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悠然見東山
-
2 # 寒星6122467
因為抬轎的最多也就讓你不舒服而已,轎伕不敢把你扔下河,也不敢把轎子往墳場上抬。而吹笛佬就不同了,他們能將喜曲吹成哀傷曲子,甚至給你來一曲哀樂。所以,一般不會得罪吹笛佬。
-
3 # 毅語鄉村
小時候,碰見人家結婚的時候,咱是興高采烈。雖然,是人家娶媳婦,但是咱也能跟著沾光兒。去跟新媳婦要幾塊糖,若是自己親人結婚,還可以大吃一通。晚上,去結婚那家鬧新房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鄉村冬天的時候,也有結婚的人家。
其中有這麼一家人是兒子娶媳婦,非常時興。新郎頭戴著大禮帽,後面還有吹手,也是大家說的吹曲的,吹吹打打去迎親。花轎抬新媳婦,新媳婦坐在轎裡。得罪了抬轎的,大不了,轎伕們左搖右晃來折騰新媳婦。畢竟抬轎子是體力活,折騰新媳婦時間長了,大家也累了,東家給了錢,也必須給抬到家裡去。誰也不願意三言兩語,把自己折騰累了,鬧出個病來,三長兩短,不容易。
得罪吹曲的不得了。結婚喜的日子,吹曲的一般是給人家吹的是《抬花轎》《花好月圓》《喜拜堂》《入洞房》《大起板》《百鳥朝鳳》等非常喜慶。人們也喜歡聽。這家的人慢待了吹曲的,吹了大半天,都沒有上茶。都大中午頭,沒有端上半杯水。正當新媳婦進家的時候,幾個吹手眼神一交流,變了調。你聽聽他們吹得是什麼?可氣的,給你吹一個《豬八戒背媳婦》,笑話新郎是個豬八戒。再發個抱怨,給你來一個《李二嫂改嫁》,剛過門,叫你新媳婦改嫁。若是發了狠,吹一個《孟姜女哭長城》,叫你喜事當喪事辦起來。後來,有人聽門道來,管事給吹手們上了茶,上了糖。那些吹手們立馬又換了一個曲子,是《百鳥朝鳳》經典名曲。
老人說的話都是有根據的:寧可得罪抬轎的,也不敢得罪吹曲的,千萬別把喜事辦成喪事兒。
-
4 # 惠農圈
農村老人以前常說:結婚那天寧可得罪抬轎的,也不敢得罪吹曲的。為什麼?
從這就可以看出,結婚當天吉祥是主題曲,而在過去,新人間的家庭距離都不是太遠,基本上都是附近的村莊。因此那時都是抬花轎將新娘迎娶進門,這樣才能顯得喜慶和熱鬧。而在花轎的前面還會有吹曲的戲班子,這樣一路上敲敲打打,可是非常熱鬧和歡慶的。不過抬轎子要給錢,吹曲也要給錢,不給錢的話誰賣力幹活。
除了索要最基本的工錢外,抬轎子的和吹曲的都會問新郎索要一筆小費,這筆費用給可以,不給也可以,畢竟已經付過工錢了。不過大家都會給上小費,這樣才能顯得更喜慶,其實現在結婚也是如此,都會給婚車司機1人2包煙,戲班子1條煙,這是我們這的規矩。
如果不給抬轎的小費,那抬轎的人就會讓轎子變得顛簸,不過顛簸與否只有新娘知道,其他人很難看出來。但吹曲的就不同了,如果得罪了他們,或者小費沒給到位,他們吹奏的曲目就會從《百鳥朝鳳》、《花好月圓》等變成了《李二嫂改嫁》、《分飛燕》等,這可是不吉利的象徵,整個村子都會笑話。
正因為如此,結婚那天是不能得罪吹曲的,而到了今天也是如此,畢竟主家在那天不能發火,一切要講究吉利,大家怎麼看?
