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暖爐火
-
2 # 掄大勺
要說小時候,爸媽做的最好吃的菜是什麼,那可太多了。印象最深的就每年春節時的團年飯,那傢伙,一大桌子好吃的,有幾道菜是記憶最深刻!
首先就是過年時必宰殺一隻雞,公雞母雞都有。八十年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還是比較差的,做為小孩子的我們,都是很盼望春節的,畢竟除了走親戚,還可以吃一段時間好生活。而團年飯中一道壓軸的菜就是土雞火鍋了,那時候根本就沒飼料,也沒多餘的糧食喂,都是雞在野地裡自個找蟲子野菜吃的,燉土雞火鍋的時候,隨便放點調料,那叫一個香!根本不是現在飯店裡雞火鍋的味道。反正就感覺特好吃!(有同樣經歷的朋友嗎)
-
3 # 粉象合夥人
紅薯拔絲:拔絲紅薯是一道菜品,主要原料是紅薯與冰糖,紅薯在冰糖水的高溫中煎炸而成。口感甜美,外脆內嫩,甜香不膩。
食材準備
紅薯適量、植物油適量、白糖60克、水60克、芝麻適量。
製作步驟
紅薯洗淨去皮,切成小塊
鍋內放入油(略多些),倒入紅薯
將紅薯炸至成熟撈出瀝油
將白糖與水倒入洗乾淨的鍋中,大火將糖熬化,加入一小勺油,轉小火繼續熬,期間要不停攪拌
最後熬至淡黃色,將炸好的紅薯倒入,翻拌均勻,出鍋前撒上芝麻即可
-
4 # 生活219
我就是一個70後,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媽媽燒的紅燒肉,但是一個月才能吃上個一次要是這當中有親戚來幸運的話一個月能吃上二次肉,哈哈記得暑假有一次我去鄰居小夥伴家玩,聞到她家肉燉出來的香味,一個勁的咽口水那當中都不好意思和小夥伴說話怕看出來,回到家和媽媽說想吃肉,媽媽過了幾天給我做了幹鹹菜燒五花肉 那味道到現在想起都特別的香,!
-
5 # 使用者川人廚子
提起往事確實難忘,在我很的小時,父母在地裡幹農活時挖出一棵板栗他們都會帶回家給我吃,那真是又香又甜,過去大集體時飯都吃不飽,家裡煮一點洋芋,都會先剝皮讓我吃飽了父母才吃。承包責任制後,我已上學了,當時上小學得走八九里山路,每天只有帶飯到學校吃,父母都會把最好的飯菜裝好叫我帶到學校當午飯吃,每年生日那天,母親會煮上兩個雞蛋叫我帶去上學吃,父母卻捨不得吃,每當過年殺年豬是我們當小孩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那段時間有很多肉可以吃,因為我們隊上每家殺豬我們全隊的小孩子都會去吃殺豬肉,最好吃的是我媽做的蒜苗炒肉與用豬血加蕎麵加豬油做的血饃饃真的太好吃了,至今難忘,如今國家強大了,生活富裕了而雙親己不在了,也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請朋友們趁雙親還在,好好孝敬父母吧!
-
6 # 致加毛衣
70後和80後是兩個時代的人了,我是70後,我們小時候物質相對對匱乏,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看到一個小朋友一手拿著麵包,一手拿著冰棍,輪流著吃,我覺得這就是天下最好的美味了。80後的日子比我們好過多了,等我到了十多歲,基本上想吃什麼就能吃到什麼了。
-
7 # 西點君
在我記憶裡印象最深最清晰的美食,應該是糖水泡饅頭,在哪個物資匱乏的年底,父母明天都要去村裡掙工分,不管是下地除草還是挎個籃子出去收集動物肥料。白天父母都不在家,都是一個人在家看門,有時外婆在的話會用糖水泡饅頭給我吃,幾十年了那種味道一直忘不掉,香甜香甜的味道一直留在心裡。
-
8 # 瀟湘風雲
應該算是媽媽炒的土豆絲,還有炒茄子剩下了,第二天煎餅卷根小蔥就著剩茄子,特別好吃。回味悠長,現在再也沒有那種味道了。
-
9 # 麗紅的生活日記
大家好,我是80後的寶媽,現在讓我想想我小時侯覺得我娘做過的哪道菜比較好吃,當數我娘做的土豆絲了!
