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阿里炸出的重磅新聞可不少,先是1月16日丟擲為人津津樂道的招聘廣告“60歲以上、年薪40萬、廣場舞KOL(意見領袖)優先”,一系列關鍵詞足以讓一眾“夕陽紅”的腎上腺素飆升,而聽說已經收到了不少應聘簡歷。時隔一日,一則釘釘接入易果生鮮的訊息又在電商圈炸開了鍋。
1月17日,易果生鮮、阿里商旅與天貓企業購等一批與企業相關的服務入駐釘釘。對於釘釘來說,這是其“染指”電商服務的起點,增加了一個變現的途徑;而對於易果生鮮來說,開闢了一個新的流量入口,而且目標使用者非常精準和明確。
易果生鮮接入釘釘的商業想象
大家都知道,成立於2005年的易果生鮮是目前國內生鮮領域的排頭兵,是全國銷量最大的網上生鮮供應體,據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金光磊透露,易果2017年的GMV可能達100億,相比2016年36億元的資料增長了178%。而且,前段時間,一度有“易果生鮮2018年要赴美國IPO”的訊息傳出,有望成為中國生鮮電商海外第一股。
我們也都知道,易果生鮮背後的大腿是阿里,二者是“生態級盟友”關係。而釘釘也是阿里旗下辦公、社交的一枚重要棋子,但是二者此次的關聯絕不僅僅是因為“自己人”這層關係。
金光磊曾透露“中國的生鮮市場規模大概是接近5萬億,而生鮮電商的規模大概是近1000億”。千億級別的市場,足以讓這個即便被稱為“燒錢極快、遍地是坑、血流成河”的行業,前赴後繼地湧入大量資本。
而根據IDC 2017年初發布的一份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體市場的累計註冊使用者達到1.6億人,累計企業使用者達到1158.4萬家,同比2015年增長分別為92.4%和87.2%。並且有資料顯示,82%的中國員工在工作中會用智慧手機,社交+移動的辦公方式已成趨勢,被廣泛應用到現實工作場景當中。而對於精英白領這一細分人群來說,在辦公軟體埠切入生活類消費生活類自然而然,這塊市場前景充滿了想象空間。
據阿里最新公佈的訊息看,作為阿里巴巴旗下專為中小企業和團隊免費打造的溝通協同多端平臺,釘釘註冊使用者數已突破1億,企業組織數量超500萬家。2017年12月釘釘CEO陳航透露希望透過軟硬一體,讓中國4300萬中小企業都用上釘釘,個人使用者數量要達到10億級。
所以接入釘釘之後,無疑就給了易果生鮮開闢了一個流量入口,並且這一偏年輕化的人群絕大部分都接受過網際網路消費市場的培育,具有極為強烈的復購可能性的人群。而且,前面也提到了,易果的背後是阿里,在網際網路人口紅利已經殆盡的當下,生鮮高復購率帶來的流量黏性是各電商平臺非常重視的一環,所以阿里一定會想盡一些辦法把客流往易果上引。
而對於釘釘來說,作為辦公兼具社交的軟體,也需要為自身開闢更多的變現方案,而電商化無疑是當前最為直接和便利的途徑之一。這次接入了包括易果生鮮、阿里商旅、天貓企業購,釘釘的業務邊界也再次拓展,同時因為服務專案的擴充套件,也會滿足更多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使用者黏性。
不過,據可靠訊息稱,目前只有上海地區開通試點進行這項服務。
為什麼是易果生鮮接入了釘釘?其實除了同為阿里系的淵源關係外,易果也是因為自己獨特的供應鏈優勢才贏得了接入釘釘的機會。
在2015-2016年,生鮮電商大洗牌,很多生鮮電商因為前期的瘋狂擴張不計成本導致資金鍊斷裂最終銷聲匿跡,而易果生鮮卻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也許,本就是從線下發展起來的易果生鮮深諳生鮮產品的痛點:儲存時間段、損耗大、供應鏈控制以及冷鏈物流配送困難等。當易果砸重金給安鮮達時,很多人都認為自建物流是不理性的行為,但是最後的事實證明真理掌握在了易果生鮮手裡,堪比生鮮屆“順豐”的安鮮達成了易果相比其他生鮮電商最大的優勢。厚植於線下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物流體系,易果生鮮僅上海區域就有兩個區域大廠和40多個前置倉,易果率先接入釘釘也有了最為合適的理由。
易果聯合創始人曾說,前些年風生水起的O2O其實是一次不太標準化的新零售,只是把線上線下關聯起來而已。現在的新零售,從阿里發出的訊號來看,不單單是幫人跑腿的O2O,是真正意義的新零售。
易果是阿里系新零售體系裡的重要一筆。前段,易果接入了天貓、閃電購、釘釘、蘇鮮生、餓了麼、小紅書等。而在供應鏈方面,易果可以提供完整的商品採購、物流體系對接等服務。易果透過生鮮供應鏈去對接各個渠道,正在進一步打通線下先生融合的生鮮新零售。
商業的嗅覺從來就很靈敏。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競爭。
京東自營生鮮目前覆蓋了全國超300個城市,而且有超過200個城市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在物流配送這一塊京東一直都有著自己的優勢。
寫在後面:其實生鮮電商能和移動辦公自然地結合起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二者的主力使用者群體都是年輕消費者。在移動辦公漸成氣候之下,日常需求高、復購率高的生鮮品類也是年輕人追求高品質生活不可或缺的。同時,生鮮電商也是一個流量轉化的重要入口。在以阿里、京東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的紛紛加碼下,移動辦公軟體和生鮮電商之間可能會發生我們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這一領域無疑充滿了機會。
