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是明孝宗一生唯一的一個妻子,身為帝王,在明孝宗的后妃那一欄介紹中,有且僅有張皇后一人。
這在古代社會來說,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明孝宗對張皇后的寵愛,但是,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張皇后,在明孝宗去世後,命運卻急轉直下,晚景淒涼。
皇位上的男人不是她的親生兒子,世界上最疼愛她的那個男人去了,在太后的頭銜下,張皇后活得像一個傀儡,得不到皇帝的尊重,前半生有多風光,後半生就有多淒涼。
原因如下:
張皇后出身書香世家,父親是國子監的學生,張皇后一入宮就被選為太子妃,當時還是太子的明孝宗身邊也沒有其他姬妾。
更重要的是,明孝宗的生母早亡,從小養在太后的身邊,一直對他虎視眈眈的萬貴妃一直找不到對明孝宗下手的機會。
後來,萬貴妃去世,明孝宗的老爹沒過多久也去世了,明孝宗順利登基。
所以,張皇后作為明孝宗唯一的妃子也順利登上後位,上沒有需要侍奉的公婆,下沒有需要管束的妃嬪,偌大的後宮,都是張皇后一人說了算。
不論是做太子妃,還是做皇后,張皇后從來都不需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她只需要跟明孝宗撒嬌、浪漫,過幸福的二人世界就可以了。
在明孝宗的保護下,張皇后沒有處理過複雜的人情往來,“宮心計”更是聞所未聞。這麼一個傻白甜,丈夫突然離世了,面對虎狼環伺的各方勢力,張皇后怎麼可能應付得來?
明孝宗猝然離世,張皇后突然成為了太后,沒了遮風擋雨的天,她以為兒子會是她的天,但是一個傻白甜的媽怎麼養得出一個有道明君呢?
她的兒子朱厚照是一個有名的花花皇帝,吃喝玩樂無一不精,開了明朝皇帝不上朝的先例,玩太監、遛老虎、尋花問柳樣樣都行,只有處理政務不行。
從朱厚照的胡作非為,也可以看出身為母親的張皇后有多失敗,管束兒子、教養儲君,無論哪一方面,她都是不稱職的。
當她朱厚照死了以後,她才會聽從大學士楊廷和的建議,迎立丈夫的侄子朱厚熜繼位。
而朱厚熜的生母是還在世的,新皇登基,而生母不是她,穩居太后之位的張皇后卻跟新皇生母蔣太后合不來,人家是親母子,跟你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朱厚熜剛登基的時候稱呼張皇后為“聖母”,慢慢的就變成“伯母”,可見朱厚熜對張皇后是不放在眼裡的。
蔣太后更不可能對張皇后心存感激,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宮怎容二後?後宮不可能有兩個話事人。
更何況張皇后還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跟誰都不肯好好說話,一個養尊處優慣了的人,叫她如何做小伏低?
跟蔣太后和新皇朱厚熜都合不來,地位又如何能穩固呢?
