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實66227939560

    現在過年沒有過年的氛圍,疫情漫延,關門閉戶,不放鞭炮,禮花,沒有那些民間的午獅孑玩燈籠,劃龍船等熱鬧看,冷冷清清的,哪有一點年味吧?

    原來每年過年吃年飯,團年,拜年,每家互相走動一下,這幾年我們都屬於花甲老人了,即使沒有疫情,做幾十人的團年飯也做不動了,原來總在我家團年,現在老了,要團年也只會到餐館去聚一下,沒有家的感覺,所以,人老了也是一方面!象這樣下去,孩子又少,以後更沒意思了!

    今年算是最舒服的一年,各自在自家吃喝,互不走動,女兒外孫女來住了幾天,昨天都回去了,我覺得好,又節約,又不累,還不用應酬,電話拜個年,微信發一下紅包,移風易俗!這個年就這樣混完了,多輕鬆哦,原來,從初一拜年,每家去拜,回拜,人受累,用錢多,別人打麻將,我家人乾坐,一坐一天,我又怕冷,去年過年還坐感冒了,這在家多好啊,我現在還在床上回答悟空問答,不用講形象,歪倒也行!所以,我喜歡隨意的生活!這樣過年很好!

  • 2 # 煥芹5

    生活有米麵,

    肉魚也常見,

    衣服又新款,

    成天如過年,

    孩子不覺淡,

    親戚來回看,

    老人感到短,

    原先的東西,

    手機電視辦,

    吃飽穿也暖。

  • 3 # 無語觀潮
    主觀上期望要求過高。

    ①社會飛速發展。

    如今的社會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帶動生活不斷提高改善。

    無論吃、住、行、玩方方面面都在變化。從之前解決的溫飽,到如今營養過盛,主動減肥。雞鴨魚肉等等生活食品,在過去只有過年才能出現的東西,如今是家常便飯,所以不再是什麼新鮮感了,自然在吃這一點上春節對人們提不起興趣了。

    ②在住這一塊兒,人們都進城了,住進了高樓大廈,甚至是洋房別墅,過去的大雜院、筒子樓早己經不存在了。人與人之間不再像過去那樣經常串門走動,如今進門宅家象被關進“籠”中的鳥雀。所以在這一點上自然造成了交流的上的許多障礙,尤其是孩童不再像從前那樣找到許多同齡的玩伴。

    今年回老家下車買東西問做生意的大姐生意如何,她說:“現在的生意不好做”

    “現在的人都有車,一腳油都從鎮上過去了”

    “停下來的買好東西立馬上車又走了,留不住人”

    的確是這樣,從前帶著孩子一家人過節去街上逛逛,買買吃的、穿的、玩的,如今都在網上買了,人氣自然就沒有了。

    ④玩這方面,全都被手機代替,從老到小,從男到女,從城市到農村,隨處都是低頭族。

    客觀上因素造成。

    ①物慾橫流金錢至上。

    現在的物慾橫流使人更看重金錢物質,人也變得勢利,人與人之間親情變得淡漠。

    實在應付不了的就用手機發個紅包,省去拜訪的時間。於是人和人之間就顯得不那麼親近,久了就生疏了。

    用一個朋友的話講“親戚要走動才親”。但現代人恰恰缺少是動,更不願走,所以親戚就逐漸就不那麼親了。

    ②只有做酒辦席才記起。

    尤其是農村辦酒成風,變相成為“斂財”的一種方式。漸漸就變味了,甚至有些反感。

    同學聚會,到親戚團聚,由於受攀比風浸蝕,有些人要曬車、曬穿戴,無形中傷害到身邊的人。

    漸漸的促使朋友遠離你,“圈子不同不相融”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象從前,全是貧下中農,都是個院院長大,吃口水都親,平時都互相幫襯,不存在勾心鬥角。

    如今的人四面八方分散,花花世界,人心變得太婪虛榮,不再是那麼純潔。相反變成炫耀的舞臺,春節回來不是為了單純團圓而另有目的。

    所以春節逐漸變味是人心的改變,禁放煙花是有一定道理,但人心是暖的,真誠的相處,沒有煙花節日同樣精彩!

  • 4 # 嚴家溝二月龍

    年味濃與淡,掌握在人手中。捫心自問,我們陪父母和孩子有多長時間?我們風風火火回家過年,短暫停留不到10天,又火急火燎去掙錢。我們參與村委會的公益事業了嗎?不知我們掙了多少錢,回家不陪父母和兒女,而是同學聚會、朋友聚會,要麼搓麻將。既或村委會有簡單的文藝宣傳節目。我們口出狂言,看哪牛叫聲,不如看抖音。宣傳隊員忍飢受凍,我們冷嘲熱諷。村委會沒有村辦企業,有那些愛心、熱心人士,捐錢捐物投勞,草草排了節目,而到我們門上,我們是啥態度?我們知道。張口閉口,人們有錢了,而年味淡了。想當年,看社火、高蹺、彩輪船,那場面,人山人海、水洩不通不誇張。各大隊有獅子、龍、彩輪船,文藝節目。聽年長的說:一晚上為掙5分工,背獅子、龍,扛彩輪船。社員們攆著看。哎,人啦人,對人馬列主義,對己自由主義。"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美好的世界永留人間!"

