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憔夫5

    每個國家對資料的統計標準和方式都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必然大相徑庭。而有些人對此一知半解,喜歡拿紙面上的資料硬比較,有可比性嗎?比如文盲率,印度規定能認識26個字母和自己的名字就算脫盲。按照這個標準,在中國不算笑話嗎?再比如貧困人口標準,印度農村人口37盧比/天,城市人口47盧比/天就算脫貧。美國標準是:單身人士年收入為12140美元(摺合7.8萬元人民幣,月均6500元人民幣)為貧困人口。這個標準放到印度,至少是小康水平。如果僅僅按照紙面上的統計資料比較,印度15%的貧困人口與美國15%的貧困人口是一回事嗎?再以鐵路通車裡程為例:假設北京到武漢1200公里複線鐵路,中國只算單程1200公里,美國算雙程2400公里,因為往返兩條鐵軌,僅此一項,資料上美國就多出了中國一倍。再以GDP統計為例,印度將牛羊糞便、流動小商小販都計入統計,美國將色情、毒品、賭博、地下錢莊等計入統計,而這些中國是不計入統計的。再以題主提出的公路里程為例,不能單說多少公里,而應該說同等標準下的多少公里。印度將山區泥土小路都列入統計,而中國只統計硬化路面,表現出來的資料能一樣嗎?有可比較性嗎?

  • 2 # 地理沙龍

    不過印度的公路里程好像也是世界第一,根據印度自己的統計資料,在2004年印度的公路里程就達到了驚人的330萬千米,而當時中國的公路里程不到300萬千米。公路里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公路的長度之和,從公路總里程的長度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往往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公路總里程越長。那麼這裡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路可以定義為“公路”,印度認為共用的路就是公路,那麼基本上只要是路就能算公路了,因此印度就把國內所有能夠公共使用的路都算上了。

    印度的這330萬千米公路中,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國家級公路,大約3.4萬公里,相當於國內的高速公路,但是這些公路中有15%是單行道,即只有一條車道,100%都沒有封閉,上面全是各種路口、行人、拖拉機、牛車馬車都能走。二是邦級公路,相當於中國的省道,總長度約為10萬公里,約佔全部公路的3%,其中75%的路只有一個車道。

    三是地方級公路,剩下的310多萬公里,都是地方級公路,這些公路99%以上為泥土路,一下雨就完全無法通行,而且極為狹窄,幾乎無法正常通行車輛,這些路在其他國家基本上都不會稱為公路而統計在內。

  • 3 # 叫我培培呀

    論起基礎設施建設,我大中華從來沒有服過誰!

    什麼?印度三哥居然說自己公路里程達到333萬公里,超過了我們的300公里?這是什麼鬼?

    的確如題所說,印度的公路總里程333萬公里,超過中國。可是我們仔細看看這300萬公里的成分,你就知道印度的基礎設施到底有多差了。

    印度人看來,只要是公用的道路都是公路,所以田間小道、羊腸小道全部都算是公路。而中國的公路,至少要硬化後的水泥路泊油路才算,在這一基礎上,又要分為一級路、二級路、三級路,同時也有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等道路。當然,還有相當多新開闢的路,並沒有計入公路總里程。

    印度的公路分為三個級別分別相當於我們的國道、省道和鄉道,聽我給你一一介紹。

    國道在印度叫做國家級公路,總里程3.4萬公里,也被叫做“高速公路”,但是這個公路很少有雙向三車道四車道這樣的,而且還有15%是單行道,全部沒有封閉,行人、拖拉機、牛馬都能上去,通行效率可想而知。

    印度的省道也叫作邦級公路,總里程10萬公里,75%的路只有一個車道。在中國這樣的道路,我們通常叫做鄉間小路、村村通公路。較大型的車輛,在路上開好久才能找到一個掉頭的地方。

    印度的鄉道,也叫作地方級公路,總里程310萬公里,絕大多數是泥土路,連基本的硬化、排水和道路設計都沒有。印度又是一個多雨的國家,大多數時候,這些路基本無法通行。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樣的路是不可能計入公路總里程的。

