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華的小說鋪子
-
2 # 北望大坡灘
不能!
雖然答主是金庸小說迷,初一開始讀第一本《鹿鼎記》,但是還是本著實事求是來說:若武俠小說有華山論劍,金庸先生自己都不敢說自己位列第一。
金庸先生在其書中,曾列出三十三部唐傳奇,也對這些小說頗為推崇,什麼《聶隱娘》、《虯髯客傳》,等等,雖然短小,但精悍!深得中華文化之精髓,且奇思妙想又不落俗套!
若是以近現代武俠著作者,則由很多,還珠樓主,梁羽生,古龍,溫潤安,之於臥龍生,個人感覺有些差強人意。
但金庸先生小說中,有很多情節無法自圓其說,也存在一些邏輯混亂的地方,雖然先生幾次修正,但難以改變其根本。不過瑕不掩瑜,終究是讓人著迷的!
僅僅是白玉微瑕!
若說武俠小說第一人,答主首推王度廬!其“鶴鐵五部曲”,《鶴驚崑崙》,《臥虎藏龍》,《寶劍金釵》,《劍氣珠光》,《鐵騎銀瓶》,值得武俠愛好者深夜細細品味!
-
3 # 竹子剋星
什麼叫寫作水平?老百姓中最廣為流傳,最喜愛的武俠作品就是金庸的,所謂的寫作水平誰來評判?用什麼標準評判?文人最是相輕,作家之間評判?作家之間評判鬧出的不要臉的事兒還少嗎?大眾喜歡的作家,因其作品廣泛流傳,有錢,而那些寫出來的東西沒人看的“作家”在爭名,因為寫的東西沒人看,沒有利,只好去弄個“名”,然後就出現了某種獲獎的“名”作家,作品幾乎無人知曉。金庸是不是武俠第一?市場已經證明。
-
4 # 國平軍史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最早拜閱的新派武俠小說,是4卷本港版直排繁體字的《萍蹤俠影錄》,真的是愛不釋手,除了吃喝拉撒睡,可謂一口氣讀完。
現在,回過頭來看,此後的鏡片加厚,與連續不停地盯著此書,看到眼睛酸脹流淚不止,應該大有關聯,其痴迷的狀態,真被此書害矣。
此書,是香港武俠小說作者梁羽生的代表作,是其扛鼎之作,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滿意的作品。小說傾力塑造了一個以家國利益為重,甘願拋棄榮華富貴,奔波於塞北中原之間,屢建奇功的大俠張丹楓的生動形象。
當然,本人更願看張丹楓與雲蕾的愛情展開的情節描寫,可謂一波三折,深沉蘊藉,悽怨動人,這個既豪俠浪漫又美好絕倫,充滿俠義和愛情的傳奇,令讀者回腸蕩氣,久久難以忘懷。
小說不僅情節展開跌宕起伏,而且充滿了懸念,感到梁羽生先生的文筆奇佳,此後,《雲海玉弓緣》、《七劍下天山》、《白髮魔女傳》這幾部梁羽生內地出版的代表作,都購買並閱讀了,但感覺都沒有《萍蹤俠影錄》給人的印象深刻。
《射鵰英雄傳》,是本文作者拜閱最早的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當時是16開本上下冊的,以中外影視小說叢書名義出版;第二本便是上下兩部《書劍恩仇錄》,此後,陸續購買閱讀了金庸的《碧血劍》、《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倚天屠龍記》等。
本文作者對《倚天屠龍記》,其人物、情節的設定,作者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也是金庸所有武俠作品中,唯一能一口氣讀完,中途實在捨不得放下的作品。
就其作品總體上的引人入勝來看,金庸武俠小說特別是《倚天屠龍記》,要超過樑羽生的《萍蹤俠影錄》,這點可能許多讀者都會有所體會,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道,相信讀過這兩部金庸和梁羽生代表作的讀者,對此應該都有所體會。
但就金庸和梁羽生兩位武俠小說大師在文學造詣來看,本文作者則認為金庸先生要略遜色於梁羽生先生,梁羽生的文筆真的非常好,儘管寫的是武俠小說,但其文學功底真的非常深厚,相信接觸過樑羽生先生的作品的讀者,對此,都會得出與本文作者大同小異的感觸。
當然,金庸武俠小說的情節更為吸引讀者,除了《連城訣》等少數相對垃圾的作品以外,都是極為吸引讀者的眼球的,其作品的傳播應該遠在梁羽生小說之上。
《鹿鼎記》這般市井氣息非常濃郁的作品,韋小寶只知有娘卻不知道其爹是誰,這個不學無術,以及無厘頭般的小人物,卻終成天下第一好運的小無賴,左擁右抱,老婆一籮筐,真的讓許多人非常仰慕,成了翻拍影視劇版本最多的金庸作品,可見在民間金庸武俠小說的受歡迎程度。
-
5 # 田獲三狐
怎麼還能不能啊?
