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雲無心
-
2 # 擱淺海豚
看到有人已經回答了溫度的問題了,那就再從分子結構上瞎掰一下。。
油脂是有機物,我們所聞到的香味大部分常見的都是芳香烴苯環狀的有機物,所以經常說做飯加了油就是香,牛油和豬油和雞油的香味不同,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吃飯除了舌頭嘗味,更重要的事鼻腔也在聞味道,東西好不好吃其實不是舌頭嚐出來的,而是鼻子問出來的記憶。
回到油和水,化學有基本原理是相似相溶,所以芳香烴作為有機物,自然是比較容易溶解在有機物油脂中,所以相對來說,食物中的香味更容易在有油脂的情況下保留下來,而不是一邊水煮一邊揮發流失了。味道自然也就不同了。
首先糾正一下題主的用詞:在水裡加熱食物叫“煮”,在油里加熱東西叫“炸”。
水和油都是液體,但除此之外它們有太多的不同。
最關鍵的區別,是水的最高溫度只能到沸騰,而烹飪中油的溫度能到二百多度。
首先,食物變熟的過程是在高溫下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化學反應進行的速度和反應程度後溫度影響很大,因此食物的風味口感受加熱溫度的影響也就很大。
其次,用水煮食物,最後食物中的水與煮食物的水達到平衡後,食物中的含水量會很高。而用油炸食物,食物中的水會出來變成蒸汽逸出,從而降低食物表面的含水量。在低含水量和高溫下,食物中的還原糖和氨基酸會發生美拉德反應,生成大量的香味物質;此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還會發生“焦糖化反應”,也會生成許多香味物質。所以,油炸食物總是會有誘人的香味和口感。
此外,分子美食學的創始人埃爾文×蒂斯發現,油對油炸食品風味的貢獻,並不僅僅是作為高溫的加熱介質,它本身也會參與美拉德反應。實際上,不同的油炸同樣的食材,榨出來的風味並不相同。通常大家覺得豬油和花生油榨出來的食物更香,而大豆油炸出來的風味就沒有那麼好,也佐證了蒂斯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