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野50

    如果現在的華人生活水平和30年前一樣,中國糧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知道那時候的人吃的是什麼。在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都知道,小時候吃的只是一飯一菜,菜裡不要說是豬肉,就是豬油也不多。豬肉只能是逢年過節才能吃點。從改革開放後,生活水平逐年增高。特別是最近幾年華人對肉禽蛋奶以及海產品需求量很大。因此養殖業所需要的飼料也特別多,而這些飼料全部指望本國所產的糧食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飼料中的豆粕,主要是依靠進口的大豆所壓榨出來的。

    2017年中國小麥進口量為963.6萬噸,大米進口532萬噸,玉米進口720萬噸,大豆進口9550萬噸。如果沒有這些進口的糧食和大豆,能吃上一口豬肉是很困難的。

    有的人說國家玉米庫存壓力很大,為什麼還要進口糧食。根據國家統計局所統計的2017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是5.3億畝。玉米總產量在2.6億噸左右。假如這9550萬噸大豆不依靠進口,最少也得需要5億畝耕地(大豆畝產按390斤算)。這樣就把5億畝的玉米地給佔用了。據權威人士透露,國家庫存玉米只有1.8億噸。而這點玉米還不夠一年的養殖業所用。那麼下一年怎麼辦?也就是說這5億畝土地全種大豆,那麼每年就要缺口2.6億噸玉米。怎麼算中國耕地面積最少還缺5億畝左右。所以中國糧食自給自己是不夠的。

  • 2 # 糧小咖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很關心,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摩擦涉及到了大豆、小麥等進口的情況下,更是大家討論的熱點。那麼,就題主的問題來看,要分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從糧食總量上來看,受大豆需要大量進口影響,產需存在缺口,但穀物總產量是可以滿足消費量的;另一個是品種結構上存在著矛盾,或叫供需失衡。

    一、中國糧食產需年度間存在缺口,但穀物產需關係是平衡有餘的。

    中國的糧食和國際通用的分類不同。國際上是分為穀物和油脂油料兩個大類,穀物包括小麥玉米大米高粱大麥等等,油脂油料則包括大豆油菜籽花生等等。而中國糧食的類別,因為歷史原因,包括的範圍比較寬:既包括穀類,又包括豆類,還包括薯類。其中最明顯的是將大豆包括在了糧食範圍。

    從近十幾年來的情況看,國內糧食生產穩步增加,不管大家認不認可統計局公佈的糧食十三連豐、十四連豐這些資料,但從實際的情況看,隨著玉米、稻穀等高產作物產量的不斷增加,國內糧食總產量已經坐穩了6億噸以上,其中2017年的總產量是61791萬噸(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166萬噸(33億斤),增長0.3%。

    而從國內糧食總的需求來看,隨著人口增加,口糧消費在剛性增長,再加上飼料用量、工業用糧也在增長,國內糧食總消費量也是逐年提高,但幅度上,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不斷最佳化調整,增速在放緩。根據行業研究機構的預測,2017年國內糧食總消費量70640萬噸(14128億斤)。對比產量和消費量,是存在8850萬噸(1770億斤)的缺口的,而這個缺口主要表現在大豆品種上。

    但如果對比穀物的產量和消費量,則明顯表現出了產大於需的特徵,也意味著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是能夠做到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17年中國穀物總產量為穀物產量56455萬噸(11291億斤),其中主要包括小麥12977.4萬噸、稻穀20856萬噸、玉米21589.1萬噸,其他穀物約1032.5萬噸。以小麥、玉米、稻穀三大品種的產需總量分析,2017年三大主糧品種(也是主要穀物品種)總產量55422.5萬噸,而總的消費量約5.3-5.5億噸,年度間是存在產需結餘的。

