書緊緊聯絡到一起!閱讀就是讀書!
但隨著手機等數字化工具的大量使用,閱讀的範圍已經遠遠超越了讀書這個範疇。
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到圖文,再到音訊影片,到短影片到直播都已經成了人們閱讀的方式,
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紙質的書籍閱讀,方便快捷的數字化閱讀更是走進了千家萬戶,走到了每個人的手中!
一位專家有言:“現代人的閱讀方式早已從傳統紙質拓展到電子書籍,甚至有聲讀物,科技的發展成就了更加便捷的閱讀方式。”
但這樣的情況我們如何去更好的閱讀呢?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有其兩面性,數字閱讀也不例外,
其讓我們閱讀更加的方便快捷,選擇更加多樣化的同時,
也給我們的閱讀,帶來了不少的煩惱與坑!
如何去選擇閱讀?選擇何種形式的閱讀?選擇讀什麼?
知識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在這些不停擴充套件的知識面前,我們如何甄別?到底去閱讀那一份?
成了現在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兩難境地!
02
所謂的乾貨,就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了!
任何事物都是應運而生的,當你面對浩瀚的知識無從下手的時候,乾貨來了!
什麼是乾貨?
乾貨一詞,有案可查的是2002年徐小平所著的《圖窮對話錄》,說要給諮詢者提供有價值的思想。
近年來,乾貨也有了其新的含義,
“羅輯思維”不斷強調說自己把一本書加工成短影片,是拿出了書中的“乾貨”,
從此,“乾貨”二字就確定了其顯赫的江湖地位。
羅輯思維的成功,以至於現在的各種讀書會和社群紛紛跟風。
乾貨的呈現形式也多種多樣起來,
精煉短文,讀書筆記,思維導圖,幾頁PPT,短影片,十幾萬字精簡到十幾分鐘的聽書等等。
難道,乾貨就真的那麼“有料嗎”?
乾貨,就好比你把鮮魚曬成了鹹魚幹,
你覺得還新鮮嗎?還好吃嗎?還是魚應該有的味道嗎?
閱讀亦然,如果別人把一本書的精華部分提煉出來,
展示給你看,講給你聽,你以為自己就得到這本書的精華了嗎?
魚被脫水了,就會改變魚的本質,不在是鮮魚的味道,甚至不是魚的味道。
而一本書,如果脫去其中的水分,那麼學到的就絕不是書的精髓,有怎能是書的精華?
無論是面對怎樣的乾貨,
你內心一定要明白,你是為了什麼才去閱讀的?
你不是為了書中的精華,你是為了對你有用!讓你改變,或者讓你成長、促使你行動!你才去讀書的。
而不僅僅是讓別人感覺你懂得不少!若非你所需,要其精華又有何用?
03
那麼,問題來了,
面對鋪天蓋地的乾貨,我們如何應對?
認識其本質,只吸收對自己有用的乾貨!
在本人近期閱讀的《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乾貨的兩個缺點:
1、 得到乾貨就是學習是成人學習的歧途,
2、 乾貨也不是書的精華
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加快,人人為了儘快的學習知識,
花盡量少的時間去學習非常多的知識,就去尋找所謂的乾貨,
看似在節約時間,其實在自欺欺人,那樣速學只是為了降低自己的內心焦慮,而非很正的學習,
看書,就好比跟一位巨人在全面交流;看乾貨,就是在道聽途說,聽被人在交流經驗,
你只有透過自己去看這本書,你才能真正的跟作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你才有可能擦碰出火花。
你才能真正的從中學到你自己需要的東西,而非被別人嚼過的乾貨!
這些乾貨甚至甚至會引導你誤入歧途,又或者對你來說,既非乾貨,更無多少實際價值。
真正的知識,從百度搜索就可以收搜到,
所以,也就是那些所謂的乾貨可能是真正知識,但有時候卻也是不值錢的,只有你將學到的知識真正的用到自己身上,你才會有價值。只有在學到知識上加上自己的反思或者見解,你才真正的從中學有所得。
那麼我們如何去應對乾貨呢?
做到四點即可:
1、 追乾貨,但不盡信乾貨
2、追大咖,但不傍大咖
3、擴大新知,但不一直追新知
4、報班,但不盲目的不停的報班。
在我們面對各種形式的乾貨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一點,就是量力而行,為我所用!
一定不要盲目的追捧乾貨,更不要因為吸收太猛,無法被自己消化,造成知識的吸收消化不良。
就好比你一直在報班學習,卻忘記了去解決自己切身的問題,
一直忙於讀書、打卡,參加培訓班,卻沒有時間去反思自我,最終你除了得到一堆的學習筆記,你一無所獲。
所以,我們在閱讀學習的時候,無論任何一種學習的方式,一定要以自己為學習的核心,而非你要學習的知識。
在這裡送各位讀友一句話:
莊子曾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所以,我們只能拿有限的時間,去學那些對我們自身有用的乾貨,
而非別人介紹的硬幹貨,那些對我們來說起不到的作用的乾貨,無論多麼的精華,我們也要大膽的拋棄。
04
那麼,對於已經到來的左手“5G”右手“AI”的變革時代,
我們又將如何更好的去閱讀呢?
無論閱讀的外延如何的延伸,外界的形式如何變幻,科技如何的先進,
你都必須打造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知識體系,
越是儘早建好自己的知識體系,外界對你得干擾越小,你對外界不同形式下的吸收越順暢,
不然,你會越來越難以吸收和留住,外界給你帶來的有效資訊,
進而有可能成為資訊的垃圾桶!
人人為了節約時間,為了提高學習效率,都也是緊盯乾貨!
那到底是看書好呢,還是從手機上看這些所謂的乾貨好呢?
那要從你本身出發,看你到底是怎樣的一位學習者,
如果是一個學習能力差的,那麼對你來說看書與看手機都是一樣的,你都吸收不到什麼知識;
如果是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那麼對與想學知識的你,
還是看書比看手機好,畢竟看書就比較系統化,看手機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識,
你也不好拼湊這些知識為你所用,不成體系,更不宜與你吸收與轉化;
如果你是一個學習能力較強者,對於所學的知識也有一定的基礎,那麼你看手機和看手機都一樣,
因為當你自成體系以你為中心,無論是看書還是看手機,
那些零碎的知識都是對你本身知識體系的一種補充。知識只是添磚加瓦罷了。你都可以做到完美的有效吸收!
結束語
閱讀有價值嗎?
其實閱讀本身是不能創造價值的,你的理解與記憶知識也創造不了價值,
只有改變你的認知態度,改變你的行為才能創造價值,
只有將讀來的知識進行內化與反思,你才會創造價值!
所以,無論左手“5G”右手“AI”的變革時代如何變革,
透過閱讀 ,就是一定要構建以提升自我為核心的知識體系,
以自己的不變迎外界閱讀的萬變!
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乾貨,
更不要拿哪些所謂乾貨或者雞湯文來自我撫慰!
回覆列表
依賴影片的媒體模式比例會增加,甚至是超過影片的資訊傳遞模式。但是文字和影象是否會繼續存在,不可否認是一定會的。在閱讀速度上來說,文字依然是具有最高的效率的,其次是語音。所以社交的方式未必會發生本質上的改變,只是會變得更加豐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