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鉤的鉤沉

    蹴鞠,又叫“蹴球”,是宋朝盛行一時的足球運動。宋人對於蹴鞠的熱愛,半點不亞於現代英華人對於足球的熱情,不但城市中有蹴鞠比賽的熱鬧場面,“寶馬嘶風車擊轂,東市鬥雞西市鞠”,農村人也很喜愛蹴鞠,“鄉村年少那知此,處處喧呼蹴鞠場”;不但有商業性的蹴鞠表演,還有出現了“齊雲社”、“打球社”、“蹴鞠社”等協會,每一年,“齊雲社”都要組織一屆全國性的蹴鞠邀請賽,叫做“山嶽正賽”,類似於今日的“中國足球超級聯賽”。

    宋朝有很多蹴鞠的高手,北宋宰相丁謂、李邦彥,都是踢足球的高手,還有一個叫“柳三複”的秀才,球技更是高超,他拜見丁謂時,將球拋於空中,一面揖拜,一面用頭、肩、背巔球,球一直未落地。丁謂“大奇之,留為門下客”。我們熟悉的高俅,歷史上確有其人,也確實踢得一腳好球,原是蘇東坡先生身邊的一名小吏,因球藝高超,得端王(即後來的宋徽宗)賞識,從此平步青雲,官至殿前都指揮使,開府儀同三司。

    蹴鞠的衰落髮生在明代。明初朱元璋釋出聖旨:“在京但有軍官軍人學唱的,割了舌頭;下棋打雙陸的,斷手;蹴圓的,卸腳;作賣買的,發邊遠充軍。”這裡的“蹴圓”,即指蹴鞠運動。到了天啟年間,還有禁令:“嚴禁民間舉放花炮、流星,擊鼓、踢球”。

    清初也禁止蹴鞠:“諭禮部、聞滿州、蒙古、漢軍漢人及諸色人等,年當幼少,皆踢石球為戲;本朝平素學習藝業,騎射之暇,窮涉書史。各該旗中牛錄及衣牛錄,即行嚴禁。”中國蹴鞠運動遂一蹶不振。

  • 2 # 沐沐分享

    蹴鞠二字的記載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的齊國,當時被齊國上層貴族追捧,後來在民間作為娛樂活動亦流行開來,但主要還是在周邊諸侯國。就像當時在齊國的鄰國魯國流行鬥雞一樣。到了秦朝那會兒,好像也沒見多流行,主要是秦存在的時間短,秦始皇統治暴政,總之社會尚不安定,特別是秦末戰火四起。漢朝人對蹴鞠還是很熱衷的,一方面當時社會總體算是安定,人民負擔稍輕,有那個閒心了。另一方面就是上層的熱衷,主要是皇帝喜好這玩意兒,比如說劉邦就是,還把自己的老爹老弟都拉上場,上行下效自然流行開來。漢朝尚武,曾把蹴鞠作為一項軍事訓練科目鍛鍊士兵的體能和反應以及靈巧應變能力。兩漢以後中國幾乎一直處於分裂狀態,戰亂不止,百姓鮮有能好好喘口氣兒的時候,除了個別無能皇帝閒來無事玩玩兒,大家似乎把蹴鞠忘了。到隋唐時期,是古代中國最輝煌的時期,經濟、文化、軍事異常繁榮,國力也空前強盛,特別唐朝國富民強,娛樂專案多如牛毛,再加皇帝們都很會玩兒,蹴鞠這時是大發展,也是此時傳到了東洋倭國。到了宋朝這兒,古代中國走到了發展的頂峰,除了軍事處於守勢,經濟、文化、科技更是大步前進,蹴鞠作為一項娛樂活動無論在宮廷還是民間都相當火爆,可謂盛極一時。象你說的神宗皇帝,還有《水滸》裡的徽宗,都是這領域的高手。中國當時可是“蹴鞠大國”蒙元時期,統治者是馬背民族,對於這種漢族人的遊戲,嗤之以鼻,自然不可能喜歡,即使有可能也僅限於民間,也不可能流行,個人認為他們喜歡馬球更合適,呵呵明朝朱元璋個人不喜歡,認為是奇淫巧技,是淫樂之物,遂下詔禁止。清朝就很少聽說有誰玩蹴鞠了,書上記載也很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獨的異數鏈有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