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終於升級到絕大多數愛好和平人士所不願看到的級數。由於唯一可靠的“第三方”訊息來源——歐安組織(OSCE)東烏觀察團撤出,關於衝突一線的細節報道一時間泥沙俱下、真偽難辨,許多第一時間廣泛傳播的“戰報”很快被證偽。但有兩點“大方向”的事實卻毋庸置疑:第一,武裝衝突已在烏克蘭境內全面爆發;第二,北約國家會將對烏克蘭的“見死不救”進行到底。
早就說了見死不救 當然還是見死不救
當2月23日深夜至24日凌晨,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佈對烏克蘭“開展軍事行動”後,曾兩次預言“俄即將進攻烏克蘭”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第一時間發表公開宣告,稱“我們與勇敢的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並揚言將和盟國一起對俄實施“毀滅性制裁”,讓俄羅斯和普京成為“國際舞臺上的棄兒”,並取消了所有和普京會晤的既定計劃——但這絕不包括派兵救援烏克蘭,相反,拜登在24日演講中斬釘截鐵地表示,“我們的部隊絕不會派到歐洲去烏克蘭境內作戰”。
於此同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發表宣告,一方面稱“北約已提高了其部隊應對所有突發事件的準備度”,並擬在2月25日召開北約聯盟領導人峰會,另一方面卻同樣毫不含糊地宣告,北約“不會採取任何直接軍事行動支援烏克蘭”——沒錯,是“不會採取任何”。
這實際上並非新鮮出爐的北約立場和反應: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前,北約就非常直白地公開表示,他們不會接納烏克蘭(還有喬治亞)加入北約;克里米亞危機和隨後頓巴斯危機爆發後,北約雖立即表示對俄羅斯行為的譴責,但也同樣立即毫不猶豫地回絕了烏克蘭的求援呼籲;此輪烏克蘭危機升級始於去年下半年,儘管俄羅斯咄咄逼人,烏克蘭屢屢呼救,但北約除了鬆口援助了一些有限的小型軍事裝備外,繼續明白無誤地表達了“不向烏克蘭境內派一兵一卒援軍”的一貫立場——非但“不派一兵一卒”,美英等一些北約國家甚至索性將原本排在烏克蘭境內執行軍事培訓之類任務的少數軍人,也後撤到安全地帶,甚至乾脆撤出烏克蘭。
當此番危機終於總爆發、烏克蘭危如累卵之際,面對俄羅斯已不再掩飾的全面、直接軍事壓力,烏克蘭政府甚至已不再徒勞地向北約呼籲援兵,《POLITICO》雜誌援引一份目擊到的、烏克蘭與北約共享的求助清單,清單裡凌亂地提出了從止血帶、防彈衣、軍用毛毯到軍用頭盔、輕機槍、輕武器彈藥、行動式反坦克導彈、戰鬥裝甲車在內的各種物資要求,用烏克蘭國防部長雷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 )2月24日的話,“包括防禦性和進攻性武器、後勤、通訊、個人防護用品等形式的最大實際援助,烏克蘭都迫切需要”,卻隻字未提要求援軍——不是援軍不“迫切需要”,而是因為他們如今已心知肚明,早就說了見死不救的北約仍然會堅持見死不救到底,求也是白求。
見死不救一定“贏” 破戒來救可能“輸”
北約為什麼執意對烏克蘭見死不救?
