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無涯
-
2 # 不亦樂乎
老賴和還不起錢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的時候,每個人都有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所謂的“借錢傷感情”“不要借錢”“借錢的人不是朋友”之類的毀三觀言論。
什麼是朋友,朋友就是在困難時候互相幫助的人,試想一下,如果在困難時袖手旁觀的“朋友”,他們是朋友嗎?肯定不是!“酒肉朋友”罷了。朋友不是用來聊天的,不是要來陪著喝酒的,因為想要談天說地、一起喝酒吃飯隨便找個陌生人都可以!
在《還不還》中,傻倫和缺心眼就是真正的朋友,是真正的兄弟,這樣的人生活中能交一個就是財富。
而沈騰的角色則是真正的老賴。
老賴是什麼,就是明明有錢卻不還錢的人!
而還有許多人,他們不還錢是因為真正有困難、還不起,並且在為了債務努力,這樣的人能說他們是老賴嗎?自然不能!
所以,很多時對欠債的人不能一視同仁,要聯絡實際情況來判斷。
如今,“談錢色變”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尤其是將這種“毀三觀”的言論無限放大更是可恥!
因為,它毀了生活中的友情,它讓現代人再也看不到真正的友情,它讓金錢橫架在友誼之上。
比如,你和誰誰誰友誼很深,突然有一天他遇到困難,要向你借錢,這時你就認為他不是朋友了,那麼之前的友誼如此廉價?
友情並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真正的友誼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很多人怕借錢,因為借錢出去要不回來,那樣你就認為失去了那個借錢的朋友。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本來就是本末倒置,假如他真的是你朋友他難道不會想辦法還債嗎,沒有想辦法還債他本來就沒當你是朋友,而你卻要用“不借錢”去保持這個“虛假”的朋友嗎,值得嗎,難道這不是自欺欺人?
為什麼不寧願花點錢來看清一個“朋友”!
我曾經幫過一個同學。在他沒錢、沒工作、沒飯吃的時候無限幫過他,然而在我困難時向他借錢,他直接拒絕!
或許他就是聽信了網上所謂的“借錢失朋友”“借什麼都不借錢”的“毀三觀”言論,認為是朋友就不該借錢,所以直接拒絕了!
這就是我曾經相交十多年的“朋友”,曾經我都比他過的好,一起吃喝沒看出他的人品,一次借錢經歷讓我看清了他,這就是戴著“朋友”面紗下的“白眼狼”,我要的朋友不是平日裡吃吃喝喝有困難時卻袖手旁觀的人!
所以,我直接向他挑明,以後絕交,然後就真的絕交了,哪怕他平日裡見到我還是厚顏無恥地和我說話!
就像《還不還》中的傻倫和缺心眼一樣,雖然他們借了錢被當了一次傻子,但卻買了“朋友”的真面目,讓他們能及時止損,這並不是吃虧!以他們二人的善良、義氣的高貴品質,本就不該和這種“虛偽朋友”長期交往下去!他們失去了一些錢,而沈騰的角色卻失去的一兩份真正的友情,兩個真正的朋友。
可能有人被網上“金錢無價”的“毀三觀”言論迷惑,認為沈騰的角色賺了,因為他賺到了兩個朋友的錢。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人生有太多的“難料”,沒有傻倫和缺心眼這兩個真正的朋友如果有一天他真正遇上更大的困難,還會有誰來幫忙嗎?難道你眼前“賺的這些錢”真的能保你一世無憂?相比之下,只要有真正朋友的人,哪怕再困難都會有朋友來互相幫忙、想辦法。
友情是互相體諒互相信任的,錢能借,借給的是真正的朋友;錢要還,能借給你錢的人就是視你為朋友的人!
你認為向你借錢就不是你朋友,這是錯誤的想法,是借錢不還的人本來就是你的“假朋友”,是你識人不殊,而不是是朋友就不該向你借錢。
在你有困難的時候,沒有幫你的“朋友”,那麼他肯定就不是你朋友,這樣的人及時絕交的好!你有困難他都不幫,這樣的“朋友”什麼時候還會幫你?所以,如果你困難,那些有錢也袖手旁觀的“朋友”,趕緊絕交吧!
