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晴空莽莽

    古代交通不便,資訊傳遞遲緩,為了達到遠距離傳遞訊息、警報的目的,烽火臺應運而生,主要用於古代軍事情報的傳遞準備,相關事蹟最早可追溯到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烽火臺建在視線不受阻擋的高山之上,起初只有兩種傳遞訊息的方式,白天示警點狼煙,夜晚示警點烽火,距離相隔五里、十里皆有。

    烽火臺作為現代資訊傳遞的雛形,萌芽至今少說也有3000年了。烽火臺的產生是人們遠距離資訊傳遞的必然產物,它的發展跟中國古代戰爭史密切相關,無奇不有的戰爭推動著烽火臺的發展和轉變。

    中國歷史上,烽火臺有過3次突破性的發展:

    1、戰國時期各國長城出現後,烽火臺為長城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早的長城始於春秋戰國的七國爭霸,各國依地勢山脈構築防禦性的城牆堡壘,其上設定烽火臺,十里一處警戒。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連通各國長城,將長城上的烽火臺整合成資訊傳遞的完整路線,自此烽火臺同長城防禦系統密切結合,成為古代中國防守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軍事設施。

    烽火臺分為3種:其一警戒外敵,分佈在長城外牆;其二由長城勾連郡縣、關隘,用以組織集合軍隊;其三延續到國都的烽火臺,可以在強敵入侵時迅速傳遞敵情到中樞,單靠驛站,很容易“望山跑死馬”,這叫雙管齊下!

    2、漢唐以來,烽火臺的示警訊號有詳細類別劃分;

    史料記載,漢代建武年間已經出現清晰明確的烽火訊號,烽火臺傳遞的資訊不再只有一種單純示警,已經可以依舊實際情況傳遞不同訊息了,大致有6種訊號:蓬、表、鼓、煙、苣火、積薪。

    (漢代烽火臺,一日3000裡)

    我們最熟悉的是“積薪”,即點燃火堆。漢代匈奴人入侵時,千人以內點1火堆,兩千人點2火堆,以此類推。同時用舉蓬、舉表、擂鼓、燃煙、舉苣火等約定方式搭配使用,在晴天雨天、晝夜傳遞不同訊號。

    唐代的律法中對烽火臺的構建要求、人員配備要求更加細緻,每夜新增“平安火”,若未點燃則代表看守烽火臺的人員為賊子所捉,亦是示警。

    (新疆哈密,唐代烽燧)

    3、宋代以後,烽火臺管理有完整的烽式制度,包括烽燧設定、烽火種類、報警規律等九類。

    1)邊塞要地間隔30裡設烽火臺,要求不受視線阻擋;

    2)烽火臺每座11人,每刻輪換巡視,兩年一換崗;

    3)放烽火的方法有講究,按規定施行,謹防火災;

    4)白日燃煙夜晚點火,若遇霧霾陰雨,仍需以驛馬傳遞,雙保險……

    一套完整、詳細、統一的烽火訊號足以提高資訊傳遞的準確性和便捷性。

    (明長城的186個烽火臺)

    到了明代還增加了白天放炮、夜晚懸燈的傳遞方式。這一切都基於烽火臺的位置不能受視線阻擋。

    古代的烽火臺透過聲音和光線傳遞訊息,演變成今日遍佈全球的衛星基站,將所有的資訊轉換成資料訊號傳遞資訊,網際網路讓世界走入咫尺的距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家人一些外出旅遊,費用能控制到最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