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偉胖胖偉
-
2 # 英武
三期士官要麼復員,要麼安置,但說實話安置的崗位基本上以工勤崗位為主。
1.復員還是安置,其實對於三期士官確實是一個考驗。尤其是學歷低、結婚成家的老兵來說,如果安置的話,這輩子就這樣了;如果選擇復員,如何選擇創業更是 一個難題。
2.個人建議:如果家裡條件一般的話,建議先安置工作,然後在騎驢找驢,瞄準方向再選擇辭職就是了。
3.如果在部隊已經對於未來自己的創業有了精準的方向,而且家裡條件也還可以的話,那就堅決選擇復員就是了。
-
3 # 親愛的NPC
走也好,留也罷,看個人能力和選擇,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部隊需要,社會需要,當然自己的家庭也是最主要的,孝敬父母,照顧妻兒,選擇了就不要後悔。
-
4 # 三少爺的菸圈
必須是轉業啊,三期十二年,就算18歲入伍,也30了。在這個年齡很尷尬,因為你在部隊待久了,或多或少和社會都有點脫節,需要時間去適應。
如果選退伍:一次性的錢是要多拿點。但你面臨的是一切都要重新開始,起碼用兩年的時間適應社會,你就32歲了。你說創業?別逗了。現在這個行情,如果自行創業,100個人中大概只有5%掙到大錢,30%的在掙扎,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虧的血本無歸的。你說虧了又怎樣?滿大街都在招人!的確,30多歲哪裡都能打工,但都是私企,不穩定,說不定過幾年就垮了"你又重新找工作,你就快40了,然後又周而復始,重複失業,重複找工作。最大的問題是你45到55歲的時候怎麼辦?這段時間是可怕的,孩子大了,開始刷刷的用錢了(教育成本、生活成本等等)。最最可怕的是私企很多不買保險(就算買也按照最低的買,退休了工資低),老了怎麼辦?問孩子要錢?你60歲,孩子就是30多了,也是負擔重的時候!
如果選擇轉業:一次性的錢是要少點。按照現在國家的政策,三期後轉業一般是國企或者事業單位。
優點是穩定!雖然工資看上去低點,但各種社保買的高,還有公積金、各種福利等等,大部分單位年底還發一筆錢,算下來,收入其實真不低。而且不用背井離鄉去打工,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陪伴是花再多錢都買不到的)。退休了,工資相對較高,不用問孩子要錢,有富餘還能適當的幫襯孩子。
-
5 # 路漫漫吾求兮
戰友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本人是06年入伍,18年選擇以政府安置工作的方式退出現役,也就是轉業,目前待安置。從我個人角度來說,轉業是我的第一選擇,因為我的家庭條件不太好,負擔重,沒有固定收入是不行的。而現在政府對士官轉業安置重視了起來,相信政策落實也會越來越好。另外,我有幾點建議供戰友參考:
注:文中圖片均採集於網路。
-
6 # 嶺南通途
三期士官,在部隊幹了12年,一般都是班長骨幹了,符合轉業的條件,要面對進退走留的選擇,是轉業好,還是退伍好,我講以下幾個條件,題主自己對號入座,根據自己情況做出選擇。
一、如果選擇退伍,問自己是否想好退伍以後幹什麼
好好想想自己退伍以後的去路,如果想創業,是否已經想好方向,是否有人帶路,預期是否好,如果這些都沒有,建議還是不要想這條路了,那幾十萬的退伍費很容易打水漂。如果想找工作,是否已經聯絡好單位,問自己是否有一技之長,問自己學歷是否夠,一份好的工作肯定對學歷有要求,對一技之長有要求,公司不會白養你。還要問自己家庭情況,是否有礦,是否有背景,如果都沒有,想白手起家,我只能說,不要看太多雞湯文。
我單位就有一個四期退伍的老兵,想多拿錢,選擇了退伍,一次性拿了六十萬,回來以後在我們單位當廚子,一個月兩千塊,交五險,沒有編制,屬於合同工,現在後悔的要死。我們單位另外有一個同樣四期退伍的老兵,選擇了轉業,安排在我們單位,參公事業編,月薪五千多,交五險一金,每年績效兩三萬,比前一個四期明顯好多了。
二、如果選擇轉業,問自己是否已做好平淡一生的準備
轉業以後,安安穩穩,平平淡淡,基本不會有太高的成就,重在安定,旱澇保收。現在國家對軍人退伍安置也非常重視,專門成立了退役軍人事務局,轉業安置還算不錯,當然,也要看自己檔案打分如何,自己是否在機關幹過,是否會機關辦公那一套,轉業了就不搞部隊訓練那一套了,更多是機關辦公,我們單位有編制的職工原來是司務長,專業對口,直接被我們領導要過來搞保障了,這些都是要自己根據自己情況考慮的事情。
三、其實還有第三條路,就是留隊
如果家裡沒礦,又不想甘於平庸,以我見過那麼多退伍軍人來看,留隊其實是最好的發展途徑。現在三期一個月八九千,轉四期一個月一萬左右,年齡大約三十歲,剛好結婚要小孩,是花錢的時候,在部隊絕對是掙錢最適合的方式,並且未來還會漲工資,改革紅利一波又一波,你如果留隊剛好可以趕上。
現在部隊留隊也公開公平,基本只要好好幹都可以留隊,留四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五期雖然受編制限制很少,但是如果是業務骨幹也不是沒有希望,四期這幾年的工資,加上退伍費,基本平均一年接近二十萬,是當兵最划算的幾年,所以這條路也建議題主好好考慮一下。
以上是我根據自己身邊人,身邊例子的看法,三條路可以選,看題主個人具體情況而定,關鍵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決定了就不後悔。
-
7 # 豪多多啦
上士(三級士官)退伍36萬!36萬!36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看到好多回答說,農村戶口的上士退伍才十幾萬,我就迫不及待想過來回答這個問題。至於轉業好還是復員好,要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來定,我的觀點是建議轉業,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給你分析一下吧!