張皇后的孃家人在明孝宗在位的時候,那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其父張巒先封伯,太子朱厚照一出生,便晉封為侯,死後追封昌國公,也是大明首個追封國公的外戚。
兩個弟弟張鶴齡封壽寧侯,張延齡封建昌侯。
姑父高祿擢升禮部尚書,堂叔張嶽、侄子張教、表弟金琦、幹伯張嶙、義弟張忱封三品錦衣衛指揮使,表弟高峘封四品錦衣衛指揮僉事,此外張氏親戚還有錦衣衛千戶、百戶若干。
甚至連張巒從前的小妾湯氏都追封成了六品誥命安人。
張皇后的兩個弟弟甚至在入宮宴飲的時候,把明孝宗的CROWN隨意地拿起來佩戴,明孝宗身邊的太監何鼎趕緊出來阻止。兩兄弟依舊嬉皮笑臉,絲毫不放在心上。
後來兩兄弟入宮強姦宮女,何鼎大怒想逮捕兩兄弟,卻反被明孝宗仗殺。
由此可見,張皇后的孃家人在後宮是如何橫行,而明孝宗是如何沒有原則地偏愛。
也可以看出,張皇后對外戚不加管束,任由外戚做大,甚至橫行霸道,仗著明孝宗的寵愛,她從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當朱厚熜登基以後,張皇后依然對外戚沒有任何管束和勸誡,放任他們胡作非為,終於被朱厚熜拿住了把柄,當張皇后苦苦哀求朱厚熜放過自己的弟弟時,朱厚熜毫不留情。
當張皇后去世後,朱厚熜就被她弟弟處死了。
一個書香門第出來的女兒,怎不知外戚擅權的後果,她卻依然不加節制,只能說明她確實缺乏政治智慧。
而且,當大學士楊廷和提議找一個有生母的新皇登基時,她就不應該答應,要麼找一個沒有生母,要麼把對方的生母拿捏在自己手裡,也算有個把柄,像她這樣沒有一點防備,還趾高氣昂地擺譜的人,怎麼可能不敗?
要是朱厚照能多活幾年,或者張皇后的幼子沒有早夭,那她也不至於晚景淒涼的。
就因為她生育了二子,一個早夭,一個英年早逝,才讓張皇后晚年沒有依靠,雖然說到底,還是張皇后自己作死的。
明孝宗真正做到“一生一世一雙人”,一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男性,能夠對妻子忠誠一生,守身如玉,就是放到現代社會來說,都是一個絕世好男人了。
何況,明孝宗還是一個寵妻狂魔。遇上一個這麼好的男人,是張皇后的福氣,前半生可以說,她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後半生就因為她沒有親兒子傍身,導致了她晚景淒涼。
說到底,女人還是應該靠自己,她前半生有個可靠的丈夫,奈何沒有一個靠得住的兒子,她自己更是靠不住,所以就怨不得別人不把她當回事了。
張皇后是明孝宗一生唯一的一個妻子,身為帝王,在明孝宗的后妃那一欄介紹中,有且僅有張皇后一人。
這在古代社會來說,是絕無僅有的。由此可見,明孝宗對張皇后的寵愛,但是,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張皇后,在明孝宗去世後,命運卻急轉直下,晚景淒涼。
皇位上的男人不是她的親生兒子,世界上最疼愛她的那個男人去了,在太后的頭銜下,張皇后活得像一個傀儡,得不到皇帝的尊重,前半生有多風光,後半生就有多淒涼。
原因如下:
首先,張皇后傻白甜的性格來,無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張皇后出身書香世家,父親是國子監的學生,張皇后一入宮就被選為太子妃,當時還是太子的明孝宗身邊也沒有其他姬妾。
更重要的是,明孝宗的生母早亡,從小養在太后的身邊,一直對他虎視眈眈的萬貴妃一直找不到對明孝宗下手的機會。
後來,萬貴妃去世,明孝宗的老爹沒過多久也去世了,明孝宗順利登基。
所以,張皇后作為明孝宗唯一的妃子也順利登上後位,上沒有需要侍奉的公婆,下沒有需要管束的妃嬪,偌大的後宮,都是張皇后一人說了算。
不論是做太子妃,還是做皇后,張皇后從來都不需要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她只需要跟明孝宗撒嬌、浪漫,過幸福的二人世界就可以了。
在明孝宗的保護下,張皇后沒有處理過複雜的人情往來,“宮心計”更是聞所未聞。這麼一個傻白甜,丈夫突然離世了,面對虎狼環伺的各方勢力,張皇后怎麼可能應付得來?
明孝宗猝然離世,張皇后突然成為了太后,沒了遮風擋雨的天,她以為兒子會是她的天,但是一個傻白甜的媽怎麼養得出一個有道明君呢?
