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天好明天更好
-
2 # 肖恩陽
網上有個段子:中國足球和中國乒乓球一樣,誰都打不過!
一句話就概括了中國體育的現狀,技術性占主導地位的專案多數成績都不錯,甚至某些專案因為長期處於霸主地位,使得專案賽委會針對中國隊做出一些苛刻地要求。
而類似足球籃球這樣更偏向於身體對抗的運動,成績卻讓人傷心。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女排和女足曾經也站在過世界的巔峰,對此不少中國球迷對她們表示欽佩。
要說中國大球為什麼成績差,很多人會說,亞洲人嘛,身材矮小一些,身體瘦弱一些,所以力量和身體比不上歐美人,身體對抗的時候就顯得很吃虧。
這一觀點有一定的道理,籃球場上美國夢之隊拋開技術不談,哪一個不是肌肉發達身材魁梧,再看亞洲球隊,身高上區別倒是不大,身形上就明顯不在一個檔次。肌肉對於運動表現力就那麼重要嗎?當然是的,人體的力量,爆發力,彈跳力,都取決於你肌肉的圍度,耐力,力量爆發力等。
籃球的對抗比較激烈,足球同樣如此,爭搶頭球,定位球,搶斷,剷球。每一項技術動作對於身體的要求都很高,華人的靈活性不容置疑,但是身體對抗方面,幾乎每場比賽都在吃虧。
除了身體上面的差距,更多的應該是環境因素的影響。要說以前吃不飽飯的年代,要培養一個身材健壯的運動員是很不容易的。那麼如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吃穿不愁的年代,身材健壯的運動員不在少數,為什麼調出11個會踢足球的那麼難?
在我們國家,你想要找到一塊適合踢足球的場地是非常困難的。除了學校和市裡建設的足球場,你幾乎無法找到一塊適合踢足球的場地,更搞笑的是,某些足球場是不對外開放的,而學校的老師希望你所有的時間都在做作業,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球場上踢足球。
有人會說,足球受環境影響比較大,那麼籃球呢,到處都是籃球場,為什麼籃球也不怎麼好呢。這就要談到體制原因了,優秀的運動員是需要培養的,而且是專業的培養。中國有個姚明,他是幸運的,父母都是籃球名將,從小就制定好了發展目標,市裡也好,省裡也好,乃至國內都是重點培養目標。除了姚明,國內還有第二個能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籃球運動員嗎。
專業培訓機構的缺乏也是造成籃球足球人才缺乏的原因,華人口基數那麼大,鬼才相信沒有兩三個梅西、兩三個C羅、兩三個喬丹、兩三個科比。天才是有的,只是沒人去發掘他們。之後,這些籃球足球天才,變成了銷售員,醫生,體育老師,公務員,甚至在工地搬磚。
國家是重視體育發展的,但是在大的就業環境壓力下,更多家庭選擇了傳統的功名道路,讀書,考大學,就業,踏踏實實的過完一生。學體育是需要冒險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作為家長,你願意讓自己唯一的孩子冒這個險嗎?你相信你的孩子是踢足球,打籃球的料嗎?
而如今,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願意將孩子作為體育人才來培養,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如此。高昂的費用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照這樣的發展方向,以後的中國體育會越來越商業化,利益化。倒不見得有什麼壞處,只要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學費昂貴一些倒也能夠理解。怕只怕因為利益的原因,讓中國體育變得越來越畸形。
-
3 # 二姐愛小龜
主要是華人的身體條件和飲食習慣不一樣,為什麼跑馬拉松得冠軍的都是非洲一些國家的人,因為非洲高熱氧壓低,那裡的人已經習慣熱,在我們跑的氣喘噓噓,他們還是正常一樣,永續性比我們好。而對於像足球,籃球這些對抗性比賽,首先要求球員耐力和心肺功能比較強大,在足球場上跑個一小時沒問題,其次,球員身體要健碩,都是腱子肉,一撞不會被撞倒,最好還能反彈回去,姚明當時去NBA瘦的跟小雞子似的,一上場,一撞一個倒,後來營養師給他補充營養合理搭配,再加鍛鍊,體重長上去了,技術提高了,所向披靡,誰敢惹哈哈,華人飲食習慣不像國外吃高熱量食品,牛肉,麵包等,體重長的快,我們都吃熟食,熱量不高,不易長腱子肉。所以我們就把重心放在了技術性比賽上,技術性比賽也是球員和教練一點一點扣到完美,運動員的辛苦無法想象,技術要領力求完美,才能有機會贏得比賽。