小的時候家裡窮,家裡有點啥好吃的我娘都是給我們留著,吃的娘炒的最多的菜就是土豆絲了,原先家裡沒有花生油,都是用豬油炒菜,娘都是先把豬油燒熱熗鍋放入蔥花,蒜,在放土豆絲,快好的時侯淋上點醬油和醋,出鍋就行了,雖然沒有太多的調料,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覺得土豆絲還是我娘炒的最好吃,別人再咋做也炒不出那個味道了!
-
10 # 仰望陽光27
我是80後,小時候記得家裡很窮,一年到頭吃窩窩頭,白菜醃的鹹菜,玉米麵粥,只有過年的時候,能吃上白麵餃子和肉,平時要是能得一毛錢就立馬去小賣店賣10塊糖,還捨不得一次吃完。想想以前的生活看看現在的生活。珍惜,珍惜。
-
11 # 川陝美食坊
說起小時候最好吃的菜,我覺得就是線椒炒雞蛋。大家都知道陝西人喜歡吃麵條,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陝西人也喜歡吃辣椒。作為一個陝西人,我們從小吃著辣椒長大。用辣椒做菜才是我們覺得最好吃的菜。
線椒炒雞蛋
所需原材料
綠線椒半斤,雞蛋三個,大蒜五瓣,大蔥一根,鹽,味精,雞精,白糖,食用油。
綠線椒洗淨切成末。雞蛋打散待用。大蒜去皮切成片。大蔥洗淨切成段。鍋燒熱,倒入適量油,倒入雞蛋炒熟後倒出。鍋里加入適量油,加入蒜片,蔥段炒出香味。倒入線椒末,加入少許水。加入鹽,味精,雞精,白糖。開小火炒至辣椒完全熟透後倒入雞蛋翻炒均勻即可裝盤。最後用煎餅捲上線椒炒雞蛋味道香辣鮮美,特別適合喜歡吃辣的人食用。
-
12 # 曉曉I永不放棄
我是80後,那個時候很窮,很小的時候吃不到大米,吃的都是玉米類的主食,大碴粥,燉上一鍋豆角,再在鍋的周圍貼上一圈大餅子,面片,疙瘩湯,條件好的人家有白麵吃,那時候看見誰家孩子吃白麵饅頭那叫一個饞啊!現在這些都成美食了,回頭想想,那時候我過的也是上等人的生活啊![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可愛]
回覆列表
說到吃,能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姥姥做的茴香餡餅和媽媽做的八寶飯!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下這兩道熟悉的味道!
2016年7月3日製作茴香餡餅日記:“因為周圍的環境而愛上某些食物是非常有可能的,我從不厭棄香椿,因為我家曾有一顆高高大大粗壯的香椿樹,每次想吃的時候已經落滿一地了,不過有時我爸會爬到樹上給我們摘香椿,我都怕他掉下來,所以兩隻眼睛緊緊地盯著他,脖子抬的高高地盯著他。
後來“遇到”了茴香,忘了第一次吃茴香是什麼時候了,我媽總拿些稀奇古怪的食物回家。每次想到吃,都是一種樂趣,根本理解不到會有人不喜歡吃茴香。最近想吃餡兒餅了,所以做了一些。
製作過程中有兩點注意事項:
拌肉餡兒時放入一些黑胡椒粉可去除肉的腥氣;
烙餅用文火,否則外面糊了裡面還不熟!”
2016年6月26日製作八寶飯日記:“ 我小時候吃的最多的就是糯米飯拌白糖,那時候根本不懂什麼是糯米。
軟糯的米飯加上白糖真的很好吃。越長大就越對以前的那些“古舊”的食物不感興趣,更多的是懷念,藏在記憶中。
很多地方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吃八寶飯,寓意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今天我做的這款八寶飯很簡單,準備好糯米,紅豆沙,葡萄乾,獼猴桃,紅棗和花生。
糯米要提前一晚泡好,放在鍋裡蒸二十分鐘後趁熱加入白糖和少許黃油。
其餘五顏六色的食材需要擺放在碗底,鋪上一層糯米飯一層豆沙一層糯米一層山楂,最後蓋一層糯米飯並且壓實。上鍋蒸二十分鐘左右,最後倒扣在盤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