    二、不同糧食品種的產需關係不同,存在著明顯的結構性失衡格局。

    四大主糧之中,小麥、稻穀總體產大於需,玉米產需開始出現缺口,大豆則大量依賴進口。

    根據行業機構供需平衡表的預測,本年度小麥產需盈餘1360萬噸。在經歷了一撥小麥飼用替代玉米之後,隨著玉米價格的下跌,小麥飼用的成本增大,飼用量明顯下降,消費需求主要集中在了制粉消費。

    稻穀品種由於主要的消費途徑就是口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口糧的絕對攝入量在下降,人口增加帶來的消費剛性增長速度在放緩。預計2017年度稻穀的產需盈餘在1060萬噸,較去年下降了720萬噸左右,主要原因是2017年稻穀減產所致。

    玉米隨著這兩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播種面積下降帶動產量減幅較大,而消費需求隨著深加工行業的擴張和規模化養殖的發展,在不斷增加,從而使得國內玉米產需從2017年開始出現缺口,預計本年度的產需缺口為3100萬噸,這也為去庫存提供了條件。

    中國大豆這20年來,隨著消費量的增加,對外的依存度也不斷擴大,目前國內大豆消費對進口大豆的依存保持在85%以上。本年度的消費量預計是11120萬噸,而中中國產大豆產量只有不到1500萬噸,需要大量進口,而且這一格局還將長期保持。

    三、自給自足還體現在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和現階段以普通品種為多數的糧食供應之間的矛盾

    隨著人們對於優質專用食品的消費不斷增長,包括優質大米、優質專用小麥等的消費需求持續被看好。優質稻穀國內供應還是比較充足的,特別是近幾年來,產區加強了對優質稻的種植力度,而且相對於中國長期進口的高階大米——泰國長粒香米來說,中中國產的大米已經有很多是可以替代甚至超過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中國進口小麥每年大約200-300萬噸,進口到國內也主要是品種調劑的作用,對市場影響有限,但從加工企業生產來說,中中國產優質專用小麥在品質穩定性、產量穩定增長等方面還有待發展。

  • 3 # 鍾情三農

    作為三農媒體從業者,我就不繞彎子了,以中國目前的農業生產情況來看,中國糧食並不可以實現完全的自給自足,中國目前的糧食自給率大概在百分之85左右。

    分種類來看,小麥,稻穀和玉米完全實現自給自足毫無壓力,但大豆卻要嚴重依賴進口。

    具體資料來看,以2017年為例,中國糧食總產量創下了歷史第二高的水平,具體資料為6.1億噸左右,位居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中國的糧食進口量也達到了1.1億噸,同樣是世界第一。

    說句淺顯點的話來說,那就是中國每消費一百斤糧食,其中有八十五斤左右是中中國產,有十五斤左右必須要依賴於進口。

    有些人估計要納悶了,為什麼世界糧食產量第一是我們,世界糧食進口第一還是我們呢?這就不得不說一下中國的糧食供需關係目前所處的尷尬情況了,那就是結構性失衡,簡單理解就是有的品種產量太多了,造成了堆積,比如前些年的玉米,每年產量那麼多卻無法消化。而有的品種產量缺口則特別大,而且一時半會沒辦法得到根治,比如說大豆。

    這麼說吧,中國每年進口糧食中,絕大多數都是油脂油料,所佔比例超過百分之九十,說中國的油脂油料嚴重依賴於進口都不為過,這也是為何不久前的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為何會以直接延伸到大豆領域,因為大豆是中國進口量和總額最大的農產品,去年進口量達到了9500萬噸以上,佔據了世界大豆貿易的半壁江山。

    但是在稻穀,小麥和玉米這三大主糧領域,中國要想實現整體的自給自足問題不大。

    如果具體來看這三大主糧作物的生產情況的話就會發現,都可以完全依靠中中國產來實現自足,但是每個品種出現的情況由不相同。

    玉米前些年供需關係是明顯的供大於求,經過這兩年的改革,已經變成了供需基本平衡。

    小麥的供需關係這些年一直保持穩定,但形勢依舊嚴峻。

    稻穀的供需關係日益緊張,將是下一步改革重點。中國每年進口的玉米,小麥和稻穀產量總和不及中中國產總量的百分之五,這個是世貿組織的規定,但整體來看完全依靠中中國產沒問題。