難道不是不言自明的嗎?
他本來就是第一啊!
而且我覺得,金庸先生的寫作水平不但在所有武俠作者中可以排第一,即便把範圍擴大到所有的中文寫作者,他都數得著。
他已經把武俠寫絕了!
人性、宿命、俠義、家國情懷、民族大義……這些主題都在他的小說中應有盡有。
內容上也是包羅永珍,豐富多彩,美食、周易、詩詞歌賦、醫卜星象、琴棋書畫詩酒花……這些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現。
創作形式上就不多說了……
總之,個人認為,金庸先生創造了武俠小說的最高峰,而且杜絕了後來者任何超越甚至可以比肩他的任何可能,他就是武俠世界中的No.1。古龍先生有個別的一兩本小說還能與其媲美,比如《多情劍客無情劍》和《大地飛鷹》,但整體來說,不論水準還是影響力還與金庸先生差很大一截……
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我完全贊成並支援史航老師的說法。
他在金庸先生逝世一週年接受採訪時說:“如果有一個真正的定義,我認為他是華語文學界的霍金。每個人都想了解的秘密,他儘可能給我們勾勒了,就像霍金的《時間簡史》。《時間簡史》不是人類的歷史,但比人類的歷史還重要。同樣,金庸的作品不是信使,但比那些發生的歷史更值得我們尊重。”
他還說過另外一句令人動容的話(大概):前些年即便還有人認為金庸先生不該進入文學史,那有有什麼所謂呢!就像楊過在大勝關參加英雄大會,即便所有人不認可他的資格,沒關係,我小龍女可以在外面陪著你。就像金庸先生有我們這些粉絲陪伴一樣……
有史航老師這樣的大咖為我們撐腰,感覺底氣更足了。
-
6 # 崔語軒
金庸當之無愧在新武俠小說中排名第一,有《鹿鼎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代表金庸武俠最高水平,傳播最廣的六大名著。
-
7 # 蓮花座的遐想
能。
唐傳奇小說只是短篇。
明清小說中,水滸傳不能算武俠,寫了一群強盜罷了,正面人物看著不像好人,純談義氣。三俠五義之類又正好相反,就是官差抓賊,這類小說才是當時的主流,人物相對單調。
民國湧現了一批作家,寫的武俠和今天的玄幻小說有的一拼,千里飛劍,這根本不算人了。但凡是主角,光環亮眼得不得了,得了真傳就天下無敵,人物描寫乾癟,看幾本書裡面的人都一個套路。
新武俠從梁羽生開始,他的作品文字挺優美,談情說愛也下了大功夫。可武功呢?看著像天山派的門派歷史,主人公也是一副面孔,一個師父傳下來的,當然差不多,這劍法好在哪裡?梁羽生一翻白眼,我哪裡知道?
