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多食富含維生素食物,如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需要注意的是,要按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鼻、唇乾燥者,可多食一些梨、蘿蔔、芝麻、豆腐、豆漿等,還可食用白木耳、胡桃等食物。
中醫常說,健脾補肺,也就是說要先健好脾,才能養好肺。日常保健中可多食粥,煮粥時放些小米、蓮子、山藥、扁豆等,這些應季之物吸收了自然界的精華,健脾的效果更好,秋天不妨經常食用。
秋季可以補腎降燥的6種食物
1.枸杞子
枸杞可以補腎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尤其在民間枸杞是實用又廉價的滋補品。在中醫方面枸杞可以滋腎、養肝,在《藥性論》中提到枸杞子能夠補腎益精等諸多不足現象,調理腎虛引起的臉色差、白髮等問題。
同時,枸杞在中醫裡性味甘、微寒,有涼血潤燥的作用,因為枸杞入肺經,還有止咳潤肺的作用。所以,秋季利用枸杞補腎是一舉多得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枸杞的根莖葉和果實都可以入藥、入菜,但因為秋季是枸杞果實盛產的季節,可以選擇直接食用枸杞果實或者泡茶煮粥。
2.山藥
山藥既是蔬菜也是藥材,只是因為產地和品種的不同進行了區分。從藥用價值方面來了解山藥,不難發現在中藥典籍中提到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和益精作用。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可以益腎氣,而在《藥性論》中則提到山藥可補五勞七傷,以及對於腰痛有調理作用。
另外,中醫還認為山藥性味甘、涼而潤,所以在秋季食用除了補腎之外,還有潤燥養肺的作用。不必擔心過度進補而引起或加重燥熱現象。同時,秋季食用山藥還有美容、減肥和提高抵抗力的作用。
3.黑芝麻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黑芝麻豐收的時節,雖然黑芝麻含有大量的油脂的,但是其中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血管健康和降低膽固醇。
從中醫角度來看,黑芝麻入腎經、肝經和大腸經,在補腎方面黑色入腎,有調理腎虛引起的耳鳴、眼花、白髮、脫髮等作用。
而同時黑芝麻有潤燥作用,在補腎同時,能夠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秘和痔瘡現象。女性經常食用可以起到潤膚、去皺作用,可以緩解秋燥引起的面板問題。
4.芡實
芡實又有水中人參這一美稱,有固腎健脾的作用。在中醫看來芡實的補腎功效強過山藥,同時又補而不峻。因為其屬於水產食物,所以又有防燥作用,但防燥不膩。通常秋季補腎可以利用芡實、山藥和板栗等一同煲粥食用,補腎又抗衰。
5.鱸魚
秋季還是水產類食物上市的季節,而鱸魚作為一種名貴又鮮美的食物常常受到人們的推崇。在食用價值方面,鱸魚味道鮮美、富含優質蛋白,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能滋補身體。
而在中醫裡鱸魚有補肝腎、益腸胃和改善消化不良的作用。甚至在《食療本草》中提到鱸魚還有安胎和補中的作用。鱸魚最為聞名的吃法便是清蒸,既保留了魚肉的鮮美和滑嫩,又減少了油脂和鹽分的攝入。
6.泥鰍
泥鰍雖然屬於水產的一種,但是還可以入藥。泥鰍有補腎、益脾的作用,在《瀕湖集簡方》中就已經提到泥鰍的補腎作用。同時,泥鰍還有治療溼熱引起的面板丘疹問題。
在營養價值方面,泥鰍屬於美味佳餚,所以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這一說法,泥鰍的可食用部分高達80%,同時蛋白質含量豐富,是貼秋膘的不二之選。
喝
1、大棗百合飲:大棗10枚,百合60克,冰糖適量,燉湯食用,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健脾養胃的功效。
2、百合蜂蜜煎:鮮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湯服食,可緩解肺燥久咳、慢性支氣管炎。
