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股壇勝童9
-
2 # 段礻申
跌減漲增量買入技巧要點: 1.衡量二次探底時成交量萎縮的標準是比較兩次探底出現的地量水平,並不一定必須統計底部期所有成交量。只要二次探底時出現的地量水平低於前一次探底時出現的地量水平,就算符合我們講的慣性減量。所謂二次放量,指的是二次反彈的初始量大於前一次反彈過程中的最大量。 2.二次探底時如果沒有創出新低效果最好。 3.出現慣性減量時只能表明下跌動力不足。股價基本止跌,但還不能馬上買入。只有當出現二次反彈明顯放量,並且股價站穩21周或30日移動平均線時,才可以及時跟進,這樣做持股時間短、獲利快。 例如:近期的牛股廣電電子(行情預警,檢視該股執行軌跡)。在周線圖上2002年2月1日第一次探底時成交量是1109萬手,創出的最低價為6.69元。隨後出現第一次反彈,反彈過程中的周最大量為3941萬手。二次探底時的最低價為7.03元,沒有跌破6.69元,且成交量也創出的地量水平僅287萬手,其圖形完全符合跌減漲增量的選股條件。如果此時介入的朋友現今已有頗豐厚的利潤了。 選股方法:教你運用機率選股票需要說明的是,運用機率選股確實是筆者短線操作的炒股心得。下面我將兩種方法詳細介紹給大家,以求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第一種方法筆者稱之為兩漲一縮,也即股價兩日連續上漲而成交量出現萎縮。在某股票軟體的智慧選股系統設定條件如下:(1)5、10、20、30日均線多頭排列;(2)股價連續兩天上漲;(3)K線連續兩天收陽線;(4)今天的成交量小於昨天的成交量,此種情況連續兩天出現。應該指出的是,在選出股票的當天其成交量越萎縮得厲害越佳。如果在下一個交易日該股再次縮量收出一根實體較小的小陰線或十字星,尾盤即是投資者的介入良機。投資者可以開啟K線圖看看,在今年的行情中許多股票的上漲中繼均走出了上述圖形。有例為證。今年4月14日,筆者根據設定的條件選出了G航通。當天G航通的均線系統呈現多頭排列,股價上漲3.77%,高於前一交易日3.44%的漲幅,成交量只有前一交易日的58%,為典型的縮量上漲形態。15日,G航通縮量下跌2.14%,尾盤時筆者大膽買入。4月26日,筆者用同樣的方法選出了G蘇長電,27日尾盤介入,該股三個交易日漲幅達到了10%。 第二種方法為大幅縮量法。筆者設定的條件為:今天的成交量小於昨天的成交量,且今天的成交量低於昨天成交量的40%。在行情的初期,不少股票在大幅放量之後突然縮量,介入的資金要想出局當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主力在清洗籌碼。今年3月28日,G美克在前幾個交易日放量之後大幅縮量,當天成交量不到前一交易日的28%,29日繼續縮量,筆者尾盤果斷介入,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另外,我們還可以來看看G格力在2005年12月16、17日這兩天的成交量及其後的走勢,相信這種方法對投資者會有所啟示。 運用機率選股的方法免去了從一千多隻股票中進行挑選的麻煩,面寬點多,簡單明瞭。當然,就如筆者在上文所說的
,技術選股只能做參考,基本功課還是要做的
回覆列表
跌減漲增量法 是指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後出現反彈,然後再次回撥探底,此時成交量明顯減少,低於前一次探底時的成交量水平,即出現成交量的慣性減少;隨後,股價再次反 彈,並且反彈時成交量明顯放大,高於前一次反彈時的成交量水平,即出現成交量的慣性增長。簡而言之,跌減漲增量就是指二次探底時縮量,二次反彈時放量。
一,關於價量的進一步分析
問:成交量對我們分析股市行情有什麼作用呢?
