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路觀察

    肯定不認可啊。第一這是把中國證券法當兒戲。第二以後會對這種違規違法行為的打擊越來越嚴厲,頂風作案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堅決支援國家對這種行為嚴厲打擊

  • 2 # 浮雲財經觀

    這樣的藉口就像“扇貝跑了”、“酒揮發了”、“會計算錯賬了”一樣無厘頭,無緣無故錯誤操作賣出來自己賬戶的股票,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嗎?這樣的措辭簡直是在侮辱大眾的智商。這種理由我們作為投資者堅決不能接受,希望監管層面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給我們廣大投資者一個合理、妥善的交代!

    為什麼A股“無厘頭”式的狡辯藉口屢禁不止?

    1、監管的缺失難逃其咎。就如同上文所述,很多公司完全把資訊披露當遊戲在把玩,絲毫沒有把我們投資者當回事情,也沒有把市場的規則當回事去認真應對,為什麼他們能夠臉不紅、心不跳的說出這種看似非常不切實際的藉口?因為說謊之後基本沒人來管,違反規則不會有人來問責,所以這樣的風氣就會越來越糟糕。

    2、因為犯錯、說謊的成本很低。既然能矇混過關,幹嘛非得較真呢?違規減持的獲利可能是數百萬、上千萬,為此我付出幾十萬的罰款又有什麼不可呢?在巨大獲利和不匹配的犯錯代價下,當然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高管選擇鋌而走險。

    3、因為利益鏈條太過於冗長、繁雜。當涉事人都是利益獲得者中的一員,那麼“燈下黑”的事情就會發生。光怪陸離的事情之所以會屢次在A股萌芽,就因為其中的利益太過於豐厚、牽涉的人員太過於龐雜,在金錢面前,很多人也就敢於不顧後果鋌而走險了。想要根治這樣的現狀,必須得拿出絕對的勇氣、魄力和決心才行。

    4、不良的風氣在背後作祟。試想一下,別人都在有意無意打擦邊球,在犯規,作為遊戲的參與者之一你會怎麼做?在犯規成本很低的情況之下,我們當然會理直氣壯地選擇效仿。

    為什麼大股東減持的熱情還是絲毫不減?

    大股東密集減持的新聞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為什麼我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總是熱衷於減持套現呢?上市前的豪情壯志為什麼在此時都煙消雲散了呢?

    歸根結底還是市場的機制出了問題,我們股市的定位其實還處在“融資”的層面。公司只要得到機會上市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持有大把原始股的大股東,隨便怎樣減持都能獲得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溢價。

    這樣的模式當然會助長大股東減持的熱情,試問誰不想一夜暴富呢?更為讓人吃驚的是很多公司甚至把上市視作公司發展的終極目標,苦心經營數十載,只為有朝一日獲得上市的機會,然後大部分高管就能實現身價的爆炸式增長,試問“大繁榮”背後還有誰會再次苦心埋頭於經營呢?

    加上“退市難”的輔佐,幾乎上市就可以高枕無憂,躺著數錢,當然就不會再安心搞實業,不斷減持獲利套現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總結

    A 股市場需要改變的地方還有很多,未來的發展仍舊任重而道遠。

  • 3 #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無規矩不成方圓,上市公司股東有減持股份的權利,但是沒有違規減持的權利,如果不提前釋出擬減持公告,而是在減持後再發布公告,或者減持超出了計劃,這無疑就是構成了違規減持,不僅僅影響股票走勢,也是把監管當兒戲。

    而此次21家上市公司高管和股東的違規減持讓誤操作成背鍋俠很顯然就是找託詞,如果僅僅是給予警示函,是起不到震懾作用的,應該給予一定的懲罰,或者超過計劃減持的資金應該沒收,才能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那大家認可嗎?

    一、誤操作並不是違規減持的遮陽傘,違法成本低是主因。

    21家上市公司高管或股東違規減持,原因不是家屬誤操作,就是自己誤操作,集體性事件在減持新規出臺兩年後仍遭頻繁挑戰,如果僅僅是給予警示函,警告了之肯定是不行的。

    把監管當兒戲,就是無視市場規則,上市圈錢的行為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違規減持不僅僅是影響股票走勢,更是對投資者存在傷害的作用,不能任之聽之,要不後期會出現更多這種誤操作行為。

    股市本質是融資,但是要在監管下規範融資,如果違法成本低,會滋生更多鋌而走險的事件發生,反而不利監管,也不利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二、加大對上市公司監管力度,健全A股制度才是真正保護投資者。

    監管一直以來把保護投資者作為重點工作,但是上市公司的各種行為更應該需要強化監管,因為他們的責任和行為才是決定了股票的走勢和市場能否健康和穩定的關鍵因素。如果可以違規減持,可以造假等各種行為屢見不鮮,那股市是很難能從發展中走向成熟階段的。