3、香梨川貝飲:生梨2只、川貝10克,加水燉服,可緩解肺燥久咳、慢性支氣管炎。
玩
“秋高氣爽,在外逛逛”,因為隨著夏季的離去,酷暑不在,應當走到野外、郊外、室外進多行活動,在多樹草茂的公園、遠離喧囂的森林、碧水藍天的湖畔、海邊,都是秋季的好去處,空氣清新溼潤,在那裡遊玩,可以達到清肺、潤肺、補肺的作用。
樂
樂笑宣肺。笑是一種健身運動,它能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還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清除疲勞,驅除抑鬱,解除胸悶,恢復體力,使肺氣下降,與腎氣相通,增加食慾。
此外,夜間在屋內放一盆水保持空氣溼潤,每天早晨可以用溫清水潤潤鼻腔,都是緩解秋燥、潤肺氣的好方法。
預防陰風入體
1、“別露肚臍,別貪涼”
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這時天氣冷暖多變,早晚溫差較大,應該及時添衣加被。睡臥不可貪涼,否則極易患上感冒、腹痛、腹瀉等,也容易誘發支氣管炎、哮喘。過分貪食寒涼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尤其是別露肚臍,因為風寒之邪透過神闕等穴直接傷及腸胃!
2、“搓耳泡腳,可補腎氣!”
從白露開始,涼意漸濃,有些人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乏力等症狀,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要經常給腎“打打氣”。晚上堅持用溫水泡腳15到30分鐘,水沒過腳踝,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或微微汗出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於耳,搓熱耳朵能有效補養腎氣。
3、必要時可艾灸。
秋季為金,白露之後多為涼燥主,主收斂、蕭殺,涼燥傷人易出現咳嗽、鼻幹、眼乾、噴嚏等症,以肺氣不足者明顯,可灸肺俞、肝俞等穴。陽虛的患者可加灸腎俞、關元穴、神闕穴、足三里等穴。
吃
多食富含維生素食物,如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需要注意的是,要按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鼻、唇乾燥者,可多食一些梨、蘿蔔、芝麻、豆腐、豆漿等,還可食用白木耳、胡桃等食物。
中醫常說,健脾補肺,也就是說要先健好脾,才能養好肺。日常保健中可多食粥,煮粥時放些小米、蓮子、山藥、扁豆等,這些應季之物吸收了自然界的精華,健脾的效果更好,秋天不妨經常食用。
秋季可以補腎降燥的6種食物
1.枸杞子
枸杞可以補腎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尤其在民間枸杞是實用又廉價的滋補品。在中醫方面枸杞可以滋腎、養肝,在《藥性論》中提到枸杞子能夠補腎益精等諸多不足現象,調理腎虛引起的臉色差、白髮等問題。
同時,枸杞在中醫裡性味甘、微寒,有涼血潤燥的作用,因為枸杞入肺經,還有止咳潤肺的作用。所以,秋季利用枸杞補腎是一舉多得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枸杞的根莖葉和果實都可以入藥、入菜,但因為秋季是枸杞果實盛產的季節,可以選擇直接食用枸杞果實或者泡茶煮粥。
2.山藥
山藥既是蔬菜也是藥材,只是因為產地和品種的不同進行了區分。從藥用價值方面來了解山藥,不難發現在中藥典籍中提到山藥有健脾、補肺、固腎和益精作用。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可以益腎氣,而在《藥性論》中則提到山藥可補五勞七傷,以及對於腰痛有調理作用。
另外,中醫還認為山藥性味甘、涼而潤,所以在秋季食用除了補腎之外,還有潤燥養肺的作用。不必擔心過度進補而引起或加重燥熱現象。同時,秋季食用山藥還有美容、減肥和提高抵抗力的作用。
3.黑芝麻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黑芝麻豐收的時節,雖然黑芝麻含有大量的油脂的,但是其中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血管健康和降低膽固醇。
