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食理想

    四川菜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確如提問者說,經常有一定的層次和順序,比如川菜中的小荔枝味通常都是入口酸,回口甜,所以醋的量會略高;糖醋里脊的糖醋味講究糖醋適中,搭配合理。

    四川著名的“怪味”強調的是“鹹、甜、麻、辣、酸、鮮、香”並重協調,以川鹽、醬油、紅油、花椒麵、芝麻醬、白糖、醋、熟芝麻、香油、味精調製而成。要求比例恰當,互不壓抑,相得益彰。調製的順序用紅油、香油、醬油將芝麻醬解散,加入白糖、鹽定味,再放入花椒麵、味精,最後加入熟芝麻、醋,也有在其中加入蔥、姜、蒜的。總之調料投放的比例和先後順序非常重要。

    川菜傳統味型中有家常味、魚香味、怪味、麻辣味、糊辣味、紅油味、陳皮味、椒麻味、椒鹽味、荔枝味、蒜泥味等。川廚擅長運用麻辣,可以做到麻辣適口、辣而不燥。在辣味的調味品的選用上可謂經典,家常味必須用郫縣豆瓣,取其純正而鮮香的微辣;紅油味則用辣椒油,使菜品色澤紅亮,風味辣香;魚香味必須用泡辣椒,取其辣及泡菜的風味;糊辣味則是幹辣椒的香辣和花椒香麻的完美結合。正是傳統的味,造就了眾多經典的傳統川菜。家常味的回鍋肉、生爆鹽煎肉、豆瓣鮮魚、家常海參、家常豆腐;魚香味的魚香肉絲、魚香肘子、魚香茄餅;怪味的怪味雞絲、怪味生菜、怪味兔丁;麻辣味的水煮牛肉、麻辣肉片、麻辣兔塊;糊辣味的宮保雞丁、熗綠豆芽、糊辣兔塊;紅油味的紅油雞塊、紅油雞胗;陳皮味的陳皮牛肉、陳皮雞丁;椒麻味的椒麻雞、椒麻兔;椒鹽味的椒鹽羊肉、椒鹽茄餅;荔枝味的鍋燒肉、碎米雞;蒜泥味的蒜泥白肉、蒜泥肘子;還有眾多如軟燒方、夾沙肉、毛牛肉、雞豆花、芙蓉雞片、雪花雞淖、熱味薑汁雞、豆渣鴨子、乾燒巖鯉、雪花桃泥、玫瑰鍋炸、八寶鍋珍、軟炸荷花等現在市場上已經很少遇到的傳統川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是有多急?跟高鐵比起來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