    但是,中中國產大豆難擔大任,進口大豆總量高企不下的狀況近期不會得到根治。

  • 4 # 糧油市場報

    中國的糧食目前並不能夠實現自產自足,特別是在油脂油料上嚴重依賴進口,但是在穀物主糧方面可以完全實現自給率95%以上。

    可以這麼說,我們的飯碗完全由華人自己來掌握,但是咱們的油瓶子卻受到外國的操控,而且一時半會不會得到有效的改善,這是很尷尬的!

    怪象:中國糧食產量世界第一,糧食進口還是世界第一!

    中國目前的糧食產量比較穩定,連續多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位居世界第一已經多年,這一點是值得每一個糧食人驕傲的,如果沒有大家的辛勤付出,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不可能像現在一樣令人放心。

    但是回頭一看,中國的糧食進口量同樣是世界第一,從海關總署釋出的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糧食進口總量在1.18億噸左右,同樣是世界第一。

    那麼為什麼中國明明已經是糧食產量第一大國,同時還要進口上億噸的糧食呢?這還要從中國的大豆市場需求來說其。

    近年來,中國大豆進口量接近一億噸!

    中國之所以糧食進口量世界第一,大豆可謂是“居功至偉”。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達到了9600萬噸,幾乎是大豆世界貿易總量的70%,可以說中國買光了全世界的大豆,世界上最大的幾個大豆生產國都在為中國種植大豆,像美國、巴西、阿根廷這些大豆種植大國,農民的增收都得是仰仗中國的大豆採購商,因為中國對於大豆的市場需求真的是太旺盛了!2017年,這個數值在1.1億噸以上!

    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因為中國大豆消費中絕大多數都是以進口大豆為主,真正屬於中中國產大豆的市場很小。進口大豆出油率低,價格便宜,深受加工企業和餐飲從業者的歡迎,而壓榨後的產物—豆粕又能為養殖業提供物美價廉的蛋白質來源,為人們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肉類來源。

    其實撇開每年進口上億噸的大豆不談,中國每年的糧食進口不過一千多萬噸,完全能夠接受。

    但是,華人要想維持目前這樣高水準的生活,確實離不開近一億噸的進口大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在中國大豆和主糧的種植面積的選擇上,也同樣適用。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 5 # zhaozilong3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就不具體拿數字舉例了。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

    這就讓我們糊塗了!為什麼一方面地裡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我們買的農產品價格接連上漲!還有不斷湧進來的進口農產品!其實問題出在哪呢!我們就要從農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一,種什麼才能掙錢。農民掌握有限的土地,還要投資化肥、泡沫塑膠、農藥、水費,還要搭上人工除草、收割、儲存等繁瑣的大量前期工作!這是是投入成本,如果想要收益必然選擇經濟作物。種糧食沒有補貼的話,別說掙錢、能持平就好了。

    第二,進口糧食的衝擊!糧食種子農民是無法自己培育的。而進口糧食都是大型跨國公司類似產業化生產的,成本低、且有一系列的生產運輸、銷售系統。中國的小農民怎能與之抗衡!

    第三,政策傾向。就拿日韓兩國來說,他們電視中吃幾顆水果、或者幾片肉就幸福的不得了。有些誇張但也是事實,因為他們限制進口農產品、保護國內農民利益,加之國土狹小。所以價格高昂,但他們是適當進口,而不是依賴!