    當下的股民已經是承受了多年的熊市行情,並不需要再度承受上市公司各種問題帶來的踩雷事件。

    今年一季度的走勢確實很好,但是四月份到五月份的下跌,很多股票跌幅超過40%,這不僅僅是市場行為,更是地雷越來越多,做空力量不斷強化的表現,如果仍是沒有加快制度建設,完善監管,股市後期的風險越來越大,對股民越不利。

    總之:這種行為應該給予一定的懲治才能震懾市場,才能保護好投資者。否則,會加大其它股東效仿,也不利股市穩定和健康。

  • 4 # 老金財經

    A股市場對於上市公司無奇不有,各種奇葩事件都出來;滬深兩市已有21家上市公司高管或股東違規減持,誤操作成"背鍋俠",這種理由真是把投資者當中三歲小孩來哄弄,這麼蠢的理由都能敷衍搪塞過去的話,誰會相信嗎?反正我是不認可這種理由。

    截止5月22日A股上市公司在已經公佈的減持報告當中,已經有21家上市公司存在違規減持,而這21家公司給出的違規減持理由是“高管及其家屬操作不慎、對減持規定認識不足”,違規減持歸為家屬誤操作而導致違規減持的,我鬱悶,這種理由都能想出來。

    為什麼上市公司違規減持,誤操作成"背鍋俠"不認同呢?

    因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手中的股份已經是受到監督的,並非是想賣出就賣出,想幹嘛就幹嘛的;這種好一個家屬誤操作就已經把這件事給敷衍過去了,這樣的話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出現這種事件。

    因為股東賬號和密碼是屬於保密的,你覺得會大股東會隨意的給家人登入或者檢視賬戶嗎?即使這些股東賬戶和密碼給家人登入或者檢視,難道上市公司大股東就不怕家屬出現違規操作,直接導致重罰嗎?

    所以21家上市公司出現違規操作的真正原因並非是家屬操作不慎、對減持規定認識不足,而真正原因就是對於上市公司大股東違規減持制度沒有進行重罰,如果進行重罰把違規減持的金額全部沒收,並且10倍金額處罰,另外再度收到其他法律應有的懲罰;實施殺一儆百的模式,看看哪個上市公司敢挑戰這種極限。

    總而言之,既然已經出現了21家上市公司違規減持,而且給出的理由都是類似的,這種明顯就是挑戰違規減持的制度,說白了就是這方面的制度太鬆了,處罰力度太輕了,只是警告而已;在金錢面前我先大幅減持撈金,隨後之時受到一個警告,這種買賣誰都願意幹,明顯是有利的操作為何不做呢?

    從這裡問題可以告訴所有人,A股對於大股東違規減持制度還太鬆了,需要繼續完善這方面的制度;只有把這些制度完善好,才能真正的保護中小投資利益。如果一味的放縱上市公司出現違規減持事件,以後的就不止21家,相信會更多上市公司出現違規減持,所以不能讓上市公司一錯再錯。

  • 5 # 盈券天下

    無規矩不成方圓,上市公司股東有減持股份的權利,但是沒有違規減持的權利,如果不提前釋出擬減持公告,而是在減持後再發布公告,或者減持超出了計劃,這無疑就是構成了違規減持,不僅僅影響股票走勢,也是把監管當兒戲。

    而此次21家上市公司高管和股東的違規減持讓誤操作成背鍋俠很顯然就是找託詞,如果僅僅是給予警示函,是起不到震懾作用的,應該給予一定的懲罰,或者超過計劃減持的資金應該沒收,才能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 6 # 西格瑪的化學

    這是典型的不誠信,有的甚至說違減持是因為家屬錯誤操作。

    這是典型的當公眾都是傻子,只有減持的那個人是頂尖聰明,是當面撒謊。目前對於違規減持基本沒有實質上有警示作用的懲罰,只是“拍拍肩膀”式的警告:我的小乖乖,下次不可以哦。最嚴重的就是違規買賣所得交給上市公司,所有股東分享,然而這種懲罰往往只有很少的一點點錢,比如幾萬元。

    有的公司的股東,一看情況不要,大規模減持,這種減持應該重罰,比如扣除成本後,獲利部分交給上市公司,算作上市公司的利潤,不管他違規減持100億元還是違規減持10萬元,扣除成本後獲利部分交算作上市公司當期盈利!