    總之一句話,印度的公路,絕大多數都是尚未硬化的土路。這樣的路,恕我直言在中國很難找到參照物,因為我們的“村村通公路”,已經基本實現了所有村通公路,所有公路通到家門口。這樣的路,除非到了人跡罕至的山區,已經基本很難見到了。

    中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形成了“想要富先通路”的觀念,對公路的建設和維護在全世界有很強的競爭力。中國的公路建設、橋樑建設等方面已經全面趕超了歐美髮達國家。而在印度,真正的公路恐怕連新德里到孟買都連不起來。

    據稱,印度的全封閉的高速公路里程只有200多公里,這樣的“高速公路”也大部分難以達到100邁以上的車速。

    套用一首詩來概括印度的交通狀況“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就是印度的真實情況。

    可是印度人是世界上最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國家,如果他們真的有一條雙向十車道的樣板型公路,一定會向全世界宣佈,印度的公路已經走在世界第一了。可是,別忘了,印度的孟買、加爾各答也堵車,但他們堵車堵得基本都是三輪車、馬車、機車、腳踏車。

    所以,在印度人看來,他們不僅公路里程全面超越北方大國,連堵車也毫不遜色。

    前段時間,一家中國的路橋公司承包了印度的一個公路建設工程,印度網友紛紛吐槽“印度的公司幹啥了,在睡覺嗎?”不過,我真的很為這架路橋公司捏把汗,修一條公路,需要賄賂沿途每一個村子的村長乃至每個村民,修建完之後,公路周邊極有可能行程新的“貧民窟”。因為印度的徵地,一向是一面徵地一面被無地遊民佔地,佔據幾個月,就有永久產權了。這樣耍流氓的,咱是真沒見過。

    所以,修路還是到非洲去吧,印度真不行!

  • 4 # 澤觀科技

    截止2018年,印度的公路里程估計已經超過了800萬公里,中國的公路里程在484萬公里左右。這麼一看,好像印度的公路歷程的確比中國多。

    可是一細究就發現問題,印度公路的標準也太寬泛了。印度人的公路演算法裡,把非硬化的砂石路甚至泥路都當做公路。

    印度村與村之間的泥土路也屬於公路,為便捷人為踩出來的小道也是公路,只要人能走車能開這就是印度標準的公路。

    印度才是真正的踐行魯迅先生的名言,並進行了昇華。“在印度本沒有公路,走的人多了,這路就叫做印度公路。”

    下面我具體講講印度公路的具體標準,讓大家深入瞭解一下印度公路計算的小伎倆。

    印度公路的真相

    印度的公路大致分成國家級公路、邦級公路、地方級公路三種。

    國家級公路:印度最高標準的公路被稱之為國家級公路,地位相當於中國的高速公路。但是這些公里佔比在印度公路總里程裡不到1%(不到1%,是4萬公里左右),實際路況相當於中國的縣道。而且不是和中國高速公路一樣全封閉。因為是是敞開的,路上行走的除了汽車還有大量的機車、三輪、和大象。

    邦級公路:邦級公路相當於中國的省道,各方面標準就要比國家級公路次一點了,不能保證100%是由瀝青鋪就的,有的邦級公路是由水泥替代,而且一半以上都是單車道的公路。就是這種路,在印度的公路總里程在5%左右。

    地方級公路:好了,這才是印度公路的正常情況,印度公路的九成左右由地方級公路構成。在裡面就真的五花八門了,最好的水泥鋪就的公路。一般都是砂石路,水一來就沖垮了。最多的還是泥土路,畢竟接近0成本。

    中印公路差距

    為了讓大家直觀的感受一下中印差距,我在給一個數據。嚴格按照中國標準計算的高速公路,印度今天只有942公里,連中國的零頭都不到。中國的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則達到14.26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在中國公路劃分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道以及專用公路五個等級。一般把國道和省道稱為幹線,縣道和鄉道稱為支線。在這五個等級以外的路,是不被列入統計的。