她的兒子朱厚照是一個有名的花花皇帝,吃喝玩樂無一不精,開了明朝皇帝不上朝的先例,玩太監、遛老虎、尋花問柳樣樣都行,只有處理政務不行。
從朱厚照的胡作非為,也可以看出身為母親的張皇后有多失敗,管束兒子、教養儲君,無論哪一方面,她都是不稱職的。
當她朱厚照死了以後,她才會聽從大學士楊廷和的建議,迎立丈夫的侄子朱厚熜繼位。
而朱厚熜的生母是還在世的,新皇登基,而生母不是她,穩居太后之位的張皇后卻跟新皇生母蔣太后合不來,人家是親母子,跟你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朱厚熜剛登基的時候稱呼張皇后為“聖母”,慢慢的就變成“伯母”,可見朱厚熜對張皇后是不放在眼裡的。
蔣太后更不可能對張皇后心存感激,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宮怎容二後?後宮不可能有兩個話事人。
更何況張皇后還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跟誰都不肯好好說話,一個養尊處優慣了的人,叫她如何做小伏低?
跟蔣太后和新皇朱厚熜都合不來,地位又如何能穩固呢?
其次,張皇后缺乏政治智慧。張皇后的孃家人在明孝宗在位的時候,那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其父張巒先封伯,太子朱厚照一出生,便晉封為侯,死後追封昌國公,也是大明首個追封國公的外戚。
兩個弟弟張鶴齡封壽寧侯,張延齡封建昌侯。
姑父高祿擢升禮部尚書,堂叔張嶽、侄子張教、表弟金琦、幹伯張嶙、義弟張忱封三品錦衣衛指揮使,表弟高峘封四品錦衣衛指揮僉事,此外張氏親戚還有錦衣衛千戶、百戶若干。
甚至連張巒從前的小妾湯氏都追封成了六品誥命安人。
張皇后的兩個弟弟甚至在入宮宴飲的時候,把明孝宗的CROWN隨意地拿起來佩戴,明孝宗身邊的太監何鼎趕緊出來阻止。兩兄弟依舊嬉皮笑臉,絲毫不放在心上。
後來兩兄弟入宮強姦宮女,何鼎大怒想逮捕兩兄弟,卻反被明孝宗仗殺。
由此可見,張皇后的孃家人在後宮是如何橫行,而明孝宗是如何沒有原則地偏愛。
也可以看出,張皇后對外戚不加管束,任由外戚做大,甚至橫行霸道,仗著明孝宗的寵愛,她從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當朱厚熜登基以後,張皇后依然對外戚沒有任何管束和勸誡,放任他們胡作非為,終於被朱厚熜拿住了把柄,當張皇后苦苦哀求朱厚熜放過自己的弟弟時,朱厚熜毫不留情。
當張皇后去世後,朱厚熜就被她弟弟處死了。
一個書香門第出來的女兒,怎不知外戚擅權的後果,她卻依然不加節制,只能說明她確實缺乏政治智慧。
而且,當大學士楊廷和提議找一個有生母的新皇登基時,她就不應該答應,要麼找一個沒有生母,要麼把對方的生母拿捏在自己手裡,也算有個把柄,像她這樣沒有一點防備,還趾高氣昂地擺譜的人,怎麼可能不敗?
最後,張皇后的親兒子不給力。要是朱厚照能多活幾年,或者張皇后的幼子沒有早夭,那她也不至於晚景淒涼的。
就因為她生育了二子,一個早夭,一個英年早逝,才讓張皇后晚年沒有依靠,雖然說到底,還是張皇后自己作死的。
結語:明孝宗真正做到“一生一世一雙人”,一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男性,能夠對妻子忠誠一生,守身如玉,就是放到現代社會來說,都是一個絕世好男人了。
何況,明孝宗還是一個寵妻狂魔。遇上一個這麼好的男人,是張皇后的福氣,前半生可以說,她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後半生就因為她沒有親兒子傍身,導致了她晚景淒涼。
說到底,女人還是應該靠自己,她前半生有個可靠的丈夫,奈何沒有一個靠得住的兒子,她自己更是靠不住,所以就怨不得別人不把她當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