    除了以上幾條,傳統農業支援工業、農村供應城市的遺留。導致我們對農業的不重視,到目前來看農耕地、以及年輕勞動力的流失,都是重大隱患!盲目的發展房地產,還要靠國家幫忙去庫存,更是雪上加霜。

    也許有人會說,推廣城鎮化是好事!但還有一個問題,城鎮化不是把農民的農耕地徵調,交給某個大型企業就完成的。農民靠地吃飯、工人靠工作吃飯,冒然的遷農民進城,集中農耕地、想法好,但操作難度比發衛星還大!原因很簡單,農民基數太過龐大,處理不好是要動搖國本的。

    所以,照目前形勢來看只能進口補充糧食不足,這個現實又尷尬的問題了!

  • 6 # 杞國風

    從國家層面上說,我肯定不知道.從我們縣來說吧,大量田土拋荒,許多村除了老幼貧殘幾乎成了空心村,農業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吃飯全靠買米的。農產品價高居民受不了,農產品價低農民會窮死,難.

  • 7 # 倍兒爽8

    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包產到戶提高農民的幹勁,近些年農業科技發展迅猛,種子、化肥、機械等。另現在付食豐富,人的飯量自然下降,糧食儲存能力提升等綜合因素,吾國糧食是能自給自足的。

  • 8 # 慢慢學78757977

    糧食不能自給自足,是個大問題,看到幾十成百公里長,7,80米寬油路,頭都炸了,兩邊還各有50至100米綠化帶,每年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精力來維護這些。都只好過了某些人。戰爭一起,海運肯定封鎖,一條船也進不來。

  • 9 # 科學興農

    依照中國現有糧食生產狀況來說,實現自給自足也沒問題。畢竟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並且每年糧食還有不少結餘可用於工業加工用途。但是中國糧食種類不均衡,如果華人民要吃的好那就不得不進口了,比如說大豆,對外依存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中國完全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準確的說是實現部分自給自足。

    在這裡咱們可以看一下去年海關的資料,統計來看全年進口糧食達到1.3億噸,較去年增加13.9%,其中大豆累計進口9553萬噸,增加了1100萬噸,可以說增加量基本上都被大豆所佔據,而像中國的其他糧食來說進口量是非常小的,總共才3500萬噸。而像小麥水稻進口量不過各400多萬噸。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進口的同時也在出口,2017年全年出口糧食280多萬噸。即便是中國大量進口的大豆也出口11萬噸。

    從上面的數字也可以看出,進口的糧食主要是油料作物,口糧方面進口比例還是非常小的,稻米進口比例不足2.7%,小麥的進口量佔3.3%,可以說水稻和小麥的自給率都在96%以上,口糧方面還是非常有保證的。如果說中國糧食的自給,也只是部分存在隱患,像今年國家已經在東北地區大力推廣大豆種植,並且對於大豆補貼方面也提高到了每畝200元以上,在今後大豆對外依存度也會逐步降低。

  • 10 # 韓一軍

    中國目前的糧食現狀是總量基本滿足,但是存在結構性失衡。如果從總體來看的話,中國每年的糧食產量是可以滿足中國每年的糧食消費量的,但是如果分品種,分級別來看的話,中國在部分糧食供應上還是有著失衡,品種上的失衡例如大豆短缺以及玉米過量等,級別上的具體表現為中低端產品過剩,但是高階產品不足。

    就中國自身的糧食生產情況來說,自2003年以來,中國每年都出臺“一號檔案”促進農業發展,同時也透過免除農業稅、糧食直補等方式來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中國的糧食產量也實現了從2004年到2016年間的“十三連增”,因此,中國自身的糧食供應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提出了穀物基本自給和口糧絕對安全的基本目標。從進口情況來看,2017年中國糧食累計進口13062萬噸,其中:大豆累計進口9553萬噸、小麥累計進口442萬噸、稻米累計進口403萬噸、玉米累計進口283萬噸。三大口糧進口量都十分小,足以證明中國在口糧方面已經實現了絕對安全,穀物在總量基本可以實現自給,但是大豆還是存在巨大缺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村飯店,年入五十萬,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