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馬談古今
-
2 # 烽火知了
中國五千年文明傳承,傳統節日非常豐富,隨著中西文化的融合,很多傳統節日已經淡化或消失,不過農村比城市保留得多一些,下面知了來說說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三大人節、三大神節!
三大鬼節:鬼節,就是給去世的人過的節日,是表達人們對親人的祭奠和思念。
1、清明節:現在正是清明時分,又叫踏青節、寒食節,時間不固定說是在冬至後的第104天,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2、中元節:指陰曆的七月十五,俗稱鬼節、七月半,也稱盂蘭盆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據說七月半這天地府會把鬼魂都放出,民間子孫普遍進行祭祀活動。
3、寒衣節:指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來一”、“祭祖節”、“冥陰節”。
三大人節:所謂人節,就是活著的人過的節,是我們現在還在過的重要節日。
1、春節:指農曆新年,大年初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2、端午節:指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蒿、薰蒼朮、賽龍舟等習俗。
3、中秋節:指農曆八月十五,又稱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等習俗。
三大神節:是對神明的祈禱的節日,即人們渴望美好生活的祈禱。
1、上巳(sì)節, 俗稱 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這是中國的情人節。
2、天貺(kuàng)節農曆六月初六是中國傳統節日天貺節。道家的稱呼,起源較晚。 淮安 民間有六月六曬紅綠的習俗。相傳“六月六曬紅綠”之俗起源於唐代。
3、重陽節,又稱重九節、 曬秋節、“ 踏秋 ”,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巢出動,重陽節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回覆列表
中國傳統中的三大神節,三大人節,三大鬼節介紹
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有著非常豐富的節日傳統,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入侵,很多傳統節日在城市中已經消失不見,不過在農村大部分卻還保留著,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大神節、三大人節、三大鬼節。
一、三大神節:
神節是對神明的祈禱!三大神節分別是農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民間認為三六九是吉祥的數字。這三個日子是吉祥數字的重疊。是拜神祈福的最好日子。
1、三月三是王母娘娘蟠桃會,是軒轅黃帝的生日。好多地方都有廟會。這天的寺廟都非常熱鬧,有去廟裡上香的習俗。
2、六月六,也叫“洗曬節”。傳說盤古是這一天逝世的。因為農曆六月份進入暑期。氣候潮溼。人們這一天都會打掃衛生,洗曬衣物之類的。
3、九月九重陽節,傳說天有九重。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九月九也有天長地久含義。有登高,賞菊花的習俗。
二、三大人節:
所謂人節,就是活著的人過的節日,這是我們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還在過的節日。
1.春節:春節據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各民族中的第一節。每當過春節的時候,都是全家團聚的日子。
2.端午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身體祛病的節日,人們要喝雄黃酒,門頭放艾蒿。後來為了紀念屈原,才演變出其他的一些譬如吃粽子、賽龍舟的民俗。
3.中秋節:中秋節這天的月亮是最大最圓的,所以古詩詞中常有借"月圓"盼"人圓"的願望,寄託自己思念故鄉和親人的心意。
三、三大鬼節:
鬼節,自然也就是給去世的人過的節日,是表達人們對親人的祭奠和思念。
1、清明節:現在正是清明時分,又叫踏青節、寒食節,時間不固定說是在冬至後的第104天,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2、中元節:指陰曆的七月十五,俗稱鬼節、七月半,也稱盂蘭盆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據說七月半這天地府會把鬼魂都放出,民間子孫普遍進行祭祀活動。
3、寒衣節:指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來一”、“祭祖節”、“冥陰節”。
現如今由於很多的華人的崇洋媚外,無條件的認為西方文化就是好的。全盤接受西方的一些東西。一些西方的節日已經快把我們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擠壓的沒有生存空間了。很多華人知道聖誕節,平安夜,萬聖節該吃什麼,做什麼。卻不知道中國一些傳統節日和習俗。這一點也許我們許多人都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