-
5 # 山村梅花
結婚是每個人一生最大的喜事,大家都希望結婚能順順當當,千萬別出現一點差錯,預示著今後的生活也會一帆風順。農村老人以前常說,結婚那天寧可得罪抬轎的,也不敢得罪吹曲兒的。這這是為什麼呢?梅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吹曲的一般都是在迎親隊伍的最前面,敲鑼打鼓吹喇叭,有著鳴鑼開道、驅邪除妖的意思,更有著吸引眾人的圍觀。吹曲的人當中的班主,往往會向喜主家討要賞錢,如果你不給打賞的錢,就會把吹曲的人給得罪了。那麼吹曲兒的人就會很現實的給你回報,本來應該吹十首曲子,他們就可能吹五首或六首曲子,本來是喜慶的曲子,他們也會想著法兒吹的慢,吹得跑調,是圍觀的人覺得曲變味兒了,真有點兒喜不喜悲不悲的感覺,這樣既預示著不吉祥,又是喜主家很掉面兒,使人一聽覺得很彆扭,是本來吉祥喜慶的迎親隊伍,讓彆扭的吹曲兒的人,在最前頭吹出的不和諧不吉利的曲子,是人們很忌諱的一件事,弄不好還能打起來呢。
在過去人們結婚時,有的是騎著毛驢,也有的是抬著轎子。喜主如果得罪了抬轎的人,抬轎人只能採取使勁的顛簸轎子,多次反覆的前後或者搖擺轎子,使圍觀的人反而覺得這是在鬧新娘,不但不會引起別人的嘲笑,反而會給迎親的隊伍帶來更大的欣賞熱點。抬轎人出力,本來想的是折騰喜主家人,卻往往能產生更好的喜慶氣氛。
總之,在過去結婚當天,喜主家是萬萬不能得罪吹曲人的,他不僅使喜慶的氣氛受到了破壞,而且會讓自己在外人面前很掉面子,同時,結婚的事一輩子只有一次,大家都希望是順順利利辦喜事,活躍的氣氛更添喜。
回覆列表
曾經很多年以前,農村娶媳婦是要乘坐小花轎,還要僱吹嗩吶的,滴滴答答娶媳婦,熱熱鬧鬧行大婚。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關於這句老話的故事。
那麼當年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老話呢?為什麼會有在結婚當天寧可得罪抬轎的,不敢得罪吹曲的老話呢?沒上學之前我曾經有幸跟著奶奶坐街頭聽老太太老爺爺們扯故事,聽到好聽的故事我會從頭認真聽下來,並且深深烙印在腦海裡。
老人們那天坐在牆根下曬太陽,那天都是些奶奶們,我坐在用樹根刻成的三條腿板凳上,偎在奶奶懷裡,聽一幫老太太閒扯,那天老太太們說起了這句老話:結婚當天,寧可得罪抬轎的,也不敢得罪吹曲的。
過去娶媳婦僱吹手,吹手也是吹曲的,就是吹嗩吶的人,普通人家一般是僱倆抬轎的,倆吹曲的,抬轎的是賣力氣活,吹曲的是賣藝。
結婚當天大喜之日,何來得罪二字?還是錢給鬧的不是?本來都是有價的活,談好了條件,該抬轎的抬轎,該吹曲的吹曲,可經不住有人打賞啊,被打賞慣了的轎伕和吹手,一看不到賞錢那心裡就跟小貓爪子撓似的。
得罪了抬轎的,他們無非是抬新娘的路上使勁故意顛簸,把新娘顛簸的七葷八素,而得罪了吹曲的可不得了,他們會把喜樂給吹悲了,也能把悲樂給吹喜了,抬轎的是明槍,吹曲的是暗箭,結婚那天圖的是吉祥,而吹曲吹了不好的曲,老人們說會影響新娘新郎的運勢。
據說當年有一個家裡條件還不錯的吝嗇農民娶兒媳婦,該農民是遠近聞名的吝嗇鬼,也因為吝嗇讓很多人討厭他。因此娶媳婦那天,他不僅僅沒打賞錢給抬轎的和吹曲的,還尋了理由扣了人家幾個錢,這就把抬轎的和吹曲的得罪嘍,不過吝嗇農民提前讓兒子去告訴了兒媳婦,結婚當天多穿褲子,別墩疼了屁股,看來是知道要被墩的後果。於是媳婦被抬回來時暈暈乎乎的。
只不過新媳婦下轎時,吹曲的因為心裡不樂意,於是吹了個李二嫂改嫁,因為吹的節奏故意添加了點歡快節奏,所以很多人沒聽出來,但前來吃酒的客人中,有人懂樂器,然後就聽出來了,聽出來的人知道是喜主家得罪了吹曲的人,也就沒給點破。
後來這事被傳開就,於是有人就根據這事說了:結婚當天,寧可得罪抬轎的也不敢得罪吹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