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電視劇裡那些仙氣飄飄的大俠們,常有一種神奇的超能力,那就是“御劍飛行”,彷彿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不過,根據個人風格不同,他們“御劍”的動作也不一樣。

    在《仙劍奇俠傳三》中,御劍飛行是這樣的——

    在另一部仙俠劇《青雲志》中,御劍的動作是這樣的——

    《風雲Ⅱ》裡的御劍飛行則比較酷炫,算是“空中滑板”第一人了——

    那麼,大俠們“御劍飛行”的本領到底從何而來?除了御劍,古人還能“御”其他東西嗎?

    古代御劍高手榜

    仙俠劇中的“御劍飛行”充分借鑑了古人的想象力。“御劍”的說法在唐朝已經出現,而熱衷於志怪小說的明朝人則記錄了許多高手的“御劍”故事。

    如果要列一個古代御劍高手排行榜,以下幾位一定榜上有名。

    上榜人1號:呂洞賓

    《全唐詩》中有“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的說法。據明末學者李贄所著的《初潭集》記載,傳說中,呂洞賓本是唐代讀書人,幾次想考進士都沒及第。在縱遊天下散心時,他來到廬山,偶遇一位道士,叫火龍真人,並從這裡學到了高超“天遁劍法”,由此得以御劍飛行。

    上榜者②號:火龍真人

    既然神話中的呂洞賓是一名御劍大神,那麼他的老師火龍真人也自然該榜上留名。歷史上,有三個人都曾使用過“火龍真人”的名號。其中,魏晉時期的鄭隱更接近呂洞賓“遇火龍真人傳天遁劍法”傳說中的形象。

    據《抱朴子·內篇》,在弟子葛洪的印象裡,鄭隱“本大儒士也,晚而好道”。鄭隱曾一度居住在今天廬山一帶,出行以老虎為坐騎。傳說中,他最後帶著弟子隱入山林,不知所終。但是,鄭隱與呂洞賓所處的時期畢竟隔了幾百年,“呂洞賓師承鄭隱”的說法更可能是附會。

    據傳為明代王世貞所著的《劍俠傳》中,輯錄了唐宋時期三十三篇劍俠小說,其中記錄了這樣一位“高手”。宋朝京城人郭倫在元夕時外出觀燈,被一群小混混欺負了。這時,一個身著青衣角巾的道人救了他。道人說自己是“劍俠”,不是世間凡人,說完“一劍躍出,叱之墜地,躡之騰空而去”。

    上榜者④號:將劍藏在指甲下的僧人

    唐代史料筆記《北夢瑣言》中,有一個叫許寂的少年,他曾遇到一對仗劍行走、自稱能日行千里的夫妻,後來又碰見一個擁有“瞬間移動”的超能力僧人,這些人都自稱為“俠客”。並且,這群俠客中還有一個人,能夠從大拇指下抽出兩口劍,跳躍凌空而去。如果你相信“御劍飛行”的真實性,那這位想必也是一代宗師了。

    除此之外,在道教和一些密教的經書中,還記錄了修煉“御劍飛行”的方法。其中,《真龍虎九仙經》把“仙俠”分成九等,每一等的俠客都會用劍。伴隨著等級的提升,御劍的本領也會提高。這本經書認為:學好了怎麼御劍飛行,才可以“身騰而昇天”。看來,在古人心中,“御劍飛行”也算是“上天成仙”的前置任務了。

    “乘蹻”的N種模式

    實際上,御劍飛行”來自於道教,是道教“乘蹻(qiāo)”理論中的一個分支。

    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蹻,舉足行高也。”表示登高的意思。所謂“乘蹻”,就是藉助某種媒介登上高空。

    在古人心中,神仙們不但居住在天上,還擁有“上天”的超能力。因此,如果一個凡人學會“乘蹻”飛行,他就能超越凡人的侷限性,“羽化而登仙”。

    早在三國時期,曹植就在自己的詩文中使用了“乘蹻”的說法,並把它跟仙、道聯絡在一起:

    乘蹻追術士,遠之蓬萊山。

    ——曹植《曹子建集》

    東晉葛洪則把“乘蹻”系統化,劃分出三六九等,認為人可以透過乘坐不同的動物凌空飛行:

    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

    凡乘蹻,道有三法:

    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盧蹻。

    ——葛洪《抱朴子·內篇》

    在唐宋之前,“乘蹻”主要藉助的是龍、虎、鹿、白鶴等動物,它們象徵著吉祥和靈氣。

    相比之下,“御劍”大概是“乘蹻”的2.0版,它的盛行更多受到明清志怪小說的推動:劍沒那麼稀罕,比“乘龍”“乘虎”更加接地氣。看上去,大眾似乎都有學習“御劍飛行”的機會。