    截止2017年底,中國省幹線公路連線了全國縣級及以上行政區,農村公路通達99.99%的鄉鎮和99.98%的建制村。

    如果把我們農村的村村通工程和農田裡開闢的機耕道,還有一些其他路算上的話。我們的公路里程是印度永遠都追不上的。我們不屑欺騙自己。

    中國憑一個國家的體量容得下淘寶、京東、拼多多、亞馬遜這麼多電商平臺,靠的就是世界領先的基礎建設。認認真真的比公路建設,印度還差的太遠。

  • 5 # 福垊

    印度國土只有中國三分之一不到,公路里程為什麼比中國還多? 熟悉印度這個國家的人都知道,印度是出了名的資料狂魔。每一項資料都非常之恐怖, 我來給大家舉一些非常令人驚訝的資料。比如文盲率,印度這個國家的文盲率竟然破天荒的只有百分之20~30。還有以印度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它的貧困人口數居然只有15%,甚至比中國還少,幾乎與世界第一的美國相同。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印度這個國家的高速公路號稱達到了3萬公里,而它的公路里程也達到了將近800萬公里,比有著“基建狂魔”美稱,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的中國還高出了300多萬的公路里程。 那麼印度這個國家真的有這麼多的,令人瞠目結舌的資料嗎?以這樣的發展速度豈不是過幾十年就會超過老美成為世界第一了。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麼接下來就讓我為大家分析一下,印度的這些資料到底具不具有客觀性。

    首先,不同的國家對每一項資料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 就拿文盲率來說,印度規定脫盲的基礎是隻要能夠認識26個字母和能夠寫出自己的名字,這就不算是文盲。這樣的標準拿到中國或者是美國來說,豈不是讓人啼笑皆非。中國的脫盲標準是,能夠認識到1500字到2000字左右的漢字就不是文盲。而現在中國的文盲甚至是被認為不能操作電腦,或者是沒人學習現代科技技能的人。在這樣不同的標準之下,脫盲率不是相形見絀嗎?

    再者,印度的貧困人口標準是農村人口能夠拿到37盧比每天,城市人口拿到了45盧比每天,這就算是脫貧了。而就拿美國的標準來說,單身人士每年收入達到了7.8萬元人民幣,也就是一個月11316美元,還只能算是貧困人口。這樣的生活水平,如果拿到印度,那豈不是上等的小康水平了。所以印度的15%的貧困人口和美國的15%的貧困人口,這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們再回到公路上來,看看印度號稱800萬公里的公路到底是什麼樣子? 其實你仔細一看印度的公路統計標準,就會捧腹大笑了。在印度只要是人能夠走的路都被稱之為公路。不少網友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調侃印度的公路“印度本沒有公路,只要能走人了,那就是公路了。” 所以在印度不論是犄角旮旯的小路,還是崎嶇不平的泥巴路或者是一些只能夠行走,汽車都無法通行的小路,都會被統計到公路範疇裡來。

    因此印度的公路里程數才達到了800多萬公里。如果按照這樣的統計標準,那我估計中國的公路里程數只怕要破億了。 而且印度人還認為,只要是能夠鋪上水泥或者是柏油的路,就能夠稱之為高速公路了。如果按照中國的標準來說,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只不過只有一條,僅僅300多公里而已。 印度的所謂世界排名第一的公路里程數只不過是他活在自己世界裡,自娛自樂罷了。大家就當看一個笑話,不必太當真。

  • 6 # 遠方風林

    用印度的標準,中國的很多資料都低於印度,但肯定不是0

    但是如果用中國的標準,那印度的很多資料都是0。

    以中國的標準,印度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都只能是0。

    印度的很多資料之所以這麼好看,是因為資料是按照他們的標準計算的。

    如果不考慮公路的等級,就以硬化公路來算,那種用瀝青混凝土鋪設的硬化道路,印度即使到了2018年也才剛剛達到100萬公里,而我們的公路477.35萬公里(2017年底資料,現在應該快達到500萬公里了)99%以上都是硬化公路,里程至少在460萬公里以上,印度目前硬化公路里程數相當於我們1980年代的水平,而且他們的硬化公路無論質量還是標準都遠差於中國。

