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星一號

    對於這樣的問題,建議題主先問是不是,然後再問為什麼。在宇宙中,黑洞並沒有固定的大小,有些尺寸很小,有些尺寸很大。對於恆星級黑洞,它們的尺寸確實沒有太陽大;但對於那些處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尺寸遠遠大於太陽。

    理論上,恆星級黑洞的質量大於3個太陽質量,但它們的尺寸遠遠小於太陽,這是因為恆星級黑洞的平均密度遠高於太陽。這就好比同樣體積的鐵和棉花,鐵的質量遠大於棉花,因為鐵原子緊密排列,原子之間的空隙很小,所以密度很大。恆星級黑洞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自身重力的極端壓縮作用,不但原子核外的電子被擠入原子核中,而且就連電子和質子結合後形成的中子都被壓碎掉。正因為這種引力坍縮作用,導致恆星的核心被壓縮成為黑洞,所以黑洞具有很高的平均密度。黑洞的半徑可以由下式計算出來:

    其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天體質量,c為真空中的光速。

    計算可知,質量最小的恆星級黑洞的半徑(史瓦西半徑)大約為8.86千米,遠遠小於半徑為69.57萬千米的太陽。

    對於尺寸達到太陽級別的黑洞,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3.56萬倍。在宇宙中,有很多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遠遠大於這個值,這意味著它們的尺寸也是大於太陽的。例如,處在我們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它的質量是太陽的430萬倍,而半徑大約是2200萬千米,這是太陽半徑的31.6倍。目前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擁有660億個太陽質量,它的半徑相當於日地平均距離的1300倍。

  • 2 # 地外天使講科學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是因為,宇宙之中的黑洞天體是宇宙之網,是包裹著無盡數量恆星系邊緣與邊緣之間的天體,是宇宙暗物質執行無盡的自然通道,也是宇宙中無盡數量恆星系物質同向週期運動邊緣的緩衝帶。故此,黑洞是宇宙氣態暗物質執行無盡通道的自然天體,其存在的天體是巨大無比的。

    而太陽就不同了,太陽是宇宙無盡數量的恆星之一,是構成宇宙的其中一個細胞單元,其質量佔居宇宙部分可以說是微不足道,與黑洞天體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如一粒沙子與整個太陽系空間之比一樣,沒有任何實質的可對比性。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討論或發表意見。宇明於東莞市。

  • 3 # 元素cycle

    1926年,愛丁頓指出,任何恆星內部一定非常熱。因為恆星的巨大質量,其引力非常強大。如果這顆恆星要不坍縮,就必須有一個相等的內部壓力(聚變提供)與這種巨大的引力相平衡,我們知道我們最熟悉的恆星是太陽。這一理論提出可以知恆星也不是永恆不變的,當聚變的能量不足以克服引力時,恆星就會走向另一種型態。(當然我們不用擔心太陽,太陽的主序階段還有50億年!)

    恆星演變與恆星的質量有著緊密的關係,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下面以太陽為一個基本質量單位):

    0.08-0.5個太陽質量的恆星會演變為紅矮星(這個是理論推導的由於宇宙年認為才一百多億年,不夠其恆星演變時間的);

    0.5-8個太陽質量的恆星演化:主序階段(60-100億年)→紅巨星→白矮星→黑矮星(這個也是理論上的,白矮星冷卻要400億年!)

    8-25個太陽質量的恆星會演化為:中子星(超新星爆發後生成)。中子星的密度很大,半徑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質量就與太陽的質量相當了。

    大於25個太陽質量的恆星才能演化為黑洞。黑洞就是中心的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的奇點和周圍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區,這個天區範圍之內不可見。依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一顆垂死恆星崩潰,它將聚整合一點,這裡將成為黑洞,吞噬鄰近宇宙區域的所有光線和任何物質。

    所以從自然演變的情況來講,太陽的質量是小於黑洞的。

    但太陽如果變成黑洞會是多大呢?

    根據天體逃逸速度v的計算公式計算天體的史瓦西半徑。 推匯出(具體推導就不說了)史瓦西半徑當v=c(光速)時求R之臨界值(即光恰好不能逃脫天體引力而飛到星際空間瞬間時的天體半徑)。

    R=2954m,也就是說會成為一個視界半徑為2954m,的小黑洞了。(注意這只是視界大小,核心遠小於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在西瓜影片發了很多影片,卻只有十多個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