古龍小說寫得扣人心絃,人物辨識度很高,現代小說的筆法非常多,像分鏡頭劇本,情節是破案加武打,語句透著人生哲理。可~~~,他的很多東東幾乎是直接拿來主義,你看那些劍客上門挑戰的情節,怎麼看都是宮本武藏的感覺。看小說教父,嗯,怎麼那麼熟悉?流星蝴蝶劍。
其他武俠小說家的作品就更弱了,溫瑞安的小說,人名和武功名字好奇怪啊,太難記了,人物都是走極端的路子。
還有的獨闢蹊徑,不是寫武打小說,專門寫成泡妹小說,一個男主,十幾個女生追,跟風吃醋,小說完了。
有不用比武功,直接比年紀的,九十歲的師祖夠厲害了,沒想到對方來了一個一百二十歲的老妖怪,結果這一方請了一個一百五十歲的老祖出來。唉!這就太沒意思了。
金庸的小說情節連貫,硬傷不太多。主人公性格塑造下了大功夫,每個人辨識度很高,而且不覺得彆扭,不生拉硬拽,很合理。即使是配角們,居然也可以有那麼明確的辨識度,一個個都很鮮活。倚天屠龍記裡,明教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十幾個人分得清清楚楚,五大門派的掌門人、高手也可以分出誰是誰,甚至還包括性格特質。這在那麼多武俠小說裡,真的是絕無僅有的。
情節不單調,一個懸念起、結,又一個懸念又起,結了這個懸念,居然發現前一個懸念還有隱情,看了有大石落地的感覺。
每個人的武功都有交代,原理、實際交手等看得清楚明瞭。特別是不拘於師承,高手突破師承,開創出新,這是其他武俠小說不能比的。
有思想,武俠的俠字不是擺設,而是小說的重要內容,這是獨樹一幟的,他之後的小說家雖也有涉獵,但沒法達到如此高度的。特別是小說融入大量哲學、宗教的知識和探討,這是別的小說家所不能的。謝遜在少室山出家不改名,可能很多真正的佛門弟子都沒有這境界了。
所以,說武俠小說,金庸絕對是第一。
-
8 # 和平使者138773745
可能是各人的喜好不同吧,有一本武俠小說,在我上中學時,忍不住看了好幾遍,它就是《多情劍客無情劍》。每看一遍,我就會情不自禁的驚歎古老先生居然能把一個人寫得如此有魅力 !
之後 ,我也看了許多別人寫的武俠小說 ,比如: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俠 》、《雲海玉弓緣》,和 金老爺子的 射鵰三部曲 、《笑傲江湖》 、《鹿鼎記》 等等。但是,再也沒有一部,能夠使我看兩遍以上了。
如果按“寫作水平”來說 ,金庸無論從文筆還是內涵 ,的確算是武俠小說兒的“集大成者 ”,但是,他在對人物的“獨特性塑造”方面,卻比不上古龍 ,可以說古龍已經把人物的“人格魅力 ”刻畫到了極致 !
一言以蔽之:金、梁只是把人當“雕塑”來刻畫,而唯有古龍是把人物當“酒”來“品”。
所以,本人更欣賞古龍 。
-
9 # 古金武俠
金庸的文風渾厚無比,好似一罈窖藏多年的醇酒。在翻閱的時候,就像是品嚐美酒一般,讓人如痴如醉。在文筆方面,金庸做到了這一點,讓後來者望塵莫及。何為好的文筆?我認為要做到流暢、凝練、準確、畫面感這四點。顯然金庸在這幾個方面都是信手拈來,絲毫沒有阻礙,他可以“隨心所欲,任意而為”,就如同獨孤求敗的無招劍法。
在眾多武俠作家中,梁羽生、古龍、黃易、溫瑞安;奇儒、柳殘陽、鳳歌、蕭逸。這些人的文筆,不能說不好,但在整體把控上,金庸獲得了成功。古龍的文筆也很好,他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並且取得了成功。但古龍曾模仿金庸長達十年,這是很多讀者不知道的事情。在模仿的過程中,古龍終於另闢蹊徑,自成一派。須知古龍之前,有梁羽生和金庸,他寫出自己的風格,是有多麼的不容易。不過論文筆,金庸還是要更勝古龍一籌。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的開山之人,在金庸未寫武俠小說之前,報社編輯羅孚讓梁羽生先寫,他寫了一本《龍虎鬥京華》。“新派武俠小說的催生婆”羅孚,成就了梁羽生和金庸。當時武俠小說異常火爆,梁羽生根本連載不過來,這個時候,金庸的《書劍恩仇錄》應運而生,至此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寫武俠小說這一塊,梁羽生是新派“開山祖師”,金庸是發揚光大者。梁羽生和金庸,到底誰的文筆更好,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且看梁羽生怎麼說……