北約和俄羅斯的博弈棋局中,烏克蘭只是個“劫材”,“北約東擴”才是真正的博弈主題。對於俄羅斯和普京,他們所真正希望的,是遏止冷戰後北約在其東線(對俄羅斯則是“西線”)的步步擴張(自1997年後共計14個,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保加利亞)的軍事存在增強,並迫使後者以契約形式承諾從這些國家撤出全部北約軍事存在,同時承諾不經俄羅斯首肯,不再吸納新成員國,北約只要不承諾“無權吸納烏克蘭”,同時在俄高壓面前反向增加在東歐14個成員國的軍事存在,就足以在國內選民及反對黨、盟友和國際社會面前營造“我們是贏家”(因為“未接受俄方訛詐”,甚至“針鋒相對”),且在他們的盤算中,烏克蘭危機鬧得越大,俄羅斯的威脅越直接越露骨,這些東歐“前線國家”的恐懼之心就會越甚,原本不情願接納的北約在其國土軍事存在會變得情願,原本西方需要不菲耗費才能實現的部署,如今“前線國家”甚至可能倒貼,這樣一來,看似“有點慫”的北約,實際上是失之東籬,得之桑隅,不但嘴皮子上可以辯稱“贏了”,從功利角度也的確不吃虧。
事實也的確如此:2014年以前,北約在“東線”新成員國並沒有常態化的前沿軍事存在,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北約立即實現了空中預警基地在愛沙尼亞、立陶宛兩國的“落地”,4個半永久性“增強型前沿存在” (Enhanced Forward Presence)戰鬥群(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的部署,和北約多國海軍分遣隊在黑海的常態化;2月16日美國預言但未兌現的“開戰日”當天,北約舉行國防部長緊急會議,討論了將“增強型前沿存在”戰鬥群由4個增至8個(增加部署在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的計劃,而在此之前,美國已將8500名駐歐軍事人員置於高度戒備狀態,英國承諾將其派駐愛沙尼亞的軍隊增加一倍,北約西方各國則同意向東線增加部署軍艦和飛機。2月21日,普京釋出長達57分鐘的“轟動性講話”,翌日,美國就完成了向波蘭出售多達250輛M1A2主戰坦克的“大手筆”——要知道作為北約重要成員國的英國,如今全軍裝備的主戰坦克,不過3個團、227輛而已。
相反,倘貿然向烏克蘭這窪“渾水”直接派出援兵,就意味著在遠離美英等“主戰派”西方國家本土、卻毗鄰俄羅斯“主場”的不利戰場環境下,冒與叵測對手打一場缺乏準備戰爭的危險,一旦受挫則威風掃地,即便一時獲勝,也勢必直接揹負起烏克蘭這個非北約成員國的安全責任,這無論如何太不划算、也太容易收穫“失敗”了。
北約之所以只堅持“有權接納烏克蘭或任何新成員國”,卻實際上從不打算真的接納烏克蘭成為其成員國,關鍵在於不願揹負《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第五條“針對任何一個成員國發動的武裝攻擊應被視為是對全體成員國發動的武裝攻擊”這一即便在冷戰期間都從未真正動用過的“成員國共同防禦”義務。一旦北約“越雷池一步”,在烏克蘭承擔起“第五條”義務,則不但要時刻擔心俄羅斯武力染指烏克蘭,也要提心吊膽烏克蘭倚仗有北約撐腰,貿然發動“收復克里米亞”之類武裝行動,屆時北約如派兵參戰則等於被烏克蘭“拉下水”,袖手旁觀則意味著《北大西洋公約》形同廢紙,無論哪一種情形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正因如此,北約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明說見死不救、也真的見死不救”。
誰要“死”北約才會救?
事實上,在普京宣佈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後第一時間,北約已啟動“分級應對話”,斯托爾滕貝格在宣告對烏克蘭見死不救同時,表示“我們大陸的和平已被打破”,號召北約各國軍隊“準備好保衛盟國的土地”。
而拜登的演講則如出一轍:既明確表示“對烏克蘭見死不救”,又公開表示向“東翼”部署更多地面和空中軍隊,“堅決保衛北約成員國每一寸土地”。