    只要有嚴格的懲罰,就不存在錯誤的操作了。

    實際上,可以設想,上市公司的股東或者高管,如果他是認真投入工作,哪有時間去時刻盯著股票看?之所有發生錯誤的減持,那是因為他們就是想違規減持。減持之後編個藉口忽悠大眾,反正這種上市公司的高管和大股東都認為散戶好打發,隨便忽悠。

  • 7 # 速讀財經

    把違規減持甩鍋給誤操作,大家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認可的。因為股票減持涉及到金錢,而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拿自己的金錢開玩笑。

    首先,我也曾在某美股上市公司工作過,每當快要到員工持股的交易期或禁止交易期時,公司都是會群發郵件進行提示的。身為上市公司的高管或股東,他們大多額外配有工作助理,理論上這些助理是會盡到提醒義務的,他們沒道理會誤操作。

    其次,股票減持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起碼需要記住自己的賬號、密碼,然後再在二級市場賣出。在這個過程中,上市公司高管或股東,一定是清楚知道自己的行為的,或者是腦海裡始終想著減持,天天都要開啟股票賬戶,否則上述多個動作,不可能流暢完成。因為股票賬戶許久不開啟的話,賬號、密碼一時想不起來是很正常的事情,老股東應該都有過類似回憶。更不用說如果是透過大宗交易平臺違規減持,還需要耗費更多時間、精力了。

    最後,上市公司高管或股東違規減持,通常是出現在A股市場一輪上漲行情的中後期,同時,當A股市場行情疲軟的時候,這類違規減持便少得多,甚至幾乎沒有。從這一個現象不難看出,他們明顯清楚自己此時違規是違規的,但為了把自己持有的股票賣到一個更高的價格,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們在權衡了違規罰款和賣出收益後,最後還是選擇了明知故犯。

  • 8 # 味哎兒

    合夥騙國家,弄成國家支援專案,國家雖支援,但不撥款扶持,而用可上市籌錢支援,籌錢籌得巨多,原本打算奮鬥一生賺三千萬,現籌到三十億,還幹啥,花錢去啦。

    國家為其上市可成龍頭企業,帶動地方經濟即隱又快速增長的火車頭。

    其遞上市報告也如此寫的,只是拿得錢後,企業就廢了。

    誤操作的錢還給持股人,永不會再誤操作了,實為跑路廢企業心太急的體現。

  • 9 # 風箏NiqS

    距2017年5月27日滬深兩市同日釋出的關於《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已有兩週年,如今卻正頻頻遭受挑戰。截止5月22日,滬深兩市己有21家上市公司釋出了違規減持的相關公告,其中違規減持的原因集中歸於高管及其家屬操作不慎和對減持規定認識不足等原因。不少投資者對此表示多有詬病,更有網民戲稱;上市公司大股東這“鍋”甩得也絕,連自家家屬都不放過。其實大股東減持本無可厚非,但違規減持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大股東違規減持摧毀了市場的信心。在A股市場上,上市公司遭遇大股東違規大額減持,往往對市場信心造成較大的打擊,甚至會造成股價的明顯下挫,讓投資者感到措手不及。面對這些監管層早在2017年就出臺了相關規定,那為什麼又有如此多的上市公司集體違規,究其原因,還在於監管部門對違規企業的大股東處罰力度不夠,現行的法規不足以震懾那些違規的大股東行為,只有加強處罰對那些違法違規的力度,讓那些想違法亂紀的大股東不敢有動全體股東利益和損壞市場信心的行為。我們更希望監管層敢於亮劍,嚴厲打擊,絕不姑息那些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不要讓那些違規行為傷害市場,傷害普通的投資者,真正做到給投資者的一片藍天,還市場的一個“三公”原則。

  • 10 # 秋名山幣王

    把違規減持甩鍋給誤操作,大家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認可的。因為股票減持涉及到金錢,而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拿自己的金錢開玩笑。

    首先,我也曾在某美股上市公司工作過,每當快要到員工持股的交易期或禁止交易期時,公司都是會群發郵件進行提示的。身為上市公司的高管或股東,他們大多額外配有工作助理,理論上這些助理是會盡到提醒義務的,他們沒道理會誤操作。

    其次,股票減持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起碼需要記住自己的賬號、密碼,然後再在二級市場賣出。在這個過程中,上市公司高管或股東,一定是清楚知道自己的行為的,或者是腦海裡始終想著減持,天天都要開啟股票賬戶,否則上述多個動作,不可能流暢完成。因為股票賬戶許久不開啟的話,賬號、密碼一時想不起來是很正常的事情,老股東應該都有過類似回憶。更不用說如果是透過大宗交易平臺違規減持,還需要耗費更多時間、精力了。

    最後,上市公司高管或股東違規減持,通常是出現在A股市場一輪上漲行情的中後期,同時,當A股市場行情疲軟的時候,這類違規減持便少得多,甚至幾乎沒有。從這一個現象不難看出,他們明顯清楚自己此時違規是違規的,但為了把自己持有的股票賣到一個更高的價格,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們在權衡了違規罰款和賣出收益後,最後還是選擇了明知故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上怎樣剪下小影片,求各位大師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