    當然,印度也一直都在努力,近年來,為了發展經濟,印度把農村地區大量的泥路鋪上碎石,建成了許多碎石路,這樣,印度的公路里程得到質量上的大幅度提升,只是這種路對輪胎傷害很大,而且開車的舒適性也很差。

    中國這些年的基建是實打實建設出來的,也建設了許多驚豔世界的宏偉工程,尤其是在中西部的道路、鐵路等建設上,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畢竟,我們雖然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但是適宜居住、耕種、生活、基建的面積只有120萬平方公里。

    而反觀印度,雖然它的面積只有我們的三分之一,才320萬平方公里,但是他們的平原地區高達160萬平方公里,可耕地也是我們的2倍。

    印度除了炎熱,在自然稟賦上,其實條件還是不錯的。

    二戰後,印度的經濟水平和國際環境等等,都比我們好很多,但是70多年過去了,兩國的差距越拉越大。

    當然,我們從來沒有黑印度的意思,印度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大國,只是,不夠努力就罷了,關鍵印度人還不踏實,喜歡吹噓,不僅以此為樂,還就這麼自信為“有聲有色的大國”了。

    在2004年,印度的公路里程就超過了300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如今,印度的公路里程已經超過了800萬公里,遠超美國的650萬公里和中國的470萬公里,繼續領跑世界。

    印度的公路怎麼這麼多?所謂公路,就是公共使用的路,打個比方,在印度,農田之間的田埂,也能算作公路,在中國農村進行的村道硬化工程,就是把村道簡單硬化,這些一般都不會計入公路里程,但在印度,可以算作是很不錯的公路了。

    在印度,公路分成三個級別:國道、省道、地方公路。

    印度的國道,他們稱之為印度的高速公路,相當於我們的中高階公路,約佔印度公路總里程的1%,但是這些道路100%都沒有封閉,雖然大多數路況都還不錯,但是任何車輛、牛車馬車,還有印度神牛、行人什麼的都可以行走,再加上十分之一的道路都是單行道,導致通行效率很差。

    再下來就是省道,約佔印度公路總里程的3%,約有30萬公里不到,其質量和我們這裡的縣道村道區別不大,一大半的公路都只有一個車道,會車的時候都得慢點開。

    再下來就是地方公路,有700多萬公里,90%以上都是泥土路,平時通行灰塵漫天,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無法通行,這種路,一般國家都不會算作公路,但在印度,統統算作公路。

    嚴格來說,公路最多的是美國,第二是我們,而隨著中國基建工程的持續推進,早晚會成為公路里程最多的國家。

  • 7 # 歷來現實

    不得不說,印度人在耍機車破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方面稱第二的話,估計沒哪個國家敢稱第一。

    當然這也不是調侃,作為印度第一的國民出行交通工具——機車能被印度人耍得“六得飛起”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那就是長達800多萬公里的公路,那麼國土面積不到中國三分之一的印度,為什麼會修建出公里數如此畸高的公路呢?

    接下來我們論證一番。

    一.國際上對“公路”的理解不同。

    我們先來看看公路的基本定義:公路的字面含義是公用之路、公眾交通之路,汽車、單車、人力車、馬車等眾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當然不同公路限制不同,又可以分為多種,比如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接下來我們再拿幾個國家做做對比,看看中、美、印三國對公路的判定標準。

    1.我們先來看看中國,中國公路是指聯接城市之間、城鄉之間、鄉村與鄉村之間和工礦基地之間按照國家技術標準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可的,主要供汽車行駛並具備一定技術標準和設施的道路。

    2.接下來是美國高速公路,是指美利堅合眾國的高速公路網。美國自1937年在加州修築第一條長為11.2km的高速公路以來,到1997年,全國已建成高速公路總長達89203km,佔全國公路總里程的14%。

    但由於市際間及大城市區內主要城鎮間已基本體現快速化,故美國已不再稱高速公路為Freeway、Motorway或Autobus,而一律簡稱為Highway,即公路、主幹道的意思。

    3.最後來看看印度公路,額,怎麼說呢,我查閱了部分資料,各說紛紜,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我倒是得到一個很有趣味的結論:在印度,只要是機車能走的路那就叫公路(這句話略有戲謔,但沒有要黑印度的意思)。