  • 5 # 養花種菜愛生活

    一、農村人口的大幅下降使年味變淡

    所謂年味主要體現在廣大的農村,過去農村人口相對集中,尤其是孩子也多,一到過年都按照傳統習俗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而現在農村人口大幅減少,年輕人大都去城市定居了,既使有年輕人回農村老家過年,因為工作等原因也是來去匆匆,所以顯得不熱鬧,淡化了年味。

    二、生活條件的提高減少了對過年的期待

    過去生活條件差,平時吃頓好飯都難,穿的衣服是補丁加補丁,過年能吃飽飯穿新衣,精神上得到了極大滿足,心裡別提過年有多高興了。而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平時吃的穿的不比過年差,這從精神上來講也沖淡了年味。

    三、“宅家”現象降低了熱鬧非凡的過年氛圍

    現代通訊、網路的高速發展,也減少了年味。現在購物、拜年一部手機全能解決,這就出現“宅家”現象,過去人們出門看大戲,觀燈籠、舞獅子,而現在都在家裡看電視,玩手機,沒有了以前過年的熱鬧勁。

    四、禁放燃花爆竹也減少了過年的喜慶氣氛

    為了環保,減少汙染和預防火災等安全因素考慮,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禁止燃放鞭炮,城市和農村都沒有了鞭炮的轟鳴和煙花的璀璨,年味就更淡了。

  • 6 # 立紅01

    窮沒生日富沒年,老理兒說的沒錯。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像以前,過年和不過年吃的,穿的都差太多了。現在吃的穿的平常,過年都一樣了,什麼也不稀罕了。人們都忙著掙錢了,回老家的日子越來越少了,親戚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淡了,所以年味也沒有了。

  • 7 # 贊評聖人

    團圓這個“圓”是有圓心的,我們過年,有做到圍繞“圓心”嗎?這個“圓心”在哪裡?是什麼?

    給錢除苗!給胃造病!給嘴找工作!給天空造霧霾!給消防隊添麻煩!給賣炮的發工資!給豬羊魚雞鴨壽終!給汽車耗油!給賣菸酒的搞促銷!給賣蔬菜的發壓歲錢!給親戚朋友填麻煩!給所有人攢瞌睡!

    胡吃海喝,走親訪友,通宵打牌…這些現象是否也在各位友友的“年”中有所體現?不圍繞團“圓”核心,卻給了待子迴歸的老人幾日“低質量”的陪伴。

    我們總是在問,總是在無奈,為什麼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那麼,我也想問一句,你平時是不是時常感到枯燥?不去找點什麼樂子,這個日子就覺得無聊?

    為什麼枯燥,那是因為每天感覺一樣;為什麼過年感覺不到年味,那是因為你的“年”在你的感知裡,每年都一樣。自然而言,沒有新鮮,只有重複,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感覺是重複的,你必然會枯燥,必然會無聊,也必然感覺不到味道!

    每年我隨父母回老家過年,第一步,是買鞭炮,第二步,放鞭炮,第三步,準備食材豐盛大餐,第四步,胡吃海喝醉翻天,第五步,打牌打到睡意來襲,第六步,探親訪友無限重複,第七步,該走走光我們也走。過節“七步曲”似乎每年都是這個節奏,試問,年年如此,沒有變化,沒有期盼,沒有好奇,我們怎麼感受所謂的“年味”?#我要上 頭

    有多少人回家過節的重心是放在待子迴歸的老人身上,我們團圓應該是個什麼“圓”,這個圓不應該是以孤獨老人為圓心,大家圍著這個核心,形成團“圓”的麼?讓小孩和祖輩積累共同接觸的經歷,我們則同奶奶增加交集的空間,父母則增加他們和我奶奶陪伴的時光,時刻把老人這個核心擺到突出位置,擺在核心地位,這樣的團圓才能叫圓。而不是,自己玩到位才是主要,陪老人鬧鬧磕只是順便。陪伴,是要花心思費精力的!!!