北約的戰略目標,是以最小代價、阻力鞏固和強化其東擴的成果,實現軍事上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因此一旦戰爭威脅擴大到波蘭、波羅的海國家等“東翼”北約成員國,不論“喊打喊殺”的美英或直到最後一刻還試圖充當和事佬的英法,將不得不履行《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的“共同防禦”義務,否則,不僅意味著北約這個冷戰最大受益體系的徹底破產,也意味著在當前國內外氛圍下,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將面對“選舉社會”最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
已退役的英國高階軍官謝里夫爵士(Gen Sir Richard Shirreff,)在BBC第四臺說得更直白,“如果俄羅斯在北約成員國領土上邁出第一步,北約的每一個成員國都不得不與之交戰”——誰要“死”北約才會救,這裡說得言簡意賅,一目瞭然。
最新訊息稱,烏克蘭衝突前對加入北約意興闌珊的瑞典、芬蘭兩國,已被邀請出席2月25日開幕的北約緊急峰會,這釋放了一個清晰的訊號:北約將“一手軟、一手硬”,一方面將“對烏克蘭見死不救”進行到底,另一方面對相對“經濟、安全”的在“東翼”增強、擴張絕不手軟。
烏克蘭危機終於升級到絕大多數愛好和平人士所不願看到的級數。由於唯一可靠的“第三方”訊息來源——歐安組織(OSCE)東烏觀察團撤出,關於衝突一線的細節報道一時間泥沙俱下、真偽難辨,許多第一時間廣泛傳播的“戰報”很快被證偽。但有兩點“大方向”的事實卻毋庸置疑:第一,武裝衝突已在烏克蘭境內全面爆發;第二,北約國家會將對烏克蘭的“見死不救”進行到底。
早就說了見死不救 當然還是見死不救
當2月23日深夜至24日凌晨,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佈對烏克蘭“開展軍事行動”後,曾兩次預言“俄即將進攻烏克蘭”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第一時間發表公開宣告,稱“我們與勇敢的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並揚言將和盟國一起對俄實施“毀滅性制裁”,讓俄羅斯和普京成為“國際舞臺上的棄兒”,並取消了所有和普京會晤的既定計劃——但這絕不包括派兵救援烏克蘭,相反,拜登在24日演講中斬釘截鐵地表示,“我們的部隊絕不會派到歐洲去烏克蘭境內作戰”。
於此同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發表宣告,一方面稱“北約已提高了其部隊應對所有突發事件的準備度”,並擬在2月25日召開北約聯盟領導人峰會,另一方面卻同樣毫不含糊地宣告,北約“不會採取任何直接軍事行動支援烏克蘭”——沒錯,是“不會採取任何”。
這實際上並非新鮮出爐的北約立場和反應: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前,北約就非常直白地公開表示,他們不會接納烏克蘭(還有喬治亞)加入北約;克里米亞危機和隨後頓巴斯危機爆發後,北約雖立即表示對俄羅斯行為的譴責,但也同樣立即毫不猶豫地回絕了烏克蘭的求援呼籲;此輪烏克蘭危機升級始於去年下半年,儘管俄羅斯咄咄逼人,烏克蘭屢屢呼救,但北約除了鬆口援助了一些有限的小型軍事裝備外,繼續明白無誤地表達了“不向烏克蘭境內派一兵一卒援軍”的一貫立場——非但“不派一兵一卒”,美英等一些北約國家甚至索性將原本排在烏克蘭境內執行軍事培訓之類任務的少數軍人,也後撤到安全地帶,甚至乾脆撤出烏克蘭。
當此番危機終於總爆發、烏克蘭危如累卵之際,面對俄羅斯已不再掩飾的全面、直接軍事壓力,烏克蘭政府甚至已不再徒勞地向北約呼籲援兵,《POLITICO》雜誌援引一份目擊到的、烏克蘭與北約共享的求助清單,清單裡凌亂地提出了從止血帶、防彈衣、軍用毛毯到軍用頭盔、輕機槍、輕武器彈藥、行動式反坦克導彈、戰鬥裝甲車在內的各種物資要求,用烏克蘭國防部長雷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 )2月24日的話,“包括防禦性和進攻性武器、後勤、通訊、個人防護用品等形式的最大實際援助,烏克蘭都迫切需要”,卻隻字未提要求援軍——不是援軍不“迫切需要”,而是因為他們如今已心知肚明,早就說了見死不救的北約仍然會堅持見死不救到底,求也是白求。
見死不救一定“贏” 破戒來救可能“輸”
北約為什麼執意對烏克蘭見死不救?
