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咬一個
-
2 # 農民工說古道今
哈哈哈哈……讓我笑一會兒,這酒果真是“老酒”,可“值錢”了!1976年,中國推廣簡體字已經多少年了?就連貴州茅臺酒的包裝都全部改為了簡體字,居然還會有繁體字包裝的所謂“賴茅”酒!那會兒可不是現在,弄個繁體字裝“高逼格”。彼時哪裡使用繁體字?自己想一想,公然在白酒包裝上使用繁體字,想幹嘛?真要是上綱上線起來,那就是“現行反革命”!
“賴茅”品牌的前世今生現而今提起“賴茅”這個品牌,喝酒的人都知道,它是茅臺旗下的子品牌,是所謂“茅系”的重要成員之一。其實,“賴茅”這個品牌比“貴州茅臺酒”還要古老!當年在國際上獲獎的茅臺酒,其實並不是後來的所謂“貴州茅臺酒”,而是“賴茅”酒。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茅臺酒的歷史了。茅臺酒的生產工藝雖然早就已經出現了,但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並沒有“茅臺”或者“貴州茅臺酒”這樣的品牌。新中國成立之前,茅臺邨生產茅臺酒的酒坊很多,只要採用了差不多的材料、工藝,生產出來的酒,基本都能算是茅臺酒。這其中,有三家比較大的酒坊,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三茅”——恆興酒坊(賴茅)、成義酒坊(華茅)、榮和酒坊(王茅)。而當年在國際上獲獎的茅臺酒,就是恆興燒坊所釀造的“賴茅”酒。
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久,“三茅”被國家透過贖買、沒收等方式收歸國有並將“三茅”合一,成立了後來聞名全國、享譽世界的國營貴州茅臺酒廠。此後,“賴茅”“華茅”“王茅”品牌被“雪藏”,國營貴州茅臺酒廠生產的茅臺酒全部以“貴州茅臺酒”作為品牌。在後來的幾十年裡,世上再無“三茅”!但理論上,茅臺酒長依然擁有“賴茅”“華茅”和“王茅”的品牌所有權。
改革開放之初,因為華人智慧財產權、品牌意識的淡薄以及相關法律不完善,讓一些商人看到了“機會”——“貴州茅臺酒”這個品牌名氣太大、不能用,那就用“賴茅”“華茅”“王茅”。為了讓自己更加名正言順,有些商人甚至還找來了當年三大酒坊所有者的後人來“加盟”,以混淆視聽。一時間,“賴茅”“華茅”“王茅”滿天飛!茅臺鎮是個酒廠就敢說自己是這茅那茅……
茅臺集團雖然有些後知後覺,但後來也終於意識到了品牌的重要性,重新搶注了“賴茅”“華茅”和“王茅”品牌,甚至不惜與一些酒廠對簿公堂!最終,“三茅”品牌全部成為了茅臺集團的專屬。之後,茅臺集團又陸續“復活”了“賴茅”“華茅”“王茅”品牌。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正規“三茅”酒,都是茅臺旗下的產品,但偶爾還能在網上看到一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本世紀初的山寨“三茅”酒。當然,這些都是酒廠出產的真酒,無非酒廠本身大小不同、良莠不齊罷了。至於假酒,那就不好說了……
很顯然,提問者的這個酒要麼是現在有人制造的假酒,要麼就是當初的山寨“三茅”酒!跟茅臺酒、茅臺集團沒有半毛錢關係……不過,一般情況下,當年的茅臺鎮的山寨“賴茅”酒很少會標準這麼早的出廠日期,基本都是正常出廠日期,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像這種標註1976年出廠的所謂“賴茅”酒,本人恐怕也只能呵呵了……提問者權當是給“國家智商稅務總局”交稅了吧!別說,這做舊手藝倒還不錯,看起來真像那麼回事……
回覆列表
普通醬香型白酒而已!與“人民公社”、“某某特供”等,同屬一類。理由一,茅臺鎮最早的酒業民企是1983年開始註冊,1976年怎麼可能有賴茅酒廠?理由二,賴茅的前身是1932年周秉衡創辦的“衡昌燒坊”,1942年被賴茅創始人賴永初全資收購,改名為“恆興燒坊”,在五十年代初,與另外兩家燒坊一起被公私合營,政府併購後成立了國營茅臺酒廠,賴茅從名義上已經不存在了,只能是在1983年後,賴氏相關的後人重新成立酒廠,但也絕不是1976年前就能私人辦廠,這樣的話,何來1976年出品?理由三,包裝的瓶和標,以及標上的文字表述,均為當下所用之物。這種各種顏色都有的茅型瓶,也是在九十年代後才興起,1976年怎麼可能有?最明顯之處開國大典用的是彩印圖片,1976年那時,恐怕國營茅臺酒廠都做不了,根本不可能存在這些東西。如果不能信服,可以找醬香酒專業品酒師來品一下,1976年至今四十年酒齡的酒,就算最蹩腳的品酒師也能品出來酒品是好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