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提起「淘金熱」,許多人首先會想起19世紀發生於美國的加州淘金熱。

    但事實上,不只美國發生了淘金熱潮。同一世紀,在非洲南端的南非,同樣爆發了狂熱的黃金開採熱潮。

    19世紀80年代發現的威特沃特斯蘭(Witwatersrand)金礦帶,為南非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巨大變革。

    在這之前,南非還是分裂為四個國家的農業社會,在這之後,南非逐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關於南非的現代化歷程及其啟示,參見我們的文章《難以逾越的不僅是制度,更是傳統》)。

    不過,南非不只有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礦藏資源,還有其他各類豐富的鑽石、煤炭和其他金屬資源。

    豐富的礦藏資源改變了一個國家,而這一切的開端,首先要從一個15歲的小男孩講起。

    一個小孩引發的淘鑽熱

    1867年,一個名叫伊拉斯謨·雅各布斯(Erasmus Jacobs)的15歲小男孩,在南非東北部的奧蘭治河旁邊發現了一顆鑽石。

    當時,他還不知道這是一顆鑽石,只覺得這顆「石頭」絢麗奪目,於是帶回家,交給了自己的父親。

    這顆鑽石後來幾經流轉,來到礦物學家威廉·蓋邦·阿瑟斯通(William Guybon Atherstone)的桌前。經過鑑定,威廉認定這是一顆重達21.25克拉的鑽石。

    隨後,這顆鑽石被帶往巴黎展覽會展出,也有說法稱這顆鑽石被送到溫莎城堡,供維多利亞女王觀賞。

    總之,這顆南非巨鑽聲名遠播,還獲得了南非第一鑽之名:「尤里卡鑽石」。

    尤里卡鑽石。

    尤里卡鑽石就像是南非的幸運石。在發現它之後的數十年時間裡,儲量驚人的天然資源在南非逐步被髮掘。

    1869年,有人又在奧蘭治河附近發現一顆鑽石。

    這顆鑽石比之前那顆還大,重達83.5克拉,初售價格就有11200英鎊,轉售價格更是直接翻倍。

    南非之星鑽石。

    隨著南非發現巨大鑽石的訊息不脛而走,成百上千的白人和黑人湧入這一地區。

    根據歷史學家布賴恩·羅伯茨(Brian Roberts)的描述,僅在1871年的某一個月時間中,就有兩到三千人瘋狂趕往北開普省挖鑽。

    這裡後來便成為了南非最有名的鑽石礦所在地:金伯利礦區(Kimberley)

    1871年到1914年,南非金伯利礦區生產了2720公斤(1360萬克拉)的鑽石,超過5萬名礦工用鎬和鏟子,挖掘出了面積超過42英畝,寬約463米的礦坑。

    然而,任何有利益的地方都有紛爭,南非的鑽石開採也一樣,從一開始就存在爭議。

    當時的南非尚未統一,南部是由英華人統治的開普敦殖民地,中部與北部是由布林人建立的三個自治共和國:德蘭士瓦、奧蘭治自由邦和納塔利亞。

    1900年的南非地圖。

    而金伯利礦山恰好處於德蘭士瓦共和國、奧蘭治自由邦與開普敦殖民地之間,離三個地區都很近。

    於是,紛爭不可避免。

    奧蘭治自由邦的布林人起初宣稱,自己擁有鑽石礦區的開採權,但英華人當然不會輕易承認,他們虎視眈眈,很快就吞併了包含金伯利礦區在內的西格里誇蘭。

    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英華人塞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建立的戴比爾斯公司壟斷了南非的鑽石開採,這家公司也因此成長為世界範圍內鑽石開採的寡頭公司。

    從1888年到21世紀初,戴比爾斯公司控制了全世界80%到85%的鑽石原石分銷;到2003年,戴比爾斯公司仍然控制著南非94%的鑽石生產。圖為戴比爾斯的銷售專櫃。

    之後的近一個世紀,南非始終是世界鑽石生產的領先者。

    不過,雖然鑽石為南非提供了巨大收益,但真正讓南非聞名世界的,是幾乎每個人都熟知且喜愛的貴金屬資源:

    黃金。

    南非的黃金開採業

    1886年,英華人揚·格里特·班傑斯(Jan Gerrit Bantjes)在位於德蘭士瓦與奧蘭治自由邦之間的威特沃特斯蘭德盆地發現了金礦。

    後經勘測,這條金礦帶一直從北部的約翰內斯堡,延伸到奧蘭治自由邦的韋爾科姆。

    威特沃特斯蘭德盆地曾經是一個巨大的內海,經過數十億年的地質變遷,形成了巨大的金礦床。

    像之前鑽石引發的熱潮一樣,金礦帶同樣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淘金者。

    短短几年內,淘金者的數量就已超過了當地布林人的數量。而這些人中,數英華人最多。

    外華人口激增讓當地政府感到恐慌,它們縮緊了針對外華人的投票和稅收政策,試圖打壓外來人口。

    這樣的做法卻給了英華人機會。他們順勢推翻布林人的統治,將三個自治區與開普敦殖民地合併,建立了今天南非共和國的雛形:南非聯邦

    英布戰爭之後,英華人徹底控制了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地區的黃金開採(關於英布戰爭,參見我們的文章《英國在南非的兩場戰爭》)。

    這一地區共有七個採金區,包括37個大金礦,全部由英方控股的公司控制。

    而由南非英美公司、英國德蘭士瓦統一投資公司、中央礦業聯合公司、南非黃金礦產公司、約翰內斯堡統一投資公司、蘭德礦業公司和戈登杜帕公司在內的七個採礦集團於1889年成立的南非礦業協會,更控制著南非大約95%以上的產金總量。

    幾十年間,這些南非開採出來的黃金幾乎全部被運往英國,直到二戰爆發。

    二戰後,美方資本在一些新礦中逐漸佔據優勢。

    譬如1949年6月到1950年3月31日間,南非中央銀行在將6020萬南非磅的黃金售給英格蘭銀行之餘,也售給了紐約造幣廠3460萬南非磅的黃金。就此,南非的黃金開始被運往紐約。

    60年代後期,受到倫敦黃金市場短暫關閉的影響,南非的黃金又開始轉向瑞士的蘇黎世市場。

    當時瑞士三大行利用倫敦黃金市場關閉的時機,以更優惠的價格,大量買進南非黃金。

    等到倫敦黃金市場復業後,南非黃金除了照舊輸往倫敦外,對紐約和瑞士的供應部分一直被保留下來。

    1970年,南非政府開始鑄造並出口「克魯格蘭德」(Krugerrand)金幣,一年中鑄造了23.1萬盎司克魯格蘭德金幣,其中13.1萬盎司用於出口。

    1978年,南非政府鑄造的克魯格蘭德金幣達到622萬盎司,比1970年增加了170%,與此同時,出口也增加到591萬盎司,佔鑄幣量的95%。

    1979年,南非克魯格蘭德幣進入香港金幣市場,銷量劇增。

    之後的1980至1984年間,香港金幣市場就已完全被南非金幣壟斷。

    不過,由於南非實行種族隔離制度,西方主要國家從1984年開始,禁止進口和出售南非金幣。香港也於1986年8月8日開始實施相同禁令。

    各方壓力下,南非鑄幣廠不得不於1985年第三季度,停止克魯格蘭德金幣的鑄造。

    但礦業帶來的變革,已深深地影響了這個國家的一切。

    礦產革命改變了一個國家

    1867年開啟的採礦業,加速了南非的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序,讓南非從一個農業社會,迅速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礦業生產國之一。

    1886年到1899年間,世界的黃金產量,接近十分之三產自南非。南非黃金產業吸引了價值7500萬英鎊的投資,僱傭著超過10萬的礦業工人(其中絕大多數是黑人)。

    這些礦業勞動力大多來自非洲周邊國家,主要是今天莫三鼻克地區的年輕人。

    黑人礦工的工資普遍被壓得很低,19世紀末,他們的工資只有白人移民礦工的九分之一。

    除此之外,他們的生存條件也十分差。

    英國礦主發明了一種類似露天監獄的封閉大院,以此管理和控制大量黑人勞工。他們需要每天被脫光衣服檢查身體,以免在工作時偷盜黃金或鑽石。

    許多工人不得不用微薄的薪水換取公司提供的廉價啤酒和食物,很多人因為營養不良和疾病而死亡。

    兩名礦工在大院裡吃飯。

    可以說,早期南非的發展,基本是由這些黑人勞工的血淚換來的

    而後,南非的城鎮發展也促使農村地區發生變化。

    由於勞動力外流,原有的農業秩序被破壞,再加上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1870年代,南非開始出現了農業資本主義,大農場收購小農場,數以萬計的農民成為大農場的僱員。