-
4 # 錢多多是才是真理
首先,咱黃種人就不適合這種激烈身體對抗性的體育專案。只適合體力小,靈活性的專案。這是與生俱來的特性。劉翔,蘇炳添多少年來億萬裡出一個,可這也只是單人競技專案。三大球除個人能力外,身體對抗不如歐美非,這點別說中國,日韓也是短板。最主要的是團隊精神,特別是足球,大範圍的傳接配合穿插跑位協同配合。咱球隊的集體榮譽感缺失也很是要命的,教練換了一茬又一茬,可問題還在球員身上。國家在選拔培養人才上有很大問題,不說走關係開後門什麼的,身高1.8米以上,梅西要在中國,豈不廢了。我個人認為人家踢球是為了榮譽,咱是為了錢,怎麼比。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小董當時和騾子同在曼聯,騾子第一個月工資請了體能教練,小董卻買了輛跑車。
-
5 # 大餅醬肉
這個問題真的很好!雖然對此也搞不懂但也很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其實這是個很久遠的問題了,很多人都認為是人種的問題,個人並不贊同。以最有代表性的足球為例,南美球員甚至不如我們的球員高大健壯,但南美卻是眾多優秀球員和幾代世界球王的誕生地!其實包括日韓在內的東方球員,身體素質已經非常好了,而且體能更不是問題。其實我們的體能甚至要好過南美球員,只是由於技術太差,所以在賽場上很大部分的體能都用在了彌補失誤上。所以說技不如人就是技不如人,這和人種應該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當然技術的欠缺也只是部分原因,而如何運用技術就是理念和意識的事了。沒有正確的理念和意識即使擁有了技術也白搭!
做為集體專案,相對於體能、技術、意識,更重要的應該是責任心和凝聚力!排球也是集體專案,但排球是隔網相對,雖然也需要運用一些技戰術來抑制對手,但更重要的是各司其職做好自己。而足藍球要做到各司其職幾乎是不可能的,任何位置都要有隊友來協作,不能協同作戰就是一盤散沙。一支球隊需要核心也需要有人甘當綠葉,為了集體的榮譽放棄個人利益這是基本都職業道德,如果丟了職業道德也就談不到凝聚力了!
球隊內部其實就是小江湖,即是江湖就會有拉幫結派,就會有“江湖恩怨”,國外的球隊也一樣,不一樣的是職業素養!職業素質高的球員絕不會把個人恩怨帶到賽場上。而我們的球員呢?隊友之間賽場上相互指責、怒罵甚至動武!年輕球員的成長過程就是從稚嫩到成熟,而我們年輕球員的成長好像是從馬仔隱忍成為大佬的過程!
總之,我們的差距不只是技術,也不是體能,而是信念和職業道德所構成的凝聚力。
回覆列表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中國足球籃球等對抗性專案投入一直都很大,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是成績卻不見起色。從以下幾個原因探討這個問題。
歷史性格原因中國長期處於農耕社會,比起遊牧民族或者其他近代擴充套件侵略的國家,相對缺乏“狼性”,也就是不好鬥,骨子裡缺這種對抗精神。長期靠天吃飯,不爭不搶,但同時也具有非常堅韌的品格,個體承受能力和奉獻精神是高於其他的,所以在跳水或者其他高難度專案上具有獨特優勢。總得來說,還是我們愛好和平與人為善的民族精神造成了對抗性的缺乏。
體制原因長期以來的舉國體制,造就了我們跳水乒乓球等優勢專案的發展,同時也限制了在多人競技專案的發展。弊端主要體現在:
與世界脫軌。世界各國在足籃等專案上普及較早,而且普及率很高,同時與市場經濟的接軌大大促進了體育運動的發展。再有就是國外思想更加開放,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選人用人問題。雖然我們國家人口眾多,但是想和能成為專業運動員的人數很少,選材面很窄。而且體育圈之前也存在普遍的腐敗問題,很嚴重的破壞了體育運動發展。培養方式僵化。在中國,你一開始選定什麼體育專案就要終身從事該專案,而且訓練方式單一。缺乏一個發現天賦再綜合培養,分項訓練的過程。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一個練過短跑的運動員去踢足球,肯定要比沒練過的具有速度優勢。不專業不專心在這些不行的專案中,普遍情況是:
管理層外行領導內行,對權力的追求大於對成績的追求。
個體追求名利,愛國奉獻精神較弱,刻苦鑽研本專業的匠人精神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