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董卓是漢末三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大BOSS”。

    他這個“大BOSS”是怎麼養成的呢?他又是怎麼搞出一支願意跟著自己興風作浪的隊伍的呢?

    “魔王”的魅力

    董卓少年時,就為人俠義,常與羌人來往。

    東漢後期,社會秩序已經紊亂,豪強興起,家境好,能力強的青年透過行俠仗義來獲取名望,發展人脈關係是常見的事情。

    袁紹、曹操,都曾是“遊俠”,袁術也曾為“氣俠”。

    董卓的家境不及二袁、曹操,但義氣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次,羌人首領來訪,他不惜殺掉耕牛來招待朋友。

    耕牛,是家中的生產資料,一般是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才會殺耕牛,董卓為款待朋友而殺耕牛,自然令對方十分感動!

    透過與涼州地區的漢、羌族人士深入交往,不僅使董卓在涼州積累了一定的名望,獲取了一定的支援,更使董卓學會了如何駕馭驍勇的羌胡人士,為其以後發展私人力量打下了基礎。

    果然,不錯的名望和還說得過去的家世(其父曾做過潁川輪氏縣縣尉),使董卓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魔王的視野

    漢桓帝時,朝廷舉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

    家世不錯,已經積累一定名望的董卓自然得名列其中,成了大漢的羽林郎。

    羽林郎,是禁軍中的官職,掌宿衛、侍奉。

    董卓頗有武藝,力氣大無雙,能在馬上左右開弓,這樣的人才,自然在禁軍中也脫穎而出。

    這不僅意味著董卓將來接受更大的任務,有更多的機會掌握一些部隊,更使董卓熟悉了洛陽形勢、禁軍情況,為以後更好的觀察形勢、尋找機遇打下了基礎。

    魔王初長成

    此後,董卓開始征戰生涯。

    董卓的軍旅生涯,不算特別順。

    他曾立功升職,也曾被免官,甚至僅僅“免死罪”。

    然而,懂得拉攏軍心的董卓,卻在沉浮之間打造出了只忠於自己的私人力量。

    董卓繼續保持了少年時的慷慨。朝廷每有賞賜,他自己分文不留,全部分發給手下的官吏、士兵。

    同時,董卓也很會選擇物色合適的將士,發展只忠於自己的私人力量。

    當時,由於漢羌戰爭的破壞,涼州地區十分凋敝,內遷的羌人、匈奴人生活都極為困難。

    湟中義從、秦胡兵,曾多次在涼州為亂。這些都說明,當時的大漢朝廷無法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

    自小對涼州形式瞭如指掌,擅長與羌人打交道的董卓,將湟中義從、秦胡兵作為發展私人力量的主要物件,深相接納。

    對於這些湟中義從、秦胡兵來說,一旦離開了董卓,換一個領導來,其待遇、生活水準大幅下降是毫無疑問的,搞不好又要成為“蔻”。

    因此,這些驍勇的羌、匈奴人,成了只忠於董卓的私人力量。

    漢靈帝發現問題,作出指示:董卓升為少府,回洛陽來!

    然而,董卓表示:這些湟中義從、秦胡兵哭著不讓我走!

    後來,漢靈帝又徵董卓為幷州牧,讓他把軍隊交給皇甫嵩,董卓又以將士不忍相離為辭拒絕。

    由此,董卓掌握了一支驍勇的,有豐富作戰經驗,並只忠誠於自己的私人力量!

    當時,皇甫嵩的兒子曾對父親說:能使天下安定的,只有父親您和董卓兩個人!