    除此之外,《西遊記》中的“騰雲駕霧”也可以算作“乘蹻”的變形之一。宋代有“化作龍與鳳輦,騰雲駕霧”的說法。“騰雲駕霧”開始可能只是一種背景,是“乘蹻”伴隨的仙氣飄飄的狀態,經過簡化後,雲霧成了直接的媒介,人可以踩著雲霧飛上天宮。

    東方有“御劍”,西方有“掃帚”。在歐洲傳統中,掃帚大概是女巫的標配。但“女巫騎掃帚”其實跟生活的關聯更緊密。一方面,掃帚作為清潔工具,象徵著對靈魂的淨化;一方面,人們認為掃帚平凡又不起眼,女巫就算帶著它走動,也不容易被發現;另一方面,中世紀的“女巫”定義範圍很廣,其中包含了一類“使用致幻劑”的女性。掃帚頭能夠幫助女性將膏狀的致幻劑塗在面板和身體黏膜上,從而營造出魔法的幻境。這種致幻劑既與當時的宗教信仰息息相關,還刺激了毒品的形成。

    賈緒超-窮叉叉(DJ抖音原版)音樂:劉書書 - 窮叉叉 各版本

    對比之下,華人所說的“乘蹻”顯然更多是一種幻想。畢竟,沒有人見過真正的龍長什麼樣,也鮮少有人能與虎同行,更沒有哪個正常人會在明知劍飛不起來的同時,踩在劍上假裝飛行。

    既然“乘蹻”如此虛幻,古人為何還對它樂此不疲呢?

    “身騰昇天”的媒介

    華人的生死觀念,在漢晉時期經歷了一種轉折。

    葛洪曾引《仙經》雲:

    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

    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

    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尸解仙。

    “尸解”,是一種源自先秦的觀念。它的本質是“人死後肉體與靈魂分離”,其中按照人的生平、死亡時間又有等級高下之分。“尸解”尤其強調的是:人死後會先到地下,也就是我們理解的“下到陰曹地府”。

    但自漢以來,道教出現了新的發展。在儒生主導形成的漢代道教信仰下,“事死如事生”的葬禮體系出現了。這種新禮制的核心思想是:人的靈魂最終可以上升到天界,由此獲得永生。

    可以看出,這時古人的生死觀念正處於“尸解”和“乘蹻”共存的過渡時期。

    在東漢晚期的一座道教信徒墓裡,考古學家發現,人的遺骨與一頭“殉鹿”擺放在一起,並組成了“人騎鹿”的形狀,表示墓主人死後可以乘坐鹿昇天。換言之,“尸解”在這座墓葬中已被省略,“乘蹻”成為墓主人死後唯一程式。

    兩漢以來,人死後周遊地府、“尸解”的過程逐漸被省略,“舉形升虛”的直升仙界模式慢慢成為主流。“不經歷”四捨五入等於“沒發生”,古人正是透過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不死而仙”的執著。

    除了喪葬,“乘蹻變仙”還有宗教含義。道教聲稱的“成仙”意味著超越了世間的一切侷限,這讓信徒們更加狂熱、虔誠地相信自己的信仰,並且不再畏懼死亡。

    在隨後的朝代中,“乘蹻”與道教的各種思想緊密聯絡,得到了廣泛傳播。其中,常見又容易獲取的劍成為常見的“交通工具”以往來於“人界”和“天界”。特別是在明清時期,當世俗文化發展到頂峰,死者、甚至活著的人可以透過“御劍”等乘蹻方式、跳脫凡胎的傳說也被廣泛傳播。

    既然認為“御劍而行”可以透過修煉獲得,那就證明每個普通人都有機會透過修煉脫離凡塵苦海,位列仙班,遠離死亡,試問當時的人怎會不心動呢?

    這大概“御劍飛行”所承載的平凡大眾們的期望吧。

    參考資料:

    姜生.指鹿為龍:漢墓鹿蹻葬儀考[J].社會科學輯刊,2020(01):121-133+209.

    李清泉.引魂昇天,還是招魂入墓——馬王堆漢墓帛畫的功能與漢代的死後招魂習俗[J].美術大觀,2021(05):28-39.

    肖達娜.早期道教神仙傳記中的尸解現象重釋[J].宗教學研究,2021(02):60-65.

    韓吉紹.《劍經》與漢晉尸解信仰[J].文史哲,2018(03):78-88+167.DOI:10.16346/j.cnki.37-1101/c.2018.03.007.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閏年與閏月有什麼不同?閏月是古人怎樣測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