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維觀時空
-
2 # 夏藍湖底風月月
秦始皇不殺功臣呂不韋咋死的?可見秦始皇並不是秦迷吹的,那麼心胸廣闊,其次,嬴政又不算開國君主,他的國家跟軍隊以及人才,全是前任君主留給他的。同樣像不聽話的功臣,他祖上已經替他殺了,比如白起,白起把六國打殘,讓六國再無兵力可以跟秦國抗衡,論功績當為秦國第一功臣吧!結果不是被秦襄王殺了?好比朱元璋把刺頭殺乾淨了,朱隸也不用殺功臣了,我怎麼沒見人吹朱隸心胸開闊呢?天天拿嬴政跟劉邦和朱元璋比!嬴政他配麼?一個靠繼承祖上國家的王七代,一個靠自己白手起家。就好比拿王思聰跟馬雲比,富二代王思聰,夠資格跟馬雲比麼?
秦始皇不僅建立前無古人的豐功偉業,而且也可稱為一代仁君,他對待功臣甚至是犯了功臣都表向出在歷代帝王中少有的理性和剋制,下面幾個例子能說明這一點:
一、王翦,王翦是戰國四大名將中唯一得己善終的一位,而且,王翦在滅六國的戰爭中可唯功高蓋世,他的戰績前可比白起,後可敵韓信,但他能"功高蓋主"而又能自保而善終!這不與身處始皇時代不無關係,(當然,王翦與白起、韓信各自的性格特點和處事哲學有很大不同)。但通常情況下開國皇帝都是寧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無!以至於任性到一殺了之!
二、呂不韋,始皇對待呂不韋一直處於矛盾心態,一方面對這個把"奇貨可居"的父親一路送上王位的呂不韋感恩待德,並封以"仲父"之稱,而另一方面又對他深卷後宮醜聞又深感不可原涼,最頭疼的是,這宗案子裡還有自己的母親,而處置呂不韋又表向岀始皇的寬宏大度,呂只是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覆命讓其舉家遷蜀地。
三、對待六國舊族,有資料表明,六國國君最後的下場分別是,"處死"一個,"被殺"一個,"投降"一個,"俘虜"一個,"活捉"一個,被貶為庶人一個,我們可以體驗到,"橫掃六國"動作何其大,可六國君主的歸宿何其不動用個"平淡"來概括,而始皇對六國貴族的"清洗",就現有的史料來講,應該是"毫無動靜",而就真實的情況是,陳勝、吳廣導火索一點!"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項羽揭竿、天下並起!新統的秦帝國瞬間被撕裂為十八諸侯國!
以上三條,你足可以穿越歷史的隧道,評籤一下秦大帝是仁還是暴!
其實,生活在當今的你、我、他!未尚不希望秦大帝當時稍略再"暴"一點,以他的慧眼,怎麼就看不清趙高這個亂臣賊子,就把他千刀萬剮也不為過!知子莫若父,對胡亥這個孽子!你就把他貶為庶民也就夠仁慈得了!對於六國舊族,你就是不滅他們九族,也應該打壓一下、節制一下吧!如若這樣也不至於一個二十多歲的楚王族後人項羽就把一個一統王朝攪的大亂!
也許始皇英年早逝,走的太急,連二世是扶蘇接班還是胡亥上位都沒來得及安排!
也許秦大帝太自信了,他致力於戰後重建,傾其國力繼續開疆拓土,北擊匈奴,南平百越,以至於分軍南北,朝廳空虛,給後來的亂局者以可乗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