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60後食品人

    導讀

    亞鐵氰化鉀是食品新增劑中的抗結劑,在精製鹽中加入亞鐵氰化鉀,可以防止食鹽結塊。

    亞鐵氰化鉀新增的依據是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1公斤食鹽中最多隻能新增10毫克亞鐵氰化鉀。那麼,精製鹽裡面加了亞鐵氰化鉀,對人體危害大嗎?

    精製鹽中新增亞鐵氰化鉀的方法

    亞鐵氰化鉀是食品新增劑中的抗結劑,可溶解於水中,在20℃時,100克水中可溶解28.9克亞鐵氰化鉀,因此,在精製鹽中新增亞鐵氰化鉀,是先將其溶在水中,然後採用噴霧的方法加入,使其均勻分散在精製鹽中。

    精製鹽中亞鐵氰化鉀的含量

    國家標準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規定,1公斤食鹽中最多隻能新增10毫克亞鐵氰化鉀,為了避免亞鐵氰化鉀分散不勻造成含量超過標準要求,1公斤精製鹽中,實際只新增5~7毫克亞鐵氰化鉀。

    每天推薦攝入的食鹽數量

    食鹽的鹹味純正,是鹹味的主要原料,也是為人體補充鈉的常用食材,鈉吃得太多對人體不好,因此,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6克精製鹽中,含有亞鐵氰化鉀約0.03毫克~0.06毫克。

    有證據表明,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可以吃入的亞鐵氰化鉀不宜超過1.5毫克,這相當於150克精製鹽中的亞鐵氰化鉀。

    在烹調時,精製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會分解產生有毒的氰化鉀嗎?

    亞鐵氰化鉀性質穩定,一般烹調溫度都不會發生分解,如蒸煮最多100℃、炒菜最多170℃左右,油炸溫度最多260℃左右,高溫燒烤溫度最多340℃,只有溫度達到400℃左右時,亞鐵氰化鉀才會分解產生有毒物質氰化鉀。

    有沒有不新增亞鐵氰化鉀的食用鹽?

    國家標準GB/T 5461-2016《食用鹽》規定,食用鹽品種主要有精製鹽、粉碎洗滌鹽、日曬鹽,其中,精製鹽、部分粉碎洗滌精製鹽由於顆粒度較細,且粒度也不夠均勻,容易結塊,常常按照國家標準新增適量的亞鐵氰化鉀;日曬鹽顆粒粗,不易結塊,一般都不新增亞鐵氰化鉀。

    小結

    亞鐵氰化鉀是食品新增劑中的抗結劑,在精製鹽裡面加亞鐵氰化鉀是為了防止結塊,如果不喜歡含有亞鐵氰化鉀食鹽,可以選擇不加亞鐵氰化鉀的顆粒粗的日曬食用鹽。

    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最多可吃入150克精製鹽裡面的亞鐵氰化鉀,而每天實際吃的食鹽不宜超過6克,因此,精製鹽裡面加了亞鐵氰化鉀,對人體基本上沒有危害。

    亞鐵氰化鉀性質穩定,在400℃左右才會分解,併產生有毒的氰化鉀,而烹調溫度最多達到340℃(高溫燒烤),因此,即使是高溫烹調,精製鹽裡面的亞鐵氰化鉀也基本上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 2 # 浪淘沙勝雪淨

    記得小時候家裡鹽罐裡的鹽,剛買來是鬆散的,存放時間長點就變硬了,要用鐵勺子用力戳,用力撬,才能把鹽弄碎了使用。

    那時沒有去想,鹽存放時間長了為啥會硬結,也沒覺得硬結後使用起來有什麼特別不方便的。不過就是炒菜時,多出點手勁吧?

    後來,卻再也沒有小時的體驗了。存放再久的食鹽,只要沒沾水,總是一如剛買回時一樣鬆散好用,而且還一直似雪花般白淨美好。

    突然就有一天,在網上看到,現在的食鹽中,竟然是添加了抗凝結劑的!這抗凝結劑,就是題主說的亞鐵氰化鉀。

    難怪現在的食鹽,好似永遠鬆鬆軟軟,永遠白白淨淨似雪般純淨美好呢。

    為什麼要在食鹽中新增食鹽抗凝結劑亞鐵氰化鉀呢?

    僅是為了好看與好用。

    這個問題,就好似我們這些崇尚自然美的人,會一直在心裡牴觸,不想去理解,那些不顧危險在鼻子裡、胸肌中填充胿膠的人一樣。

    填高鼻樑、胸脯的人,看著是美了,卻也增添了生命的健康風險。異物在體內長期的刺激,不會引起免疫系統紊亂嗎?如今癌症為啥不只限於老年人了?

    而添加了抗結劑的食鹽,看著是白白淨淨鬆鬆軟軟的,多美好呀。

    雖然新增的說是低毒甚至等於無毒的亞鐵氰化鉀。但是亞鐵氰化鉀總是有分解成氰化鉀的可能吧?

    而氰化鉀卻始終是巨毒物質。看過諜戰片的人對這樣的場景一定會記憶深刻吧:被俘者嘴一動,牙一咬,頭一歪就倒了。或者低頭咬衣領,一咬,照樣頭一歪就倒了。

    氰化鉀透過口腔毛細血管吸引的中毒時間,只有十秒鐘,致死時間只有兩分鐘不到。

    當然,食鹽中新增的肯定不是氰化鉀囉!

    食鹽中新增的是亞鐵氰化鉀,是低毒的,而且新增量還受到了嚴格的限制,據說連低毒也沒有,屬於無毒的。

    據說只有在高溫時,當溫度達到或超過400℃,抗結劑才會發生分解,部分低毒的亞鐵氰化鉀才會轉變成劇毒的氰化鉀。

    不過,據科學研究,普通家庭烹飪的溫度,一般不會超過340℃,更不會達到抗結劑分解時的400℃限制高溫了。

    自從看到食鹽中添加了抗結劑後,我就改變了習慣性的烹調順序。

    以前我一直是把鹽放進熱油中炸香後,才放菜的。現在卻是在菜做好起鍋後,在菜碗中才放鹽與味精的。(味精在高溫中也會分解出有害物質。)

    我就想著,我並不能確定我做菜時的溫度,也不可能用個溫度計放熱油鍋中去量吧?在菜做好起鍋後,我至少能確定的是,我這碗離鍋後的碗中之菜,它的溫度至少不會高於100℃吧?

    不過家裡人偶爾就報怨說,紅燒肉還沒入味,炒青菜鹽沒拌勻?

    真是顧此失彼呀。

    就好似這鹽中新增亞鐵氰化鉀一樣,有利有害,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象極了我們的人生,尋尋覓覓,兜兜轉轉,如何判斷放棄與擁有?得失錯漏,迷茫中誰能說得清?

    陳百強這首歌,唱盡了人們生活中的無奈…

    食鹽中添加了人們未知的東西,人們並無能力選擇放棄它,還是隻能一如既往地擁有它。

    可以肯定的是,低溫絕對沒毒。大家就小心翼翼地在低溫中使用它吧。

    一如小心翼翼地對待那些不知是否過量使用了農藥的蔬果一樣。

    有毒沒毒,誰又能放棄這些維持生命的果蔬呢?

    更無法放棄鹽。

  • 3 # 不凡的給點Sunny就燦爛

    除了亞鐵氰化鉀,就沒有別的無害的抗凝結劑嗎?現在這個高科技時代,還研製不出來嗎?雖然沒毒,總歸令人擔心,萬一有人一不小心溫度接近或超過400度呢?豈不是枉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太陽會曬傷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