答: “成交”是商場的術語,表示經買賣雙方同意所達成的交易行為。每日交易過程裡,成交價格因客戶偏向買或賣之意願而起波動。股市受外在因素影響,不同交易時 間不同價格,有不同數量之買或賣,使交易緊湊而複雜,而投資者買賣股票的信念與行為直接影響每日成交數量(成交量)。 投資大眾對股票價值觀愈有偏差, 市場人氣愈旺盛,買賣則愈活絡,成交數量自然增加。反之,則減少。 一面觀察量之變動,而同時又掌握價格波動,才算是完備的技術分析方法。
問:那該如何分析呢?
答: 成交量值是一種供需表現,代表股票市場投資人購買股票慾望的強弱的迴圈過程。這種迴圈過程反映人氣的聚或散。這種人氣聚散需要一段時間,如波濤一樣,大浪 過去後,尚有餘波和浪花,興風作浪前亦有明顯的徵兆。將人潮加以數字化便是成交量值,一段行情初起,成交量值開始增加,是漸進的,直至無法再增加,行情便 告一段落,進入整理階段,成交量值漸減少。另一段上升行情再起,股價繼續上升、成交量值再度逐漸增加,股價創新高峰而維持不墜,必須有大成交量值做基礎, 也就是表示換手積極,維持股價。股價下跌時,人氣四散,成交量值開始迅速或緩慢萎縮,無法再減少時,下跌行情告一段落,股價反彈後進入整理階段,成交量值 增加。另一段下跌行情再起。股價繼續下跌,成交量值再度萎縮,股價創新低谷而無力翻升,就是由於買氣不斷削弱,形成供大於需的現象。 成交量值多寡亦充 分表現人性。股市投資人性格可分三種,即是先知先覺、不知不覺與後知後覺。第一類是煸火者亦是熄火者,他們在股市萎靡不振或稍露轉機時買進股票,人棄我 取,你丟我撿,使供需關係逐漸轉變,在股市掀起買進熱潮;這類投資者佔少數。第二類是實踐者,即股市呈現好景時買進股票,大勢轉壞時賣出股票,這類投資者 也並不多。第三類是悲劇角色,股市達到最高潮時搶進股票,最低潮時賣出股票。成交量值可以說是股市的一面鏡子。在長期寂靜的行情中突然出現大成交量,表示 大戶、做手已因炒做材料徐緩形成,先行進場買進,但是股價不一定立即上漲,這也許是試探買進的多頭先鋒部隊,成交量穩定擴大而萎縮時不明顯,股價不斷向上 竄,換手積極,就如接力賽跑一樣。由於股性及不同實力的大戶與做手集團的操作,即使出現大成交量,有些股票也呈緩慢上升形態,有些股票則以“軋空”為由, 展開籌碼戰,快速調升股價。當股市買氣被激發至最高點,實力派大戶與做手集團買進股票數量減少,賣出增加,調節市場供需不平衡現象。股價短期內由於買氣未 散仍可維持,甚至再創新高價,但是接手轉弱,成交量開始減少,供需關係隨之轉變,股價移動平均成本愈來愈高,持有股票者獲利愈來愈少,自會將股票丟擲,在 這種供大於求的情況下股價回跌是必然的。因此美國投資專家葛南維就曾說:“成交量是股市元氣,股價只不過是它的表徵而已,所以,成交量通常比股價先行。” 這便是“先見量後見價”的另一解釋。
炒做材料分積極與消極兩類。積極性的材料為發行公司實質的改變,營運狀況好轉,獲利增加,這種現象是漸進的,成交 量值隨股價上升而增加,回跌時多能迅速萎縮,流動籌碼少,不易出現極大數值。消極性的材料則是對公司而言,短期是利多,長遠看來並非有利,諸如處理土地、 股權相爭等。做手吃進大量額子,每日進出頻繁,將成交量值“做”大,跟進者逐漸增加,當做手出脫手中大部分額子,不再進行操作,成交量就迅速萎縮,此時股 價多已下跌一段,使不少跟進者套牢,龐大的高檔成交量值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整理與消化。因此,利用消極性的炒做材料達到拉昇出貨的股票,受傷較重,都需要相 當長的一段時間才有上漲之能力。
問:股評中常看到量價分析,您能給我講講嗎?
