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山武俠世界
-
2 # 一往無前清泉Au
二位先人沒有可比性。曹是文學家,尼是個哲學家。曹生活的年代,國學正處於宋學讓位於漢學的歷史復元期,直至大清由盛走向衰退而西學傳入華人才有哲學的概念。現在人常說的中國哲學,是拿西洋哲學之蠟燭照進歷史學術之結果。
-
3 # 實在是看不慣了
對於這句話的含義,王德峰教授的講座中已經講的很清楚了。也可以成為一家之言。紅樓夢真是一座寶藏,不同的人體悟到不同的層面。王教授的類比還是很確切的。所以中國並不缺少思想家,但是不願意像西方哲學家那樣長篇大論抽象的探討。中國的一首詩,一句詞,一幅畫,一個故事,就具有無窮的意味,表達出豐富的思想,形式上也更加容易讓人接受。尼采的書,幾人會讀?紅樓夢接受度就高了好多。這就是差別之所在。王教授在這個層面的理解,也顯示大家風範,是真正的通達者。
-
4 # 厚積薄發才是精品
無稽之談!尼采的思想透露的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自私之人的思想。而且充滿了獸性。他認為下層人才講道德。無能的人才講道德。曹雪芹是這樣的嗎?顯然不是,曹雪芹追求的是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寧靜,乾淨。同時透過賈寶玉,我們可以看到,曹雪芹是很同情弱智的,對下人是非常好的。從不輕易拜主子的架子,是非常善良的。這兩人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扯到一起了?莫名其妙!沒法理解。
-
5 # 文化科學宗教探索者
為什麼不說尼采是德國的曹雪芹呢?
王德峰不相信科學,也不相信中國的傳統文化。
原來崇拜的是西方哲學。
感覺有點不倫不類!
-
6 # 愛之育之
一人千面
萬人評說
各展神功
到底此人真面目究竟怎樣
即便其在世
也會弄得昏頭轉向
#凌遠長著#
-
7 # 瀟灑豆漿Y
復旦哲學教授王德峰言:‘’曹雪芹是中國的尼采‘’,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尼采
(1844一1900),德國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哲學家,主張唯意志論,提倡超人哲學,反對民主、社會主義和婦女運動,歌頌戰爭。他的思想後來成為德國法西斯的理論根據。他以‘’太陽‘’自命,後來發瘋而死。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小說家。名霑,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祖藉遼陽。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人。
現在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曹雪芹所寫的名著《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又名《金玉緣》,一百二十回的長篇小說。前八十回本為曹雪芹本人所著。後四十回系高鶚續補。
《紅樓夢》主要是描寫封建世家大族賈府由盛到衰的整個過程,以及賈寶玉、林黛玉等封建時代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和精神的文化生活。作品篇幅結構宏大,語言優美,生動傳神,刻劃人物尤為成功。其中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熙鳳、晴文等人的命運描寫,更是令人扼腕嘆息,是中國古代優秀長篇小說中的傑出代表,其歷史的深度、廣度,更是其他作品望塵莫及。現在世界很多國家也和中國一起設立有《紅樓夢》文學研究(組織)會。
從以上揭示的資料中,我們不難看出,西方的尼采是人類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者,是納粹主義理論的創始者,是反人類反人民的歌領戰爭的反動哲學家。
而中國《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則是站在歷史的高度,用自己的現實主義觀點,深刻地揭示舊中國封建制度的腐朽與末落,並對其進行反抗。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尼采是個反動的虛無唯心主義者。曹雪芹則是歷史上唯現實主義者。雖然由於歷史時代的限制,曹雪芹還未體現出歷史辯證的優秀特徵,但他能如實地記錄了中國歷史的現實,從而使他的作品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力,因此也得到了世界各華人民及文學界的一致好評。
因此也可以說:‘’曹雪芹是中國的尼采‘’這一觀點是哲學邏輯上的錯誤,是缺少對歷史的認知。一位唯心主義者與一位現實主義者相提並論,出之一位哲學教授之口,你不覺得有點奇怪嗎?呵呵……?
✍
-
8 # 西流月
王德峰這種說法有點風馬牛。曹雪芹的《紅樓夢》是兩千年封建專制制度下的絕望呻吟,而尼采思想是從希臘民主制度原源中又一次進步的昇華,其思想水準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哪來的中國尼采?
-
9 # 巨蟹II
我的理解是:他們倆,都是“皇帝的新裝”裡那個說話的少兒。不僅如此,他們倆都預言了家園的崩塌:精神家園。(上帝,仁義……)
回覆列表
謝邀。王教授,你的提問是否是曹雪芹之誤?因為印象中並無一個叫曹學芹的人文科學名人。如果是,我的理解是,雖然曹雪芹是中國古典小說家,尼采是德國哲學家,但他們都是世界級的大師。曹雪芹雖然不是專門研究哲學,但他的代表作《紅樓夢》裡有著系統的哲學思想,從思想影響力來說,他們都是國際級的大師。
他們思想的最大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有濃郁的末世情結。尼采對世界很失望,所以他會大呼:“上帝死了!”曹雪芹也是,他作品中反映的就是眼見紅樓成一夢,正如《桃花扇》裡所說的“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小說的結局也是:“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曹雪芹和尼采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思想中痛感強烈。他們都生活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在那樣的時代裡,他們都有切膚之痛。他們的哲學,他們的作品,時常能感受到這種虛幻感和痛苦。他們都是悲劇人物,尼采瘋了,曹雪芹貧病一生。
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思想和作品並不為當時的人所接納。成名在他們死亡之後,這也是大師共同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