“我是全世界第一個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寫得更好的人,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都知道了”。
梁羽生認為自己的小說不如金庸寫得好,這裡邊有自謙的成分,當然在寫正派人物的時候,梁羽生不遜色金庸。不過要論亦正亦邪,譬如東邪黃藥師這樣的角色,似乎梁羽生略有不及。不過話又說回來,單獨拿出梁羽生小說的章節回目,金庸亦是自嘆不如,這二人可謂一時瑜亮。梁羽生惜敗金庸,除了讀者的評價之外,還有他親口所言。
站在客觀的角度評價,梁羽生將詩詞融入小說中,為作品增添了不少光彩。金庸的文筆屬於大開大闔,不拘泥小節。故而在所有武俠小說作家中,金庸以文筆佔據首位,是沒有太多爭議的。當然武俠小說作家委實不少,金庸能成為第一,確實有著不可忽視的實力。
李涼的作品也比較有趣,尤其是《妙賊丁小勾》《天才混混》《暗器高手》《奇俠楊小邪》,均是不錯的武俠著作。在讀初中的時候,每當翻閱之時,總是會笑出聲來。李涼的小說極其詼諧幽默,論文筆自是不及金庸,不過這種鮮明的風格,也讓不少讀者記住了這位武俠作家。在武俠領域裡,也算是有一席之地。
金庸和李涼的文筆孰強孰弱,相信讀者心中有數。但因此將李涼作品貶低的一文不值,倒也大可不必。金庸博覽群書,將琴棋書畫、五行八卦、歷史知識等插入作品中,使其更加飽滿具有靈魂。在文筆方面,金庸勝過了所有的武俠作者,這絕非是一家之言,而是讀者的認可。金庸小說連載之時,確實曾由倪匡代筆,並且還把阿紫的眼睛給寫瞎了。不過到了最後,金庸徵得了倪匡的同意,將代寫部分刪掉了,只留下阿紫眼瞎的設定。
我們目前看到的新修版,全是出自金庸筆下,乃是原汁原味,沒有任何代筆一說。文筆到底如何,讀者心中已有答案。
風波惡登時便怔住了,顫聲道:“這……這是擒龍功罷?世上居然真的……真的有人會此神奇武功。
我摘出金庸作品《天龍八部》裡面的一小段,來感受一下金庸文筆到底好在哪裡。首先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竟然有六次驚訝,以此襯托喬峰擒龍功的厲害。且看風波惡怔住是一處,顫聲則是第二處,這結結巴巴的,則是第三處。表現出疑問是又是一處,懷疑和再次不相信則是兩處。前前後後,總共多少字,寫出了擒龍功的厲害,以及風波惡的震驚。
這裡羅列出來的,只是金庸作品中的冰山一角。即便是這樣,也能看出金庸的文筆到底如何。不少讀者會說,金庸作品精彩之處何其多,為何只羅列這一段?其實我認為越是凝練的句子,越能考驗一個人的文筆,金庸確實做到了。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金庸的模仿者,相信也是不計其數,最為出名的,便是金庸新。其實金庸新還有一個筆名為陽朔,而他的真名則是楊明剛,估計這是多數讀者不知道的。因為金庸新三個大字,那可是太出名了。甚至當年喜歡金庸的讀者,都誤以為這是金庸的作品,於是欣喜地買回家中,後來方才知道是偽作。讀者看過金庸新的《九陰九陽》《大俠風清揚》,都大感過癮。其實陽朔所著的《尋夢江湖》,是一部不錯的作品。但即便是這樣,也無法和金庸比肩。要是真有那麼厲害,也不會“冒名出書”。
由此可見,金庸小說有多麼地受歡迎,這背後卻是金庸以絕妙的文筆寫出來的。更為有趣的是,陽朔在出版作品的時候,以金庸新作為筆名,那個庸字和新字的距離極近,難免讓讀者誤解。除了金庸新之外,還有金康、令狐庸、全庸等作者。這些人均是金庸的模仿者,足見金庸的文筆確實非同等閒。假設這其中一位的文筆勝過金庸,便不必模仿金庸的名字和其作品了,孰強孰弱,自是高低立判。