    能獲得這樣的評價,可絕不僅僅只是因為董卓有一支私人武裝。

    董卓的“無形力量”也十分強大。

    等待機遇的“魔王”

    漢靈帝為削弱董卓,令董卓交出部隊,去幷州做幷州牧。

    董卓沒有完全交出部隊,率領5000騎到了河東郡,停了下來,觀察局勢。

    河東郡,是司隸校尉的管轄區域,不歸董卓管。

    董卓率軍長時間駐在人家管轄的地盤,顯然是感覺到洛陽有變了。

    顯然,董卓在洛陽有嚴密的情報網路,否則,一個外官對宮中密事不可能瞭解得如此清楚,以至於董卓能早早嗅到機遇!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5000騎兵屯於河東郡,董卓準備好了。

    “魔王”來了

    洛陽亂了,董卓等待已久的機遇來了。

    很快,準備已久的董卓,以幾個連續的風騷操作,使他晉級為“大魔王”。

    1、立即控制天子。

    洛陽有變,董卓立刻打聽天子下落,並第一時間在北芒山迎接到了天子。

    大漢官吏們列隊迎接,按照常規,你董卓護駕的任務完成了,該退兵了。

    董卓直接指著崔烈等人大罵,絕對不可能放棄控制天子。

    董卓已經準備好了,他看不只是想撈一個護駕之功,他要做主宰者!

    2、先下手為強,撿漏。

    進入洛陽,董卓馬不停蹄,開始收編何進、何苗留下的部曲。

    所謂部曲,就是將領的私人武裝,並不是正式禁軍。

    何進、何苗被殺,其部曲群龍無首,董卓入京,先下手為強,直接收下!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進來前,正是時間為奉車都尉,董卓的弟弟董旻,配合何進的部將殺掉了何苗。

    個人認為,這可能是早有預謀的行動。

    3、殺丁原,吞併幷州軍。

    此時,洛陽城內還有一支幷州軍,歸執金吾丁原所掌。

    董卓找到呂布,讓呂布殺掉了丁原。

    其實,拋開演義中呂布“見利忘義”的色彩,殺丁原,吞併幷州軍一事,主要得益於董卓的“無形資產”。

    董卓,過去曾經做過雁門太守,也做過幷州刺使,由於其一貫將賞賜分發將士,他在幷州應當也是頗得人心的。

    丁原在一年前,才剛剛做幷州刺使,在幷州並無根基!

    因此,董卓能輕易在幷州軍中找到支持者,殺掉丁原,吞併其部!

    4、虛張聲勢,奪取禁軍。

    洛陽,擁有龐大的禁軍。

    雖然禁軍領袖何進被殺,但是,董卓只有3000人。

    即便禁軍群龍無首,但只要袁紹能將自己所部,弟弟袁術、朋友鮑信、曹操部團結起來,也足以壓制董卓。

    當時,鮑信等人也確實要求袁紹這麼做!

    可是,袁紹被董卓忽悠了。

    董卓抓住袁紹好謀無斷的弱點,晚上將部隊悄悄帶出去,白天再大搖大擺進來,造成自己的軍隊不斷進入洛陽,掌控局勢的假象。

    “幹大事而惜身”的袁紹由此不敢輕舉妄動。

    董卓由此獲得了寶貴時間,分化、吸收了禁軍。

    鮑信、袁術、袁紹、曹操等禁軍將領先後離開洛陽,董卓完全掌握了禁軍!

    由此,董卓掌握了洛陽內外的形勢,掌握了涼州兵、幷州兵及北軍五校、西園八校尉軍等禁軍,控制了天子,成為漢末的第一個“大魔王”。

    董卓能掌握一支只忠誠於自己的軍隊,並抓住機會,控制朝廷,成為漢末第一個“大魔王”,絕不只是運氣使然。

    何進兄妹的愚蠢,東漢政局的混亂,只是董卓得以興風作浪的外部機遇。

    而董卓能率先成為“大魔王”,與其獨特的人格魅力,不俗的謀略能力,龐大的情報網,敏銳的政治嗅覺都是分不開的。

    遺憾的是,董卓有能力、機遇掌控朝政,卻缺乏雄才大略使天下由亂而安。

    漢末亂世,由此拉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elo機制再調整,連勝連敗情況更明顯,你發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