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城市發展報告

    水陸通航、物產豐富。

    自古以來,有水的地方極少出現饑荒。江南的魚米之鄉在沒有開發海洋資源時就已經聲名遠播,東北在鬧饑荒的年代有著棒打狍子瓢舀魚的說法。由此可見,物產豐富在舊社會即是造富的基礎。

    但近百年來,海洋資源被越來越多的開發和利用,於是沿海城市陸續成為了豐衣足食的先行者。僅漁業、航運、旅遊三個行業就撐起了很多城市的經濟。

    改革開放前沿、對外貿易橋頭堡。

    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是最早的對於經濟發展定位的引擎。有了遠洋經濟,才能開啟進出口貿易的大門,這也是為什麼集裝箱大港都能城市經濟發達城市的原因。

    有些城市不靠海,但依然也是航運大市。比如南京、蘇州等,都是世界頂級內河港口城市,這些都是作為長江、湖泊與海洋銜接的樞紐。

    水越多,發展越迅猛。

    沿海地區整體發達,但最發達的還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因為這兩個區塊都是不僅靠海,而且沿江。長三角是長江出海口三角區,珠三角是珠江出海口三角區,他們同時具備內河銜接海運的條件,因此在物流、貨運、航運、遠洋等方面形成了陸海空三棲協同的超強運力,讓輸入輸出的商品都成為最重要一站。

    因此,依託於更多的水,就不僅有天賜食物的保障,還有重型貨運的自然條件,比起內陸地區當然有優勢。

    以點帶面,協同發展。

    有了先富起來的城市,比如上海、廣州等,他們會吸引很多的投資和外來人口,城市擴張的同時也會帶動周邊城市發展,於是周邊南京、杭州、蘇州、佛山等等才會扮演起緊隨其後的角色,他們也是最早形成城市群發展格局的城市。以此抱團式發展,繁榮度和吸引力就會進一步增強,自然也會更富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中國的加班文化,這種趨勢什麼時候能緩解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