心理糾結,搖擺不定。
好多戰友到了退伍季,心理特別的糾結,到底是復員?還是留隊?還是轉業呢?這個問題估計大家會問自己無數遍,也有好多戰友夜不能寐,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最後導致後悔莫及。筆者傾向於轉業安置,假如把時間再往前推幾年,也就是2011年之前,我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拿錢復員回家。
轉業好還是退伍好,建議你這樣決定。
舉個例子更有說服力,我有好幾個戰友也是在部隊服役滿12年轉業回家,回到地方,地方告訴你沒有崗位可以安置工作,建議自謀職業,也就是給你一筆錢買斷,這個錢大家不要幻想有很多,反正是比在部隊按照復員走虧好幾萬。
當然這是2011年之前的某些地方政策,是不符合相關規定的。如今形勢和政策發生了變化,建議戰友轉業之前多於當地安置部門聯絡,最好是找安置過的戰友更有說服力,看看轉業安置都是一些啥崗位。
據瞭解山東、雲南、四川、江西,安置基本都是事業編制,最差的也是國企。如果你的入伍地確實真的安置特別差,建議早早決定,拿錢復員,現在的上士退伍費在36-45萬之間。
結合當前形勢和自身條件做決定,你不會後悔。
說真的從農村入伍,在部隊幹12年,大部分人都希望安置一個好工作,我也是這樣的想法。可是我們流過血,流過汗,如果轉業安置還讓我們流淚,我們是不是感覺當兵好虧。不知道戰友有沒有注意到,去年10月重要會議上提出了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同時今年3月份的重要會議又提到了,估計馬上就要成立。現在各地都在提高軍人軍屬待遇,相信轉業安置肯定是很好的,建議你轉業。
如果你討厭在體制內工作,個人家庭條件又比較好,可以選擇復員,復員有機會當大老闆,當然有可能虧得很慘。轉業就是圖個安安穩穩的工作,有保障。
總結提示:轉業和復員是大家糾結的問題。轉業工作穩定,旱澇保收、細水長流。復員拿錢多,工作自由,可以創業
-
8 # 木子知兵史
檔案考核分數高不高,自己能估算出個大概吧?如果夠高,想進事業單位,而且能進事業單位或者其他好的國企單位,那就選擇轉業,不然的話,果斷選擇拿錢走人吧。
-
9 # 宸源加油
三期士官是退伍好還是轉業好?
這裡所說的退伍和轉業,退伍是指士官和戰士,轉業是指軍官。
至於你提到的問題,這要分不同情況來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
一,如果你是三期士官,你服役已滿12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部隊,退役後根據國家現行政策標準,你享受政府給予安置工作政策。
二,安置工作時,根據多地退役軍人安置情況看,三期士官不太具備太多優勢,各地在安置工作時都需要根據檔案進行打分,並進行統一文化考試,根據排分高低進行選崗,在山東有些地市,已經取消了文化考試,只是根據檔案打分,如果你立過功,受過獎,在部隊表現突出,哪麼你的排名就會靠前,好崗位就會選到。
三,如果您是部隊稀缺的專業技術骨幹,建議你不要退役,一期一期地往上轉,現在工資待遇都提高不少,四期第一年拿到手的工資就有11000多元,只要你認真肯幹,技術過硬,留到高階士官是再好不過了,可以幹滿三十年,享受正團級工資待遇,是真正的兵王!
綜上所述,退役還是留隊?我個人認為,退役固然好,但是,只要部隊需要你,你就要服從組織安排,聽從黨的召喚,這也是一個老兵最基本的政治覺悟,彰顯一名老兵的政治素質,你說對不對?
回覆列表
建議樓主轉業安置。我的親生經歷,跟你分享下,我的心路歷程。
我當時選擇轉業安置其實很突然,一晚上決定的。本來我是打算套改四級軍士長,就差下命令了,退伍老兵都離隊了,我母親一直給我電話,勸我回去。我母親的想法很簡單,現在國家政策好,你不回來等再幹4年,回來啥情況,誰也不能保證。
繼續留隊還是轉業安置,我一直舉棋不定,促使我下定決心回去的,是我父親的身體不好,我父親也是名老兵,不想讓我回來。想了一晚上,我也為國盡忠12年,青春都奉獻給部隊了,還是回去吧!第二天,我就跟單位領導說了我的想法,2個主官商量了下,緊急給我往機關上報我的情況,期間一路艱辛啊,團領導勸完,政治工作部主任勸,都被我擋回去了,順利填表格,打包東西郵寄回家。
回來之後,在家沒做啥事,母親又急著我分不到好單位,整天愁眉苦臉。我一直安慰父親母親,我的檔案分應該夠了,再說了我是國家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第一批迴來,應該是公平公正的。雖說心裡這樣想的,還是有些犯嘀咕。就這樣在家學習知識儲備下,飯後,跟愛人還有小孩踩著落日餘暉散步,也帶著老婆孩子外出旅遊(結婚7年,一次都沒有出去旅遊)。就這樣,到了當年的11月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通知我核對檔案分,去的時候,我瞭解到全縣符合安置有25人,縣裡給的事業編8個,我排名第七。
看到這個訊息後,我全身心放鬆了。最後我選擇離家較近的鄉鎮紀委工作,方便照顧父母。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讓我徹底為當年選擇轉業安置感到慶幸,雖然工資低,但是旱澇保收,不用擔心被“炒魷魚”。
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身無一技傍身,還是老老實實轉業安置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