這幾日,阿里炸出的重磅新聞可不少,先是1月16日丟擲為人津津樂道的招聘廣告“60歲以上、年薪40萬、廣場舞KOL(意見領袖)優先”,一系列關鍵詞足以讓一眾“夕陽紅”的腎上腺素飆升,而聽說已經收到了不少應聘簡歷。時隔一日,一則釘釘接入易果生鮮的訊息又在電商圈炸開了鍋。
1月17日,易果生鮮、阿里商旅與天貓企業購等一批與企業相關的服務入駐釘釘。對於釘釘來說,這是其“染指”電商服務的起點,增加了一個變現的途徑;而對於易果生鮮來說,開闢了一個新的流量入口,而且目標使用者非常精準和明確。
易果生鮮接入釘釘的商業想象
大家都知道,成立於2005年的易果生鮮是目前國內生鮮領域的排頭兵,是全國銷量最大的網上生鮮供應體,據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金光磊透露,易果2017年的GMV可能達100億,相比2016年36億元的資料增長了178%。而且,前段時間,一度有“易果生鮮2018年要赴美國IPO”的訊息傳出,有望成為中國生鮮電商海外第一股。
我們也都知道,易果生鮮背後的大腿是阿里,二者是“生態級盟友”關係。而釘釘也是阿里旗下辦公、社交的一枚重要棋子,但是二者此次的關聯絕不僅僅是因為“自己人”這層關係。
金光磊曾透露“中國的生鮮市場規模大概是接近5萬億,而生鮮電商的規模大概是近1000億”。千億級別的市場,足以讓這個即便被稱為“燒錢極快、遍地是坑、血流成河”的行業,前赴後繼地湧入大量資本。
而根據IDC 2017年初發布的一份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體市場的累計註冊使用者達到1.6億人,累計企業使用者達到1158.4萬家,同比2015年增長分別為92.4%和87.2%。並且有資料顯示,82%的中國員工在工作中會用智慧手機,社交+移動的辦公方式已成趨勢,被廣泛應用到現實工作場景當中。而對於精英白領這一細分人群來說,在辦公軟體埠切入生活類消費生活類自然而然,這塊市場前景充滿了想象空間。
據阿里最新公佈的訊息看,作為阿里巴巴旗下專為中小企業和團隊免費打造的溝通協同多端平臺,釘釘註冊使用者數已突破1億,企業組織數量超500萬家。2017年12月釘釘CEO陳航透露希望透過軟硬一體,讓中國4300萬中小企業都用上釘釘,個人使用者數量要達到10億級。
所以接入釘釘之後,無疑就給了易果生鮮開闢了一個流量入口,並且這一偏年輕化的人群絕大部分都接受過網際網路消費市場的培育,具有極為強烈的復購可能性的人群。而且,前面也提到了,易果的背後是阿里,在網際網路人口紅利已經殆盡的當下,生鮮高復購率帶來的流量黏性是各電商平臺非常重視的一環,所以阿里一定會想盡一些辦法把客流往易果上引。
而對於釘釘來說,作為辦公兼具社交的軟體,也需要為自身開闢更多的變現方案,而電商化無疑是當前最為直接和便利的途徑之一。這次接入了包括易果生鮮、阿里商旅、天貓企業購,釘釘的業務邊界也再次拓展,同時因為服務專案的擴充套件,也會滿足更多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使用者黏性。
不過,據可靠訊息稱,目前只有上海地區開通試點進行這項服務。
為什麼是易果生鮮接入了釘釘?其實除了同為阿里系的淵源關係外,易果也是因為自己獨特的供應鏈優勢才贏得了接入釘釘的機會。
在2015-2016年,生鮮電商大洗牌,很多生鮮電商因為前期的瘋狂擴張不計成本導致資金鍊斷裂最終銷聲匿跡,而易果生鮮卻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也許,本就是從線下發展起來的易果生鮮深諳生鮮產品的痛點:儲存時間段、損耗大、供應鏈控制以及冷鏈物流配送困難等。當易果砸重金給安鮮達時,很多人都認為自建物流是不理性的行為,但是最後的事實證明真理掌握在了易果生鮮手裡,堪比生鮮屆“順豐”的安鮮達成了易果相比其他生鮮電商最大的優勢。厚植於線下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物流體系,易果生鮮僅上海區域就有兩個區域大廠和40多個前置倉,易果率先接入釘釘也有了最為合適的理由。
易果聯合創始人曾說,前些年風生水起的O2O其實是一次不太標準化的新零售,只是把線上線下關聯起來而已。現在的新零售,從阿里發出的訊號來看,不單單是幫人跑腿的O2O,是真正意義的新零售。
易果是阿里系新零售體系裡的重要一筆。前段,易果接入了天貓、閃電購、釘釘、蘇鮮生、餓了麼、小紅書等。而在供應鏈方面,易果可以提供完整的商品採購、物流體系對接等服務。易果透過生鮮供應鏈去對接各個渠道,正在進一步打通線下先生融合的生鮮新零售。
商業的嗅覺從來就很靈敏。哪裡有市場,哪裡就有競爭。
京東自營生鮮目前覆蓋了全國超300個城市,而且有超過200個城市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在物流配送這一塊京東一直都有著自己的優勢。
寫在後面:其實生鮮電商能和移動辦公自然地結合起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二者的主力使用者群體都是年輕消費者。在移動辦公漸成氣候之下,日常需求高、復購率高的生鮮品類也是年輕人追求高品質生活不可或缺的。同時,生鮮電商也是一個流量轉化的重要入口。在以阿里、京東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的紛紛加碼下,移動辦公軟體和生鮮電商之間可能會發生我們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這一領域無疑充滿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