答:那就讓我們先講講股價日加權指數與成交總 值的關係:
多頭市場與空頭市場的最大區分就是成交總值不同。上升趨勢裡,投資人購買股票,短期或長期裡都可獲得利潤,因此激發投資意願,交易活絡,在 積極換手下,成交總值亦不斷創新記錄;下跌趨勢裡,投資人買進股票後,再擬賣出時,股價已下跌一段,因此影響買氣,交易自然愈趨清淡,成交總值縮小。這種 與自然現象中熱則脹、冷則縮類似的結果亦是大戶與做手充分使用的手法。
(1) 多頭市場裡股價走勢為:上升(成交總值增加)→回檔(成交總值萎縮)→盤檔(再萎縮)→上升。
(2) 空頭市場裡股價走勢為:下跌(成交總值減少)→反彈(成交值增加)→盤檔(成交值減少)→下跌。
具體來說,成交總值是測量股市行情變化的溫度計,成交 總值增加或減少的速度可以推斷多空戰爭規模大小與股價指數漲跌的幅度。也就是說,成交總值持續擴大,表示新資金不斷湧入股市,是推動股價上漲的原動力。 成交總值與加權股價指數漲跌有密切關係。
(1) 股價指數與成交值之間關係正如滾雪球一樣,欲使股價指數上升,成交值必須持續增加。
(2) 多頭市場裡,每股行情起點成交值均不大,隨著指數上升而擴大,直至不能再擴大時,股價指數便開始下跌,也就是最高成交值對應著最高股價指數。有時股價指數 雖然繼續上升,成交值卻無法再出現更高成交值,上升行情極可能在數日內結束,與“先見量、後見價”相印證。也有時在長期下跌行情末期出現鉅額轉賬交易,使 成交值突然大增,股價指數則自此上升一段。
(3) 空頭市場裡,下跌的每段行情成交值均有急劇萎縮現象,顯示買氣衰退,股價指數愈趨下跌,直至成交值不能再萎縮,跌勢便告一段落,也就是最低成交值對應最低 股價指數。有時股價指數雖然繼續下跌,成交值卻不再見萎縮時,下跌行情即將結束。 (4) 最高成交值與最低成交值視當時股市人氣聚散而定,沒有固定標準與公式。只能從多頭市場或空頭市場規模推測未來的潛力。
投資者瞭解成交值與股價指數之關 系時,若能將移動平均線理論與成交值搭配,建立10日平均值系統,則可從較長期的成交記錄之變化預測股價指數漲或跌,降低誤差。
問:個別股成交量與股價間的關係是什麼?
