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起木成林

    如果像你所說是把兩千多年前的青銅斧,我認為是有收藏價值的。可以研究其鑄造工藝,時代背景,合金比例,冶煉精度和礦物含量和礦物純度等等。但是我從圖上看到的這不是青銅斧,到像我們近代的,錛子。就是,錛鑿斧刨的錛子。因為它的開口決定了其裝木柄的方向。也決定了使用它的方向。本人觀點,如有不對請原諒。

  • 2 # 學習中國文化

    錢幣資料上沒有關於“青銅斧幣”的記載,也沒有圖片上這種樣式的錢幣,與其有些許相似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空首布。空首布呈鏟型,首部有銎(能安柄的孔),所以稱“空首布”,也稱“鏟布”,實際上是由生產農具“鏟”演變成的貨幣。一般首部有穿孔,便於攜帶,幣身有字。朋友這件銅器象是斧更象是錛,但實在是不象“幣”,歷史上沒有這種形制的錢幣。從圖片上看這件銅器也不象兩千多年前的東西,上面的鏽明顯不自然,鏽層淺薄,浮於表面不入骨(圖三明顯)。個人看法,說的不對勿怪。發幾張空首布資料圖作參考。

  • 3 # 唐山大錢

    (一)先秦貨幣~布幣

    布幣是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的,是農耕文化的產物,鎛是一種除草的工具,鏟形,上端有銎,可安裝木柄。

    “布”是“鎛”的同聲假借字,“布幣”是空首布、平首布等鏟形貨幣的總稱。

    最初的幣形,保留著生產工具的模樣,形體較大,上端有銎、中空、稱為“空首布”。

    (二)先秦鑄幣銅色

    均為典型的青銅幣,齊刀、布、圜錢的銅含量基本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含鉛是百分之二十左右,錫含量在百分之二十以下。

    而部分燕刀、小布、蟻鼻錢的銅含量大體在百分之四十至六十,鉛含量百分之三十至四十,錫含量在百分之五至十。

    先秦圜錢的銅色深紅,接近紫銅,刀、布幣的銅色多呈淡紅。

    最後說一下你的問題,“兩千多年曆史文化的青銅斧幣有收藏價值嗎”?

    兩千多年前的古錢幣歷史,我在上面已經介紹過了,應該說已經達到了目的。

    現在我們可以知道,兩千多年前,古錢幣(布幣),是由除草的工具演變而來的,沒有“青銅斧幣”的記載,所以不是當時的流通貨幣,或許是用做其他用途的東西,這就歸入了雜項的範疇。

    對於這個老物件的年代,我簡單分析一下,如果銅質為紅色,是明朝嘉靖年以前的時間,如果為黃色,是嘉靖年以後的時間,具體情況,需要上手去看才行。

    找找附近有經驗的人,請他給你鑑定一下,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 4 # 古泉976

    這個銅物件不是青銅斧幣,前幾位朋友回答說錢幣資料上無記載是對的,不是斧,斧是橫用的在窄面有孔,雖然像錛,但是不是,這種銅物件看圖片應該叫鉞,是一種兵器,青銅質,前端扁形,兩側外展成弧形,腰部有擋隆起一道寬紋環繞,後端呈長方形,頂部有孔,好似空首布,可以穿木棒為柄,就可以使用了。

    這種青銅鉞起源於商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不斷髮展更新,使這種兵器加大加重,更適合戰場使用。

    雲南,廣西,廣東均有出土,以廣東為例,主要出土於墓葬,零散出土少見,這一地區出的地點有:

    信宣,饒平,清遠,德慶,肇慶,四會,廣寧,懷集,佛崗,龍川,羅定,惠來,博羅,連平,海豐,惠陽,龍門,佛山等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球債務總量達275萬億美元,到底是欠誰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