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步雨林—情感觀察室
-
2 # 田納西華爾茲w123
“知女莫若母”,媽媽當然是非常瞭解自己女兒的秉性。年輕,剛組建小家庭種種的不成熟,與老公磨合過程難免不少小插曲,喜怒哀樂等都是人之常情,不過分糾結慢慢的就順了。
-
3 # 使用者8446009585611
那也不一定,只有愛女如命的母親才會那麼細心。那些個重男輕女的父母不會有這個心的,他們覺得嫁出去的女如潑出去的水一樣。
-
4 # 落林曉葉
是滴,女兒是母親心頭肉,也稱“小棉襖”,女兒有啥不順心的地方,絲毫瞞不過母親的眼睛,除非女兒是那種大大咧咧沒啥心事的人,母親都想女兒嫁的好,過得好,所以作為女兒想要不讓母親操心,那就好好把日子過好,不讓他們傷心難過,所謂報喜不報憂啊
-
5 # 海棠花溪海棠花
當今社會,媳婦能受什麼委屈,知道現在都是獨苗,不管男女在家都不幹活,媳婦把婆婆當傭人使喚,婆家供祖宗一樣哄著。除非她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才回孃家找後援,丈母孃就會揮著棒子上門討公道。
-
6 # 漢飛飛
聰明的母親能做到,笨笨的母親不一定,有個失去丈夫的女人,回孃家悶聲不發,住了兩天,才告訴母親丈夫被人打死了,母親聽了,趕女兒走,女兒覺得丈夫沒有,再也找不到好老公了,哥哥嫂子一臉不高興,還用言語諷刺她。最後22歲的女兒跳河自殺了,女兒死了,一家人後悔了,女人的母親,哥哥嫂子幾十年被人暗罵!所以,醒目的母親才能感覺女兒的一些變化。
有道理!
女人回孃家,當然往往是為了看望父母,故家人歡喜。
不過,女人回孃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尋求保護,釋放不快。通常,女人在外面受了委屈,被人欺負,她會對丈夫發洩,而不會對父母發洩。惟有在婆家受了委屈,與丈夫發生了不快,她無處發洩了,才會回孃家,尋求撫慰,尋求保護。
知女莫如母,母親理解女兒,也最疼女兒,故而她對女兒的每次歸來都很敏感,女兒有任何不快,哪怕埋得很深,母親都能覺察,都能發現。
倘若女兒悶悶不樂,或對父母發火,那更不用問,一定是女兒遇到了變故,做母親的則心神不安,急於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