    資料顯示,印度的公路分為三種:高速公路,邦級公路和地方公路。高速公路,說出來可能就會讓各位大跌眼鏡,因為這種道路既不收費,也不封閉,大多是單行道且供多種型別的車輛行駛,所以駕駛汽車飛馳在印度高速上可就要小心呢,因為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與一頭牛車相撞,是的,牛車。

    再說說高速路上服務站吧,服務的話更多是見於高速公路兩邊的小攤小販,他們依靠售賣一些食物和水來獲取利益。如果你開車累了的話,可以靠邊停車休息順便吃一個印度飛餅,當然售賣物品只是一種盈利方式,更多的服務大家有機會去印度便能感受到。

    邦級公路,聯邦制的印度包括27個邦、6個聯邦屬地及德里國家首都轄區的一級行政區。那麼連線這些類似中國各省份的聯邦屬地公路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據統計印度的邦級公路總長度僅約10萬公里,約佔全部公路的3%,其中75%的路也是單行道。至於質量,我不太清楚,也不敢恭維,但是和中國的省級公路相比,肯定不是一個檔次的。

    地方公路,除了能叫上名字的高速公路和邦級公路,這剩下的公路都是地方級公路了。那麼這些地方公路又是什麼標準呢?

    首先,印證我之前說的一句戲謔性的話“只要機車能走的路那就叫公路”,這些地方公路九成以上為寬度不足一輛標準四輪車的泥土路。先不管行駛在上面是否崎嶇顛簸,舒適度如何,光是下個雨就能讓眾多四輪機動車深陷泥潭不停打滑,喪失行駛功能。但即使是這樣的路,只要機車能過,哪怕是人能走過去,就算公路。

    聽完以上對“公路”概念的分析,各位可能就會明白為什麼印度會有如此長的公路里程數了。是的,因為每個國家對本國的公路判定標準不同,也就導致最後統計時出現較大的差距。還是以印度的地方公路為例,你覺得我們國家會把這種靠人走出來的土路納入公路里程中嗎?

    其實我也不是在諷刺印度的公路狀況,畢竟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所以看待問題的方式也大相徑庭。

    二.國內狀況

    接下來,我們再站在印度的角度來看待公路里程如此資料如此畸高的背後原因。

    ①地勢地貌:

    眾所周知,地形是影響交通的一大主要因素。印度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東西兩側則是海岸平原。平原約佔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所以這些低矮平緩的地形也就為交通設施建設提供了絕對優勢。

    ②經濟條件:

    據統計印度的公路從2004年的300多萬公里一直增長到2018年的800多萬公里,支撐印度公路發展如此迅猛的就是印度經濟了。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據統計,如果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由於印度的GDP和GNP並不是很令人滿意,所以在交通設施這一方面更多是放在大眾出行的公路上,對於投資金額龐大的鐵路和其他領悟顧及較少。

    所有的交通設施都是為經濟服務的,而有人的地方就會存在經濟往來。而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自然有著較大的消費空間。然而印度人口分佈並不均勻,大多數人口分佈在恆河平原和印度半島沿海地區,相比之下高原內陸地區人口比較稀疏。

    人口稠密的經濟發達區自然有眾多交通方式,但是人口稀疏的高原內陸呢?

    國家既不可能大費周章專門弄一個飛機場或一個火車站來發展這片區域,也不可能放任不管任其落後吧,所以相比之下公路交通也就成為最理想的交通方式。

    如此一來既不會引起民怨,也可以促進這些區域對外聯絡,加速經濟發展,一舉兩得。當然這只是筆者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選取若干因素所進行的分析,其中固然有些不妥或者牽強的地方,但是存在即為合理,印度自稱800多萬公里的公路具體原因,也無非就是對公路交通的理解判定和自身建造公路的理由與實力。

  • 8 # Mer86

    統計標準不一樣。

    印度公路等級可分為三類:一是高速公路和國道;二是邦道和地方主要道路;三是其他道路和村道。

    其中第一級的高速公路和國道分別只有1348公里和7萬公里;二級的邦道和地方只要道路分別是12.8萬公里和47萬公里。以上,是印度的硬化公路。

    也就是說,根據2019年的最新統計,印度目前有560萬公里的“公路”,但是它的硬化公路只有不到70萬公里。剩下的490萬公里到底是什麼路,不用我說想必大家也清楚了。