北約和俄羅斯的博弈棋局中,烏克蘭只是個“劫材”,“北約東擴”才是真正的博弈主題。對於俄羅斯和普京,他們所真正希望的,是遏止冷戰後北約在其東線(對俄羅斯則是“西線”)的步步擴張(自1997年後共計14個,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保加利亞)的軍事存在增強,並迫使後者以契約形式承諾從這些國家撤出全部北約軍事存在,同時承諾不經俄羅斯首肯,不再吸納新成員國,北約只要不承諾“無權吸納烏克蘭”,同時在俄高壓面前反向增加在東歐14個成員國的軍事存在,就足以在國內選民及反對黨、盟友和國際社會面前營造“我們是贏家”(因為“未接受俄方訛詐”,甚至“針鋒相對”),且在他們的盤算中,烏克蘭危機鬧得越大,俄羅斯的威脅越直接越露骨,這些東歐“前線國家”的恐懼之心就會越甚,原本不情願接納的北約在其國土軍事存在會變得情願,原本西方需要不菲耗費才能實現的部署,如今“前線國家”甚至可能倒貼,這樣一來,看似“有點慫”的北約,實際上是失之東籬,得之桑隅,不但嘴皮子上可以辯稱“贏了”,從功利角度也的確不吃虧。
事實也的確如此:2014年以前,北約在“東線”新成員國並沒有常態化的前沿軍事存在,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北約立即實現了空中預警基地在愛沙尼亞、立陶宛兩國的“落地”,4個半永久性“增強型前沿存在” (Enhanced Forward Presence)戰鬥群(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的部署,和北約多國海軍分遣隊在黑海的常態化;2月16日美國預言但未兌現的“開戰日”當天,北約舉行國防部長緊急會議,討論了將“增強型前沿存在”戰鬥群由4個增至8個(增加部署在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的計劃,而在此之前,美國已將8500名駐歐軍事人員置於高度戒備狀態,英國承諾將其派駐愛沙尼亞的軍隊增加一倍,北約西方各國則同意向東線增加部署軍艦和飛機。2月21日,普京釋出長達57分鐘的“轟動性講話”,翌日,美國就完成了向波蘭出售多達250輛M1A2主戰坦克的“大手筆”——要知道作為北約重要成員國的英國,如今全軍裝備的主戰坦克,不過3個團、227輛而已。
相反,倘貿然向烏克蘭這窪“渾水”直接派出援兵,就意味著在遠離美英等“主戰派”西方國家本土、卻毗鄰俄羅斯“主場”的不利戰場環境下,冒與叵測對手打一場缺乏準備戰爭的危險,一旦受挫則威風掃地,即便一時獲勝,也勢必直接揹負起烏克蘭這個非北約成員國的安全責任,這無論如何太不划算、也太容易收穫“失敗”了。
北約之所以只堅持“有權接納烏克蘭或任何新成員國”,卻實際上從不打算真的接納烏克蘭成為其成員國,關鍵在於不願揹負《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第五條“針對任何一個成員國發動的武裝攻擊應被視為是對全體成員國發動的武裝攻擊”這一即便在冷戰期間都從未真正動用過的“成員國共同防禦”義務。一旦北約“越雷池一步”,在烏克蘭承擔起“第五條”義務,則不但要時刻擔心俄羅斯武力染指烏克蘭,也要提心吊膽烏克蘭倚仗有北約撐腰,貿然發動“收復克里米亞”之類武裝行動,屆時北約如派兵參戰則等於被烏克蘭“拉下水”,袖手旁觀則意味著《北大西洋公約》形同廢紙,無論哪一種情形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正因如此,北約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明說見死不救、也真的見死不救”。
誰要“死”北約才會救?
事實上,在普京宣佈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後第一時間,北約已啟動“分級應對話”,斯托爾滕貝格在宣告對烏克蘭見死不救同時,表示“我們大陸的和平已被打破”,號召北約各國軍隊“準備好保衛盟國的土地”。
而拜登的演講則如出一轍:既明確表示“對烏克蘭見死不救”,又公開表示向“東翼”部署更多地面和空中軍隊,“堅決保衛北約成員國每一寸土地”。
北約的戰略目標,是以最小代價、阻力鞏固和強化其東擴的成果,實現軍事上對俄羅斯的步步緊逼,因此一旦戰爭威脅擴大到波蘭、波羅的海國家等“東翼”北約成員國,不論“喊打喊殺”的美英或直到最後一刻還試圖充當和事佬的英法,將不得不履行《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的“共同防禦”義務,否則,不僅意味著北約這個冷戰最大受益體系的徹底破產,也意味著在當前國內外氛圍下,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將面對“選舉社會”最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
已退役的英國高階軍官謝里夫爵士(Gen Sir Richard Shirreff,)在BBC第四臺說得更直白,“如果俄羅斯在北約成員國領土上邁出第一步,北約的每一個成員國都不得不與之交戰”——誰要“死”北約才會救,這裡說得言簡意賅,一目瞭然。
最新訊息稱,烏克蘭衝突前對加入北約意興闌珊的瑞典、芬蘭兩國,已被邀請出席2月25日開幕的北約緊急峰會,這釋放了一個清晰的訊號:北約將“一手軟、一手硬”,一方面將“對烏克蘭見死不救”進行到底,另一方面對相對“經濟、安全”的在“東翼”增強、擴張絕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