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學的日常
-
2 # 冷憧
呵呵 哪個國家的人從眾
心理
不重??我高中的時候 那些鬼仔 鬼妹 個個都很裝 裝的都看不下去 而且一片裝的都是一個樣子 連裝3年 服 不過這裡的黑人不那麼嘻哈 因為他們不是來自美國 而是非洲美國的黑人 說實話 是世界上最統一的民族 所有人都只有一個裝扮 嘴裡都是YOYO WATS UP 你敢說我不嘻哈我斃了你南韓人 他們不僅僅是穿著一致 連長得都一致 這堆人沒有一個不像宋慧喬 那堆人沒有一個不像金喜善好了 說說中國 中國屬於善學的民族 從不同的地方學不同的東西 比如穿著 有港系 有日系 有嘻哈 有樸素 有休閒 等等 話題跟觀點也從不統一 不然的話網上不會有那麼多謾罵跟爭吵 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意見 而且從哪方面說起的都有敢問華人從眾之雲 從何說起當我們在街頭看到許多人圍住一個攤位或排起長隊搶購某種物品時,儘管我們並不一定真正瞭解該商品的優點或自己是否需要,卻仍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購買者的行列中去購買,這是日常生活司空見慣的“隨大流”現象,在心理學稱之為由“從眾心理”引起的從眾現象。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是大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從眾行為一般有這樣幾種表現形式:一是表面服從,內心也接受,所謂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於無奈只得表面服從,違心從眾。三是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從眾行為在某些場合和條件下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可以增強團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但它的消極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它往往使人陷入盲從。尤其對於知識、經驗都不足,自制力又不強的青少年,盲目的從眾會影響自己的個性成長。例如有的同學不吸菸,也不想吸菸,但夥伴中許多人都抽菸,為使自己與大家協調一致也只得抽上了。過於從眾還會容易形成否定自我的個性,而經常從眾就是缺乏主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性的表現,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任能力,缺乏安全感。 -
3 # 冷憧
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中華上千年的文化傳統。這也是統治者的思想武器,都說華人的忍耐力是最好的,不到最好全都達成共識,是不會站起來的。所謂的‘和’ ‘同’這都是鼓勵人從眾的思想。華人的民族特色。
從眾心理不是華人普遍存在的,它具有跨文化、跨國家的普遍性。從眾是指人在群體的壓力下,改變原有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與大部分人一致的一種傾向。比如說有人路遇行兇搶劫,但是大家都在旁觀,無人幫忙;在暴亂中大家一起搞破壞,或者是開會投票表決時,少數人迫於多數人舉手的壓力而贊成多數人的意見。這些都是從眾的表現。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從眾行為呢?社會心理學家透過一系列給出了以下解釋。
首先是資訊化的社會影響。就是說我們在一個自己不熟悉的情景中,往往會參照其他人的行為。當然有些人表面上看著和大家行動一致,但是私底下並不一定認同。
其次呢是規範性社會影響。就是說我們渴望被別人接受和喜歡,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這個時候人們會為了滿足自己的這種需求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和其他人的行為一樣。這樣做是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但是不會讓自己遭到排斥,因為一個群體很討厭意見不一致者。
什麼因素會影響從眾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
首先,群體的規模。也就是說群體的規模越大,從眾就會越高,一般3-4時,從眾更容易發生。
其次,群體的凝聚力。凝聚力越強,從眾越容易發生。
再次,某個人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如果一個人在群體中是領導的地位,他就不會產生從眾的行為。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有從眾行為呢?
女的比男的容易從眾;兒童和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從眾;有自信心,能力強的人不從眾,性格軟弱,易受暗示的人容易從眾;對某一專業知識越熟悉,那麼在他所專長的領域不容易從眾,反之則從眾;對某一集體歸屬感特別強的人容易從眾。
你容易從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