    說到這裡,我就想說夫妻的陪伴。

    夜深人靜,我們夫妻躺在一張床,各看各的手機,相互不語,似乎,對部分人而言,最好的夥伴依然是手機,我們,陪伴了誰?想想用不來手機的老一輩們,似乎,他們實際相處的時光,比起我們確實多了太多,所以,離婚率的逐年拔升與我們花多少心思去陪伴正好是反比例。

    多少人為了家庭夜戰酒場,回家時,愛人已然入睡;多少人白日勞累,歸家時仍然機不離手。我們的婚姻生活,為了生存,在不得不取捨,我們的共同時光,因為自認為的熟悉,在不經意中浪費。陪伴,似乎對很多夫妻而言,是個奢侈品。

    看看自己的生活吧,節奏快的,稍微換個檔位,在浪費的,稍微沉下心緒,其實,都不需要動多少腦子,你就會察覺,似乎,陪伴,是很久以前你做的事,現在,也許你並沒有做到。沒有充分的共同陪伴,你和她可能就少了羈絆的過程,最後,大家背對背離開,都表現得不那麼猶豫。那種果決,過來人才能體會到,時間長河裡的陪伴不充分,在摧殘我們曾經建起的情感地基。

    那麼我們“年”該怎麼樣才能有味道?其實,要想過出年味,你只要圍著圓心去思考,圍著核心去陪伴,瞄著溫馨氛圍做準備,方法有千千萬,只是我們一味地在埋怨年味越來越淡,卻沒去去仔細思考解決的辦法,自然,我們在年復一年重複感知中越來越枯燥,越來越“味覺”麻木,孤獨老人也只能接受並承受“低質量”的陪伴。

  • 8 # 歌唱中的梁山人

    時代的進步,物資的豐裕,工作的繁忙,生活瑣事帶了的壓力,認我們對過年沒那麼期待,我們再也不是快樂的那一群人所以才會覺得年味變淡了。

  • 9 # 愛國40335

    總的來講是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過去由於我們國家底子薄,生活質量差,吃好的都是過年(或者來客人)才能吃上。如年糕,做豆腐,殺豬宰羊,帖對聯,放炮。小孩過年盼給壓歲錢等等。現在好了,生活好了吃什麼就買什麼,天天過年。親戚也不怎麼走動,打個電話就行了。所以就沒有過去的年味兒了。

  • 10 # 旺旺3224

    過年是炎皇子孫非常重視的傳統節日。在經濟潰乏、物資短缺的情況下,人們都是把好吃的、好穿的放到過年時用,所以當時就覺得過年真好。

    現在不同了,改革開放的成果已遍及城市鄉村各個領域,市場繁榮、調配順暢、供需平衡。同時國民素質、飲食觀念、營養知識空前提高。天天美食,天天過年,因此就覺得過年不過年都一樣。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偉大時代、幸福的社會里驕傲自豪

  • 11 # 飄逸4976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年味越來越淡了,有幾個方面。

    以前我婆婆還在世,我們回老家過春節,到了年關,我老公去市場買好多瓜果蔬菜、肉食品。我們一家三口回老家跟我婆婆一起過年,到了初夕哪一天,貼對聯、放鞭炮,吃餃子。因為吃餃子時我們鬧過一次笑話,老公的侄子,當時十歲,我們每年三十晚上包餃子都要找兩三個硬幣洗乾淨包到餃子裡,誰要是能吃到硬幣,誰來年的運氣就好,老公的侄子為了能吃到硬幣,一直吃餃子,一會兒吃吐了,也沒吃到硬幣,我們全家人都笑翻了。吃過年夜飯,我們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期盼已久的春晚,看主持人倪萍、相生、小品,歌曲,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

    初一早上,我們一家人就去給同族的長輩拜年了,老公有時會遇到多不見好友,兒時的玩伴,他們會在一起敘敘舊,小酌一杯。那個時候濃濃的年味,過年很熱鬧。

    自從婆婆不在了後,我們從此不回老家過年了,在城裡過年沒意思,各家過各家的小日子,互不打擾、冷冷清清。除夕,我們家三個人吃年夜飯,跟平時吃飯一樣,感覺不到過年得氣氛,沒有以前在老家過年時哪種歡樂得氣氛。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年味卻越來越淡了。

  • 12 # 我是圓的

    年味越來越淡的原因有很多。在下愚笨認為:

    大面積的拆村並村,還有不少年輕人為求得更好的生存發展,外出打工和過份講錢的生存現狀,導致宗族文化中團結奮進,鄰里互助,相互給力相互助力的親情、鄉情的嚴重消失,以及長期的學習,統一思想等等先進文化以及不少人的生活居住條件與環境變化和種種因為錢所引生出的外來文化衝擊和生活理念變化等等等的共同作用,使得傳承千年包括“年”文化在內的農耕文化逐漸離開人們的忙碌視線。

    生存要緊,活著就是勝利。

    今年復今年,今年何其多......只要健康有錢地活著天天都是年。

    ===

    ===

    5《圓蛋》攝影:手機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要求哥哥和我一起分擔家務,我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