    中國的公路分為五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

    如果按照級別來劃分,就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

    其中高速公路的里程是14.25萬公里,國道里程36.30萬公里,省道里程37.22萬公里,縣道里程54.97萬公里,鄉道里程117.38萬公里,村道里程215.62萬公里。

    注意了,中國的公路里程也是包括了村村通的公路。這一點跟印度是一樣的。但是區別就在於,中國的公路都是硬化路面,泥土路是不計入公路里程的。(因為土路沒有維護費用,所以不算公路)

    用一句來說:只要是能走人的路,在印度就算是公路;必須是能走汽車的路,在中國才算是公路。

    舉個例子說,我的老家有很多村裡自己修的土路,在地圖上是看不到的,如果開導航會顯示前方無路,但是其實有路,只不過是那種只能走微面的土路。這種路在中國不算公路,頂多就是機耕道。但是在印度就屬於公路了。

    當然,這也不能說印度人不對。公路顧名思義就是共用之路。走人也好,走車也罷,只要是公共交通之路就能算公路。印度把所有的路都算作公路,無可厚非,這只是它的統計標準不同罷了。

    說到印度的標準,這裡跑題一下。印度標準並非單單體現在公路里程上,它的很多標準都是跟世界標準不接軌的。

    比如,印度號稱有2.67億中產階級,但是印度的人均GDP才2000多美元,低於越南,它怎麼可能有那麼多中產階級?然而只要看一下印度政府對中產階級的定義就能發現,印度貌似還真的有兩億多中產階級。只是標準不高而已。(當然中國也不算高)

    這種收入在中國,你隨便問個路人,你是不是中產,他的第一直覺肯定是覺得你在故意侮辱他。沒私家車,沒商品房,沒有高品質的孩子教育和醫療保障,誰敢說自己是中產階級?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可憐的,需要別人幫助的無產階級。

    但是在印度,隨便問一個路人,他的回答肯定是yes!即便是住貧民窟、在酒店當服務員的人,也會驕傲的說yes。

    他們會驕傲的說yes,是因為他們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不一樣。別人也無法嘲笑他們,畢竟標準這個玩意,是因人而異的。

    所以說:標準,定義,和要求不一樣,對比就沒有意義。印度的標準自成一派,如果你跟它較真,那你就輸了。

  • 9 # 橋本看日本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分析,就像印度在紀錄GDP時使用的規則與一般的國家不同,所以印度的GDP只有三分之二可信的情況一樣,如印度人很喜歡買金銀首飾,但是當購買了金銀首飾以後,印度把這部分作為居民的儲蓄,這就等於雙重入賬,GDP有水分,而一般的國家不會把這些首飾作為居民儲蓄算入GDP。

    印度的道路情況一樣,印度的國土面積是中國的三分之一,但是印度國土決大多數是平原,而中國約近6成是高山,河谷,與沙漠這樣的狀況不適合建造公路。而真正可以建造公路的地域也只有380萬平方公里,這樣實際上面積與印度差不多。土地面積上中國並不佔有。其次中國的公路等級有明確的標準(如下)

    1、高速公路,能適應年平均晝夜汽車交通量 25000輛以上。專供汽車分道高速、連續行駛,全部設定立體交叉和控制出入,並以長途運輸為主的公路。

    2、一級公路能夠適應年平均晝夜汽車交通量5000~25000輛,連線重要政治、經濟中心,通往重要工礦區、可供汽車分道快速行駛、部分控制出入和部分設定立體交叉的公路。

    3、二級公路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算成中型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000~5000輛,連線政治、經濟中心或大型工礦區以及運輸繁重的城郊公路。要雙向四車道。

    4、三級公路適應按各種車輛折算成中型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000輛以下,溝通縣與縣或縣與城市的一般幹線公路。雙車道,一般地方路寬8.5米,丘陵地區7.5米。

