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灰姑娘看電影
-
2 # 泡泡糖卡夫卡
《何以為家》這是一部反映黎巴嫩社會底層的電影,同時以一個孩子的故事來展開,它超越種族和地域,戳中了國內很多觀眾的內心,從而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整個故事主要講的是12歲男孩贊恩的悲慘經歷,他生活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但小小年紀,他就認知到任性的可怕。他在貧窮和暴力中求生存,瘦弱的身軀扛起了與年齡不符的生活重擔。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他很勇敢,一個人保護著弟弟和妹妹,但是卻因為妹妹被父母賣給房東而引起了他的不滿。
在得知妹妹死掉之後,他決定復仇,捅傷了妹妹的丈夫。儘管如此,這並不是結束,在監獄裡面的他得知媽媽又懷孕時,他決定控告父母,他不希望自己的弟弟妹妹繼續生活在沒有關愛的家庭。
實際上,現實中的贊恩真實身份正是一名敘利亞難民,2012年為躲避戰亂,舉家逃亡至貝魯特的貧民窟,在遇到劇組選角導演時贊恩甚至連名字都不會拼寫。所以他能夠在電影中表現得這麼好,或許跟他的真實經歷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表現的更真實自然。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與以往我們看到的一般意義上的難民電影是有很大的區別,整部電影的重點並不僅僅是展現難民生活的艱苦,更多的是反映了一些很現實的社會問題。比如父母不只是生下孩子,更多的是是需要給他們關愛,即使是在貧民窟也應該如此,不能把子女當做交易。
最後,願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小孩,都能被溫柔以待!
-
3 # 影視基地部落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旦諾欺.希費羅聯合主演。內容主要講述一個12歲的黎巴嫩的男孩扎因悲慘的經歷生活,他控告自己父母,原因是她父母生下他,卻沒扶養他。
在該片的主人公扎恩的現實生活跟影片差不多,動盪無國的避難者中,他們才是世界最苦的孩子。影片中他用清澈的眼神,堅定的責任感,帶來一部讓人感動的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是幾點吸引人:
一、悲情,裡面的小孩給我們的啟發出一種悲傷,有母生沒母養,再聯想一下自己孩子,多麼的可怕。
二、可憐,影視裡的小孩本身養活不了自己,還有一個妹妹要養,生活更加困苦。
三、同情,在華人的眼裡,總會有很多人需要同情的,再看一個12歲孩子兼顧家庭的重任,而父母沒有盡到的責任,留給他的擔子更重。
-
4 # 影視跳動
《何以為家》才叫現象級
復4上映,眾多中中國產片躲避紛紛,導致復4的排片和票房佔比破紀錄的一家獨大,在復4高壓下,唯一取得高票房的只有一部小成本、小國別影片《何以為家》。
復4是現象級和高票房的結合體,但《何以為家》同樣如此,很多人誤解了什麼叫現象級和高票房,舉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去年國慶檔的《李茶的姑媽》和今年春節檔的《瘋狂的外星人》票房分別是6億和22億,都高過《何以為家》N多,但你能說它們是現象級和高票房嗎?
不能,因為他們的體量、檔期和觀眾期待值擺在那裡,他們並沒有突破自身的量級,從這方面來看,他們的票房甚至是失敗的。
《何以為家》剛好相反,它在突破自身型別所限的同時,完全帶給了我們新的認知,包括堅定好的內容有好的回報、擴大了市場度-這正如當年一部《摔跤吧!爸爸》讓印度片開啟內地市場一樣的效果。
因此,《何以為家》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的內容能成功:影片少了我們以前經常看到的歌舞昇平,平實地去反映了世界上另一個我們不所知的角落;用小男孩贊恩串聯起了,那個戰火連天、社會經濟和成長環境極其脆弱、缺少親情和友情的悲情的難民形象。
購票平臺、豆瓣統一9分以上的高分已經充分說明影片帶給觀眾的感動。
其次,《何以為家》的成功還在以一些中中國產片的懦弱,面對復4紛紛避戰,但它們忘了,復4再強大,也不可能霸佔100%的排片,除了避戰,同時期上映的《雪暴》和《下一任:前任》崩盤也讓《何以為家》在排片上少了競爭對手,這讓它的口碑發酵的空間更大。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前期正是因為排片少,上座率才能超復4,相同排片下,《何以為家》的上座率顯然不能達到復4的地步,而正因為前期上座率高,才讓影院有更多的信心去加大它的排片,這種正迴圈也是它走紅的客觀原因之一。
回覆列表
首先,《復聯4》上映18天,僅在中國大陸就獲得40億+票房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五一小長假的短暫高潮過後,票房已經進入疲軟期,上升空間不大。同時《大偵探皮卡丘》、《何以為家》、《一個母親的的復仇》等影片的上映,更是瓜分了不少票房;《復聯4》拍片佔比和上座率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再者,《何以為家》這部影片,雖然是低成本電影,但是本身質量過硬,透過口碑吸引了很多觀眾。就觀眾群體而言,《復聯四》更多的是粉絲情懷,漫威十年積累的粉絲貢獻了大部分票房;而《何以為家》更貼近於現實,人文情懷較為明顯,達成了細水長流的效果,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