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玲瓏初開567

    蘇軾的這首詩,如果拘於一時一地來理解,似乎淺了。不妨離開具體的時代背景超越時空來解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的句子只有蘇軾才能寫得出來。這裡滿滿的都是對生命的包容,對生命的欣賞,對生命個性的極大尊重。這裡沒有指摘、沒有批評,沒有些許的不適應……高大的廬山,蘇軾讀不出仰慕、讀不出崇拜、更讀不出心靈的威壓,他只是遠遠的看著、品味著……能這樣看山的蘇軾,你也就明白為什麼滿肚子的不合時宜了,因為他的生命意識裡沒有尊卑、沒有貴賤,他禮讚每一個獨特的生命。“遠近高低”只是昭示了山的不同,蘇軾當然不會在這裡附會出人間的種種精神良莠,就這麼存在著吧,就這麼美著吧……人間的尊卑貴賤與山相比,多麼無聊,多麼俗不可耐。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道盡了人生的侷促與窮窘,我們曾經那麼自以為是地看待世界,認為我們都獨具慧眼,都能把這迷離、紛雜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去議論、評價、甚至指責、控訴,可是我們誰能說我看到的就是真相呢?又何況我們總是“身在此山中”呢?我們看不清父母的缺點,更看不清子女的缺點,更看不清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缺少了反思的能力。蘇軾的詩點醒了我們,遠方的一切我們好好欣賞它,因為它是那麼美,那麼天然與拙樸;近處的一切我們要去凝神體悟,去警醒,去敬畏……我們認清人的渺小與侷限,我們也懂得了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的真意。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原來這首詩裡也有蘇軾的老莊情愫,通達而不頹廢,怪不得我們那麼喜歡蘇軾!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任天堂Switch不升級,為何粉絲反而樂開了花?