說到這裡,好像“借錢”真的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比如,你有困難向“朋友”借錢,他有錢不借,他不是你朋友;比如,你借錢給了“朋友”,他有錢不還,他也不是你朋友……這兩類人都及時絕交的好!
這一點,相信娛樂圈中鄭則仕和吳孟達看得最清,在鄭則仕和吳孟達落魄時求助好友周潤發被無情拒絕,幾乎到了自殺的絕境……後來鄭則仕翻身,回想過去,只說了一句:娛樂圈中也就黃日華能談談心。
《還不還》意在傳播正能量,意在讓大家珍惜友情,意在告訴大家不要因為“賴著金錢”而失去友誼,而不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借錢給朋友”。
希望大家不要本末倒置!
-
3 # 滬漂的謙哥
欠錢不給的都是畜牲,掙錢都不容易麻痺的是欠我們的三年了兩萬多就是不給真不知道他們咋過年,準備過完年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4 # 燉了燉
同學,前後借了兩次,那會兒剛畢業,我手裡也沒啥錢,五千已經是手裡的大部分了,對方說是很快就還了,處理一下女友DDZ的事情,礙於同學情面幾年了,也沒見到任何迴音,算了,就當吃飯買了一個大單吧
這種人以後也就不再見了,沒必要了!
-
5 # ccj秋天
我借過錢,很快就還了,親戚借過我的錢,過兩年也還了,我前夫做生意被親戚騙了欠了不少錢,別人老催著要錢他還發火,他說誰要他也沒有,不問他要等他有了就還,我覺得欠錢不還,確實是很生氣,是人品有問題
-
6 # 視場角
5-6年了,朋友借了3000塊錢應急,到現在也沒有還,不過當時借的時候知道他家裡困難也就沒想過要回來,現在也保持聯絡,這麼些年了他還是他,依舊困難不如意,想法也是借錢時的想法沒有變化,我想如果他沒有什麼大的變故,估計會一直這樣了!
在我內心不認為他是那種老賴,僅僅覺得他可憐又可氣,主要是可氣,恨鐵不成鋼你又什麼都做不了!
-
7 # 曹姐的鄭漂生活
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看過這個小品之後,我閨女說這不就是說的我媽媽嗎?閨女不是在開玩笑,這種現象在我身上提現的淋漓至致。
我的一個客戶欠我幾萬塊長達十年之久,每次去要賬都是沒有收穫,前幾年的臘月二十七我帶著女兒女婿一起去他家要賬,看到他晚飯吃涼饅頭白菜粉條,看著看著女兒起身就要走,女婿說媽媽還沒有說完呢,女兒說再不走咱媽就要再掏給他了。
老賴的名詞怎麼來的?幾萬塊錢十來年不還是真的沒有嗎?其實人家該幹啥幹啥該買啥買啥,這就是老賴。
我現在年齡大了對於找我幫助的人,我也不會再那麼慷慨了,原來的外欠還要抓緊要,但願欠之人都像小品中的角色那樣早日良心發現,儘快還!
-
8 # 跑的遠李道遠
“還不還”是現在社會存在的普遍問題,大體有以下幾種:一,有些錢借了錢不是不還,是手裡確實沒有錢可還,收入趕不上花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當然了借錢必須是要還的……
二,是有了錢他想再幹些別的事情,以為借的不是親戚的、就是好朋友的,又不要利息。主要是好多人拉不下臉來要,或者說給要也沒有。這屬於不要臉的……
三,是欠了太多的錢,已經沒有能力還錢了。其實誰都不想欠賬,那種日子也只有欠過錢的人能體會到……
四,是真的,坑人不要臉的貨。明明說好借了,過幾天、月底又到年底,自識自終都是說今給、明給,只要你不照死的催,這輩子你都別想了,這種人是最可恨的也是在自掘墳墓……
其實有那個人想借錢啊?又有誰願意不還呢?大部分都是能力有限,消費又超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才導致收入一直趕不上花銷……
回覆列表
現在借錢只借對自己影響不大的
還不還都無所謂
過多影響到自己的堅決不借
有的錢借出去基本就別想要回來了,所以定個基準線,省的自己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