    另一方面,機械農業逐漸取代傳統農業,一些效益更高的經濟作物,比如咖啡、菸草、糖和葡萄,也取代了原來較為傳統的糧食作物。

    「農民」這一階層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擁有一定資本實力的「鄉紳」階層。

    可以說,1867年開啟的「礦產革命」(Mineral Revolution)改變了南非。

    1881年,非洲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金伯利成立。

    一年之後(1882年9月2日),金伯利成為南半球第一個,全世界第二個安裝路燈的城市。

    黃金城」約翰內斯堡的開發速度也十分驚人,經過不到10年的開採,約翰內斯堡就超過了具有200年開發歷史的開普敦,成為南非最大的城市。

    1970年約翰內斯堡街景。

    20世紀初,南非金礦業持續增長,帶動南非的GDP翻了三番。

    黃金出口帶來的收入,被政府用於購買機械和石油產品,支撐起了當時南非其他行業的發展;而鑽石開採也帶動了南非鐵路、通訊與許多第二產業的發展。

    不過,這種趨勢在發展到1970年,經歷了一個生產高峰後,南非黃金開採業在近幾十年的時間裡,一直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百年開採之後,逐漸多元的採礦業

    1970年,南非黃金產量為989噸,佔當時全球黃金產量的70%左右。

    此後,南非黃金產量以大約每年5%的速度下降。

    1940-2011年之間,南非的黃金產量。

    2003年以來,更是連年劇烈下降。2006年南非黃金產量為275.1噸,2009年下降到206.2噸,2011年為190噸,連續九年打著滾地往下走。

    這種趨勢令人不禁想問,南非的黃金是不是要挖完了?

    並沒有。

    下降的原因不是儲量問題,威特沃特斯蘭德盆地仍然是全世界已經探明的最大黃金儲地。

    產量之所以下降,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南非黃金儲量大的老金礦經過百年開採之後,開採設施逐漸老化,而翻新與進行深層採礦的投資成本又十分大。老礦需要進行大量的廢礦石回收處理,新礦的勘探與開採又需要時間和投資。

    第二,煤炭供應不足與電力網路老化,導致電費上漲,增加了金礦開採成本。

    第三,勞動力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黃金生產的成本,削弱了南非黃金在全球市場範圍的競爭力。

    開採黃金變得越來越困難,成本越來越高。

    儘管如此,到2019年時,南非仍然是世界第11大黃金生產國,而採礦業也仍舊是南非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事實上,黃金產量的下降並沒有對南非的礦業造成巨大打擊,因為南非其他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

    2019年,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鉑金、鉻、錳生產國;第二大鈦生產國;第三大釩生產國;第六大鐵礦石生產國;第十一大鈷生產國;第十五大磷酸鹽生產國;以及第十二大鈾生產國。

    礦產多樣而豐饒,這些礦藏資源加起來,依然在為當代南非源源不斷地帶來巨大財富。

    2017年,南非礦業佔GDP總值的7.2%,這一數字雖然比1970年的21%下滑了不少,但礦業仍然佔據出口值的29%左右。

    礦業部門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就業上。南非有46.4萬個崗位與採礦業相關,這些崗位支撐著勞動者與他們背後大約450萬家屬的生活。

    這些數字,彰顯出各類礦業資源對於當代南非的不可或缺。

    資源,幫助南非立國。

    百年開採,幫助南非成為世界第35大經濟體,非洲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不過,享受礦產資源帶來的利益之餘,南非也應警惕「資源詛咒」

    距南非幾千公里的太平洋島國諾魯,曾依靠著島上豐富的磷酸鹽,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國民不用工作,也能享受到各種福利。

    然而,當磷酸鹽被開採光,諾魯的經濟便迅速惡化,在極短時間內成為最貧窮的國家,國民福利也煙消雲散。

    毫無疑問,豐富的自然資源能為一個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它就像是一份來自大自然的幸運饋贈。

    但是,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參考資料

    What are the largest gold mines in South Africa? Ns Energy. 2019-05-02.

    Mining industry in South Africa - Statistics & Facts. Statista. 2021-08-03.

    About the Dahlonega Gold Rush. Consolidated Gold Mine. 2021-09-12.

    South African gold loses its shine. S&P Global. 2019-09-01.

    South Africa. Britannica. 2021-10-10.

    賈斯廷·哈珀. 黃金資源有限 地球上黃金儲量剩多少. BBC中文. 2020-09-24.

    董曉方. 南非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J]. 現代礦業. 2012,27(07):1-6.[2].

    迦納取代南非成為非洲最大黃金生產國[J]. 中國有色冶金. 2019,48(04):52.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中男性英雄最受歡迎的是誰?我喜歡趙雲,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