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雪

    化學武器指使用有毒化學品或化學戰劑對人體進行殺傷的特種武器,被歸類為大規模殺傷武器之一。早在1899年,《海牙公約》就通過了《禁止使用專用於散佈窒息性或有毒氣體的投射物的宣言》,但並未取得實際效果。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創造了現代毒氣戰的先河。

    1914年8月,法國軍隊首先在西線的伊珀爾戰役時對德軍使用“非致命化學武器”,即裝有催淚氣體的手榴彈。但由於催淚氣體過於微量,德軍根本沒有察覺;1915年1月末,德軍嘗試在東線戰場使用毒氣。他們向踞守波蘭小鎮波利摩沃(Bolimów)的沙俄陣地發射1.8萬枚填充了催淚氣體的毒氣炮彈。但當地極低的氣溫導致催淚氣體液化,毒氣炮彈因此未能發揮作用。

    1915年4月22日,德軍終於在比利時的伊普雷(Ypres)戰場(第二次伊普雷戰役)第一次成功地使用了毒氣。他們將5700多隻裝有光氣和氯氣的鋼瓶部署在戰場上,藉助風力將被釋放出來的有毒氣體吹向法軍陣地。

    據《法國和比利時軍事行動1915:伊普雷戰役》一書記載,當時的毒氣攻擊造成了法軍約6000人傷亡。大部分死亡者在吸入毒氣後10分鐘內喪失了人體機能,更多士兵則在毒氣影響下失明。

    不過殺敵三千自損八百,實施攻擊行動的德軍也未能逃脫毒氣的殺傷。由於毒氣鋼瓶必須依靠人工開啟,毒氣施放者往往來不及躲避,許多德國士兵因此受傷甚至死亡。

    據記載,到戰爭結束時,交戰雙方共消耗了12.4萬噸化學戰劑,造成約130萬人傷亡,佔戰爭傷亡人數的4.6%。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想快點開學嘛?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