從中醫角度來看,黑芝麻入腎經、肝經和大腸經,在補腎方面黑色入腎,有調理腎虛引起的耳鳴、眼花、白髮、脫髮等作用。
而同時黑芝麻有潤燥作用,在補腎同時,能夠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秘和痔瘡現象。女性經常食用可以起到潤膚、去皺作用,可以緩解秋燥引起的面板問題。
4.芡實
芡實又有水中人參這一美稱,有固腎健脾的作用。在中醫看來芡實的補腎功效強過山藥,同時又補而不峻。因為其屬於水產食物,所以又有防燥作用,但防燥不膩。通常秋季補腎可以利用芡實、山藥和板栗等一同煲粥食用,補腎又抗衰。
5.鱸魚
秋季還是水產類食物上市的季節,而鱸魚作為一種名貴又鮮美的食物常常受到人們的推崇。在食用價值方面,鱸魚味道鮮美、富含優質蛋白,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能滋補身體。
而在中醫裡鱸魚有補肝腎、益腸胃和改善消化不良的作用。甚至在《食療本草》中提到鱸魚還有安胎和補中的作用。鱸魚最為聞名的吃法便是清蒸,既保留了魚肉的鮮美和滑嫩,又減少了油脂和鹽分的攝入。
6.泥鰍
泥鰍雖然屬於水產的一種,但是還可以入藥。泥鰍有補腎、益脾的作用,在《瀕湖集簡方》中就已經提到泥鰍的補腎作用。同時,泥鰍還有治療溼熱引起的面板丘疹問題。
在營養價值方面,泥鰍屬於美味佳餚,所以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這一說法,泥鰍的可食用部分高達80%,同時蛋白質含量豐富,是貼秋膘的不二之選。
喝
1、大棗百合飲:大棗10枚,百合60克,冰糖適量,燉湯食用,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健脾養胃的功效。
2、百合蜂蜜煎:鮮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湯服食,可緩解肺燥久咳、慢性支氣管炎。
3、香梨川貝飲:生梨2只、川貝10克,加水燉服,可緩解肺燥久咳、慢性支氣管炎。
玩
“秋高氣爽,在外逛逛”,因為隨著夏季的離去,酷暑不在,應當走到野外、郊外、室外進多行活動,在多樹草茂的公園、遠離喧囂的森林、碧水藍天的湖畔、海邊,都是秋季的好去處,空氣清新溼潤,在那裡遊玩,可以達到清肺、潤肺、補肺的作用。
樂
樂笑宣肺。笑是一種健身運動,它能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還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清除疲勞,驅除抑鬱,解除胸悶,恢復體力,使肺氣下降,與腎氣相通,增加食慾。
此外,夜間在屋內放一盆水保持空氣溼潤,每天早晨可以用溫清水潤潤鼻腔,都是緩解秋燥、潤肺氣的好方法。
預防陰風入體
1、“別露肚臍,別貪涼”
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這時天氣冷暖多變,早晚溫差較大,應該及時添衣加被。睡臥不可貪涼,否則極易患上感冒、腹痛、腹瀉等,也容易誘發支氣管炎、哮喘。過分貪食寒涼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尤其是別露肚臍,因為風寒之邪透過神闕等穴直接傷及腸胃!
2、“搓耳泡腳,可補腎氣!”
從白露開始,涼意漸濃,有些人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乏力等症狀,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要經常給腎“打打氣”。晚上堅持用溫水泡腳15到30分鐘,水沒過腳踝,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或微微汗出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於耳,搓熱耳朵能有效補養腎氣。
3、必要時可艾灸。
秋季為金,白露之後多為涼燥主,主收斂、蕭殺,涼燥傷人易出現咳嗽、鼻幹、眼乾、噴嚏等症,以肺氣不足者明顯,可灸肺俞、肝俞等穴。陽虛的患者可加灸腎俞、關元穴、神闕穴、足三里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