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軍魂

    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迫使清帝簽了退位詔書和優待條例。

    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空殼政府,根本沒有錢。革命黨不得已只能將臨時大總統的位置讓給袁世凱。袁世凱的根基在北京,一到南京就職,他只能聽從革命黨的安排。於是袁世凱命令他的部下在北京發動叛亂。袁世凱藉機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廢除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發起了二次革命,主要是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

    打仗就是打經濟。袁世凱為了打擊革命黨,向四國簽訂了借款合同。由於革命黨缺乏團結統一,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凱鎮壓下去。

  • 2 # 曾園

    晚清其實亡於經濟,孫中山敗於經濟。袁世凱則成於經濟。

    康乾盛世,中國GDP超過印度,成為全世界GDP第一大國(當然分配不公,這裡不提)。

    這種盛世,源於中外的茶葉貿易。中國出口到英國、俄羅斯的茶葉,掏空了英國與俄羅斯國庫裡的白銀。但英國出口到中國的西餐餐具、製作西服的毛料華人不買。這種貿易差額不可能持久,尤其是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強的軍隊,面對的是腐敗的滿清政府。鴉片也好、阿薩姆茶葉也好、鴉片戰爭也好,總之結果是英國贏了,中國經濟一落千丈。

    武昌的新兵,就是清政府用來對付洋人的,但停發薪水半年後,武昌起義爆發。

    這對袁世凱來說是絕好的機會。

    袁世凱的心腹趙秉鈞曾說,“項城(袁世凱祖籍河南項城)……一面挾北方勢力,與南方接洽,一面借南方勢力,以脅制北方。”

    當時的勢力表面上是北方和南方,實際上有四方:清廷、袁世凱、黎元洪、革命黨。有實力的是清廷與袁世凱,黎元洪沒薪水可發,革命黨僅有名聲,既沒有錢,也沒有兵。

    袁世凱以前線軍官催餉的電報為憑,脅迫親貴王公捐款接濟軍用。但那些人哪裡肯掏錢?袁世凱開始天天找隆裕太后哭窮:“無餉可籌,兵不敷遣,度支艱難,計無所出,籌款之法,羅掘俱窮,大局岌岌,危逼已極……”然後提到可以談判,皇室可以享優待。被大家稱為“女中堯舜”的隆裕太后能有什麼辦法?只能答應。退位就是堯舜,不退位那稱號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袁世凱手裡軍費雖然不多,但也比國內其他勢力多,北洋勢力運作洋務運動多年,雖然並不成功,但錢也是有的。

    回國搶先擔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發不出政府的薪水,只能讓位。

    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一書中早就說過,商戰重於兵戰。看來袁世凱是最早運用這個道理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養法國吊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