鳳歌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模仿”了金庸,但始終沒有超越。或許在眾多模仿者中,鳳歌是出類拔萃的那一類,他的小說能獲得讀者的認可,自然是有道理的。我認為在古龍的模仿者中,黃鷹位居第一,無人能夠撼動,即便是溫瑞安亦是不能。而在金庸的追隨者中,便找不到神形兼備的作者了,因為其文風太難模仿。即便是模仿,也拆則無味,合則無趣,畫虎不成反類犬。其實古龍的文風又何嘗不難模仿呢?只不過黃鷹太過厲害罷了。但想從金庸的模仿者中,尋找這樣一位的作家,還真是難於登天,或許根本就不存在的。
臥龍生、上官鼎、蕭逸、柳殘陽、戊戟、張夢還;諸葛青雲、小椴、曹若冰、於東樓,這些人的的文筆,也是相當厲害的。但到了最後,歡迎程度卻不及金庸,倒不是說歡迎度對文筆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不過管中窺豹,我們也能看出個大概。論其文筆,金庸當居第一。在金庸之後創作的武俠名家,也都“繞開”了金庸,並有著自己鮮明的風格。或許在作品的某些方面,他們不輸金庸先生,但是整體性的文筆掌控,金庸爐火純青,妙筆生花。
在所有武俠作家中,我認為有三位名家可以媲美金庸,但到了最後,依舊是金庸佔據了上風。他們分別是司馬翎、張夢還、梁羽生。梁羽生的文筆,也是不錯的,只是金庸稍勝一籌。張夢還的《沉劍飛龍記》《青靈八女俠》,據說當年十分受歡迎。尤其是“沉劍”,能和金庸的“射鵰”一比高低。司馬翎這位武俠小說名家,論文筆和人物刻畫,我認為是最接近金庸的。奈何武俠小說太多,我不能逐一研讀。司馬翎的人氣雖遠不及金庸,但作品的真正實力,確實很厲害,所以有些可惜。
至於北派五大家,鄭證因、朱貞木、還珠樓主、宮白羽、王度廬。他們的文筆到底如何,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若論文筆的整體性,金庸位列其首,後來人則扮演追趕者的角色。
-
10 # 撒姆黑林
其實作為通俗小說,就是通俗易懂即可,也可以說越通俗易懂,門檻越低,受眾群體也就越大。其實如果以流傳範圍大小來評判文筆是否好,有點偏頗了。
如果真要說文筆好。我覺得梁羽生的文采其實更好,好像他的書每個章節開頭結尾,都是一首詩。早年他也是三劍客之一,但他的書搬上銀幕的不如金庸多。不是書不好,而是改編難度大。人物刻畫不夠細,過於符號化,所以改編影視難度大。
古龍的書,更多刻畫人性的陰暗面。角度別闢蹊徑,看他的書比較燒腦,有深度。看過需要琢磨,反覆看。可以說他的書適合愛動腦筋的人看。
回覆列表
金庸小說的寫作水平能在所有武俠小說之中排第一嗎?答案是肯定的:能。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這說明了金庸武俠小說讀者之多。金庸武俠小說為何擁有如此眾多的讀者呢?
第一、金庸小說裡的思想主流是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你讀金庸小說,會被他那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所震撼,你會產生強烈的愛憎觀念,痛恨那些背叛祖國和人民的兇暴之徒。
第二、金庸小說的情節結構非常具有創造性。他的14部中長篇(另有短篇《越女劍》)武俠小說,在情節結構上可謂各具特色,龐大、緊張、奇峰突起、前後呼應、瑰思幻想。這正是新派武俠小說區別於舊派武俠小說的地方。金庸開拓了武俠小說的新天地,成為中國新派武俠小說的大宗師。
第三、金庸小說中的人物總是讓你念念不忘。金庸不愧是寫人的高手,他筆下寫了那麼多的人物,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決不千人一面,那就是好人各有各的好,壞人各有各的壞。說起金庸筆下的人物,大家首先就會想到那些男女主角,他們的愛情、他們的命運,總是牽動著廣大讀者的心。
第四、金庸小說的意境與語言都是一流的。金庸筆下的意境有的幽美如江南山水,有的壯美如北國風光,當真是讓人眼花繚亂,彷彿走進了唐詩宋詞當中。金庸小說的語言是那樣地優美、精煉、準確、傳神,讀著讀著就忘記了時光的流逝。因為語言的優美,從而讓文章如同行雲流水一般。
我個人認為,金庸是第一流的小說大家,是中國小說史上的奇峰突起。所以,金庸小說的寫作水平能在所有武俠小說之中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