答: 個別股股價漲跌亦與成交量大小有密切關係,成交量是股價上升的原動力,亦是股價下跌的主因之一。從技術分析觀點看,多頭市場裡,股價上漲時,成交量增加, 表示此股就供需關係來說,買進力量大於賣出力量。股價回跌時,成交量迅速減少,持股者惜售,股價在供給減少後又有力量再上漲,這是強勢的表現。股價上升, 成交量反而減少,表示買氣已弱,賣方力量隨時有表現之可能,這是弱勢。空頭市場裡,股價下跌,成交量卻增加,表示供給增多,接手多為搶反彈行情者,沒有信 心長期持有,形成上升壓力,或是一旦股價稍升,成交量減少,都是弱勢的表現。股價下跌,成交量每日均維持極少,不能再減時,表示供給者減少,一旦需求增 加,股價立即上漲。
從股價短期變動看,股價上升與下跌速度是多空雙方力量表現的結果,成交量多寡扮演重要角色。股價處於低價位時,成交量穩定增加具有 調整股價功能。在需求殷切時,股價大漲較容易,上升過程中成交量增加迅速,買氣聚集快而發散也快,妨礙繼續上升動力,漲幅將有限。成交量穩定增加,利用股 價下跌,成交量萎縮來整理籌碼,成交量再度增加,股價又有再上升之條件。股價處於高價位時,成交量無法再擴大,導致賣意增強,股價因供需不平衡,成交量萎 縮而無力再盤旋於高價位,空頭乘勢慣壓造成市場不安情況,下跌行情產生。下跌過程成交量若萎縮很快,賣意則漸微弱,下跌速度受阻,跌幅有限。成交量若減少 緩慢,甚至增加,行情受投資者搶短線心理影響,延長下跌時間,終會導致大跌。
個別股成交量多寡標準決定於此股“股性”,若個別股本屬冷門股,沒有市場 性,股價升降完全操縱於少數主力做手,因此成交量對於股價升降影響較小。冷門股轉為熱門股過程最重要的便是激起投資者購買慾,使更多投資者對此股漸熟悉而 有認同感,成交量與日俱增是必然的,多空對於股價偏高或偏低的不同認識,使股價波動愈趨激烈。股本擴張太快,熱門股亦可能轉變成冷門股。老態龍鍾與前景不 佳的股票缺少大戶支援,價位完全取決於供需關係。投資者駐足不前,成交量自然逐漸減少,極難恢復往日的成交量水準,股價彈性大減。
二,如何用跌減漲增量法買股票?
做為股價漲跌動力的成交量,在股票買賣點研判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實際投資中根據成交量的變化捕捉最佳買賣點?我的體會是,在周線中根據成交量的增減慣性來尋找最佳買賣點效果非常理想。
所謂跌減漲增量是指,股價經過一段時間下跌後出現反彈,然後再次回撥探底,此時成交量明顯減少,低於前一次探底時的成交量水平,即出現成交量的慣性減少; 隨後,股價再次反彈,並且反彈時成交量明顯放大,高於前一次反彈時的成交量水平,
即出現成交量的慣性增長。簡而言之, 跌減漲增量就是指二次探底時縮量,二次反彈時放量。
三,跌減漲增量法買入股票有什麼技巧 1、衡量二次探底時成交量萎縮的指標是比較兩次探底出現的地量水平,並不一定必須統計底部期所有成交量。只要二次探底時出現的地量水平低於前一次探底時出 現的地量水平,就算符合我們講的慣性減量。所謂二次放量,指的是二次反彈的初始量大於前一次反彈過程中的最大值。2、二次探底時如果沒有創出新低效果最 好。3、出現慣性減量時只能表明下跌動力不足。股價基本止跌,但還不能馬上買入。只用當出現二次反彈明顯放量,並且股價站穩21周或30日移動平均線時, 才可以及時跟進,這樣做持股時間短、獲利快。
四,在什麼情況下賣出股票
1,如果股價在經 過較長時間的上漲後處於相對高價位區時,成交量仍在增加,股價卻沒能繼續上揚,呈現出高位量增價平的現象,這種股價高位放量滯漲的走勢表明主力在維持股價 不變的情況下可能在悄悄出貨。因此,股價高位的量增價平是一種頂部反轉的徵兆,一旦股價掉頭向下執行,則意味著股價頂部已形成,我們就應注意股價的高位風 險,在這個階段可以賣出大部分或者全部該股的股票。
2,在縮量陰跌的走勢中,股價每天的跌幅不大,成交量也較小,因此持股的投資者容易放鬆 警惕,認為不過是正常的回撥。但是當這種跌勢發展到一定階段。往往都會突然開始加速下跌,當投資者真正醒悟的時候,已經從盈利變虧損,淺套變深套,這個時 候很多投資者很難痛下決心賣出股票。所以在有這個徵兆之後,我們要下定決心賣出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