    5、四級公路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算成中型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00輛以下,溝通縣與鄉、鎮之間的支線公路。如滇藏新通道里的舊路公路路寬3米至4.5米,砂土為基,簡易公路。但是這些道路中並不包鄉村公路,以及公園內的臨時道路等。這有嚴格規定。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公路中國大約500萬公里。

    而印度的公路劃分非廣泛就把原來的簡易公路以及鄉村道路都全部劃入。也就是泥路也算公路,這樣的公路的概念就是隻要是一條路就能算公路。印度分公路的等級為國家級公路,邦與邦級公路,以及地方公路。筆者眼中的印度國家級公路,與中國的有些省道差不多,中國有些省道已經完全封閉,而印度國家級道路,還是敞開式管理。這種公路大約10萬公里。

    邦與邦級公路在中國相當與中國的三級公路標準。連通印度的邦與邦之間的交通。其中沒有全部硬化,還有泥土道路存在,甚至只有單車道,公路數在50萬左右。剩餘的地方公路就是五花八門。只要可以通行都是道路,這樣道路總長在600萬公里,因為計算方法與等級不同,似乎印度的公路里程是比中國多,但實際上的等級與質量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因此不能聽到公路就信以為真。

  • 10 # 垂垂科研

    世界上最自豪的人民,應該就是印度人民,印度領導人莫迪剛剛提出了印度五年小目標:在2018年印度GDP僅2.7萬億美元的情況下,印度一定會在五年將GDP提升接近一倍,將總量提升到5萬億美元,正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經濟第三大國。按照印度人民的規劃,印度也許可以在2035年,也就是大約15年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大國。

    其中,公路里程的進展只是印度發展的一個小縮影。早在2018年,印度的公路里程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八百萬公里,接近中國公路里程的一倍(四百八十四萬公里),並且遠遠超過了美國,是世界上公路建設最發達的國家。

    @ 似乎可以在五年超過日本,十五年超過美國的世界強國——印度

    但是印度真的這麼厲害嗎?五年內GDP就可以翻一番,18年的公路里程就已經達到八百萬公里?

    一切只是印度人民的一廂情願而已,根據印度官方部門統計,印度雖然有八百萬公里的公路,但是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可以說,只要可以一同行走,就可以算是印度公路(人們能一起行走的路就是公路呀,印度的演算法其實也挺有道理的,頗有一些“魯迅哲學”)。

    印度公路一共可以分為三級:

    最高階是印度國家公路,大約佔印度公路總數的百分之一,其中大約百分之八十五為正常的雙行道,大約百分之十五為單行道;第二級是印度邦(省)級公路,佔印度全部公路的百分之四,其中大約百分之七十為單行道;第三級就是印度地方公路,百分之百為泥土路(極個別地方會建設現代化公路)。換而言之,印度這八百萬公里的公路中,有超過七百萬公里為泥土路,而在其他國家,泥土路根本不會被納入公里計算標準。

    @ 極少數配有水泥的印度地方公路

    除了是否泥土路之外,公里還會有具體的運載以及硬化等級標準,大致分為高速路、一級、二級、三級以及四級公路,以公路等級來衡量公路的運載、承重以及其他能力。在中國四百八十四萬公里公路中,四級公路僅有三百萬公里,等級之外的公路有五十萬公里,其餘公路等級均在四級之上。

    而印度,至今沒有衡量國內公路的等級標準,也沒有采取類似的行動。老馬推測,除個別城市的公路之外,印度的其他公路均為四級公路以及等級之外公路。

    @ 中國2015年公路級別分佈狀況

    因此,印度的八百萬公里公路水分很足,滿滿都是水。除了可以讓印度人民充滿自豪之外,並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甚至就連印度的GDP也是如此。

    印度領導人莫迪已經就印度2024年5萬億美元GDP經濟發展計劃,進行了多次工作會議以及公開講話,看起來意志堅定並且信心十足。就是不知道,五年之後,印度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讓GDP超過日本呢?除了牛糞計入GDP之外,印度還有什麼增長GDP的妙招呢?

    拭目以待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咋感覺有時候二婚會比初婚更幸福呢?讓我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