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謝老師說一年級
-
2 # 親子溝通如何說
你的表述不太清楚,我這樣理解:
想培養孩子在藝術領域有所造詣(比如考藝術學院),又擔心側重了專業技能,影響了普通知識能力的培養(比如考普通高等院校)。未來,我的孩子是在藝術領域成名成家,還是像絕大多數人一樣,透過普高院校學習,將來走招聘的道路?
這個問題很大,研究起來一本書講不完,我簡要回答一下。
1,孩子的天賦不要由家長來確定。要透過一系列觀察,實踐,分析,對孩子的性格,愛好,長短板,興趣等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考慮從哪個領域入手培養孩子。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意願,不要只憑家長的喜好亂點鴛鴦譜。比如,讓鄧亞萍去學體操,讓劉翔舉重。選擇錯了,越努力離成功越遠。
2,即使決定了讓孩子在藝術領域重點突破,也不要放鬆對孩子的通識教育。包括兩方面:
一是不要阻斷孩子接觸生活,增加見識,發展人格的機會。無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他首先要學會生活,適應社會。否則,就會變成蘇享茂一樣智商極高,情商偏低,挫商為零的畸形人才,即使事業發達,也逃不脫被坑騙被訛詐的悲劇命運。
二是,不要過早讓孩子離開大眾通識教育,鑽入藝術的狹小圈子。至少要讓孩子踏踏實實學到高中畢業(體操,舞蹈,雜技等對年齡要求嚴格的除外)。這樣,孩子的文理外哲等知識都達到一定水平。有了這些知識和中小學校園經歷,孩子後面的專業學習研究,就有了厚重的積澱。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沒有這些積累,就像失去大河蓄養的小河,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3,如果決定孩子走藝術之路,那就下定決心,在孩子跟上別人進度的情況下,業餘時間一心一意向選定的目標衝刺吧。要注意三點:
一是,要激發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發自內心喜歡這項藝術,願意為此奮鬥終身。不要採取強拉硬逼的方式,讓孩子逆反抗拒,那就難以達成目標了。
二是,要打好基礎。需要家長捨得投入報班拜師。從小就規範著來,不走野路子。
三是,加強孩子的品德人格養成。培養吃苦耐勞,謙虛好學,努力精進,感恩惜福的品格。成長路上需要堅強支撐,一旦成功更需要修養坐鎮。人格缺失的人,即使僥倖成功也不會長久。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
難得你為孩子的未來如此用心打算。想讓孩子有所成就,一定要努力經營好親子關係。陪伴,關愛,包容,理解,支援孩子。用愛和智慧,陪孩子一路前行。
-
3 # 教育秀秀看
首先這個問題沒有標識題目中的孩子處在什麼年齡段,那麼我想孩子零到三歲以教養為主,家長主要負責考慮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生活自理方面,到了三到六歲才是該開始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培養孩子對未來各種學科的興趣愛好,那麼題中的孩子應該是三到六歲階段。
在三到六歲階段,孩子應該多接觸各種活動。我們想想看為什麼有一句古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句話的意思是環境會改變孩子。如果你的孩子非常有天賦,但是你並沒有給他機會和平臺,就沒有辦法培養他的興趣愛好。家長應該在孩子三到六歲階段帶他感受不同的興趣,比如說可以帶他去聽音樂會、跳跳舞、唱唱歌、滑冰滑雪等等,讓孩子去感受,進而才能培養起興趣。
當孩子在學習一項特長時,開始是因為他想學於是讓他去學,但之後會有一段時間當孩子瞭解到這一項特長不想剛看到那樣有意思,還需要日復一日練習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有放棄的念頭,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學下去,因為其實過了這一時間段孩子就能夠逐漸適應特長的學習並且越來越好。
培養孩子的興趣不僅是為了讓孩子有一項特長,也是為了孩子未來進入社會之後能夠有一個情緒的發洩口,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彈琴抒發,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彈琴表達。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回覆列表
知乎上曾經有句話:
我爺爺學務農是為了我爸爸能學工科,我爸爸學工科是為了我能學商業金融,我學商業金融,是為了我的孩子能學人文社科,我的孩子學人文社科是為了,我的孫子能學哲學和藝術。敢問題主,你家現在到哪個程度了?藝術天賦這東西,不是你想培養就能培養的好麼?它的背後是天賦、金錢、精力、汗水堆起來的,普通家庭還是別碰了。普通人,還是按部就班先把知識學好吧,畢竟知識帶來的機會更易預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